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18年的忘年恋,撑起一代法国女神的禁忌人生

深焦艺文志 深焦艺文志 2023-09-01



作者:马布斯

自由编剧作者,乐迷,HIFI耳机发烧友


简·柏金是谁?英国歌手、法国流行乐图腾、演员、时尚先锋、社会活动家……当2023年7月16日她与世长辞之时,这些五花八门的头衔遍布在全世界的悼文中。但无论她有多少身份,有一点却是共识:她与法国音乐人塞尔日·甘斯布的合作,是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1968年,22岁的柏金在法国拍电影时与40岁的甘斯布一见钟情。甘斯布立刻邀请柏金跟他合唱录制一首歌。彼时的甘斯布已经是声名远播的法国唱作歌手,而柏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英国演员,完全没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然而,甘斯布向来排斥专业演唱。他认准柏金的“业余”唱腔就是他创作歌曲的最佳表达。


1968年两人在电影拍摄中


这首名叫Je t'aime... moi non plus(我爱你…我并不)的歌彻底改变了柏金的命运。即使在宣扬性解放的1960年代,这首歌对性爱赤裸露骨的呈现也触犯了禁忌,被世界多国禁播,甚至梵蒂冈教皇都发声谴责。然而,禁令只增加了这首歌的流行度。它在各国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单曲销量也很快在欧洲超过300万张。


单曲LP封面


这首歌到底有多露骨?仅从几句歌词便能一窥全貌:


你去又来,在我的身体内

你是浪花,我是裸岛

我遏制着

不要!现在就来!


歌中更包含了一长段柏金的喘息呻吟声,很多传闻认定她和甘斯布在录音过程中真的做爱了,当然后来证明是假的。


抛开争议的一面,从音乐的角度看,这首歌也当得起经典地位。甘斯布以流行乐中少见的管风琴作为主乐器。这本是教堂圣乐的专属乐器,甘斯布却利用其音色中的氛围感,烘托出肢体交缠的温暖肉欲。弦乐随后加入,打破初始的朦胧试探,暗示身体的交汇。管风琴和弦乐进而交织合奏,欲望和情感愈发浓郁,爱侣最终达到了灵肉合一的高潮。


甘斯布和柏金的对唱更是画龙点睛。前者低沉沙哑,半吟半唱,后者声如男童,纯净清亮,两者的反差映衬出少女与中年男人的交合,对禁忌的挑战昭然若揭。


趁着Je t'aime... moi non plus的热度,甘斯布与柏金合作发行了一张专辑,又演唱了更多毫无忌惮的性爱歌曲。69 année érotique(1969情色之年)以贝斯和钢琴主导,创造出阴郁幽深的氛围,仿佛将情欲的狂欢隐于黑暗的遮蔽中。Les sucettes(棒棒糖)以戏谑的旋律描述一名少女对舔棒棒糖的热爱,明显是在影射口交。


两人的首张专辑


除去性爱,专辑中还有另外两类歌曲。一类是甘斯布为柏金量身定制,将法国香颂与摇滚、古典乐结合,凸显她的唱腔美感。其中的代表作是Jane B。甘斯布移植了肖邦第四前奏曲,抒情诗般的旋律将柏金的唱诗班声线衬托得美轮美奂。


另一类歌曲将欲望与死亡紧密相连。这源于甘斯布的童年生活在纳粹占领下的巴黎。18-39和Elisa中的钢琴康康舞曲是沦陷巴黎纸醉金迷的标志,Manon的颓败绝望是甘斯布每天与死亡相伴的残酷写照。



这张专辑以甘斯布和柏金的名字联合命名。它直面性爱与死亡的坦诚、欲望化身般的氛围感、作曲编曲上的兼收并蓄超前于绝大多数同时代的流行与摇滚乐。这也是为什么它至今为止仍然是柏金最著名的唱片。


