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 | 张瑞凤:孜孜不倦,平凡人力求“非平凡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志做“四有”好老师的教师队伍,我校开展了2022年“河南大学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在此次评选中,共有10名教师入选2022年“河南大学最美教师”,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张瑞凤位列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张瑞凤老师的故事!
个人简介
张瑞凤,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在研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4项,先后主持完成教学成果4项,获河南省高教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
个人事迹
立德修身,孜孜以求
张瑞凤老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7月入职高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有32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张瑞凤老师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坚守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德为师之魂,才为师之本,张老师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和科研业务,锻造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张老师本科毕业就登上了大学讲堂,她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储备一桶水”质朴的道理。为了丰富知识、扩大研究视野,她求知若渴,坚持边工作边修行。相继在南京师范大学业务进修,在陕西师范大学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院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学习,42岁时如愿以偿获得了应用数学博士。后到美国理海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到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得她孜孜以求,不断拼搏。时间不仅让她收获了知识,同时也收获了独特的教学成果、丰硕的科研成果,收获了自我的成长。
以学生为本,开拓创新
从教37年,张瑞凤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先后承担过本科生数学专业《数学物理方程》、《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解析几何》、《信号与系统》、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等十多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教师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先后获评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优秀奖、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奖以及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
张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她常常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方法传授知识,讲解问题。课间,她又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与学生拉家常、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张老师以学生为本,改革单一上课考勤方式,如增加手机签到、拍照签到、随机抽查等;丰富交作业的内容,如不定期检查课堂笔记;改变“课下学生找不到老师”的局面,通过网络建立班级微信群、班级钉钉群,学生若有疑难问题可随时线上给老师留言、提问,张老师则可以通过线上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数学物理方程》是高等院校理学、工学等诸多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尤其是理学的数学专业。它是本科生学习泛函分析、微分几何等课程的基础,是常微分方程等课程的拓展。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物理学、力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金融数学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因为该课程的高度综合性、抽象性,以及有极强的物理、力学、工程等背景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该课程时有畏难情绪。张老师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后,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张老师讲授数学物理方程问题时,有意识地介绍方程的物理背景,相关变量、参数的物理意义,使学生不仅掌握求解问题的数学方法、技巧,而且了解求解问题的科学意义、实践价值。当问题的解是非零解时,通常称其为“非平凡解”,显然追求问题的“非平凡解”,才更有科学意义和价值。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她不失时机的融入思政元素、数学文化元素以及新的科研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例如,在分析定理证明时,张老师穿插讲解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讲解定理或公式的来历,介绍证明方法及结果在实践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价值。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激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讲解“Fourier 级数方法的物理意义”时,张老师把一维波动方程定解问题的非平凡解描述为弦乐器的演奏乐音,把平日里人们眼中枯燥乏味的数学与阳春白雪、美妙无比的音乐联系在了一起。她用非平凡级数解的表达式诠释音乐之所以高、低、强、弱不同,她还邀请班级有弦乐器演奏特长的学生,现场演奏,播放经典弦乐名曲,请学生们赏析。与此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她给大家展示生活中诸多共振现象,用非平凡的Fourier级数解的表达式解读共振的发生机理,提出“在建筑工程中如何避免共振,在电磁振荡理论、医学影像技术中如何利用共振,共振现象中关键的数学基础知识是什么”等研究性学习问题,让同学们思考、研究。张老师积极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课外延拓,继续探索、研究相关问题。这样的讲解,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印象深刻。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课程知识的能量,增强了大家学好课程知识的动力及信心。
张老师主讲的《数学物理方程》遴选为河南大学首批师范类认证课程达成度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张老师相继主持完成了河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等两项,分获一、二等奖;主持完成了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河南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参与完成的《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计划与成长机制》课题,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主讲的《线性代数》为河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河南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张老师近二十年连续担任数学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学院给大四学生随机分配指导教师,常常有学生提出要调到张老师指导的小组来。相继有4篇她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作为研究生导师,张老师先后指导了23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眼里,张老师具有丰富的专业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勤耕不缀的科研精神,对学生慈祥、谦和,亦师亦友。张老师常说,她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人伴贤良品自高,毕业的学生中,1名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3名获河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3名硕士顺利升博,现已在国内高校工作,成为青年拔尖人才。张老师也因此获批首届河南大学研究生院优秀导师项目。
张老师关心集体,乐意助人,无私奉献。在担任数学学院的女工委员期间,她认真执行学校工会、学校计划生育办部署的每一项工作。数学学院的年轻教师占77.9%,女教工占37%。针对数学学院女教工的科研、教学的工作特点,在学院领导及学院工会委员的大力支持、帮助、配合下,张老师积极组织筹办了学院“女工沙龙”协会,主持开展了“异国他乡见闻报告会”、“女性健康讲座”、“女教工书评颁奖典礼暨读书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到学院教职工生尤其是女教工、女学生们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活动反响好!与时俱进,协会又相继成立了“篮球小组”、“排球小组”、“羽毛球小组”、“音乐小组”、“太极拳小组”等一系列兴趣活动小组,建立了学院女教工读书室,设计了学院读书活动计划,评选了学院优秀书评作品并汇编学院书评文集。数学学院连续获得河南大学女教职工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张老师获评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不平凡的耀眼光芒。
三十七年的时光流转,教坛春秋书写了张老师教书育人的心路,讲台岁月渲染着张老师传道授业的挚爱。为河南大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河南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而奉献,张老师无怨无悔!
精彩回顾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刘秀珍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