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10多次!进口食品还能吃吗?这篇说清楚了
8月15日,深圳超市一员工确诊,排查发现两名同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消息传出后,氛围突然紧张起来。
(图片来源:微博@央视新闻)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的官方通报,确认患者为超市酸奶销售员。
该确诊病例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感染的尚不明确,但考虑到确诊患者的工作环境,不少网友怀疑与进口食品冷链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国内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事件,均与进口食品冷链相关[1]。
冷链是一种低温保鲜技术,其原理是低温环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避免食物、药品等被微生物破坏,达到保鲜的效果。
(数据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腾讯医典设计团队制图)
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进口食品,大多来源于南美洲,以厄瓜多尔最多,还有巴西。
(图片来源:微博@央视新闻)
南美洲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Worldmeters的统计数字,截至8月15日,南美洲确诊病例超过522万,仅次于北美洲[2]。
(图片来源:WHO官网,8月15日疫情通报)
厄瓜多尔是一个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目前该国确诊病例超过10万人,每1万人中约有5.7个确诊病例。
(图片来源:Worldmeters)
深圳冻鸡翅的来源地巴西已有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31万人,居于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图片来源:Worldmeters)
这些地区虾、鱼从遥远的南美洲漂洋过海到中国,需要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品保鲜技术——冷链。
冷链创造了一种相对低温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新冠病毒保持活性的时间可能更久。
经测试,新冠病毒(SARS-CoV-2)的稳定性与SARS病毒(SARS-CoV-1)相似[3],在通常的温度范围,温度越低SRAS病毒存活时间越长,4℃失活比20℃慢[4]。冠状病毒家族中的另一种病毒NL63在-20℃和4℃条件下至少可以保持活性两个月[5]。
冷链可能成为“藏毒”的高危环境,加上生鲜售卖环境大多较为潮湿,这也为新冠病毒的存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进口食品冷链虽然存在新冠输入的风险,但是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完全禁掉进口肉类已经不太现实。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1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2020年上半年,我国肉类进口不减反增。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为了管控进口冷冻/生鲜隐藏的新冠病毒输入风险,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目前国家已经从多方面着手来保障进口食品的安全[1];各地也采取了积极措施防控感染。
比如宿迁市疾控中心每两周对相关冷链食品(含包装物)环境及从业人员开展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图片来源:宿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即便冷链中存在新冠病毒,也不一定意味会引起新一轮感染。
病毒感染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病毒具有活性;
目前暂未在病毒阳性样品表面分离培养出活的病毒,也没有任何剂量与感染的证据。
8月11日,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后,烟台市疾控中心对接触阳性样本的43名工作人员进行核酸及抗体检测,对追踪到的306名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甚至北京新发地市场接触了三文鱼案板的工作人员也并未被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在购买冷冻食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
到家后,可以对外包装解冻后用酒精消毒;
避免用水直接冲洗,用盆清洗,事后再对盆消毒。
审稿专家:林晨毅 | 厦门机场海关旅检二科副科长
参考文献
[1]观察 | 进口食品如何安全“进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2020-08-15
[2]COVID-19 CORONAVIRUS PANDEMIC.worldmeters
[3]van Doremalen N, Bushmaker T, Morris DH,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J] N Engl J Med. 2020;382(16):1564-1567.
[4]Casanova LM, Jeon S, Rutala WA, et al. Effect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coronavirus survival on surfac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0;76(9):2712-2717.
[5]Casanova LM, Jeon S, Rutala WA, et al. Effect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coronavirus survival on surfac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0;76(9):2712-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