海洋科普 | 《山海经》与“海洋意识”:中国人的海洋文学起源
专家视点 | 杨国桢:发展中国海洋史学 构建中国海洋话语体系
作者:郑君瑜
2013年10月3日, 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 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妈祖文化是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之一。千百年来, 妈祖作为中国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庇护神, 担当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的使者, 对传播中华文明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历史底蕴, 对全面阐述妈祖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挥妈祖文化的积极作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妈祖其人与妈祖文化
妈祖原名林默 (公元960-987年) , 是北宋时期福建莆田湄洲湾畔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 乐施好善, 见义勇为, 28岁时因救助海难献身。“人行善事, 死后为神。”乡邻们感念她的恩德, 把她塑造成“海上庇护神”, 并在其羽化升天的地方湄洲岛立庙祭祀。自宋绍兴26年 (1156) 宋高宗第一次赐封妈祖为“灵惠夫人”到清朝同治年间, 历朝皇帝共赐封妈祖36次, 封号从“夫人”升格为“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梁启超先生曾为妈祖庙题写楹联, 赞颂妈祖“向四海显神通, 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 万古留芳”。
2016年3月27日, 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肯定了“妈祖文化包含海洋精神”。
中国是一个兼具大陆和海洋生态多样性的国家, 大陆和海洋都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尤其是海洋的生态环境恶劣, 在古代航海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频繁的海事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海难, 使海洋族群渴望得到神明的庇护。于是, 可亲可爱, 大慈大悲, 为救助海难献身的妈祖, 便成为他们敬仰和膜拜的“海上女神”。
妈祖文化形成于宋代, 正好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孕育期。妈祖文化里蕴藏着“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与“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 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通的, 成为构建中国海洋文化的基因。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汉代以来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至宋代, 福建沿海等地, 航海业已十分发达。妈祖文化随着其信仰者——船工、漁户、商人、华侨等漂洋过海, 逐渐传播到异国他乡, 最终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特文化现象。正如人们所说,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
首先, 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和平精神。从古籍记载的史实来看, 妈祖文化与我国古代许多的和平外交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例如宋代出使高丽、明代郑和下西洋、明、清两朝持续了将近500年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 等等, 都是借助妈祖的精神而战胜了海上的千灾万劫, 顺利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了报答妈祖的神功, 写下了诸多颂圣文章。如, 郑和笔下的《长乐南山寺天妃灵应之记》写道:“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弛, 涉彼狂澜, 若履通衢者, 诚荷朝廷威福之致, 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神之灵固尝著于昔时, 而盛显于当代。溟渤之间, 或遇风涛, 然神之灵无往不在。”又如, 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中国册使汪楫所著的《使琉球杂录》, 就详述了在妈祖庇佑下, 封船如“凌空而行”, 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 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
20世纪80年代, 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的称号, 把妈祖塑造成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海洋文化, 具有东方海洋文化色彩的崇尚自由、平等、互信、热爱和平的海上和平女神的形象。
其次, 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合作精神。中国关于海洋的传统文化, 表现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大自然相比, 人类个体的力量显得非常脆弱和渺小, 所以人类一直以来对海洋都充满着恐惧和敬畏。就妈祖的生平来看, 妈祖只是一名普通女子, 救助的也多是普通人。她的追求简单而直接、就是相互关爱与无私奉献。这恰恰是儒家“仁”的思想的体现。《说文解字》关于“仁”的解释是, “仁, 亲也, 从人, 从二”。这说明仁是由至少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结构中确立起来的伦理关系, 即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一种亲善关系。面对惊涛骇浪, 妈祖的大爱精神昭示: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才能化险为夷,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宝贵的合作精神。
最后, 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妈祖文化之所以能在海外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 一是妈祖文化具有兼容性。明代张燮在《东西洋考·祭祀》一文中就记载了妈祖文化伴随着海上移民和经贸往来在南中国海地区广泛传播的情景, 其中就有妈祖与其他神明共祀, 妈祖文化与当地其他信仰相融合的描述。一种神灵代表着一方民意, 代表着一种地方文化。妈祖文化能与当地民俗民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当地民众所接纳、向往崇敬的神明, 体现了妈祖文化特有的兼容性。二是妈祖文化的亲和力。“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孔子主张,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妈祖最富有特色之处就是她的包容与和谐。元代黄渊在《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一文中对妈祖与其他诸神进行过比较, 认为:“他所谓神者, 以死生祸福惊动人, 唯妃生人、福人, 未尝以死与祸恐人, 故人人事妃, 爱敬如生母。”妈祖是一尊不以生死祸福威慑人, 而是一直保佑人的神, 也正是妈祖精神中这种特有的宽容、和谐, 使得妈祖文化能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亲和力, 成为体现中国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范本。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把妈祖文化的内涵概括如下: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代表。以“立德、行善、大爱”为核心的妈祖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则,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瑰宝。
海上丝绸之路,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促成了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时空对接, 造就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唐代“安史之乱”后, 我国北方陆上丝绸之路中断, 南方海路开始承担起了中外经贸和文化交流主干道的历史重任。南宋时期, 妈祖信仰就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各省传播。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一书中的记载:“兴化军境内地名海口, 旧有林夫人庙。凡贾客入海, 必致祷祠下”, 是有关妈祖庙最早的文字记载。明永乐至宣德年间, 郑和两次奉旨到莆田妈祖庙主持御祭仪式, 并多次奏请加封妈祖。郑和舰队七下西洋, 每次行前都要到妈祖庙祈祷。郑和下西洋28年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到之处, 大都建有妈祖宫庙。可见, 自宋、元至明初, 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 其时代背景, 正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妈祖祖庙所在地莆田湄洲岛, 是一个临海港口, 毗连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出海口。据宋代赵汝括《诸番记》一书记载, 当时我国到南洋的交通航线, 几乎都以泉州为起点。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其贸易盛况时, 把泉州看作同亚历山大港一样的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许多使臣、商人、渔民和早期移民出海之前, 都要特地到妈祖祖庙祭拜许愿。