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云学堂04期丨邱荣辉:中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国际比较和未来展望

编者按
中国股票发行监管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下的“通道制”和核准制下的保荐制阶段,目前正在向注册制阶段过度。同时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在华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限制已全面取消,并将在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本期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邱荣辉先生梳理了中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并通过国际比较,对注册制改革和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及投行从业人员需具备的素质做了分析和展望。


1月3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邱荣辉先生做客“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中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国际比较和未来展望”的线上精彩分享。
 
邱荣辉先生现任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为金融学硕士,保荐代表人,具有十二年投资银行从业经验,主要从事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投资银行相关工作。

邱荣辉先生在直播现场

邱荣辉先生首先梳理了中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我国发行监管制度的变迁经历了“额度管理”审批阶段、“指标管理”审批阶段、核准制下的“通道制”阶段、核准制下的保荐制阶段,到现今的注册制阶段。我国投行从业人员的变迁经历了四代变化,对于2019年后的第四代,在注册制从试点到推广阶段进入投行,投行从业人员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会。
 
邱荣辉先生着重介绍了中国投行主要业务品种IPO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IPO数量整体和二级市场行情相关,行情好的时候IPO数量多,其中家数最多的是2017年达到438家,行情不好的时候数量少,甚至暂停,比如2013年的IPO暂停。目前IPO发行已处于常态化发行阶段,近年来没有再出现长时间暂停的情况。对于IPO的未来前景,邱荣辉先生预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支配资源的优势明显,在没有发行压力的情况,企业有充足的动力尽快上市;目前法定的发行条件并不高,随着注册制改革分布稳妥的推进,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将增加,未来几年IPO业务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新证券法实施将大大增加违规成本,投行和企业也必须转变理念。如果仍按旧思路做上市业务,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和拟上市公司将承担巨大的违规风险。
 
邱荣辉先生随后介绍了中国投行主要业务品种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展情况。定向增发业务于2016年达到顶点,融资规模达到10997.64亿元,但出现了“过度融资”、“定增套利”等现象。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从定价基准日、定增规模、融资间隔期、融资用途等方面对定增规则作出了修订。2017年6月,A股定增政策进一步收紧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对定增股东的退出行为作出了限制。定增政策收紧、15-16年定增投资者的大面积亏损,导致定增投资者的数量快速萎缩,定向增发项目的销售难度极大,只有非常优质的上市公司才能实现市场化融资。

对于定向增发的未来前景,邱荣辉先生预测,2019年11月,证监会对主板和创业板再融资规则的修订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将定向增发投资者认购门槛降低、底价折扣增加,以及定向增发锁定期不再适用减持新规,均将大幅提升投资者积极性。预计修改后的再融资规则,可以提升再融资投资灵活度、降低再融资难度,同时,创业板融资条件进一步放开,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此外,邱荣辉先生还详细介绍了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公司债、财务顾问业务、新三板业务的发展情况。

邱荣辉先生讲解中国投行主要业务品种

就中国投行业务收入情况,邱荣辉先生表示,从总量来看,2011年至2018年,来源于投行业务的收入由2011年的241.38亿元,最高峰的2016年达到684亿元,增长非常快。之后由于IPO、再融资规模和新三板业务的收缩,下降到2018年的370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除了2016年以外,其他年份均在20%以下,且近年来处于下降趋势。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IPO、再融资、公司债、新三板、资产证券化等均面临着良好的业务机会,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投行业务收入可以大致分为承销保荐收入(含股票承销和债券承销)和财务顾问收入。目前,国内投行业务主要还是以承销业务为主,财务顾问业务发展落后,财务顾问收入占比仅25%左右。这主要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且国内并购重组收费比例较低有关。
 
目前,投行业务已体现了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头部券商优势比较明显,且金额的集中度高于数量集中度,说明大的投行项目基本由大券商执行。其中,2019年中国券商股票和债券承销数量前十名的集中度为41%,前二十名为60%,金额前十名集中度为63%,前二十名为78%,已体现了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邱荣辉先生将中国投行业务与国际做了比较。在收入方面,国内体量上较小,国内100余家券商2018年度承销总收入低于高盛和摩根大通的承销总收入。在投行业务结构方面,外国投行财务顾问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投行业务总收入稳定在40%以上。以高盛为例,2017年投行业务中,财务咨询业务收入超过40%。而国内投行收入以承销收入为主,财务顾问收入占比仅25%左右,低于国际投行。这主要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并购重组收费比例较低有关。
 
展望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邱荣辉先生表示,中国投行将面临一系列冲击。一是券商牌照放开,审核透明度增加,通道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二是专业精品投行的冲击,部分精品投行在财务顾问、投资业务做得非常好。目前也有很多优秀的投行从业人员,包括不少收入还不错的保荐代表人,都离开投行创业,未来如果牌照放开,将对国内传统投行形成较大冲击。三是风控不严,项目风险爆发导致被处罚或者巨额赔偿。四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冲击。五是外资投行的进入。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目前外资投行在A股市场上影响力尚弱,但外资投行全球客户资源和网络多,资金实力强,可以绝对控股境内证券公司后,其在中国市场投行业务的投入将会增加,进而对其他券商的投行业务形成冲击。
 
谈及中国投资银行未来的转型方向,邱荣辉先生表示,第一,提升全产品综合服务能力越来越重要。通道价值的下降,必然要求服务能力的提升,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第二,行业专家更受欢迎。第三,投资业务越来重要。传统通道价值下降后,传统投行业务利润率的降低是必然趋势。第四,对投行的销售和定价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越高。注册制后,IPO定价市场化。第五,国际业务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也越来越重要。第六,投行集中度将提升。第七,保持健康发展,避免重大风险事件的冲击非常重要。
 
在直播的在线互动环节,观众积极提问,邱荣辉先生耐心解答了“ICO对未来企业IPO有何影响”“在注册制下,定价能力是否将成为投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看待创业板等存量板块注册制改革”等问题。直播结束后,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公关媒体办公室主任本力老师代表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邱荣辉先生赠送纪念品,对他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本力老师向邱荣辉先生赠送纪念品

此次直播分享是“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的第4期。“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发起创办,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邀请金融业界各个领域资深专业人士对自身所从事专业或研究课题进行在线解读分享。

邱荣辉先生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延伸阅读  
预告丨王卫:中资企业的融资新宠:离岸债券
金融云学堂03期丨尚航飞: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特征与挑战
金融云学堂02期丨周冠南:2020债券市场展望:再平衡的结构行情
金融云学堂首讲丨白海峰:外资流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北大汇丰金融茶座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2月共13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2月共70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2月共47期)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撰稿:丁宇
本篇编辑:张琦杭、黄宇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