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正教授47岁当选院士,小时候只想当木匠的他,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新书上架火热销售中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
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3岁担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到如今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与一般顶着院士头衔的科学家相比,丁奎岭显得特别年轻。
在外界看来,丁奎岭的人生之路走得顺畅而坦然,但只有他自己和与他共事的同事知道,这背后所付出的超于常人的勤奋努力。
丁奎岭
小时候的“志向”是当一名木匠
对于这样“开挂”的人生轨迹,对于1966年出生在河南商丘永城的丁奎岭来说,是当初从未想过的。
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的丁奎岭,小时候熟稔各种农活。那时的丁奎岭,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科学家。长大了能吃上商品粮,如果考不上学就去做一名木匠,因为那是农村最高技术含量的营生。
读寄宿高中时,每周丁奎岭都要在山间14公里的土路上往返一次,每次都不忘捎上家里自制的咸菜。在学校宿舍,十几人挤在一张用砖块垒起的木板床,以至于翻身都十分困难。
不过,学习成绩优异的丁奎岭15岁时便参加了高考,并以超过录取线1分的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现在看来,彼时那一分的幸运似乎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专业选择时,丁奎岭毫不犹豫选择了化学。一方面是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对选专业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这门学科花样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被郑州大学化学系录取,成了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些对丁奎岭来说,都是在懵懵懂懂中发生的,而当时不经意间的选择则为丁奎岭与化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丁奎岭是系里年纪最小的学生,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要比他大上十几岁。虽然年龄最小,但是他在化学上的天赋却显现了出来。
第一学期末的无机化学考试,丁奎岭考了97.5分,是全年级120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这个被他誉为“里程碑”的分数,第一次给了他在化学上的自信,也使他因为刚入学时仅比录取线高1分的不自信与压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调整了过来。
从入学到毕业,丁奎岭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5名。1985年,刚刚步入19岁的他已经拿到了郑州大学化学系的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在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下,丁奎岭凭借着优异成绩一路顺利地保硕保博,24岁便已博士毕业,并在此后回到郑州大学任教。
仅仅用了5年时间,丁奎岭在29岁时就破格成为郑州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当然其中有一个重要经历,是他在93至94年期间在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这一年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在国际重要化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其中包括在国际一流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2篇,这一经历对他创纪录的获聘大学教授当有一定的关系。
为回国效力主动“降级”
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丁奎岭曾有过三次变化:从最早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物理有机化学,到90年代日本留学期间光化学的研究,再到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后开始在手性催化领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7年,丁奎岭第二次在日本继续自己的留学研究,也是那一年,他遇到了改变自己科研生涯的贵人。
在1995年已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教授后,丁奎岭怀揣着多交流、开阔视野和学习手性催化的想法,前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手性催化领域著名化学家Mikami教授指导下,开展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对于当时的丁奎岭而言,这个极具挑战和吸引力的领域开启了他对手性化学的研究生涯。
所谓手性,就是互为镜像关系物体的非重叠性,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之间的关系。对于微观世界中的化合物分子,如果与它的镜像不能重叠,我们说这种分子具有手性。此后的10多年,丁奎岭一直致于手性催化研究。
丁奎岭在做实验
1998年,时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的林国强院士应邀到东京工业大学进行讲学,在与林国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后,丁奎岭下定决心回国发展。
在向上海有机所投递申请和简历一周后,丁奎岭接到了有机所的回复,承诺给予其副研究员的职位。
然而,早在1995年丁奎岭就已被郑州大学聘为正教授,接受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相当于“降级”了。但是丁奎岭丝毫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上海有机所是他心中有机化学研究的殿堂,对研究员的要求也更高,进入有机所对他而言也是一次再学习。
在加入有机所后,他顺利通过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的答辩,自然而然地成了上海有机所的一名研究员。
回想起这些,丁奎岭表示如果当时仅仅因为郑州大学正教授的职位而放弃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兴许也就没有了之后参与“百人计划”的招聘机会,而他的科研生涯可能是另一段完全不同的故事。
致力于“手性药物”的研发
在进入有机所工作后,丁奎岭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那时,相关技术研究已进入平台状态,该解决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但充满挑战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他看来,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高技术创新,高水平的成果转移转化就更无从谈起。
丁奎岭考虑的问题,不仅在于理论基础方面是否有突破,更是研究能否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人类。
他带领的团队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并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实现了不对称氢化等多类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和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
早在2001年,丁奎岭就开始关注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问题。在他眼中,二氧化碳中的碳也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经过适当的化学转化,可以成为服务人类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
丁奎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丁奎岭课题组采用一种新的策略,首次利用工业上成熟的、容易制备的碳酸乙烯酯原料,结合独特的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获得了两类重要化工原料——甲醇和乙二醇。这一成果,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是实现“绿色化学”一个很好的案例。
他的另外一个于双金属协同催化理念发展的手性催化制技术,也已经转移给精细化工企业,使得这家企业由原来生产一吨产品要用20多公斤催化剂降至不到1公斤,目前已经完成了千吨级技术的应用,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更加绿色和环保。
甘当创新发展铺路人
丁奎岭自己一步一个台阶走来,深知人才梯队的“第一”地位,对学生培养和海外引才都下了功夫。行政事务占据了丁奎岭大多数工作时间,但教学依然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遇到有机所的毕业生,“丁老师”是他最喜欢听到的称呼。至今他已培养3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16位成为教授,其中6位成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和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当年,丁奎岭是被上海有机所引进,如今,上海有机所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步伐丝毫没有减缓,他坚持高标准但不唯“标准”。对在国外年限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规定而无法申报院“百人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有机所使用自有资金,以所聘“百人计划”的形式进行支持,所有的启动经费、待遇等与院“百人计划”完全相同。这些青年才俊引进前已是“粮草先行”,人来工作之前,科研设施、经费以及学生都已经备齐了。
白春礼授予丁奎岭院士证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关于科研创新环境,丁奎岭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初心。科学的初心,不该是论文数量、头衔帽子,甚至不是诺贝尔奖。不谈大道理,丁奎岭对“科学初心”的执着有事实证明——近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已成为本领域顶尖研究机构,但其论文数量没有太大增长,作为所长,丁奎岭最关心的不是论文的数量。
在上海有机所任所长期间,丁奎岭对科研人员一直没有什么论文方面的要求。近几十年来,上海有机所甚至不要求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发表论文——在国内,这种“宽松”相当罕见。在丁奎岭看来,学术成果的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如果科学家能做出成果,那么他一定会有好的“论文”。
例行课题组会上,学生向丁奎岭汇报个人工作进度
作为一位有机化学家,丁奎岭始终认为,合成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根本途径。尽管科学家们已基本弄清楚组成物质的“基因密码”,但仍不妨碍人们继续探索创造优异性能的新物质和寻找创造功能物质的最优途径。他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应优雅而有深度,做“独特”和“有用”的科学,以科学认知与发现服务社会。
2018年
德先生已经陪您走过n多日夜
2019年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
给您带来最好的体验
▼▼▼▼▼
新的一年
您对德先生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我们将从参与者中抽取3位
送上精美奖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