有的还从祖庙捧一把香灰或请一尊小神像, 祈求分灵的神像能够保佑他们一帆风顺, 一路平安。一旦到达目的地, 他们就会捐建妈祖宫庙祭祀还愿。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 全世界有34个国家和地区共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 其中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布最为集中。2006年5月, 国家文物局、文化部文化遗产司将湄洲妈祖祖庙列入全国第6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 妈祖祖庙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妈祖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延续时间最久、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民间文化, 根本在于妈祖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魅力。尽管人的精神需求存在着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特点, 但作为人的本性, 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却趋于大同。海上丝绸之路始终践行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价值观, 不仅惠施古人, 也恩披今人;不仅润泽华夏, 也荫及四方。2017年12月2日, 汤加王国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克里斯在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说:“汤加作为地处太平洋、四面环海的国家, 也是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今年湄洲妈祖首次分灵到汤加, 在汤加引起强烈反响, 得到了汤加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推崇。”这充分表明了妈祖文化是一种蕴含超越时空、不分种族、不分强弱的广博之爱, 其亲和性和普世性, 得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广泛认可, 从而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基础。
2016年3月16日, “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这标志着妈祖文化已进入国家顶层设计, 妈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理念引领行动, 方向决定出路。妈祖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方向、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郑和下西洋为例, 郑和崇尚妈祖, 始终倡导并奉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 近睦远交。郑和舰队的规模、航海技术、军力是当时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敢想象的, 船只数量在200艘以上, 船员数量最多达2万多人。郑和舰队这么强大, 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 而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进经贸和文化交流, 给予邻邦巨大帮助, 交了很多朋友。半个世纪后, 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欧洲航海家的冒险之旅, 无一例外地将他们所在的国家带入殖民帝国时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善行, 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而是一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道路, 有利于消除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我们的误解、疑虑和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 妈祖文化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就是要对接沿线各个国家发展战略, 构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利益共同体。民心相通是“五通”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归宿。而民心相通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意义的就是文化相通。作为有形的文化形态, 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妈祖宫庙和妈祖神像, 千百年来始终默默地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坚持宣扬中国精神, 增进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情感交流;作为无形的文化形态, 延绵千年的妈祖信俗, 如一年一度的妈祖圣诞日举行的祭拜仪式、诵读祝文、行礼祈福等, 在一些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的嘉年华, 海外华人与原住民把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尽情展示出来, 以民间信俗促进了民心相通。200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信俗由以华人为主要信众的民间信仰, 上升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2016年, 文化部在制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20) 》中明确提出, 要“充分考虑和包含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 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纽带”。
妈祖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贡献, 可以用文化资本理论得以说明。文化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首先提出的, 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戴维·思罗斯将其引入经济学范畴。文化资本理论提出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积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本报酬递增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本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弗雷德·贝茨的故事, 恰好印证了文化资本理论的“溢出效应”。弗雷德·贝茨是加拿大俾诗省坎伯兰市前市长, 自2006年以来, 他在任职期间及卸任之后, 曾4次亲赴妈祖故里莆田湄洲岛恭请妈祖神像驻跸坎伯兰市, 以此吸引在加华人前往朝拜, 并考察投资环境, 洽谈经贸合作, 带动当地煤炭资源开发。二是文化资本制约着其他生产因素的利用。不管在什么社会中, 与生产活动和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念都必将是决定经济发展程度与方向的重要因素。以“一带一路”为例, “一带一路”不光体现了路, 其实也体现了道, 是一种大道之行, 体现了中华文明和丝路精神。作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者, 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开放包容理念,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贡献力量。2017年5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 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 000亿人民币。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 缩小发展差距, 共享发展成果, 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妈祖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文化, 更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封建迷信。妈祖文化发端于民间传说, 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 未免带有“迷信”之嫌。但揭开将其神化的面纱, 其教化向善的功能显而易见, 就此而言, 妈祖文化与其他民间文化无异。然而, 从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人文层面来看, 妈祖文化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独树一帜。诚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玛丽所说, “妈祖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代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妈祖文化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要善于发挥妈祖文化的引领作用,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海洋科普 | 《山海经》与“海洋意识”:中国人的海洋文学起源
专家视点 | 杨国桢:发展中国海洋史学 构建中国海洋话语体系
文章来源:原刊于《文化学刊》,2018年8月。第8期
作者:郑君瑜,中共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