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嵚
历史提问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
答:在近代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的历史上,爆发于19世纪末的“留学日本热”,堪称是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一幕。一场甲午战争,战败的大清先挨揍再割地赔款,理论上说,中日两国算是结了“血仇”。但奇特的是,结下“血仇”的两国,“教育交流”随即就火热起来。确切说,是大清的莘莘学子一拨拨削尖了脑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这下成了开闸的洪水。从1896年至1911年,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学生就有近万人,自费生更是“公派生”的两倍以上,甚至还有“步履维艰的缠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来留学的情景。”为什么如此狂热?首先就是甲午战争的刺激,一场甲午战争,清王朝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海战陆战全被打回了原型。“后起之秀”日本那迅速崛起的景象,自然深深震撼了清王朝的年轻一代。外加挨揍后的大清,练兵自强更成了当务之急,之前学西方学了这么多年,越学越没长进,还总觉得文化国情不同。身边“国情相似”的日本取得了成功,这也自然叫多少晚清志士深受鼓舞,漂洋过海也要来学一学。同样重要的原因,还有“性价比”:比起价格昂贵的“留学欧美”来,“留学日本”的费用只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且学时还短,比如在“速成班”里一到两年就能毕业。外加中日文字文化相近,学习交流的“门槛”也低了很多。特别是对于晚清官吏们来说,如果能以“官身”去日本走一趟,学成回来后更是仕途大好。种种便利,正如晚清名臣张之洞所说“路近省费,风俗相近,文字易通”。而在这股持续数年的“留学日本热”里,最为热门的专业,当属军事专业。由于甲午战争里被打得太惨,所以很多为国家命运心急如焚的晚清年轻人,都急切想知道日军为何这么强,赴日时就果断选择了军事专业。甚至还有很多原本选择其他专业的晚清留学生,来到日本后受到震撼,也坚决“换专业”学军事。以《云南光复诸人事略》的形容说“非武功不足以立国,且足以立身”。仅1908年这一年,在日本学军事的中国留学生,就有上千人之多。且遍布日本海军陆军各个专业院校,日本军校里,几乎到处中国人。那么问题来了,和清王朝“结血仇”的日本,就真的愿意张开怀抱,连最机密的军事院校,都让中国留学生敞开了学?其实,日本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背后有着精细的算盘。首先,晚清“留学日本”能形成热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当时的推动鼓励: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许多政要就先后访华,竭力鼓动清王朝留学日本。1898年时,日本驻华大使矢野文雄宣布,日本将负担二百名清朝公派留学生的学费。1902年起,为鼓励中国留学生赴日,日本又推出了“速成班”,也就是只要你肯花钱来,别管公费自费,保证让你“速成”毕业。就连那些半点底子没有的“赴日官员”们,日本的学校还开设“特设班”,保证叫他们快速“镀金”。甚至就连最“敏感”的军事教育,日本也够“放得开”。虽说日本也严格限制中国留学生学习军事,其户山、炮工、陆军大学等专业院校都对中国留学生紧闭大门。但经过清政府的交涉,他们最终还是同意清政府派专业军官进入这些院校学习。至于普通留学生?从1903年起,日本建立了专门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振武学校”,学生在这里受过训练后,先分配到日军各个联队做“士官候补生”,期满后进入士官学校学习,随后进入专业军事院校深造。如此“放开”的培养,目的也很明显。那位宣布对中国留学生免单的日本驻华大使矢野文雄就曾说:“如果将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国新人才散布于古老帝国,是为日本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最佳策略”。也就是说,日本如此政策,就是为其培养亲日力量,给其未来的对华侵略铺路。以这个意义说,他们有些目的确实达到了。比如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军事发展,就打上了太多“日本烙印”,大批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成了近代中国的军事骨干,晚清民国时代的军队训练装备乃至军官培养,都一度严重依赖日本。比如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等学校,都大量聘用日本教官。一位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新中国元帅,也曾回忆起那时中国的教育特点:“学校的制度和作风是仿效日本士官学校”。换句话说,借助留学教育,晚清至1937年的几十年里,日本一直对中国军界进行着渗透。同样让我们看到日本“目的”的,还有这些留学生里的“败类”们,仅看这些“军事专业”的留学生,在民国时代里,就出现了王揖唐、臧式毅、黄自强、张岚峰、王永泉、李慧济等臭名昭著的汉奸们,他们或是在沦陷区出任伪职为虎作伥,或是干脆直接当带路党,还有人投靠汪伪政权“曲线救国”。这里面的每一位,都是日本留学教育的“成果”,至今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过,别看日本如愿收获了这么多败类,但以他们“日本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最佳策略”的目的来说,他们还是打错了算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评价说:“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进行留学的活动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行动”。其带来的影响,当然不是几个败类,而是对近代中国变革的推动。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的两三年内,在日本学习军事的中国留学生,有三分之一都加入其中,李烈钧、许崇智、蔡锷、阎锡山等民国风云人物,都是其中一员。满怀报国心留学,却看透清王朝腐朽的他们,毅然选择了另一条九死一生的路,终于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近代史翻开了新一页。而且,尽管这些“留学生”们,后来出了不少臭名昭著的叛徒,但是面对1931年起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大多数人都做出了正确抉择,有人哪怕已垂垂老矣,却是大节不亏,有人虽说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特别是在国民党军队里,“日本海归”也是无比重要的力量。惨烈的抗日战场上,多少“中日老同学”就是这样钢刀对刺刀,展开一场场浴血搏杀……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新回看那场晚清年间起的“留学日本潮”,我们除了有警钟长鸣的感叹,却更有深深的敬意:一百多年前,那些满怀热血漂洋过海的年轻人,也许在“毕业”后走上了不同道路。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未曾忘记少年时代的理想。他们也许立场观念不同,却以一生见证:七尺之躯,不曾负国。
参考资料
李凤斌,王炜《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初探》、虞晓波《清末留日军事教育述论》、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剑桥中国晚清史》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朝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