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随笔·佛法中的女性(专访萨迦·杰尊姑秀企美禄顶)རྗེ་བཙུན་འཆི་མེད་ཀླུ་སྡིངས་》

邬金阙灯 非三之四 2023-12-01





《女性上师之空行之力系列》:《翻译随笔·专访康卓恰度(红度母化身)ལྕགས་མདུད་མཁའ་འགྲོ་མ་》《翻译随笔·忆念康卓慈玲(乐慧空行母)མཁའ་འགྲོ་ཚེ་རིང་ཆོས་སྒྲོན》《翻译随笔·贡嘎空行母自传རང་རྣམ།》《翻译随笔·空行母故事(还魂师达娃卓玛)འདས་ལོག་ཟླ་བ།་སྒྲོལ་མ་》


萨迦·杰尊姑秀企美禄顶仁波切(译注:金刚瑜伽母之化身,当今能给予萨迦道果教授的女性上师,也是萨迦派历史上唯一能够传授道果的三位女性上师之一。「道果」如同大圆满、息结(施身)法及时轮金刚瑜珈,属于西藏八大实修车乘——通向证悟的独特且完整修持体系之一。杰尊姑秀仁波切在17岁那年,第一次领受道果及所有的必要灌顶。)是藏传佛教女性上师之一。仁波切的教学风格恩威并重,深受弟子爱戴,她全然依照传统方式,且凭借身居西方的实修与工作经验来传授佛法的真实妙谛。她以精进坚忍之毅力,克服生活的困窘和颠沛。对于希望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的佛教徒(优婆塞或优婆夷)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启发与鼓舞。这篇早年采访,即体现出仁波切对身为女性应如何修持佛法的态度与智慧。



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现代女性,已然获得诸多平等与独立,但是女性的灵性潜质(与男性相比)也一样平等吗?我们邀请至尊萨迦·杰尊姑秀企美禄顶仁波切,以佛教的见地来为我们阐明这件事情。


您(1995 年)访问英国,标志着藏传佛教传统的女性上师首次在这里授课。为什么女性上师这么少?


我认为,业力与文化是两种主要原因。业力是决定性别的一种因素,男性和女性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异——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某种业力的产物。以文化来说,在亚洲,发愿投入精力去修行的男性数量超过女性,这就是为什么尼众少于僧众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或有我未知之因素。总之,教法本身也未有对此的争论。


您能解释一下生为女人的业力吗?


我真不知道投生为女人的业力因果是怎样?我从未在经典中看到任何对于生为女人的业力的解释。但我自己认为,个人与第一世修行有着特殊的因果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第一世修行时是女身,她们之后可能会选择再次投生为女身。


我知道在一些祈祷文中,会祈祷我们不要投生为女性,而是男性。这其中大部分的祈祷文写于女性生活的艰难时期,而我认为这就是人们为何祈祷投生为男性的原因。


以修道和证悟的能力而言,女性是否为下等投生?我相信在上座部传统的教授中曾指出,女性比男性更难证悟……

为什么对上座部和大乘来说会更难?


是的,在大乘佛教中也是如此,但金刚乘并没有这样说。据说女人有更多的贪爱,及种种胡思乱想,也更容易起疑心。佛陀说,怀疑和贪爱对修道是无益的,在上座部与大乘的教授中,他指出这些是障碍。


女性在修道上处于劣势,是由于她们有太多情绪,而情绪被视为障碍?


没错。但在金刚乘中,情况几乎恰恰相反,女性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基本上,男性和女性都一样——都是人。然而,上师发现他们的心之间存在差异。实际上,女性的心极其敏锐,比男性更敏锐,这就是为什么在金刚乘这种直接作用于心的修道中,女性象征智慧,而男性则象征方便。通常,女性会在一个想法令男性打动前很久,就已对其深思熟虑过多次。这是在对比我丈夫和自己时注意到的现象。(译注:仁波切曾说,身为女性,首先不要觉得自己很委屈、业障重。要观想自己就是度母的化身,如此修法便会精进迅速,而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成佛。)


另一方面,在上座部和大乘中,有许多显示女性不好的例子。这种视角有时也反映在文化当中。例如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比男性低。因为佛陀的大多数弟子都是男性,所以他以美女为例来开示无常。受过训练的僧众会认为女性的美丽不过是肤浅的,无论她年轻时多么貌美,但总有一天会变老从而失去美貌。这是一种减少淫欲的方法,基于佛陀认为淫欲不利于灵性修持而被教授。


