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cience︱小鼠快速眼动睡眠由基底外侧杏仁核多巴胺信号调节

郑媛嘉 逻辑神经科学 2023-03-10

撰文︱郑媛嘉

责编︱王思珍

 

睡眠-觉醒状态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分别位于蓝斑核、丘脑腹背侧内结节乳腺核、中缝背核。这些神经元在清醒状态时快速放电,在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时缓慢且偶尔放电,而在快速眼动REM睡眠时几乎停止放电[1-2]。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AVTA神经元)具有与其他单胺能神经元不同的放电模式[3-4],它们在NREM睡眠期间表现出低于清醒或REM睡眠期间的活动,在NREM-REM和NREM-清醒转化的过渡期前开始增加[5]。DAVTA神经元由具有不同输入和输出组织的异质群体组成[6-7]表明可能存在多个DAVTA神经元群体,在睡眠-觉醒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放电模式。

 

2022年3月4日,日本筑波大学国际综合睡眠医学研究所(WPI-IIIS)的Emi Hasegawa (第一作者)、Takeshi Sakurai(通讯作者)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is initiated by basolateral amygdala dopamine signaling in mice”的文章。作者在受DAVTA神经元密集投射的几个脑区检查了整个睡眠-觉醒周期的细胞外多巴胺(DA)水平,使用DA传感器确定了DAVTA神经元亚群的存在以及其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不同的作用。


 

作者首先在小鼠的基底外侧杏仁核(BLA)、伏隔核(NAc)、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下丘脑外侧区(LHA)表达GRABDA(针对DA的由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传感器),并植入光纤进行检测,以研究DA水平与每个睡眠-觉醒状态转换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NREM向REM过渡期间,DA有三种动态模式。第一种:在BLA中,DA水平在每次NREM向REM过渡前出现短暂的增加,在REM睡眠期间减少(图1 A-D)第二种:在NAc中DA水平也显示在NREM向REM睡眠过渡前升高,在REM睡眠期间波动,平均值略高(图1 E-H)第三种:在mPFC和LHA中,DA水平有类似的时间模式,在REM睡眠期间,DA水平明显下降,而之前没有增加(图1 I-P)


图1 不同警觉状态下大脑各区域DA水平的时间变化

(图源:Emi Hasegawar, et al.,Science, 2022)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NREM睡眠期间DA在BLA和NAc的增加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作者在DAT-ires-Cre小鼠的DAVTA神经元中表达了稳定性阶跃功能视蛋白(stabilized step function opsin,SSFO)[8](图2 A, H),并在BLA或NAc双侧植入光纤进行光遗传刺激(1s)。在NREM睡眠期间,激活BLA的DA光纤引起了向REM睡眠的过渡,REM睡眠在刺激后142.4±33.7秒开始,比在对照组观察到的时间明显提前(图2 B-C)。每30分钟的BLA DA光刺激增加了REM睡眠,每个状态下的脑电图(EEG)并没有因为BLA中DA神经元光刺激而发生明显变化(图2 D-F)。NREM睡眠时间被光遗传学刺激提前终止而缩短了。相比之下,在NREM睡眠期间,NAc中DA光纤维的兴奋并没有引起状态转换(图2 G-J)。每隔30分钟的刺激(1秒)导致NREM睡眠时间轻微增加,清醒时间减少(图2 K-L),与之前研究发现的NAc中直接通路神经元的兴奋会降低清醒程度的结果一致[9],但这种操作并不影响REM睡眠。兴奋mPFC或LHA的DA纤维也不影响每种状态的数量。这些结果表明BLA中DA的急性增加引起NREM到REM的睡眠转换。相一致地,抑制BLA中DAVTA则延长了REM睡眠的潜伏期,减少了REM睡眠量,而不影响EEG


图2 非快速眼动睡眠时,BLA中DAVTA纤维的光遗传激发可诱导REM睡眠

(图源:Emi Hasegawar, et al.Science, 2022)

 

