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卡丢了!!
2023年12月2日凌晨1点半,俄军第8集团军第150摩兵师第103团攻占马林卡最后的北部一角,彻底占领这座自2014年以来封锁顿涅茨克市的坚固堡垒。马林卡和它东北角的阿夫迪夫卡都是顿涅茨克市的卫星城。自从2014年之后,这两个城镇被永备工事堡垒化,不仅地面建筑,而且地下工事也连城一体。这两个卫星城控制着进入顿涅茨克的铁路和公路线路,也互成犄角之势。这两个堡垒任何一个被攻克,整个顿涅茨克市外围的封锁体系就会崩溃。
为了便于理解它的军事意义,可以把这两个堡垒构建起来的封锁体系看成当年清军在天京城外修建的南北两个大营——只要天京外围的清军南北大营没有被攻破,整个太平天国的生力军就不敢远离天京,全部被牵制在周围进行消耗。也正因为太平天国的生力军都被牵制在天京周围相互对峙和消耗,所以,曾国藩才能乘机占据并控制从武昌到南京的水路大动脉。从此之后,不管是兵力调遣还是粮草供给,都能依托长江水路运输线,而且还可以在任何一个点登陆,与陆路的攻击力量进行配合,将对方分割成首尾无法相接的数段,或者一块一块的网格。
马林卡丢失之后,乌军也必然无法守住阿夫迪夫卡,因为它的侧翼已经市区掩护。之前部署在侧翼组织俄军从西南方向进攻阿夫迪夫卡的乌军第52旅,需要直接面对来自马林卡方向的俄军的攻击。阿夫迪夫卡的南部防线已经被顿涅茨克民兵和瓦格纳分队攻破。这些顿涅茨克民兵是当地人,由矿工组成,所以,他们挖掘了地道用炸药爆破了乌军的南部防线,继而瓦格纳突击分队趁机攻入城区,车臣突击队跟进,造成驻守与此的乌军53旅和110旅相继后撤。乌军53旅先放弃阵地,造成乌军110旅阵地侧翼失去掩护,面临两面包抄的危险,故而乌军110旅也放弃坚固的永备工事主动后撤。随后,彼此发生了相互推卸责任的扯皮行为。俄军在抵达乌军放弃的工事时拍摄了那些完好无损的工事都是钢筋混泥土构建的。与其它地方挖的战壕和木头搭建起来的临时工事完全不同!
如果是以前的乌军绝对不会主动放弃这么坚固的工事,而会凭借工事与俄军展开厮杀和拉锯。乌军这一年来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作为防守方天然更有优势,凭借工事据险而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然而,此时此刻的乌军已经没有这样的战斗意志了。他们放弃的工事不仅是坚固的,而且是完整的,没有被炮火损坏过。可见在他们主动放弃之前,进攻的俄军从未打到这里。
在《S7:为什么打不动?!》中已经阐述过:现在的战场是体系对抗,虽然彼此争夺的可能只是一道战壕,但卷入的战斗单元会波及上百公里。不仅前沿的步兵突击队和装甲突击队会卷入厮杀,更远处的炮兵单位也会卷入,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的机场上的空中力量也会卷入这场争夺眼前一道壕沟的战斗。在这个范围内所有作战单元没有消耗殆尽之前,这个回合就不算玩。正因为如此,彼此的拉锯虽然只不过在几百米的防线上反复,但彼此投入的资源和人数的消耗却在不断持续。拉锯的最终结果就看这个回合中谁先耗不起,谁的战斗意志先丧失。
阿夫迪夫卡是一个长条形的城镇。一条铁路自北向南从中间穿过连接顿涅茨克市。所以,整个城区以中部的火车站为中心,可以分为西北角的工业区,西南方向的高层建筑区,东北方向的垃圾山和东南方向的居民区。城南已经被攻破,俄军正在往居民区渗透。城北有一个焦化厂,焦化厂的南部是一些工厂和高层建筑——这应该是防守的乌军最后能退守的区域。即便是层层阻击,逐渐退到工业区,也必须依赖一个前提条件:焦化厂的北部有个村子,这个村子在铁路线的西边,它的存在恰好掩护西边连接阿夫迪夫卡的一条简易公路。这是铁路线的北端被俄军占领之后,阿夫迪夫卡守军的唯一补给线。如果阿夫迪夫卡的焦化厂北面的那个村子被俄军攻破,那么,驻守在阿夫迪夫卡的乌军数个旅就必须要撤出,否则,就会被彻底掐断补给,并被东西南北四面合围!
