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阳明:境界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人生,看不惯的人和事有很多,有的人喜欢直言不讳,而有的人则放在心里,沉默以待。其实,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都听过“言多必失”,说的多自然错的也就多了。聪明的人会思考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既是在尊重他人,也是一种智慧和善良的体现。





01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尊重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王阳明


 生活中,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免不了起一些冲突或摩擦,当我们劝诫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尽量少点指责和埋怨,多点赞扬和鼓励,朋友之间才能相处得更加和谐。若直截了当地给朋友指出错误,那么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情谊。原本是好意却导致两败俱伤,何苦呢?

《孔子家书》中有一则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准备外出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但他们没带雨具,路过子夏家门口时,子路提出向子夏借把伞。但被孔子拦住了,他对子路说:“我很了解子夏,他比较惜财,一般不轻易借给别人东西。”



 子路反问道:“我都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难道子夏连区区一把伞都不肯借吗?”

 孔子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不能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彼此之间的情谊才能更长久。”

 原本能够从弟子家顺道借上雨具,但孔子了解子夏,若是不借,别人会认为子夏目无尊长;但若是借了,他又会很心疼。孔子没有因为子夏吝啬而指责他,反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尊重子夏的意愿,并宽容理解他。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明白但不要当面说出来,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偶尔糊涂一点,未必不是一种福气。



02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善良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意思是为人处世中,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以免伤人又伤己。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是心地善良之人。他们能够体谅别人,换位思考,即使看破也不会说破。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婆媳关系日趋紧张,但不乏有相处得比较好的。我的一位同事就跟她婆婆亲如母女。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晒图,很温馨很幸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就是母女俩。后来有一次,我向她请教婆媳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想相处得好,就需要彼此理解、包容,小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善待长辈、感恩长辈,别计较太多,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

 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有时候糊涂一点,多换位思考,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事小声说,没事笑着说,这样一来跟谁相处都会很和谐。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有些人,知道不评论。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说话,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最大的智慧。

 《菜根谭》有言: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路从来都是自己走的。有的人,能将路越走越宽;有的人却将路越走越窄,以至于容不下自己。


03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智慧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


 为人处世中,不必事事较真,正如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郑板桥为官多年,他看破了官场上的黑暗与腐败,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终日以写诗作画为生,回归自然,如此揣着明白装糊涂,实乃人生的一大智慧。 

 俗话说:“与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能够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为人处世。但生活中总有很多人“丢西瓜捡芝麻”,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只想着自己,殊不知这是在自断后路。



 谁都不傻,只是不说而已。什么事情说得明明白白只会让你失去人品、友情甚至更重要的东西。处处算计,好事占尽的人只会活得越来越累。很多时候大度一点,宽容一点,凡事留有余地,才是在积福。




 晚清名臣曾国藩纵横官场近四十年,能够从一个芝麻小官一路升迁为两江总督,这离不开他的“装糊涂”。官场复杂,官员勾心斗角,凡是看得太明白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端。曾国藩还说:“天道忌巧。”有时候笨一点,糊涂一点反而是在伪装自己,保护自己。他不计成本地去培养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还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将功劳拱手相让,这一切都是他“糊涂”的表现。

 试问这样的领导,谁不想替他办事,对他忠心呢?这也就是为何曾国藩能一路升迁的重要原因。

 老子曾说:“大智若愚。”真正的智者懂得“知而不言,适时缄口”,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驱邪法

守心如镜!

改写潜意识

神脐法:易懂治病 特异功能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