有研究表明完全耗竭小鼠的DA可消除REM睡眠,而应用多巴胺受体D2Drd2)激动剂治疗可恢复[10],另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的Drd2激动剂增加了REM睡眠,大剂量的Drd2激动剂则减少了REM睡眠[11]。这些发现提示Drd2参与REM睡眠的调节。结合图1结果,作者假设DA作用于BLA的Drd2阳性神经元以启动REM睡眠。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首先,作者在Drd2-Cre;DAT-ires-Cre小鼠的DAVTA神经元中表达SSFO后,对BLA Drd2阳性神经元进行了全细胞记录,发现用光刺激DA光纤(1秒)诱发了持久的超极化,并可被Drd2拮抗剂阻断(图3 A-D),表明DA通过Drd2抑制了BLA中的Drd2神经元接着,作者在Drd2-Cre小鼠BLA的Drd2神经元中表达了vLWO(即低波长蛋白,可与G蛋白偶联并通过光诱导超极化),全细胞记录显示,光脉冲(462 nm,1Hz,40秒)引起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YFP)阳性神经元的持久超极化,与DA光纤被激发时观察到的超极化类似(图3 E-H),表明BLA Drd2阳性细胞的光遗传抑制诱导了REM睡眠再接着,作者在表达vLWO的Drd2-Cre小鼠的BLA中植入光纤后对Drd2神经元进行光遗传抑制会引起NREM向REM睡眠的过渡(图3 I-J)。REM睡眠在刺激后89.2±20.3秒开始,比对照组明显提前;每30分钟的一次光脉冲可增加REM睡眠量,减少NREM睡眠,不影响EEG谱(图3 L-N),但NREM睡眠的持续时间缩短(图3 K-O),表明对Drd2细胞的抑制引起BLA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另外Drd2-Cre小鼠BLA中Drd2神经元的化学遗传抑制增加了REM睡眠时间,减少了NREM睡眠时间(图3 Q-S),这进一步支持BLA中Drd2神经元在触发REM睡眠中的重要性。同时,观察到BLA以及杏仁中央核(CeA)的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图3 P-T)表明BLA中的Drd2神经元主要在BLA内活动因此,以上这些结果证明BLA中的Drd2阳性神经元介导了NREM睡眠向REM睡眠的转变。 


图3 BLA中的Drd2阳性神经元介导了NREM到REM的转变

(图源:Emi Hasegawar, et al.Science, 2022)

 

惊厥(cataplexy)是REM睡眠侵入清醒状态的一种病理现象。以前的研究表明,Drd2激动剂或拮抗剂分别增加或减少嗜睡狗和小鼠的惊厥[12-14]。那么,BLA中的DA信号是否也参与了惊厥的出现?为此,作者在嗜睡症小鼠( orexin-ataxin 3)[15]的BLA中表达了GRABDA,并植入光纤以观察DA水平和惊厥之间的关系(图4 A),同时给小鼠喂食巧克力以增加惊厥样发作的次数[16]惊厥样发作(cataplexylike episodes,CLEs)的特点是突然发生的行为停顿[17]


首先,作者观察到,在吃巧克力时,DA水平有短暂的增加,随后出现CLEs;饲喂巧克力期间,嗜睡症小鼠BLA中DA水平的增加大于在对照组(图4 B-C)然后,在表达了SSFO的DAT-ires-Cre小鼠DAVTA神经元中,光刺激1秒使VTA SSFO阳性细胞的Fos表达增加,引起DA水平的短暂增加(图4 D-E)这类似于前述嗜睡症小鼠在惊厥前喂食巧克力时观察到的情况。在表达了vLWO的Drd2-Cre小鼠中,在清醒状态下BLA光遗传抑制(1Hz,1min)引起CLEs,诱发CLEs期间的EEG谱与嗜睡症小鼠惊厥期间观察到的相似(图4 D-H),同时光遗传抑制后BLA中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图4 I)再然后,作者将AAV-DIO-hM4DimCherry注射到Drd2-Cre;orexin-ataxin 3小鼠BLA中,以研究BLA中Drd2阳性神经元的化学遗传抑制对惊厥的影响,发现CNO(氯氮平-N-氧化物)治疗增加了惊厥发作的总时间和次数,也增加了BLA和CeA中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图4 J-M)这些结果整体表明BLA中DA水平的短暂升高会引发惊厥,即证明BLA DA信号也参与小鼠惊厥的出现。


