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忆戛纳三十年,《卧虎藏龙》是华语片最高光时刻 | #05戛纳特刊

深焦DeepFocus 深焦艺文志 2023-06-13

深焦DeepFocus推出「深焦戛纳特刊」,我们将在戛纳期间为大家带来持续报道。在未来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将邀请身处戛纳的影评人、导演、演员、制片人等诸多拥有不同身份的朋友们,一同在深焦播客里畅聊戛纳。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拉近听众朋友们与戛纳的距离,希望关注戛纳、关注电影的朋友们锁定「深焦戛纳特刊」,带你一起云游戛纳。
建议在喜马拉雅或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本期播客是「深焦戛纳特刊」第五期。我们邀请到台湾电影人唐在扬,与我们一同回忆过去三十年的戛纳,以及华语片在戛纳的兴衰。唐在扬曾任《联合晚报》电影记者,拥有20年的采访资历。2006年投身制片业,其制作的电影、电视剧亦有不凡的成绩。

唐在扬从自己第一次到戛纳的1993年谈起。在此之前,华语电影已经凭借《喜宴》《悲情城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拿过柏林金熊奖和威尼斯金狮奖,唯有金棕榈一直无人企及,戛纳自然成为华语媒体瞩目的焦点。而1993年的戛纳,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侯孝贤的《戏梦人生》同场竞技。《霸王别姬》首映后掌声不绝于耳,2000多人容量的影厅被堵得水泄不通。而《戏梦人生》这边,主演李天禄带着他的布袋戏剧团,将舞台搬到戛纳街头。这让20多岁的唐在扬对戛纳有了非常震撼的初印象。《霸王别姬》也在当年拿到了华语电影至今唯一一座金棕榈。

《霸王别姬》拿到戛纳金棕榈


2000年的戛纳,对于华语电影也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姜文的《鬼子来了》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拿到最佳导演,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拿了演员奖。而只入围了非竞赛单元的李安导演电影《卧虎藏龙》,唐在扬坦言,这是继《霸王别姬》之后,他再一次看到戛纳观众为之疯狂的华语电影,为《卧虎藏龙》颁发金棕榈也不为过。放映中途多次有观众鼓掌叫好,这甚至是《霸王别姬》放映现场也未曾出现过的画面。也是从这届起,唐在扬开始见证章子怡在戛纳一路走来,最后成为巨星的全过程。而戛纳见证的另一位华语女星是巩俐,她的风范和气质是中国女明星在国际上的典范。

谈到两岸电影人的关系,“心心相惜”是唐在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从最早的谢晋与李行开始,“彼此帮助、彼此尊重、彼此欣赏”一直是两岸电影人的默契。李安凭借《喜宴》拿到金熊、凭借《色,戒》拿到金狮,在评审团中都有张艺谋的身影。而说到如今年轻一代的两岸电影人,唐在扬言语间充满了遗憾,“疫情三年让两岸影人处于很陌生的状态……两岸年轻电影人互不认识,这是很危险的。”今年8月,听说朱延平和台湾导演协会会带团来到上海,唐在扬也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让两岸三地的电影人重新认识,做出更好的作品。

在播客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辉煌年代华语电影,唐在扬还谈论了他对于贾樟柯、娄烨、蔡明亮、毕赣等人的印象,以及他们为何能在国际成名。但不管怎样,好的作品依然是能在国际上扬名立万的关键。对于戛纳的魔力,唐在扬承认,“对于艺术电影来说,戛纳还是殿堂中的殿堂,但这个地方比适合地方都现实,你需要有才华……来到戛纳可以一次又一次给你养分,你必须不断迈进,才有机会再到这个殿堂。”播客的最后,唐在扬表达了自己对华语电影的期许,相信也是很多影迷的心声:“大家努力拍吧,无论是两岸三地,无论是第五代六代七代导演,好久没看到好东西了。

2000年戛纳电影节


我们将前五期节目整合到了这篇文章中,如果大家感兴趣,可往下滑。第四期特刊包含了王兵导演的采访,以及《青春》《黑蝇》《甜蜜的东方》《枯草》《利益区域》《尤里卡》的评论。第三期特刊包括了“戛纳锦鲤”刘白沙的分享,以及《怪物》和《回归》的评论。第二期特刊来自深焦前方记者小队,为大家介绍了戛纳的等级制度,以及开幕式的状况与开幕片《杜巴利伯爵夫人》的评价。第一期特刊我们邀请到自媒体「陀螺电影」主理人,也是国内戛纳电影节的专家陀螺,与我们分享了疫情三年来戛纳的变化,也为我们推荐了今年戛纳最值得关注的电影。


