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律师追《狂飙》选题的三种姿势,我还看到了三个“卡点”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236 篇原创文章
作者:陶明瀚 编辑:家伟
说到春节档,最热的影视作品,我想非《狂飙》莫属,非常感谢这部剧,让我找回了小时候,一家人守着电视机的感觉。
作为一部和法律高度相关的电视剧,自然也成了律师朋友们热议的话题,也有行动力强的朋友已经产出了文章。
那《狂飙》这个热点内容,律师朋友们怎样追更好呢?
先给到三个“姿势建议”,供大家参考:
姿势一:就事论事
选题建议:
从普法角度切入,是最简单和最稳妥的方式。
《狂飙》本来就是一部带有普法教育意义和充满法律场景的连续剧,可以找到很多具体而形象的普法点。
用故事(剧情)+法条的方式,可以演变出丰富的文章内容。
既可以面面俱到,以量取胜,也可以抓住某类高频问题,以剧情为引导,深入展开。
标题举例:
1,《狂飙》剧情里的法律问题——高启强犯了哪些事?
2,如果高启强一开始选择自首,结局会怎样?
参考文章:
姿势二:人物衍生
选题建议:
《狂飙》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多个形象鲜明入木三分的角色,而且非常有代表性,可以通过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找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与自己所熟悉的法律场景间的关联。
把角色往自己的业务上做牵引,聊角色,自然而然的引导读者,关注某个和角色经历高度关联的法律服务场景。
借读者对角色的共鸣感,移情到我们和我们所提供的服务,留下印象。
这里的读者甚至包括律师同行,因为张颂文这个演员的经历,和律师长期主义的职业发展生涯高度共情。
剧中陈书婷和孟钰的婚姻悲剧,也是婚姻家事律师可以切入的场景。
而高家兄弟从创业者,一步步走向黑暗面的过程,也是企业合规的鲜活案例。
标题举例:
1,从张颂文的演员生涯,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2,婚姻家事律师的心里话:如果你是陈书婷,如何全身而退?
3,孟钰:我不后悔嫁给杨健,但我……
4,从高启盛的不归路看创业者的合规思维。
参考文章:
姿势三:合理延展
选题建议:
《狂飙》通过跨度二十多年的时代变迁,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完整且丰富的“狂飙世界”。
借由电视剧里丰富的细节和设定,我们可以衍生出很多与我们专业相关的法律场景。
比如高启强团伙覆灭后,强盛集团的资产处理问题,这里面就会有刑民交叉的法律服务需求。
对于业务专业度较高,且认知门槛也同样较高的法律领域,借助《狂飙》深入人心的影响力,可以顺带实现我们业务的客户教育。
这类选题是最难的,需要在对《狂飙》作品的深度理解基础上,和自身业务的有机结合,才能写好。
标题举例:
1,高启强的身后身:强盛集团的百亿资产,如何处置更造福于民?
2,如果高启强参股了你的公司,曾经被逼无奈的你,现在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富?
3,高启强倒了,他的幼儿园还继续开吗?
做对的事和把事做对,是相辅相成的。聊完了写什么,还是要回到怎么写。
在辅导客户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几个律师朋友们常见的卡点,或者问题:
1,想得多,写的少。
一个选题,核心是写出来,只有快速形成了文稿,我们才有迭代的可能。
但很多律师朋友们都是聊的起劲,动笔寥寥无几,刚刚写个开头,就有了各种思想包袱,担心自己写不好,担心同行的看法,担心老板多想,担心客户……
担心是对的,但“担心”不能捆住我们的手脚,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
2,囿于专业。
专业是我们的底色,但囿于专业,就会迈不开腿脚,无法触达人心。
因为律师朋友们往往会为了追求专业,而忽视共情。喜欢把自己摆到老师的位置上,高高在上。
这样很难讲好故事,稍不注意,就由讲故事,变成讲道理。
而客户更需要陪在他身边,一起躬身入局的军师,这个身份,更能共情。
共情感,三个字,价值百万。
3,为了写而写,缺乏与个人品牌和业务关联。
这也许是另一个极端,写完不像是一个律师,更像是追热点的自媒体。
写嗨了,就忘记了我们是为何而出发。
读者看完,和读一篇自媒体的文章无异,连我们作为律师很专业的印象都没有留下。
没有在文章内巧妙的设计与律师个人品牌和业务的关联点。
或者就是很生硬的桥接我们的业务,过度植入硬广,很出戏。
这也许是很多律师朋友抱怨写文章不能转化为案源的原因。
但写文章真的不能转化案源吗?我认为不是。
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公众号《第六个人》的主理人白老师,揭开了我们为什么要做内容,要踏踏实实在文字上下功夫的底牌:
内容创作的最高门槛,是卡在文字上。而文字意味着什么?
你的观点,犀利的观点。靠什么拿到犀利的观点?
你的知识储备,视野,对信息的敏锐度,以及总结规律和本质的能力。
这不仅改变了我对自己长短板的判断和认知,给了我很大信心,同时,也促使我进一步思考:
不同的内容形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创作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去匹配平台、契合平台?
1.图片的本质是什么?观点+ 图片设计 + 美的感受
2.长图文的本质是什么? 观点+ 故事讲述+ 立论论证
3.短视频的本质是什么? 洞察+ 实操方向指导 + 时效体验
4.长视频的本质什么? 洞察+ 情绪价值+ 沉浸体验
当你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底层逻辑,最后会回到文字上。
律师作为和文字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天然就需要用文字来展示魅力。
什么内容都可以抄袭,形式的、设计的、肢体动作的、妆效的,但唯有观点和思想,抄不来、也难以轻易复制。这是一个创作者最深最宽的护城河和堡垒。
所以,当你焦虑、着急、失去步调节奏的时候,就应该回到这个基本问题上:
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总能给出犀利有分量观点的创作者?
冰山上是用户看到的一角,你要做的不是着急露出那一角,而是猛力的为自己向下挖掘,找到源源不断创造好观点的学习积累方法。这,才是一切命脉。
解决了“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我们再回到前面的三大卡点:
1,想得多,写得少;
2,囿于专业;
3,为了写而写,缺乏与个人品牌和业务的关联。
如何避免上面这三个问题,突破这三大卡点呢?
我建议大家在动笔前,回答清楚这五个问题:
我们谋定而后动,想清楚这五个问题,再动笔,会有奇效。
想清楚文章是给谁看的,希望他们看完后会留下什么印象或者做什么事情。
我们就知道同样一个意思,该用什么立场去表达,是以朋友的身份交流,还是用专业人士的角度循循善诱。
我们就可以从各种材料里面选出最切合表达的素材,并按照恰当的气口和节奏去铺开。
最后,一篇好文章,要精准的触达我们希望影响的受众,离不开传播的帮助,选择好的渠道,可以事半功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离成功更近。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以注意到卡片上提到的“瞄准模型”。
是的,这是我们增长律总结的一个运营方法论工具。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瞄准”,获得这个模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业务的增长,个人品牌资产的积累,都离不开做好一件件具体的事,比如写好一篇文章。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我们找个机会继续详聊。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丨尝鲜合作丨专项落地丨长期陪跑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