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乐~茶道(珍藏)

感恩同行👉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开脉轮调病  慧心净空灵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慧心明。

道炁开脉轮乐明空常净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常明:

茶热甘苦舌可知,

汤香沁肺鼻先识。

杯水阴阳乾坤转,

一叶堪破宇宙秘。

孤独只须吃七碗,

寂寞邀月三杯举。

饮来和合寒冬暖,

品尽德道夏凉滋。


9首茶乐合集,我有一盏茶,足以慰风尘。



茶是对青山绿水的收藏,任何时候喝茶,都可以感受到远离尘嚣的清新自然。


茶之香自微风来,悠然忆人生百事。淡淡一笑,忆过往流年。浅酌一杯,写最美人生。


人生如茶,起落浮沉之间,尽现人间百态。







每到一个年纪,就像不同品种的茶,每一段路都散发着不同的茶香。
以一杯茶的清香,淡品人生百味。尝过苦涩之后的恬淡,才是人生真味道。
茶在品,品宜静,静亦禅。生活中,多一分禅意,便多一分平静。
在这忙碌紧张的生活中,愿我们做一个如茶的人,滤去满身的疲惫和浮躁,留下人之初的本善️。
煮茶,赏乐,丝丝禅音,伴着缕缕茶香,一杯清茶,半盏烟雨。



轻轻一品,醉了。把自己融入茶中,细细的品,品着品着想起过去的时光。


那些沉淀下来的所有美好,就如这杯茶,若你将心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段丰富的人生。


给你的记忆打下深深的烙印,把你带进与世无争的世界,那些烦琐记忆里,只有一抹纯净。


携一抹夕阳,浅吟撩琴。双眉紧锁、舒展,婉道红尘“过往”。面世,需窗子;面自,需镜子。


心亮,世界亮;心如窗,见世界。善随灵魂本真,践真我转换,纵身在红尘,一样清凉自在。


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闭上眼睛,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


无论是结束一天的忙忙碌碌回到家里,还是在休息天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泡一杯茶,听一首禅意音乐,享受禅意音乐和清茶对身心的抚慰,让音乐把心灵回归自然本真。


于此刻幡然了悟:原来,我们一直渴求的竟是内心的宁静,宁静才是心灵最终的归宿。






听,一朵莲洁净初露,起始就一个素胎梵音清徐,让天依旧白而糊涂,夜依然黑而孤独。
独处清虚,问禅姓字名谁,仙家何处,风月可得批复,可得禅解,禅进出。
禅味何止人生雅俗,茶味难能岁月出入。
给时间观瞻,心静着笔纤尘,青衣不动,青史不动,我动逍遥,你动寂灭。
茶与禅,是两种最不要语言的生命精华。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热闹后的落寞。


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慵懒的阳光。一个人泡茶时,是幸福的。


曾幻想过自己是被岁月洗礼,经时光陈化的的茶,历经炒、揉、晒、压、泡的煎熬之后,成为一杯好茶,留给余生无限回味的滋味。






《茶乐花香》选自巫娜老师的专辑《茶界》。


茶香飘起,琴音悠悠。古琴与箫水乳交融,箫声划过山林的寂静,虫鸣犹如夜空中的点点星光。


音符构筑的美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远离城市的喧嚣。


平日里亦会忙里偷闲沏杯茶,但此时的我有如山中隐士,身在云中,抚琴而坐,皓月洁净的光芒落在茶水里。


茶,虽行走江湖,被尘世熏染,但如同人一般皆有禅缘。至于缘深缘浅,这在前世今生也皆有定数。


琴声和箫声将大自然的空旷与山间美景呈现得惟妙惟肖。


此曲既能让听者放松心情,亦能让人思索沉淀,实乃禅乐之妙哉!