 ✦ 

本期成员



唐在扬

前媒体人,现制片人,经纪人

唐在扬曾任联合晚报电影记者,拥有20年的采访资历,2006年投身制片业,监制代表作品:《查无此心》《缉魂》《亲爱的杀手》《陪你很久很久》等。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136期135期《悲情三角》专题、131期上野千鹤子专题、123期陈可辛泛亚洲制作专题等25期播客嘉宾




 ✦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56:56

01:14」 唐在扬第一次来戛纳的感受

1993年20多岁第一次来戛纳,《霸王别姬》和《戏梦人生》同场竞技。

那段时间,李安的《喜宴》拿了柏林金熊,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拿了威尼斯金狮,张艺谋的《红高粱》拿了柏林金熊,戛纳成了华语片唯一没拿奖的三大电影节


04:49」 台湾媒体报道三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侯孝贤拿到金狮之后,之前没有一席之地


07:24」 《霸王别姬》在戛纳首映的盛况

非常庞大的制作团队上台,全场欢呼声,持续20分钟


08:50」 《戏梦人生》戛纳派对

布袋戏团在戛纳表演


10:00」 2000年的戛纳四部华语片来自两岸三地

应该给李安的《卧虎藏龙》金棕榈,一场打戏结束后现场开始叫好

杨德昌的《一一》拿最佳导演

姜文的《鬼子来了》评审团大奖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拿了演员奖


18:40」 心心相惜的两岸三地导演

李安拿金熊金狮都有张艺谋当评委

上一辈谢晋-李行也是心心相惜

彼此帮助、彼此尊重、彼此欣赏


25:36」 90年代做记者与现在的区别

背传真机来戛纳,每天都要写稿

最开始当记者只要看电影本身就行,不用管明星的吃喝拉撒


30:20」台湾记者对大陆第五代电影是什么态度?

探讨的东西依然是人性,不见得是因为挖伤疤


32:28」 外国记者怎么看侯孝贤电影

长镜头让观众看不懂就直接离开了

《戏梦人生》放映结束法国观众全走光了

一知半解却能沉醉其中


35:00」 王家卫的独特性

王家卫送到戛纳还是未完成版本,依然能让梁朝伟拿影帝

浪漫的法国人绝对爱王家卫


38:30」 对贾樟柯、娄烨等第六代亮相戛纳的印象

第六代面对的是另外一种人生困境

娄烨做电影的方式很单纯


41:05」对于现在内地导演的印象

疫情让两岸影人处于很陌生的状态

两岸年轻电影人互不认识,这是很危险的


45:20」 戛纳印象最深的印象

通过戛纳看到了章子怡的成长与转变

巩俐的风范和气质是中国女明星在国际上的典范

戛纳比适合地方都现实,你需要有才华

在戛纳可以一次又一次给你养分,你必须不断迈进,才有机会再到这个殿堂


49:11」 戛纳是否代表每年最好的电影

对于艺术电影来说,戛纳还是殿堂中的殿堂

戛纳有局限性,会做自我阉割,主观性比较强


51:44」 过去戛纳评选出的金棕榈,真的配得上吗?