所以,整个战局的关键就在那个不起眼的村子上。不管南部的瓦格纳和车臣突击队如何英勇,逐屋清扫不仅耗时,而且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的代价。而且铁路线以西的那些高层建筑和工业区更难打!马林卡彻底打成废墟了经过长期巷战才逐渐拿下。阿夫迪夫卡有工业区,巷战只会更难打。所以,要速战速决的关键就是夺下阿夫迪夫卡北面的那个村子。村子的东边沿着铁路线被埋设了太多反坦克地雷,目前俄军的突击分队都没有装甲力量的配合,这个村子啃了几天都还未能拿下。不过乌军也只能拖时间,终究是守不住了。
当马林卡和阿夫迪耶夫卡都被攻破之后,不仅围困顿涅茨克市区的乌军南北大营彻底瓦解,而且顿巴斯地区的这个战场态势也会瓦解。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道牵制住大量俄战争资源和有生力量的坚固防线,还是保障士气和信心的支柱——自2014年以来,打了9年都没能攻破的防线被攻破了!许多二战德军名将的回忆录中都不约而同的写道:当德军的前锋已经抵达苏联首都城下之后却无法继续前进,从那一刻开始,他们这些名将意识到这场战争可能会输掉!也是从那一刻起,他们开始质疑波西米亚下士的直觉和判断。在此之前,他们都对他说的一些深信不疑。有时候信念决定行为,当战争意志丧失之后,其它因素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
当然了,作为一场更大的博弈中的一部分,不管是这场战争还是中东的冲突都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想它结束,所有能从中获利者都有这样的动力。鹰酱正在促使欧洲做出新的援助承诺,牵头者依然是英国——欧洲最近做出了500亿欧元的援助承诺,不过要分三年逐渐兑现。并且许诺2024年给二毛送去F16这样的西方三代战机。即便是升级改装的型号,F16也只是与Su27对标的三代机。大毛家四代机su57虽然数量少,但三代机su27和米格29还是很多的。目前整个北约——包括鹰酱在内的所有现役武器装备基本上都已经陆续出现在战场上了。鹰酱自己用的M1A2坦克,爱国者防空系统,如果再加上F16战机,那真的是把能给的都给了。即便把F22送上,在体系作战面前单个武器也不足以改变整体态势。
从一开始就说过:决定战争进程的三要素分别是:人员、物资和资金。如果技术落差不能在第一波摧毁对方的战斗意志,当技术落差被逐渐压缩之后,最后拼的就是资源、人员和资金的消耗。大毛刚刚为2024年的战争做了1000亿美金的预算。就资金量而言,比二毛分三年从欧洲获得的500亿欧元要多好几倍。
战场上彼此的有生力量已经开始发生逆转,开战之初大毛总共就只有14.5万人的生力军,一旦报销掉就没有超过一年以上的老兵可用。极度有限的生力军经不起大的损失,打得极度小心翼翼,然而,战线蔓延上千公里,也经常顾此失彼。一旦乌军攻其必救,俄军主力被调动,其它地方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直到补充了20万生力军,兵力不足的窘迫才得到缓解。在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之战中,乌军26个旅级单位轮番上阵消耗了瓦格纳3万多囚犯士兵,自己也损耗了5万有经验的老兵。此战之后,乌方虽然经过了15轮征兵,但乌军在战场上的有生力量第一次在数量上低于俄军。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军投入到战场上的生力军越来越多,而乌军则因为达到了征兵的极限,呈现出兵员枯竭的现象,目前战场上的女兵比例从过去的5%上升到了35%,乌军正准备把一个全部由孤儿组成的作战旅派上战场。当未成年人和女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战斗力和作战意志都会大幅下降。乌军最后的9个北约训练的作战旅4.5万人在这一波的夏季攻势中报销了一半,剩下的都是临时补充的新兵。这也是为什么,53旅作为主力部队居然会出现主动放弃阵地的情况。因为补充的新兵虽然顶着同样的番号,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确实大不如前。
物资供应方面,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大毛的军工体系之前一直因为缺少订单而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现在差不多被战争激活了。有些人从开战之初就拿着美国人的假数据说大毛缺芯没法生产武器。然而,在制裁的同时,美国芯片企业却偷偷卖芯片给大毛。大毛的周边国家的转手贸易也做得风生水起,就连吉尔吉斯这样的纯内陆国家,与大毛的贸易量都因为战争翻倍了。大毛因为战争,从全球第11升到了欧洲第5,全球第8大经济体,甚至超过了韩国。
二毛被人玩弄和算计了,最亏的就是它。其次就是欧洲,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通过二道贩子的转手贸易间接从大毛家购买了650亿欧元的能源。人家打战,它两边出钱。而且造成欧元贬值20%,欧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从接近40%降到了30%!有数万亿欧元从欧洲跑到鹰酱家去为它的金融资产提供支撑。同时,还有一些高端制造和化工企业开始外迁——部分去了鹰酱家,部分到东方开分号。
读过《大决战2:收割与反击!》就明白,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石三鸟:华尔街需要解决自己的过冬问题,必须拿体量足够的来祭天才能过冬,否则吃不饱也不顶事。本来还有连环后手,但被按住了,没烧起来。此时此刻,鹰酱的任何一个计划都没有达到预期,所有的危机依然存在,谈结束战争为时尚早… 即便大毛攻破了马林卡和阿夫迪耶夫卡,彻底解除乌军对顿涅茨克的围困,但俄军也不具有摧枯拉朽的能力。即便把目标仅限定在顿巴斯地区,也还有好多恶战要打。哈尔科夫这座工业城市只要还在乌军控制下,整个东线和北线的据点都能得到支撑。每一个村镇都可能打成马林卡,或者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即便靠消耗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