茶,源于草木,来自大自然,每一片茶叶都带着挥之不去的记忆,云雾雨雪,鸟鸣山幽都在里面。


最喜欢的清净与祥和,在茶与禅意音乐中都可以得到。


这首《茶烟袅细香》出自周展的专辑《一盏清茗酬知音》,由古筝、长笛、风铃共奏而成。


乐曲开头的风铃声,如一阵清风拂面而来,接着带着窸窸窣窣的流水声、虫子鸣叫声而来;


掠去了我们心头的喧嚣和杂念,带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进入这首音乐的意境世界里,无忧无虑的遨游。


清心闻乐声,静心观自在,一曲《茶烟袅细香》使心境平静无澜,心灵静极而定,刹那却似永恒。


伴着这首音乐,再来一壶清茶,足可慰风尘。




《茶佛一味》在在处处,佛心氤氲,茶香溢光。


一壶清茶,两三友人,静坐在室内一角,侃侃大山,在这种冬天,却是一桩幸事!


清脆舒缓,听之慈悲入怀。感觉好舒服,古人真是太会享受了。以茶静心,以禅入定。


身如琉璃,禅茶一味,读茶经时突然响起此旋律瞬间,觉得很符合心境一看曲名竟然叫茶佛一味真是好巧。


节奏舒缓优美,古琴、萧、琵琶的韵律完美结合,此情此景,慢慢悠长,禪茶一味,心静如水。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把“茶”字拆分开来看,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道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这首《人在草木间》选自巫娜和喻晓庆两位老师合作的专辑《茶界6》。
由古琴、竹笛、钢琴等乐器演奏,妙音流淌间,静静述说着琴之韵,茶之味,禅之意。
这首清越悠远的禅意音乐,如阳春三月的暖风,弥漫着草甜花香,漫进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头吹拂。
吹散心头弥漫的焦躁、烦恼,留下一片清净祥和。
人在草木间,且饮一杯茶,听一曲禅乐,邀青山碧水入口、入心。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茶如人生,沉浮两定,心无虚华,抱朴守拙,任人情冷暖,世事沧桑;


保持内心的纯朴与真我,益思少惰,轻身知足,以待“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浮而不虚,虚而不浊。庄子说:“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浊以静,则物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


人生亦如此,岁月茫茫,世事艰辛,慢慢沉淀,徐徐生长,回归本心,方不失自我。


宋诗云:“知音古为难,而况谐俗耳”。


世事喧嚣,惟茶如己,偶得闲适,一人,一茶,一琴,一日足矣!


人之心性,静而神,默而真。静而无像,静而愈明,静而致远。


人间风月,欢娱千端,然,山水有灵,万物有境。


论心灵自由者,心怀雅趣者,心有真意者,如今却难以追寻。




歌曲《七碗茶》中,敬善媛婉转、澄澈的演绎如同茶之醇雅韵味,令人身心都曼妙在这天籁中…


聆听《七碗茶》,这纯静欢喜清甜之声,犹如久旱逢甘霖。


亦如人饮清茶,柔滑绵长;调柔听者心境,身心清净。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歌者吟诵的声音,又仿佛如甘露滴入在这碗红尘的茶汤中…


将这两句诗连起来运用在歌曲中,可谓独具匠心,神来之笔。


茶同样也是药,治的是浮躁焦虑的病症。静静聆听,用心感悟这一碗到七碗入喉回甘的生命至味,温暖,超然,淡定自在…




相关链接:

禅茶妙音 智慧融合 (藏)




茶道

原创 陈世坤

(一)

茶道,就是以茶为媒,达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最高境界的有为就是无为;最大的事或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回到无事的状态;调和至恬惔虚无,淡泊无味之心,没有味道和"说道"的分别,才是真正的大味。
当我们品茶的时候达到“啖呵!其无味也”,才真正的超越了三维时空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各种能量共振关系,所有的能量关系回到更本质的源头里面,是另外一种状态了。这种状态是没有显化的状态,表达了一种宁静,没有意识的干涉。只有在完全宁静的状态下,才能达到自性的状态。这个宁静状态里,不执于任何一念,执著远离,万缘放下一身轻,一念不生万境融,万缘脱去心无事,了无牵挂平常心。万缘俱寂,万缘不起。这个当下就是“观自在菩萨”就是无为,无事,无味,在这个当下,才真正的见到了自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叫做大道至简,就是道法自然。