两人首张专辑的成功更激发了甘斯布对禁忌欲望的探索。他在1971年与柏金合作了第二张专辑Histoire de Melody Nelson(美乐蒂·奈尔森的故事)。这是一张概念专辑,讲述了一名中年男人与一个十四岁少女的不伦之恋。这张向《洛丽塔》致敬的专辑通常被归为甘斯布的个人创作,但柏金的贡献不可忽视。她不仅是甘斯布的洛丽塔,也在专辑中扮演Melody,时刻引导着主人公的欲望发展。



贝斯、鼓和弦乐是整张专辑的核心乐器。前两者天然的低沉质感创造出神秘、阴郁的氛围,弦乐则一反前一张专辑的抒情,更趋于无调性音乐的抽象游移。甘斯布的创作搭档Jean Claude Vannier用管弦乐般繁复多变的编曲将三种乐器融为一体,配合甘斯布的半吟半唱,映射出隐藏于人性深处的反常、扭曲情欲。弦乐忽强忽弱,忽短忽长,无法把控地四处游走,正是情欲在心灵底层反复搅动,晦暗不明,捉摸不定,


柏金的演唱比重虽然不多,却是对主人公欲望与灵魂必不可少的描摹。清亮与幽暗的嗓音再次互动,中年男人在与少女的相恋中获得解放,不伦的欲望也是他对精神缪斯的追寻,负罪感却如绑在灵魂之上的铅块,如影随形,坠入深渊,无法救赎。



旋律在音乐中被极度弱化,每一首曲目都致力于用抽象的乐句营造氛围,外化欲望。节奏、编曲、配器高度统一,环环相扣,与歌词相辅相成,勾勒出人物的灵魂挣扎。音乐为故事和人物服务,本位性被彻底颠覆,但音乐感染力却丝毫不减。


只论艺术水准,Histoire de Melody Nelson是甘斯布和柏金音乐生涯的珠穆朗玛峰。这不仅是流行、摇滚史上最具实验和突破性的专辑之一,在所有二十世纪的音乐中,也少有作品对人类不伦欲望做出如此形象深刻的描摹。


与甘斯布合作的两张专辑令柏金成为法国流行乐明星,她也开始了自己的独立音乐生涯,而甘斯布依旧是最重要的幕后创作者。从1973到1990年,柏金发行的所有专辑中,绝大多数歌曲都是由甘斯布创作。其中有三张唱片最具代表性。


1973年的Di Doo Dah是柏金的首张个人专辑。同名主打歌延续了将柏金声线之美最大化的创作思路,但在部分曲目中,甘斯布继续和老搭档Jean Claude Vannier合作,在编曲中融入更丰富的元素。他标志性的弦乐与电吉他、鼓、合成器交织,为香颂与民谣染上一层浓厚的迷幻色彩。柏金也一改清亮声线,唱腔趋于低徊迷离。这些曲子去除了香颂的甜腻,却仍保留香颂的美感,在曲风上更接近地下丝绒乐队的迷幻民谣作品。



歌词方面则延续了甘斯布和柏金对禁忌的挑战。多数歌曲都围绕少女形象展开,呈现她对胸部发育的自卑、对蓝领强壮男人的搭讪示好、与尾随自己的跟踪狂上床等争议内容。可贵的是,柏金的演唱与甘斯布的曲风配合,总能营造出坦诚直面情欲的从容感,将禁忌的羞耻转化成自由解放的快感。


这张专辑还收录了两人合作于1972年的单曲La Décadance。这是一首可与Je t'aime... moi non plus对比聆听的作品。两者都描述性爱,都以管风琴和弦乐为核心,但La Décadance曲风更氤氲迷幻,歌词也更重隐喻。因为少了张狂露骨的内容,La Décadance的知名度相比Je t'aime... moi non plus稍显逊色,但意蕴更神秘深邃,对情欲的内在张力有着更深入的表现。


