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佩轩:财务报表原理及会计发展趋势分享 | 金融云学堂17期
2023年9月14日,应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邀请,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公用事业高级分析师邹佩轩先生做客“北大汇丰金融云讲堂”,为大家带来“财务报表原理及会计发展趋势分享”主题演讲。本次讲座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反响热烈,收获一致好评。
邹佩轩先生,2015年毕业于汇丰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现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公用事业高级分析师,上学期间一次性通过注会全部6门和国家司法考试,曾为30余家公募保险组织财务培训,出版《穿透财报:读懂财报中的逻辑与陷阱》。
邹佩轩先生首先介绍了会计为什么需要三张报表:根源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不统一。接下来,邹佩轩先生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财务报表的原理。
权债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案例
通过第一个故事,邹佩轩先生介绍了三表的区别和关系。就三张表的逻辑关系而言,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流量表,描述了一段时间内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对过程的记录。而资产负债表是某个时间点的存量表。三张报表从三个侧面共同构成了公司的经营全景图,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一张是资产负债表。在配平过程中,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果都会连接到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将利润表理解成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净增加值的附注,将现金流量表理解成货币现金净增价值的幅度。换句话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应收账款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的具体展开。三张报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资产负债表的配评原则,来整合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接下来,将模型复杂化一点,出现跨期使用资产与非付现成本。利润表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如果涉及现金,就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影响货币现金,如果不涉及现金,就会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些科目,进而影响未分配利润。
财务报表是一种语言,投资者看报表有两个目的,一是审视过去,二是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时,在经营行为是连续的前提下,本期的经营行为产生的现金可能本期收不到,同时本期收到的现金可能是上一期的现金,可以看出,现金流可能是不连续的,涉及到跨期收付。因此,人为创造了权责发生制,使用利润表作为工具来连接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可以将利润表视为现金流量表的平滑处理,以便投资人更好的对公司估值。
在理清了三张报表的逻辑后,邹佩轩先生展望了会计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报表时,我们除了需要知道最新的会计准则,同时还要知道最相近的会计准则,对边际变化保持敏锐度。
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其实是完全站在过账人的角度,如果从看账人的角度,我们还需要另外一个等式:会计等于真相加计量误差加偏见。其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计量手段、记录方式与真相之间不可消除的差别。而偏见是主观的,人为有意或无意地做出一些调整,使得报表的信息偏离经济真相。
规则的迭代一定程度上是过度的报表粉饰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符合会计发展趋势的调整,而这些趋势也是和经济活动、社会发展阶段高度关联的。整体来看,会计有四大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也正是会计准则修订的原动力。分别是:第一,在所有资产中,企业金融资产的占比正在变得越来越高,由此导致金融资产的计量方式越来越细化、繁琐;第二,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面越来越广;第三,管理层的意图正在成为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因素;第四,表外项目越来越少,凡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和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交易安排,都要尽可能在报表中体现。
会计的发展趋势
之后,邹佩轩先生又举例了一些会计科目的处理方式,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会计记账的原理。剩下的分享时间中,邹佩轩先生带领大家过了一遍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是按照流动性顺序来排列的,并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科目都进行了详细解释。
最后,在提问互动环节,观众踊跃参与,并就自身的会计知识学习经历向邹佩轩先生提出了相关的疑问,包括如何系统学习财务知识、如何将财务分析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如何看待当年的瑞幸财务造假问题等,邹佩轩先生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收获了观众的认可。
延伸阅读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往期回顾(截至2023年7月共114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往期回顾(截至2021年12月共1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