茶叶一般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采摘,在茶的世界中,茶叶的品质与天气是息息相关的,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定,制作出的茶叶自然各有异同。不同时令品不同茶,其实走的就是“天人相应”“宇宙全息律”的自然规律,简单来讲,就是“合于天道”,尊四季天气之变化,随自然全息之能,道法自然。
唐代有着“喫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喫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才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曾到此间否?”那人回答:“曾到。”赵州禅师说:“喫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曾到此间否??”这个僧人说:“未曾到。”赵州禅师说:“喫茶去!”这时,院主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喫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喫茶去’呢?” 赵州呼:“院主!”院主道:“在!”赵州说:“喫茶去!”“喫茶去!”。三个人都得了利益。“赵州茶”因此出了名。
这个喫茶去其实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茶道就是禅定,叫做离一切相,不执着,不妄想,回到无为,无事,无味的状态那个当下就是禅。也是道家描述的“致虚极,守静笃”状态。这个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清静则志意治”。当我们从“喫茶去!”关联到禅定的境界的时候,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禅。
通过“喫茶去”的禅定,是让我们圆融这个当下一切所有的呈现。只有自己内在和谐圆融了才能接纳一切,才能万物一体,才是心里没有门槛,这个状态就是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进入真正的尊重与认同,没有任何问题的和谐共生,达到合而为一的圆融而海纳百川。

真正的茶道,借茶入道,心不留置,随时随地心无所住。放弃原有的观念,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这和《金刚经》描述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回事。远离种种贪爱染着,令无上正等正觉心须臾不昧。让心保持一个开放的状态,轻松、清明、不散乱,安住在当下觉知的一个状态。
原来真正的茶道在于宁静,在完全宁静中看到全部,不执着于任何一个有的状态,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各种能量共振关系。此心不动,心不散乱,达到寂静圆满,恍兮惚兮的状态。安然进入无我状态,内观自性的临在,从意识界进入无意识界,由投影状态进入投影源状态,打开了自己的生命玄关,接通了先天之气,这个先天之气在茶文化里叫做茶气。它是我们的元气,这个元气叫“归元之气”。元是什么呢?是零维自性,是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是无极境界,回归我们的本源。
这个茶气投影到我们生命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也就是高维意识能量和三维的物质能量,高度和谐于生命的当下。

当我们是在一种禅定的状态下喝下去的时候,将会带给身体本质的一种气。这个气是无分别的,没有任何的偏性能量,它会带给身体一种能量关系的平衡与和谐的调制。
无论佛家,道家,儒家,都会以茶入道,佛家的禅定状态,道家虚极静笃状态,基督教的静心祷告,目的都是为了接通自己的先天能量,接到内在最高境界智慧的活水。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还原成本来的状态,回归先天之气,返本归根,归根复命。是在本心清明纯洁中自然而然的发出,并非因为我们受到了启迪,或是动了恻隐之心下的产物。以沉思默想、直觉顿悟为中心,以青灯黄卷、暮鼓晨钟,以求明心见性,表达自然、凝练、含蓄,从而与中国茶文化的精神相融相合。

茶道(二)


吃茶的当下,内无所求,外无所逐,就是恬惔虚无,真阳之气足,人才定得住,气定神闲,志闲而少欲,就是真气从之。精无妄伤,神无妄动,对内外都有淡然之心,无攀缘挂碍,就没有什么可以迷惑的了。气血充盈,保持生命能量充沛,叫做“实其腹”。
吃茶只有两个动作,就是拿起,放下,人生亦如是,在无数次的拿起,放下中成就自己。恭敬地拿起,就是一种自然能量感恩状态的流动。轻松地放下才能更好地拿起,人只有两只手,只有拿起放下了才能再拿起。空掉自己,才能一空万有。放下不是抛弃,是不执着。当我们能够随时放下的时候,才能拿起自己需要的东西。当我们不执于一法的时候,才能驾驭万物。随时能够放下任何一种工具,任何一种法,又能随时可以拿起它,我们不执着在任何一个法之间,我们在法和法之间不做任何评判,不做任何比较,只是用心去感受当下需要什么就够了。