佛陀还教导了另一种方法,称为“封印根门”,这种方法中,当观想美女被剥去皮肤,看见肉体内的脓、血、肠等等时,僧众会思维这是多么丑陋和令人作呕。以这种例举(思维的方式),发愿过出家生活的上座部和大乘僧众将能清净他们的心。


这里的重点,不是关于女性本身丑陋或不净——如果佛陀要教导尼众,那么他会运用相同的方式,反过来告诉她们去观修自己所贪爱的男身。男性女性都是从娘胎里出来的,没有区别,这是我的观点,不是别人告诉我的。佛陀教导一切有情众生,并没有任何经文告诉我们说,佛陀只教导男性而不教导女性。


所以总之,以上座部和大乘的观点来看,男女基本是一样的——他们都有需要净化的障碍——区别仅在于程度有所不同;但从金刚乘的视角而言,心念却有细微的差别。


对的。在金刚乘中,尤其是在萨迦派和宁玛派的传承中,空行母被认为比男性拥有更高的灵性。我听说在宁玛派的某些阶段,除非有明妃,否则无法证悟。一个金刚乘出家众,仍然要持守所有的大乘戒律,只有在极高证量的阶段,才会引入实体明妃。一般而言不会去启用实体明妃,只会是观想明妃。


现在我们转向日常生活。现代女性常常在想要丈夫、家庭与拥有事业之间感到巨大的冲突。即便有了孩子,很多女性也并不满足于为人妻、为人母。她们还是想要独立,一份工作,成为自己的骄傲。


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与东方女性相比,所有西方女性都是独立的。我认为你所提及的冲突取决于个人想法。如果有一颗宽广的心,一颗慈悲的心,你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但如果没有,即便你的头脑或许想要实现诸多事情,但这在物质身体的层面是行不通的。头脑非常狡猾,它想做各种各样远超于可能性范围的事情。所以,如果对自己期望太高,你将永远一事无成。作为个体,能够掌控的事情取决于你自己的心。


我是比丘尼,之后我结婚并养育了五个孩子,但我从未那样计划——现在我也不制定计划。之后突然间(尽管我以前从未想过),萨迦法王告诉我要传法,我因此照做。对于有丈夫支持的女性来说,这会容易一些。我的丈夫很好,他一点都不嫉妒,但有的丈夫嫉妒心很强,我也不嫉妒他,我们完全信任彼此。这令我的旅行和教学变得容易许多,否则如果我的丈夫是一个嫉妒的人,一切将会相当困难。他有很多优点,完全支持我。


我认为,同时想要事业和家庭的女性必须找到平衡点,并且给双方同等的时间。如果你的丈夫支持你,那会更容易;如果你们都有事业,就会更艰难,因为那样生活会变得相当忙碌。请记住,孩子不会一直年幼,他们会长大,不会总是等到 18 岁才离开家。


有些女性感到焦虑,认为自己做不到,但如果真的想做,你就可以做到。不过请务必始终保持平衡。比如说,我要教书,另外还有一份全职工作。我必须工作,因为我们买了房子,得还房贷。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开销很大——尤其是男孩的运动服!所以我不仅有一份全职工作,还得兼职教书,周末陪孩子们一起度过。我是佛法修行者,所以也必须做修持。禅修可以帮助你自律。家庭、事业和其他一切都可能让人筋疲力尽,但为了适应这一切,同时还为了修行,你可能难免得不休息。刚开始早上起来打坐,由于不习惯会很吃力,但是到了第二周就会适应一些,一个月之后你会发现变得容易多了。(译注:仁波切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唯一的女儿夭折。直到1998年为止,她都为一位时尚设计师做全职的编织工作,且兼职做家务清洁工。此外,她还管理佛法中心的活动,剩余时间则用来接见弟子,至今亦如此。她在深夜修行,经常彻夜不眠。她几乎从未提及自己感到疲倦。)


如果发现自己精疲力尽,乃至无法做一切该做的事情,那么你应当注意饮食。吃适量的食物、少吃肉、不喝酒。饮酒对佛法修行人或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害的。


父母可能已经开始修行,并希望按照修道准则来抚养孩子,但他们的修行与理解可能还并不稳固、成熟,无法做到这一点。

您有什么建议?