1978年的Ex Fan Des Sixties标志着两人创作风格的转变。少了对禁忌的蔑视,多了怀念过往的多愁善感。曲风也随歌曲内容而趋于抒情。甘斯布将他之前较少运用的钢琴作为多首歌的主乐器,搭配电子合成器效果,打造更偏向流行乐的和声。民谣、爵士、迷幻等曲风间或出现,但不会撼动流行和声的核心地位。柏金仍旧维持她的清亮唱腔,但由于年龄的增长和歌曲的抒情氛围,原先的纯真清澈中融入了不少忧伤沉郁。




这些变化源于柏金与甘斯布的感情出现罅隙。多首曲目与此直接相关。Vie mort et résurrection d’un amour passion(一段激情之爱的生、死与复活)中,钢琴伴奏厚重如铁,几乎是在痛苦地敲击琴键,柏金有意模仿甘斯布的半吟半唱,透出前所未有的低沉哀痛。Dépressive(抑郁)用了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的慢乐章旋律,但这次古典乐并未如过往般凸显柏金的声线之美。她的演唱几乎气若游丝,仿佛是对恋情濒临崩溃的悲泣。主打歌Ex Fan Des Sixties(六十年代的前粉丝)看似是对整个1960年代的怀念,实际也是对两人甜蜜时期的感怀伤逝。


专辑中也有少数带有过去影子的作品。L’aquoiboniste(无所谓主义者)重现了柏金的唯美男童音,Rocking Chair(摇椅)和Classée X(X级)则继续用戏谑口吻表达情色内容。但这些作品缺少多元的曲风和丰富的配器编曲,只是略显保守的流行香颂。这虽然是为了维持整张专辑的抒情性,但也丧失了以往的震撼力。


1977年的两人


1980年,柏金与甘斯布正式分手,但他们的艺术合作并未停止。1983年,甘斯布为柏金打造了专辑Baby Alone in Babylone。乍听之下,这是一张比Ex Fan Des Sixties更加保守的作品。所有歌曲都在追随1980年代流行情歌的风潮,曲风和歌词都极尽浓郁煽情,毫无甘斯布和柏金过往作品的灵性。然而情感的肆意流淌实际是甘斯布在表达分手的创伤。



柏金坦承,要歌唱她自己给甘斯布造成的伤痛太过艰难。在录音期间,她只能尽量唱到最高音,直至破声,用歌中的美感抚慰在一旁哭泣的甘斯布。


专辑中的每首歌都与两人十二年的恋情紧密相关。有些是直接回溯,有些用象征性歌词表达矛盾复杂的情感。最为点睛的一曲是主打歌Baby Alone in Babylone。甘斯布再次运用古典乐,将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重新编曲。旋律在沉厚悠远中散发出辉煌灿烂的忧伤,与精炼克制的歌词和柏金标志性的唱诗班声线合而为一。空灵的浪漫和深邃的悲戚一体共存,甜蜜与温暖、破碎与伤逝弥漫灵魂。十二年的起伏坎坷、爱恨交织既是朝阳的光芒,又是落日的余晖,一旦逝去便不再回归。


两人生下女儿夏洛特 ·甘斯布


由此可见,这虽然是一张曲风保守的法语流行专辑,却也是最贴近甘斯布和柏金心灵的作品。即使两人之前的唱片在音乐上成就更高,但Baby Alone in Babylone触动人心的力量仍旧独一无二。




-FIN-



深 焦 艺 文 志 往 期 内 容日本动画再进化,影院看番的时代将来临?
西亚地痞登顶德国乐坛,背后是双重身份的嘻哈文化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伍佰,在难听又刻意的新专中重生

怀疑一切的米兰·昆德拉,只为承受“生命之轻”


黄家驹逝世30年,重走Beyond的华语乐坛登顶之路


从马里欧到塞尔达,任天堂TMD就是世界的主宰


影史百年最伟大男演员,世间再无人与他相提并论


卡夫卡诞辰140周年,在大屠杀前得到解放,从未停止对苦难的问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