放下才能回归空性,因为至虚所以才至灵,而人的心却因为各种的贪求舍不得放手,被蒙蔽了,所以,人的无所不知无非是自以为是而已。人的认知非常有限,而道根本不用认知就可以无所不晓,无所不知。当我们放下自己的知见时,我们才能善借道的资源,就像依靠灵感来创作一样。放下就是清场,相当于归零,当我们回到无为归零的状态才能获取灵感发出来的信息。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我们悟到空性才能悟到一切的缘起,才能悟到万事万物的根源,在空性中才能跟万有关联,才能无为而无不为。空性既是归宿又是源起,全都是不显化的能量,且具足一切显化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里面创生任何的显化,但我们又不执着在任何可能性的状态。不执着在任何一个呈现的像上,但可以任意呈现任何的存在。

心里总有一种不舍,想再“贪一杯”,其实我们贪图的是味道带给身体的快感,茶杯里装着无味才是茶道。当我们品茶的境界达到“啖呵!其无味也”的时候,品的不是茶,而是道,才真正的超越了三维时空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各种能量共振关系,所有的能量关系回到更本质的源头里面,是另外一种状态了。这种状态是没有显化的状态,表达了一种宁静,没有意识的干涉。只有在完全宁静的状态下,才是大自在的状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茶道就是以茶为媒,借茶唤醒自己,接通道的活水,只有接通了活水,在每个当下才能应时应运的机缘善巧。本自具足的能量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我们与内在自性连接,打开本自具足的阀门的当下就是上上智。

入茶道需要静,静到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私欲杂念的人,才能进入以茶入道的境界,这个就是禅定,就是虚极静笃,就是养得此心不动,就是起心N维在无穷,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如如不动。这个当下,生命之水与天道活水合一,叫做天人合一。
茶道需要泡的功夫,要时时泡在最高境界的频率里,在投影源里边修改源代码和源程序,这是完完全全自己内部的功夫。所谓的泡茶,就是把自己泡在止于正的境界,恰好是心归一处的“止”。现实中的一切都是随动,可以在当下进入任何一个境,同时又可以出离任何一个境。
以茶入道的当下,心无所住,把自己内在三维的认知全部拿掉,能拿掉这是功夫。念念无间是功,不断天行成长为夫,我在吃茶,茶即是我,我与茶同在,心行平直,当下就是功夫。


茶道(三)


老子借水喻道,借水演绎道,启发每一个生命走向悟道,吃茶的当下,其实也是借水悟道。茶水和自然之水不同的地方在于增加了火的能量,这样茶水的能量就形成了能量结构的变化,叫相变,我们叫它茶气能量,这种气就是看不见的和看见的临界态。
沏茶的当下,就是水与火的共融,就形成了《易经》里描述的水火既济卦,既济是已经渡过河,把事情办完了,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圆满。我们吃茶的温度和我们人体渴望的温度是相匹配的,人、茶水、茶气形成了一个高度同频的状态,这个当下,去与身体共振的也是一个圆满。
在六十四卦里面,只有这个既济卦,三阳三阴,每一爻都当位,就叫应时应运,应时应运的当下才能机缘善巧。该相应的都相应了,该当位的都当位了,所以才会“利贞”。就对应了我们身体五行能量结构的平衡与和谐。这是一个物理性的对等调制。五千年前,我们祖先神农发现了茶,茶可以提神解乏,可以解毒和治疗一些相关疾病,从此茶得到我们广泛应用。

