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心见性的奇妙

伴您同行👉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开脉轮调病  慧心净空灵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慧心明。

道炁开脉轮乐明空常净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南怀瑾先生:明心见性的奇妙境界和体验,注意不可执着



【按】以下摘自南怀瑾先生著作《禅海蠡测》,文中“白话参考”仅供参考,欲深入理解,请研读原文。

 



二、做工夫。本为修定修观之俗语别名也。今与参禅合一而言,颇有说焉。工夫一途,在禅门即谓行履,或称工用,亦称日用事;若在未明心地以前,皆属于参话头之事,已简如上述。

 

【白话参考】第二、禅宗的“做工夫”。禅宗所谓的“做工夫”本来是修“定”修“观”的通俗别称。现在把它与“参禅”合在一起讲,颇有讲究。“工夫”这件事,在禅宗里就是所谓的“行履”,或者称“工用”,也被称为“日用事”。如果是在没有明白心地以前,都属于“参话头”之类的事,前面已经简述过了。

 

今言其已明心者,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虽不起分别念虑,而于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如飞鸟行空,清风疏竹,了无挂碍。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

 

【白话参考】现在要说的是,已经发明心地的人,在明心见性之初,感觉身心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都成为一体,犹如同在大圆镜里一起映现。心里虽然不起分别的念头思虑,但是对于见、闻、觉、知,却了了分明,犹如鸟儿飞行在空中,清风穿过稀疏的竹林,没有一点牵挂妨碍。心中明了而境界空寂,就像万里晴空一般;而身体轻松愉快,又像春风吹拂柳絮。

 



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有者,即于山边林下,涵养腾腾。或有掩室入关,杜绝外缘。凡此皆为顺缘直道,尚易著力。若处尘世中,行平常事,于热闹场中,灯红酒绿处,著力保任,事实为难。稍有不慎,反为境牵。一回放将去,再转殊不易。

 

【白话参考】这时必须保任好自己的境界(所谓保任,就是保护而运用自在)。有的人,就在山边林下,涵养升腾。或者有人开始闭关,杜绝外缘。凡是这类情况,都是随顺善缘而径直行道,还是容易着手的。如果你身处尘世,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尤其是在热闹应酬的场所中,灯红酒绿的地方,要努力保护任用,那就实在不容易了。稍有不慎,就会反被热闹的境界所牵引。一旦放任自己回到未悟之前的境界,想要转身再悟就太难了。


 

然道力坚固,智慧极顶者,觌面相逢,随时认得。虽然,到得此时,直须如丧考妣,潜符密行,只许自行将养,缄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焉有一日,或一时,此境放去,心身顿寂,兀尔若忘,人我天地,皆已抛向那边,更无一法存在。如冰消于水,踪迹全无。所谓“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

 

【白话参考】但是有些修行力量坚强、智慧极高的人,一旦经历过开悟的境界,之后随时都能认得,不会轻易丢失。虽说如此,真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像死了父母那样收心内敛,秘密修行,暗中相应,只能自己默默涵养,默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然有一天,或者有一刻,开悟时的那些境界也放下了,心身顿时寂静,静静地好像忘记了一切,人我天地,都已抛到那边,也没有任何别的存在。好像冰溶于水,全无踪迹。正所谓是:“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

 


此时住定,或经短时,或经数日,乃至更久。忽复觉来,如雨过天青,昔之扰扰者,皆如昨梦,此心此身,语默动静,皆如在梦中镜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初则于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自己无能作主。偶或一次,或时常碰到,皆是幸值。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一点无自力可用处。

 

【白话参考】这时定在寂静中,或者经过一会,或者经过几天,甚至更久。忽然醒来,好像雨过天青,过去的一切扰扰攘攘,都像一场梦一样;此心此身,语默动静,都像在梦中、在镜里。正如古人说的:“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是,这种境界最初是在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的,自己并不能作主控制。或者偶有一次,或者时常碰到,都是靠运气。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自己丝毫也控制不了。

 

久久工深,捉住关捩子,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即离此界。要翻身入此,即出彼中。到此可见来去空有之实义,佛法现前矣。

 

【白话参考】久久工深,捉住了关键,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就能离开这里的境界,要翻身进入这里的境界,就能从那边出来。到此,可以明白来、去、空、有之真实意义,佛法终于展现在面前了。



 

虽然,犹未也,直待脉解心开,六般神用,无不自在。凡悟性之人,自解作活计,更不须乎显说。此正三昧耶所戒处也。

 

【白话参考】虽然如此,但还不究竟。要等到脉解心开,六种神通都运用自在;那时,有悟性的人,自己会了解如何修持,不须别人多嘴;这也正是三昧耶戒所禁止的。

 

至此即可谓悟乎?曰:非关悟与不悟,仍所谓工夫边事耳!沩山云:“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上根利器者,凡此种种,皆是剩语,一堆老烂葛藤,何须把捉。须顶天立地,本来平常,一个大丈夫,何有于此哉!

 

【白话参考】到此就可以说是悟了吗?回答是:这些其实都与悟不悟无关,仍然只是“工夫”方面的事情而已!沩山禅师说:“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对于上等根器的人,凡是上述种种,都是多余的废话,就像一堆陈旧腐烂的葛藤,何必理会呢?应该做一个顶天立地、本来平常的大丈夫,何必管这些呢!


 

然“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花样翻新,无妨旧版。但切记取,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之基础处,为小乘说处,尽是上上大乘妙密之行,并无奇特玄妙存在。如执此等工夫为实者,法执未脱,痴狂正甚。以禅门正眼观来,终是钝根小智耳!

 

【白话参考】然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工夫无论花样如何翻新,万变不离其宗,仍然不脱旧版。只要认真记住: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的基础,对小乘大众所说的,其实全是上上大乘的妙密之行,而并无奇特玄妙。如若执着上述这些“工夫”为死板的方法、实有的境界,那就是“法执”未脱,痴狂得厉害。以禅门正宗的眼光来审查,终于只是钝根小智而已!


关注分享大家成长

点击链接寻妙

 

道炁开脉轮图说

开脉轮,安心身

2022天天新文


最近新文点下看:

      

关~系~您

进入第五密度

根轮太阳轮阻塞因

修禅定秘诀【性命圭旨】

“五眼”的功德

开悟的秘密

打坐调和实修

人体能量秘钥

《佛陀》真语,心洗灵涤

面相诊病

能透此关,即阿罗汉

湿疹与牛皮藓疗愈

《大学》格物致知 常明补阙引玉

河图洛书秘密

如何提升灵的频率

国学12道,你在哪道?

天体能量 影响现状

天地人的窍道

圆月满满

镜子法则:疗愈你一家

炁·气·氣

亲密关系中的……

中秋·素女·天

正能量法

胸=半条命

脊柱保养

穿衣服养生

漫画中年夫妻现状

情绪秘密(藏)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儒文化

释文化

道文化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心斋 坐忘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止 观 禅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致虚极 守静笃

大学之。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后有定,而后能静,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而后能得!


佛,觉悟

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道,可。

道,非。

常,道!

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

道 者,理   也    乎!

炁 者,能  可  乎!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声明:

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关注分享大家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