图4 BLA中DA水平的急性增加引发了嗜睡症小鼠的惊厥现象

(图源:Emi Hasegawar, et al.Science,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睡眠主要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的交替进行,但目前对这一睡眠周期产生的相关机制研究并不深入。杏仁核在清醒状态下对处理情绪信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光纤记录和脑电记录等技术发现,在NREM睡眠期间,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多巴胺(DA)水平急性增加会终止NREM睡眠并启动REM睡眠,并且,DA通过作用于BLA中表达多巴胺受体D2Drd2)的神经元,诱导NREMREM过渡。这一机制也可在嗜睡症小鼠中观察到,嗜睡症小鼠的惊厥发作前,BLA中的DA水平会暂时增加,但野生型小鼠不会(图4)。积极的情绪会诱发嗜睡症小鼠BLADA的暂时性增加,并触发NREM-REM转换以及相应的DA动态变化。这些结果表明BLA中的DA信号对启动REM睡眠具有关键作用,这为理解睡眠周期的产生提供了神经元机制思路,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揭示惊厥的机制以及理解REM睡眠异常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REM睡眠行为障碍和涉及DA信号异常的疾病(如帕金森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6618


往期文章精选

【1】Nat Neurosci︱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杏仁核和前扣带回神经免疫和突触相关通路下调

【2】Dev Cogn Neurosci︱婴儿功能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不同比较流程

【3】Nat Commun︱周小明/孙子宜团队根据Sigma-1受体开放式构象揭示其配体进入途径的分子机制

【4】Glia︱袁增强课题组揭示调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新机制:c-Abl通过磷酸化Olig2

【5】HBM︱俞连春课题组揭示大脑雪崩临界现象与流体智力以及工作记忆的关系

【6】J Neuroinflammation︱顾小萍课题组揭示星形胶质细胞网络在长时程异氟烷麻醉介导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重要作用

【7】Nat Methods︱费鹏/张玉慧课题组合作报道活细胞超分辨成像研究的新进展

【8】J Neurosci︱周强课题组揭示突触外NMDARs双向调控抑制性神经元内在兴奋性

【9】JCI︱王军课题组揭示了长期饮酒导致认知灵活性受损的机制

【10】PNAS︱张春立课题组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再生成为多谱系神经细胞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

【1】科研技能︱第四届近红外脑功能数据分析班(线上:2022.4.18~4.30)

【2】科研技能︱磁共振脑网络分析入门班(线上:2022.4.6~4.16)

【3】培训课程︱科研绘图·学术图像专题培训

【4】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讨会 (2022.4.2-3 腾讯在线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T. E. Scammell, E. Arrigoni, J. O. Lipton, Neuron 93, 747–765(2017).

[2]C. B. Saper, T. C. Chou, T. E. Scammell, Trends Neurosci. 24,726–731 (2001).

[3]L. Dahan et al.,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2, 1232–1241(2007).

[4]J. M. Monti, H. Jantos, Prog. Brain Res. 172, 625–646 (2008).

[5]A. Eban-Rothschild, G. Rothschild, W. J. Giardino, J. R. Jones,L. de Lecea, Nat. Neurosci. 19, 1356–1366 (2016).

[6]K. T. Beier et al., Cell 162, 622–634 (2015).

[7]K. T. Beier et al., Cell Rep. 26, 159–167.e6 (2019).

[8]O. Yizhar et al., Nature 477, 171–178 (2011).

[9]Y. Oishi, M. Lazarus, Neurosci. Res. 118, 66–73 (2017).

[10]K. Dzirasa et al., J. Neurosci. 26, 10577–10589 (2006).

[11]J. M. Monti, D. Monti, Sleep Med. Rev. 11, 113–133 (2007).

[12]C. R. Burgess, G. Tse, L. Gillis, J. H. Peever, Sleep 33,1295–1304 (2010).

[13]S. Nishino et al., J. Neurosci. 11, 2666–2671 (1991).

[14]E. Mignot et al., J. Neurosci. 13, 1057–1064 (1993).

[15]J. Hara et al., Neuron 30, 345–354 (2001).

[16]Y. Oishi et al., J. Neurosci. 33, 9743–9751 (2013).

[17]T. E. Scammell, J. T. Willie, C. Guilleminault, J. M. Siegel,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Rodent Models of Narcolepsy,Sleep 32, 111–116 (2009).


制版︱王思珍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