从非常简单的教导和练习开始。孩子还太年幼,因此开展长时间的禅修与闭关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有条件,你可以雇一个保姆!所以,务必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再强化训练禅修。你可以带孩子一起做,这样他们也能学到一些东西,能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会信仰这个宗教,不会心存疑虑。不过实际上他们要到四岁才能理解。总之,要做简单的而非严苛的禅修,且应经常与你的孩子一起做。


我曾听一些老师说,

生孩子本身对于修道而言就是一种散乱。


当去观察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无论是否有孩子,都有很多散乱。你可能必须得从一种简单的修持开始,等到你的孩子大一点再去做更长期的闭关,但重要的是,要有追寻灵性道路的愿力,并从一开始就投身于它。然后,你迟早将逐渐能做到。但,如果你只是模凌两可地期待它发生,而并没有真正去追寻它,那当然什么也不会发生。


佛陀教导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如您所知,现代女性通常在工作、收入、社会地位、决策等方面要求与男性平等。您如何看待我们所表现出的与男性“基本平等”的方式?


你所说的平等,指的是“轮回平等”。佛法中说女性有八种美德或品质:


不为贪爱所左右;

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平等且不嫉妒地对待一切众生;

具足怜悯心和如母之慈心; 

不喋喋不休;不妄语;

极少有谬见;

具备正常的智力;

并养育优秀的孩子。


这些品质对男性来说并不容易。不过男性更能守口如瓶,这是他们的品质之一。例如,如果男性私下被告知某事,他们不认为会有必要与他人谈论,而女人则倾向于分享。


西方女性的成长环境与东方女性截然不同,如您所说,她们更加独立。也许正因如此,有些人发现很难与虔敬等传统修持联系起来。我们如何与这些修持产生连接,我们如何调整它们来使其适合我们的状况?


我认为重要的是,应记住有不同类型的老师,且在精神生活中你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当你在大乘佛教中受戒时,你将上师视为老师和指引者,但当你进入金刚乘的修持之道时,则必须体认到其中涉及更多的内涵。金刚乘上师,并不简单地被视为一位老师或一个人,而是被视为佛陀本人的真实存在。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这条道路的不同阶段时,我们便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会遵循不同的准则。


最重要的是,为了开启修持之道,首先需要对自己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你可以研读一些重要的经典,例如马鸣菩萨所撰著的《事师法五十颂》,其中解释了如何与上师相处,但在进入正道,并接受上师为师,了解上师,学习培养虔诚心之前,你必须非常仔细地考虑是否要入道。没人要求你做或不做,每一个人,自己来决定兴趣所在,以及希望将努力投向何处。如果你发现修行对你有益处,那就请非常仔细地审视它的涵义,然后再决定是否入道。


一旦入道,尤其是金刚乘,你必须寻找一位值得你虔信和尊敬的上师,并决定追随上师的指导和教授,之后就必须真正专注于此,专心致志。否则你将永远无法成就。


重要的是应当记住,你对上师的兴趣、虔敬以及对某位上师所感到的心满意足,不该与你和父母、朋友或亲戚之间的关系中的类似经历相混淆。师徒之间的关系全然不同。通常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执取和贪欲之上的,而师徒之间,则应无有执取、贪欲和爱染。这极为重要,你应该学会去培养它。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所培养的任何虔诚心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不这样做,且对上师有很多想法,那么一切都将很难有所成就。因此,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主动彻底地审视上师与法道,这将有助于你与上师建立健康有益的关系。


心之建言


无论是男性亦或女性,都应该时刻忆念佛、法、僧三宝(佛教之三皈依)。如此,你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步。


同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耐心。耐心会让一切变得更为顺利。


当你的心平静下来,他人也会更加放松。


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我们都可能会大发雷霆。与其如此,不如记住每个人实则都会犯错,你也会犯错,因为我们不过是凡人。


永远要尽己所能地善待每一位有情,无论是身体亦或精神层面。


无论做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动机(发心)。若没有良好的动机,即使你做了通常被认为是“好”的事情,也不会有实际的助益(由于你的行为与真实发心不相符),所以,举个例子,带着希望他过得更好的良好动机(别无他法),去打骂一个调皮的孩子,反而会帮助他。但如果你是出于愤怒或嗔恨而行动,那这对孩子丝毫无有好处。一切都归结于动机:这是你永远都不应忘记的事情。



邬金阙灯恭译于2023年7月3日;感谢耶提大人(Yeti)逐字审校。后台可私信领取关于仁波切的另一篇问答开示。萨瓦芒嘎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