茶道的本身也是一种对心灵能量的疗愈,我们完完全全平静下来,完完全全放松下来,让我们放下疲惫烦恼回归根本,这个当下茶与人是一起的,是合一的。在这个当下,我们可以感知神奇的一股天地之气,它既是自然界本草,又是宇宙间的混合物。这个时候,茶就是一股天、地、人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看不见的波,我的意识能量与茶的天地灵气能量完全结合,它们奔跑在浩瀚的意识流中,享受自由的穿越。我们完美的合一,就是照见自己,照见光合作用与风雨的洗礼,照见黑暗与光明的洗礼,照见众生当下能量的流动。
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其实,茶就是一杯水、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心相。你想什么,茶就是什么。所谓心即茶,茶即心矣!
吃茶之道在于阴阳和平,安静下来,形与神俱,心灵与肉身合一。无为惧惧,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无为欣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偏不倚,不执不取,不修不整。婉然从物,心无门槛,和光同尘,万物为方即为方,万物为圆即为圆。不争善恶、不分真诚虚伪,无同无异。尊则谦谦,谭而不治,去掉那些人为增加的相对属性,去掉人为干预,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如果我们能够走到茶道的顶层,也就是禅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万物一体,无同无异的境界,我们就接到了道的活水,我们是在跟自己内在最高境界智慧源头相连接。这个时候,茶水,茶气就充满了灵性的能量,这股无穷的能量通过我们的身体,分布到各个角落,开始发生内在的扰动,这个扰动就是能量结构的共振。长此以往,会把我们的身体调制同化到一个高频率的能量状态。
其实所有的疗愈,都是一个自我的疗愈,茶只是一个媒介,只是一个能量的载体。它带给你禅定与宁静的力量,生命遇到宁静的时候,一切情绪的衍生就被化解。那些恐惧,怨气,纠结,拧巴,烦恼等有限的东西,都会被这个大能量调制,把过去的不和谐调制到和谐状态。茶带着的这股宁静能量就开始令你心境敞开,接纳一切无限性的发现,你只要做到的跟随这个能量去向那里,生命就会被经验到未知的秘密。如果你足够的开放自己的心灵,那么你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你需要相信它,允许它给到你的这份心灵飞跃。

我们借茶悟道就是借假修真,通过静的方式,此时心无挂碍,与整个自然能量高度和谐的状态。以茶为载体,去下载内在最高境界智慧的能量,让自己进入全然宁静的状态而获得内在灵感。当我们完全宁静的当下,意识是能够被调制的,就是我们意识在清明和谐状态下的聚焦,聚焦到高度纯净的状态时,才能和身体或外部世界产生相互作用。
一股暖流入脾,一股能量入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得,清扫凡心所扰,疗愈烦心所苦。那一刻茶给到生命的是一份礼物,全然的体验茶道与生命之道。
茶中有乾坤,儒释道妙理尽在杯茶之中。茶已经融入禅的精神,吃茶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来,来,来,我们一起“喫茶去!”



茶道(四)-----茶器


根据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的说法,茶具的种类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篇、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水,茶叶,茶具合在一起才有茶道的呈现。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水好器才能出好茶。水为茶之母大家都好理解,为什么器为茶之父呢?
茶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种,饮食文化渲染出来的就是健康,就是用化出来的精华来滋补生命。如果与人体医理相关联的话,这个水就是营气,这个器就是卫气,“卫外而为固也”,即阳气保卫体表,而且固摄气血。卫气与营气成对的,营气精致富足,行于脉中,像大家闺秀;卫气彪悍迅疾,行于脉外,像大家闺秀的保镖。所以卫气,是阳气的一种,专门维护四肢皮肉,让它们不受寒邪。这就告诉我们这个茶器外要保温,要求阳不外炎,就是说壶内阳气不能外越,收敛不住。



