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勇对话张涛甫(下):评论正在从“单口表达”变为“意见演出”
“只有动起来,跑起来,才不会感到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每条河流终将流向大海,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这是张涛甫教授为澎湃评论部2023年年终特别策划《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撰写的语句。
不少朋友说,没想到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出自新闻学院院长的手笔。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笔耕不辍,不但常有论文出手,还经常为媒体撰写评论。
本期政邦茶座,我们邀请到老朋友张涛甫教授来聊聊评论背后的故事。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大学》主编。
政邦茶座主持人: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高明勇:不少时候,大家津津乐道于历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其实“学人问政”的传统同样不可忽视,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您怎么看这一传统?
张涛甫:
高明勇:您认为这一传统在今天算是得到延续了吗?
张涛甫:
高明勇:作为新闻学院教授写评论,您如何给“评论”下定义?
张涛甫:
高明勇:学者写评论,您认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张涛甫:
高明勇:之前,米博华老师也参加过政邦茶座,他也长期从事评论写作,横跨评论业界与新闻学界,当时他提出“评论的价值可能将被重新定义”,您怎么看这一观点?该如何“重新定义”?
张涛甫:
高明勇:该如何“重新定义”?
张涛甫:
互联网全面崛起以及智能传播时代的来临,打破了少数人对传播的渠道垄断和内容垄断,普罗大众获得了俯拾皆是的发声机会,意见市场的容量和结构发生惊人的巨变。在这一背景下,评论市场的变化天翻地覆,一时间,公众意见出现非理性繁荣和“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公众“口水”泛滥,溢出了精英们可承受的吃水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人人也可以就公共话题发声。发言门槛降低以后,发声者多了,倾听者就少了。众声喧哗,意见市场的秩序嘈杂热闹,时评写作,作为专业化的写作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人发声,降低了评论进入的门槛,正在倒逼专业评论提高技战术水准和立身之本。
高明勇:确实,评论价值的变化,也带来评论人的连锁反应随之变化。您认为对评论人有哪些影响?
张涛甫:
高明勇:随着自媒体的大量涌现,不少人认为一个“评论时代”正在到来。
张涛甫:
高明勇:作为研究者,您如何看待当下的评论表达与舆论生态?
张涛甫:
高明勇:记得2012年您出版过专著《表达与引导》,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舆论风险”的概念,并提出从信息公开、公共参与、风险沟通等方法出发去解决“舆论风险”。十多年过去,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如何重新看待“舆论风险”问题?
张涛甫:
高明勇:您说“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舆论问题始终都是一个受到过度重视的问题。”为什么?
张涛甫:
高明勇:作为新闻学院院长,您如何理解评论教育?
张涛甫:
高明勇:复旦大学是否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或者开创更为独特的教育方式?
张涛甫:
我们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必须激发学生对被新媒体激活、点燃的社会的强烈志趣,打开他们通往“新世界”的广角视野;必须催动学生运用新媒体时代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直面社会现场,强化他们理解社会、理解世界的专业能力,塑造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专业理念。
新闻传播教育须打破因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方式,尤其要改变传统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手工业”培养模式,以新的培养方式和路径,与全面打开的世界对接,与新媒体时代对接,与巨变的媒体生态对接。
为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尝试颠覆传统线性、狭义的专业实践理念和框架,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对“话语权”的掌控,意在保持与业界一线“零时差”。我们改变了传统专业实践局限于“小实习+大实习”狭义实训框架,打破传统专业能力培养的线性流程,在学院与业界之间建立“旋转门”机制。通过导入业界资源,将实践端口前移。这种模式创新适应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和传播渠道“机构化”和“非组织化”并行的趋势。学生从传统实践的“喂食”吃到现在的“找食”吃,“话语权”的转换强化了新媒体时代学生全新的专业实践能力。
高明勇对话张涛甫(上):评论就是用“思维体操”提升“观念水位”
对话刘海明丨一个“评论时代”是否到来
高明勇丨如何“观看”这个激荡的世界
陈平原丨赠书的目的与心情
邹明丨为什么是“南京”,为什么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