每年评出来的电影不是数一也是数二,可能只是小年大年的区别


53:55」今年戛纳最期待的电影

肯·洛奇《老橡树》、是枝裕和《怪物》、韦斯·安德森《小行星城》、维姆·文德斯的两部电影


李天禄与布袋戏木偶



 ✦ 

素材库


《红高粱》(张艺谋,1988)柏林金熊奖

《悲情城市》(侯孝贤,1989)威尼斯金狮奖

《秋菊打官司》(张艺谋,1991)威尼斯金狮奖

《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戛纳金棕榈奖

《戏梦人生》(侯孝贤,1993)戛纳评审团奖

《喜宴》(李安,1993)柏林金熊奖

《活着》(张艺谋,1994)戛纳评审团大奖

《爱情万岁》(蔡明亮,1994)威尼斯金狮奖

《鬼子来了》(姜文,2000)戛纳评审团大奖

《一一》(杨德昌,2000)戛纳最佳导演

《花样年华》(王家卫,2000)戛纳最佳男演员

《卧虎藏龙》(李安,2000)戛纳非竞赛单元

《三峡好人》(贾樟柯,2006)威尼斯金狮奖

《色,戒》(李安,2007)威尼斯金狮奖

《刺客聂隐娘》(侯孝贤,2016)戛纳最佳导演













建议在喜马拉雅或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本期播客是「深焦戛纳特刊」第四期。我们在《青春》首映结束后,邀请到了导演王兵,与我们分享了关于《青春》的种种细节。《青春》的超长体量以及工厂题材,不禁让人想起王兵最为人熟知的作品《铁西区》,这部聚焦东北工业变迁的名作,同样用三部影片构成,《工厂》《红粉街》《铁路》加起来也超过了9个小时。《青春》聚焦于织里来自长江沿岸农村的青年工人,从2014年到2019年,王兵累计了2600小时的拍摄素材才最终拍摄完成,他用摄影机记录了他们的工作现状和私人生活。
接下来则是深焦戛纳小队的前方观影报道,其中不乏金棕榈级别的影片,影片顺序依次是主竞赛单元的《青春》《黑蝇》、导演双周单元的《甜蜜的东方》、主竞赛单元的《枯草》《利益区域》、非竞赛单元的《尤里卡》。



 ✦ 

本期成员

王兵

导演,代表作《青春》《铁西区》《死灵魂》《三姐妹》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149陈正道专题、136期春节档专题、135期《悲情三角》专题等27期播客嘉宾


Kevin

第五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冠军


 ✦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57:09



「01:12」王兵导演的采访

整个《青春》分成3个部分,目前放映的是第一部分,后面的部分还在制作中。

整个素材有2600个小时,一共有6个剪辑师,影像上力求还原现实。

《青春》关注的长江沿岸打工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就是中国最普通的一群人。

普通人日常的生活就是重复和无聊。


「21:09」王兵《青春》评价

和王兵的所有电影一样,《青春》强迫观众区进入影像的世界区关注现实

《青春》还是要放到王兵所有的电影序列中去观赏

在戛纳看《青春》迫使精英份子去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态


「30:09」让-斯蒂芬·萨瓦尔《黑蝇》评价

《黑蝇》描绘出了纽约日常的混乱和无序,但没有将这种无序和主人公们的日常结合起来

最后上价值的段落有一些些可笑


「34:37」肖恩·普莱斯·威廉姆斯《甜蜜的东方》评价

《甜蜜的东方》式一部非常飞,有邪典气质的电影


「37:10」努里·比格·锡兰《枯草》评价

《枯草》延续了锡兰古典知识份子式的思考,内核与黄金时代俄罗斯知识份子的思考相同

《枯草》有一种很神奇的观影体验,只有经历它前面的枯燥和无聊才能体会到精妙支出。


「47:49」乔纳森·格雷泽《利益区域》评价

《利益区域》将纳粹的残酷的大屠杀和德军的日常生活用一种强烈对比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它在空间的展示上有些凌乱,但对日常的呈现触目惊心

它用鲜亮的色调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纳粹暴行


「54:01」利桑德罗·阿隆索《尤里卡》评价

《尤里卡》的长镜头空洞,信息量不足















建议在喜马拉雅或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本期播客是「深焦戛纳特刊」第三期,正值戛纳电影节开幕第二天,我们在街头偶遇了“戛纳锦鲤”刘白沙,她去年只出演了两部电影长片,便是今年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两部华语片《河边的错误》和《燃冬》。她在播客中谈了第一次来戛纳的感受,聊起在拍片中途参加考研的神奇经历,对于她在两部影片的角色,也做了无剧透分享。
回到评论环节,本期播客的重点来自两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是枝裕和导演的《怪物》和卡特琳·科西尼导演的《回归》。《怪物》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一部面对观众的影片,于昨天在卢米埃尔大厅完成了世界首映。在接连两次远赴异国(《真相》《掮客》)但口碑欠佳的尝试后,是枝裕和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土地,汇聚了安藤樱、永山瑛太、田中裕子等日本实力派演员和发挥惊艳的两位新生代小演员黑川想矢和柊木阳太。影片是是枝裕和第七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由坂元裕二编剧,同时也是刚刚去世的坂本龙一的配乐遗作。《回归》则讲述了一位独身黑人妈妈带着一个18岁和一个15岁的女儿回到她们的出生地科西嘉岛度过暑期的故事。本期播客结构分为四个部分:1.刘白沙的分享;2.《怪物》评论;3.《回归》评论;4.再谈《怪物》。