水在正常的状态下是阴性的,当被加热之后,吸收了热的能量,这个水就变成了阳。
茶器在外是阳性的,具有护卫,保温的功能;在内大肚能容,把茶叶,热量,水全然包容在一个体系内,形成了一种“知其雄守其雌”的状态,也就是说茶器在内是阴性的。在阴阳融为一体的状态下,表达了“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当热水,茶叶进入茶器的刹那,就是火的能量进入茶器,就是水与火的共融,就形成了《易经》里描述的水火既济卦。火的本性是上升,水的本性是下降,在茶器内,水与火的共融就是一个抟的过程。阴阳互抟,相互之转换出来的能量,就是抟出来的能量才是茶气。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的阴存在于这世界,也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的阳存在于这个宇宙中。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直在变化,阴阳互根,一定要有一种交易,这叫自然孕育,生生不息。世界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在不停地互相激荡,有不同的能量相互作用才会生生不息。《黄帝内经》说:“两精相博谓之神。”两精就是阴和阳,阴阳相激产生的能量就是神,也可以描述为阴阳交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叫做神,再详细的描述一下就是阴阳之气互抟产生的能量叫做神。所以这个茶气有没有神,有没有高层次的能量结构,跟这个茶器有没有内阴外阳的和谐互抟有相当大的关系。

茶器与烧制人的能量关系是相关的,烧制人的能量结构决定着这个茶器的能量结构,因为第三个能量波能够渲染出跟他的能量波同频现实的显化。
烧制人在烧制的过程中的意识也是能量结构,烧制人能够关联天地能量的相交,烧制人大脑的每一个叠加态念头,都会与整体茶器形成量子纠缠。所以,烧制人的意识决定了这个茶器能量的大小,烧制人意识自由度越高,烧制出来的茶器就越纯。因为烧制人当下的意识,完全可以选择高度纯度的意识能量结构来定义这个茶器,而意识在选定观察视角的同时,就定义了自己。这个当下,我就是茶器,茶器就是我,这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茶道(五)---喫酿茶的上通下延


佛门公案“喫茶去”,会因不同个体当下的意识境界,同样的的茶,喫出不同的意境。或喫出初境,或喫出韵境,或喫出生命的觉知,或喫出万物一体的通透。茶本无道,道在人心。茶之道,是意识面对自然的自由感知,心行到处,便亦有道。笔者在这个喫酿茶的当下,喫出了茶道的上通下延。




喫酿茶的上通,指的是以喫酿茶为媒,以茶引道,以茶入道,以茶修道。从借茶得道,进而借万物得道,借一切存在得道。“茶人合一”,是静心、用心,专注于茶,茶即是人。以无我之心喝一杯茶,能回归“本自真我”。在喫酿茶的当下,以茶为船,走进般若之境,安然进入无我状态,内观自性的临在,从意识界进入无意识界,由投影状态进入投影源状态,打开了自己的生命玄关,接通了先天之气。
喫酿茶的下延,“洗胸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用高维能理结构,去调制身体五行能量关系的平衡与和谐。这种高维能量结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也就是高维意识能量和三维的物质能量,高度和谐于生命的当下。




我们一直说落地,落在心地,那么怎么才算把喫酿茶入道落在心地呢?
这个落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唤醒的过程,首先我要醒来,我只要不醒,别人一定也是沉睡,自己睡的正酣,试图去唤醒别人就是痴人说梦。
当我真正的醒悟了,所有做的一切都是演绎道,都是一个联横驭纵,都可以应时应运的契合在每一个当下,就能投影出一大批志同道合者,来共同参与而坐进此道,形成《易经》里的天火同人卦。大家一起来同频共振,在一起共振完成一个事业,这就是一个共修团体。
这个共修团体就需要一个共修道场,而茶道恰恰是进入这个道场的通行证,或者叫做一个引子。如果是以喫酿茶为媒而入道,那么它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法器。在现实中我们抓这样的法器,能够让我们在现实面对的所有分别里边,都能如如不动地去寻找它们的共性,跟自己的内在产生同频共振。这个法器它是一个吸心大法,在喫酿茶中论道,演绎道,它可以把所有智慧系统全部吸纳在一起,而这每一种智慧系统都能滋养我们每一个当下的生命。