 ✦ 

本期成员

刘白沙

演员,参演《河边的错误》《燃冬》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149陈正道专题、136期春节档专题、135期《悲情三角》专题等27期播客嘉宾


于SQ

巴黎三大电影学硕士在读,重新学习看电影


Kevin

第五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冠军


刘白沙的“尊贵”证件


 ✦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56:12



To “戛纳锦鲤”刘白沙
「01:10」 对戛纳的第一印象


「03:48」 刘白沙介绍自己在《河边的错误》里的角色

这个角色是工厂的会计,影片中被怀疑的第一个嫌疑人,先以声音出场

拍戏拍到一半去考研


「07:26」 《燃冬》的拍摄经历

到现场先拍了一张剧照,试了很久妆,所有剧组人员都在帮你创造前史,建立真实感


「12:10」 胶片拍摄会更紧张吗?

如果有杂念会影响到表演


To 于SQ
「15:10」 是枝裕和《怪物》评价

电影节和日常观影是割裂的,会用非常挑剔的眼光评价电影

一部观赏性很强的电影,片中的演员表演很好

是枝裕和是否在蹭话题?


「24:57」 卡特琳·科西尼《回归》评价

故事发生在科西嘉,一切的界限都被打破了

轻松是一种特权,松弛感是阶级感


「32:17」 东西方对于政治正确(种族、LGBT)的不同观念

中国人对黑人影像天然地不感兴趣

西方社会没办法忽视,在日常公共话语中被不断强化,去除了LGBT的奇观性


「35:44」 黑人电影的受众是谁?

黑人在法国数量很庞大,但很少有黑人在看很精英的电影

拍《回归》这样的电影,是为了让法国白人减轻内疚感吗?


To Kevin

「43:55」 《怪物》的社会性

私人叙事之下,日本面对灾祸的集体创伤


「51:39」 《怪物》中“怪物”的隐喻

《汉江怪物》与《怪物》对比,奉俊昊更社会性,是枝裕和坂元裕二更私人

























建议在喜马拉雅/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第二期节目正值戛纳开幕的第一天,来自全世界的明星纷纷亮相。本期嘉宾来自深焦在戛纳前方的记者小队:于SQ 和 Kevin。在戛纳开幕式上,乌玛·瑟曼向迈克尔·道格拉斯颁发了荣誉金棕榈奖(终身成就奖)。凯瑟琳·德纳芙朗诵了乌克兰诗人列霞·乌克兰卡的诗《希望》向乌克兰致敬。盛事发生的同时战争也还在继续,这种撕裂感让很多电影人都有切身体会。


今天的重头戏是由麦温导演、约翰尼·德普主演的《杜巴利伯爵夫人》作为开幕片的放映。影片评价遭遇滑铁卢,MTC评分仅51分,深焦前方作者的评价也是清一色的差评。影片更是惨遭外国影迷辣评:“恭喜扑街!评分就跟德普的牙齿一样黄。”来听一听从戛纳前方发回的最新报道吧。





 ✦ 

本期成员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149陈正道专题、136期春节档专题、135期《悲情三角》专题等27期播客嘉宾


于SQ

巴黎三大电影学硕士在读,重新学习看电影


Kevin

第五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冠军



《杜巴利伯爵夫人》剧照



 ✦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40:00


「01:00」 戛纳电影节的等级制度,新的抢票系统给电影节到来的变化

法国很平权,但也有精英和阶级秩序

最受关注的影片会放在卢米埃尔宫,能容纳2000多人


「05:27」 戛纳的媒体等级制度

戛纳可能是唯一筛选媒体的电影节

戛纳会根据证件颜色区分优先级,白色是最高等级,媒体场会专门留座位,不需要排队


「11:17」 对过去三年错过戛纳电影节的感想

因为健忘,我们总是在犯错误


「13:30」 开幕式表演和终身成就奖的颁发

“社牛”鲁本会努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对评审团决策抱有乐观态度

乌玛·瑟曼给迈克尔·道格拉斯颁奖,观众掌声稀稀拉拉

盛事发生的同时战争也还在继续,这种撕裂让很多明星切身体会到


「24:14」 戛纳开幕片《杜巴利伯爵夫人》的评价

非常无趣且媚男的电影,不值得做理性分析

麦温成功地在电影里和自己的idol谈恋爱
























建议在喜马拉雅/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第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自媒体「陀螺电影」主理人,也是国内戛纳电影节的专家陀螺,与我们共同分享本届戛纳电影节的看点。疫情三年后重回戛纳,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近十部华语片入围,能有怎样的表现?大师云集的主竞赛单元, 哪些电影令人期待?充满争议的戛纳评审团,到底行不行?让我们在巴黎的地铁声中开始今年的戛纳之旅。


 ✦ 

本期成员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149陈正道专题、136期春节档专题、135期《悲情三角》专题等27期播客嘉宾


陀螺

自媒体「陀螺电影」主理人

微博@陀螺的ToroScope

114期First电影节专题、85期《爱很美味》专题、44期柏林电影节专题等6期播客嘉宾







 ✦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72:11


「03:10」 疫情三年,重回戛纳
巴黎的小年轻永远不变

「05:52」 为什么戛纳那么重要?
有了戛纳,才有了世界电影
作为三大电影节,戛纳为什么能碾压柏林和威尼斯?
一年中最值得看的电影,基本都在戛纳

「09:26」中国电影与戛纳电影节
接近四月,中国年轻电影人会特别躁动,不断打听各种八卦、谣言

「11:23」王兵入围主竞赛,戛纳与纪录片之间撕扯
《华氏9/11》拿到金棕榈后,戛纳已经多年未选过纪录片入围主竞赛
戛纳很保守也很伪善,王兵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王兵是当今在世的最伟大纪录片导演之一

「21:00」魏书钧、陈哲艺,新一代华语导演的戛纳晋升之路
中国电影到了两代交替的时代,大家都在期待谁来接棒
陈哲艺起点很高,拿过金摄影机奖
魏书钧下一部《白鹤亮翅》可以去柏林主竞赛,如果拿奖会更容易进戛纳主竞赛

「27:33」失去华语大师,没有国际舞台的华语演员
梁朝伟、张曼玉那一代演员能具有国际知名度,是因为有相配合的华语电影大师
今年戛纳入围的华语片拥有明星,在国内的关注度提升了很多

「31:05」 导演双周单元选片方向改变
导演双周原来是落选者沙龙,现在选择了更多新面孔
导演双周做了新场刊,包括《电影手册》前影评人
戛纳首映(PREMIÈRE)单元推出后,断了导演双周的后路
看戛纳对一个电影的重视程度,就看放在哪个影厅

「35:36」今年戛纳主竞赛盘点,哪些电影令人期待?
今年主竞赛有五个金棕榈奖得主
我们低估了《幸福的拉扎罗》在国内的知名程度
最期待《皮囊之下》导演乔纳森·格雷泽新片《利益区域》
考里斯马基新片《枯叶》可能是金棕榈有力竞争者
长片首作很难入围戛纳主竞赛,今年有非洲电影《贝内尔和阿达玛》
很多老导演重返戛纳,维姆·文德斯新片很像《帕特森》风格

「45:20」新人新作,谁会是今年惊喜?
一种关注单元:《新男孩》《祸乱》
非竞赛单元:剧集《偶像漩涡》(《亢奋》的导演)
午夜展映单元《寂静》会是下一个《釜山行》吗?
维克多·艾里斯为什么没进主竞赛?
影评人周单元今天很类型化

「53:30」这届戛纳评委会到底行不行?
拿奖看运气,评委会演员太多
如果要选星光熠熠的评审团,没有亚裔面孔
对评委会主席鲁本·奥斯特伦德不要太悲观




 ✦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FIN-

深 焦 戛 纳 报 道

戛纳Day6:人们在戈达尔遗作前退场,却在关于他的纪录片面前顶礼膜拜

戛纳Day 5:导演双周爆款频出,德尼罗在斯科塞斯新片中像极了韦恩斯坦


《电影手册》第一重回戛纳,再造满分经典

戛纳Day4:锡兰、格雷泽,两部金棕榈级别电影!

王兵聊《青春》,锡兰《枯草》再现大师杰作 | #04戛纳特刊

戛纳Day3:王兵《青春》里的中国青年,是你也是我

戛纳Day2:看完是枝裕和的《怪物》,有人感动流泪,有人觉得虚假

戛纳Day1:戛纳开幕片大扑街,评分跟德普的牙齿一样黄 | #02戛纳特刊

戛纳Day0:戛纳开幕在即,抗议风波四起


挤破头的戛纳主竞赛,斯科塞斯为何拒绝?


戛纳全单元奖项科普大全,狗狗也能拿金棕榈

第76届戛纳评委会阵容公布,华语片再添两部

第76届戛纳四个单元片单公布,魏书钧《河边的错误》入围一种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