我们怎么贯通并圆融这个“通延”呢?实修实证,进行高维实践。
我们可以叫它为喫酿茶高维实践,在我们完完全全平静,完完全全放松的状态下,恭敬请出茶叶,开水、茶器。不忙不乱的坐下,不急不躁的沏茶,自自然然的完成所有程序后,深呼吸,微闭双眼,这个当下,我就是茶,茶就是我......
人居三才中,观万象可知四象,即生、长、收、藏之理,观四象可知一物之阴阳,明一物则可观万物,观万物可证天地阴阳之理, 从而返回先天阴阳以归一炁。所谓以心观道,以道观物,知万物皆自虚无一炁中生,离我离物,破物我之五障(古人修道之五障,即烦恼障、业障、生障、法障、所知障),则万物无彼此、无贵贱、无是非、无利害、无生死,万物齐而归一。
茶道不外乎人道。茶道的本身也是一种对心灵能量的疗愈,我们完完全全平静下来,完完全全放松下来,让我们放下疲惫烦恼回归根本,这个当下茶与人是一起的,是合一的。在这个当下,我们可以感知神奇的一股天地之气,它既是自然界本草,又是宇宙间的混合物。这个时候,茶就是一股天、地、人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看不见的波,我的意识能量与茶的天地灵气能量完全结合,它们奔跑在浩瀚的意识流中,享受自由的穿越。我们完美的合一,就是照见自己,照见光合作用与风雨的洗礼,照见黑暗与光明的洗礼,照见众生当下能量的流动。


它带给你定力,带给你宁静的力量,生命遇到宁静的时候,一切情绪的派生就被化解。那些恐惧,怨气,纠结,拧巴,烦恼等有限的东西,都会被这个大能量调制。把不和谐调制到和谐状态。茶带着的这股宁静能量,就开始令你心境敞开,接纳一切无限性的发现,你只要做到的跟随这个能量去向那里,生命就会被经验到未知的秘密。如果你足够的开放自己的心灵,那么你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你需要相信它,允许它给到你的这份心灵飞跃。

这个喫酿茶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上通下延,当我们完全的理解了它真正的内含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主题,不需要去说怎么去做,下面一切发生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那么的应时应运。当这个同频共振的能量结构越做越小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被认知给固化了。喫酿茶本身可以接引活水的,但我们给固化成死水了,这是因为自身能量结构频率的匹配。
我所描述的上通指的就是活在当下,这个当下接通内在活水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借这个活水的能量结构,投影出一大批天火同人来,形成共修团体

这个下延也是活在当下,也是借用道的活水,有《易经》《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华传承为依据,认识自己、疗愈自己、活出自己、绽放自己、且无条件、无分别的利万物而有静。
这个上通下延有个商增,这个商增就是人道的运化,把固化能量化为更高层次的能量结构。它恰恰是一个临界的枢,也叫节气的节,节走中道了,气就顺了,就叫道的能量流通,最后是法器的大众普度化,如果这个节做不好,这个功课就做废了,把题做杂了,等于没有做。
这个联横驭纵整体的合一,也就是上通下延的每个当下。过去心不可得,我们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开放未来之念,不受他境所染;现在心不可得,止一切攀缘;我们只安住当下,本无所执,亦无所求,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只需要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这个当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关注分享大家成长

点击链接寻妙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道炁开脉轮调病法
道炁开脉轮【图简】
2022天天新文道炁开脉轮
天天新文道炁学苑 百篇天天新文道炁书苑 百篇


最近新文点下看:

      

手印

脖子一转嘎巴响,咋办?

密宗虹化之迷

心经多密义

嗔恨的修行力量

123456

结婚也是修行

女人的下半身,决定了下半生

钱与开悟

瑜伽名乐高能量(藏)

比交媾更快感!

阴体阳用  阳体阴用

投·胎

拍腿疗痔疮…人体自大药

郁抑症,有中药可治

打坐境界详解

中脉修法

长寿与丹道之秘

明心见性的奇妙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儒文化

释文化

道文化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心斋 坐忘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止 观 禅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致虚极 守静笃

大学之。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后有定,而后能静,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而后能得!


佛,觉悟

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道,可。

道,非。

常,道!

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

道 者,理   也    乎!

炁 者,能  可  乎!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声明:

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关注分享大家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