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伟、李磊译:《所有权与控制权:英国公司演变史》 | 新书
作者简介
布莱恩•柴芬思,现任英国剑桥大学法学院Berwin讲席教授。曾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并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担任访问教授。出版《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现代美国公司治理的历史演变》《公众公司转变》等多部著作,在《斯坦福法律评论》等多个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译者简介
林少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曾在西南政法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爱丁堡大学获得法学学位;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获得者。
李磊,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入选外交学院首批卓越青年学者。
序言
《所有权与控制权》一书探讨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议题,即通过追溯英国三百多年的公司历史,试图解释上市公司所有权如何与管理者控制相分离。本书注意到,既有的关于所有权与控制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诸多,也认为这些理论各有千秋。但遗憾的是,这些理论无法对英国的特有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本书主要侧重于回答三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解释所有权与控制分离所需探讨的问题。首先,为什么大量股份持有者希望退出或接受股份稀释?其次,是否存在着对可销售股份的需求?最后,新投资者会趋向于自行行使控制权吗?本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公司法、“投资者信任”、金融机构监管、政治和路径依赖等影响要素的分析,探讨英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的历史演变。
《所有权与控制权》一书能为中国读者提供什么启示?初看上去,答案似乎并不明显。在英国,大型的上市公司很少有支配性股东,这种模式在英国已持续至少数十年(如果不是数百年的话)。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中国上市公司运营很不理想,甚至出现空白期。然而,现在则大为不同,上市公司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之一。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的上市公司遍地开花,成功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数量几可问鼎全球。然而,中国的公司经济似与英国的不太一样。2014年,中国可称之为国家控股的企业占据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的70%, 而在英国,不仅很少出现支配性股东,政府也极少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
即便存在上述差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一书仍然可以为对中国资本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启发式的思索。首先,可以想象的是,中国政府可能会逐步减持公众公司的股份。中国政府如逐渐减少持股比例,将来会否发展成跟英国一样的分散型股权结构?对此,我们还是要回答上述三个问题:首先,持有上市公司大额股份的中国政府,会否倾向于退出公司或接受股份稀释?其次,当中国政府想对国企进行私有化改造时,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需求方?最后,在中国政府彻底退出公众公司后,是否会有投资者寻求购买大额股份,以成为支配性股东?
《所有权与控制权》一书所提出的观点显然无法直接回答上述问题,但英国的经验有助于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英国的历史发展解释了支配性股东为何愿意选择退出公司,这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稳健投资者对股份需求所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在缺乏支配性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如何丧失控股权。中国读者可通过阅读本书,探讨中国是否也存在与英国类似的情形,并据此判断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公司经济的走向。有鉴于此,《所有权与控制权》一书不仅供以历史维度的经验,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中国读者而言,无疑具有相当的价值。
本书中文版的面世,离不开林少伟、李磊的辛苦翻译,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中国法律出版社出版本书中文版。
布莱恩•R. 柴芬斯
2019年10月
目 录
前言/ 001
第一章 背景/001
Ⅰ.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关注原因/ 001
Ⅱ. 相关历史文献/ 003
Ⅲ. 比较语境下的所有权、控制权和公司治理/ 005
Ⅳ.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原因:提出问题/ 010
Ⅴ. 实证数据/ 013
Ⅵ. 时序综述或本书安排/ 021
Ⅶ. 说明/ 024
Ⅷ. 主要思考/ 029
第二章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决定因素:当前理论/ 031
Ⅰ.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经济意义/ 031
Ⅱ. 公司法/ 035
A. 管理控制权和表决控制权的分配/ 036
B. 公司法:作为所有权结构的一项决定因素/ 040
Ⅲ. 信任/ 047
Ⅳ. 金融机构监管/ 051
Ⅴ. 政治/ 054
Ⅵ. 法律起源/ 060
Ⅶ. 路径依赖或“历史的重要性” / 064
第三章 “卖方”/ 071
Ⅰ. 公司成立时缺少大宗证券持有/ 071
Ⅱ. 大宗证券持有的益处/ 073
Ⅲ. 多样化和流动性/ 077
Ⅳ. 代际问题/ 079
Ⅴ. 利润侵蚀/ 081
Ⅵ. 对金融兼并或扩张放开所有权限制/ 085
Ⅶ. 优惠的出售条款/ 088
Ⅷ. 金融市场“自我监管” / 090
Ⅸ. 股息/ 092
X. 政治/ 096
第四章 “买方”/ 103
I. 谁是购股人? / 103
Ⅱ. 股票投资的阻碍因素/ 112
A. 概述/ 112
B. 英国经济衰退/ 117
Ⅲ. 支持股票需求的因素/ 123
A. 投资可用资金/ 123
B. 良好商业信誉的益处/ 124
C. 证券交易所监管/ 127
D. 股息/ 130
E. 投资替代方案/ 138
F. 投资者情绪/ 142
G. 兼并/ 145
Ⅳ. 干预的阻碍因素/ 147
A. 一般考虑因素/ 147
B. 私人投资者/ 150
第五章 至1880 年/ 159
I. 17世纪90年代:第一股公司设立浪潮/ 159
Ⅱ. 英国南海公司和1719—1720年泡沫/ 164
Ⅲ. 上市公司,1727—1844年/ 169
A. 良好基础/ 169
B. 在股票市场上交易的公司类型/ 170
C. 所有权和控制权/ 173
Ⅳ.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成为工业公司上市的催化剂? / 177
A. 法律因素/ 177
B. 市场动态/ 182
V. 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1880年/ 189
A. 铁路/ 189
1. 所有权和控制权/ 189
2. 铁路“狂热” / 193
B. 公司法和工业或制造业企业组织/ 198
1. 法律改革/ 198
2. 公司成立活动/ 200
3. 卖方/ 205
4. 买方/ 206
第六章 1880年—1914年/ 211
I. 英国公司经济的发展/ 212
Ⅱ. 卖方/ 218
A. 从无到有的公司/ 218
B. 退股(至少是部分退出)的原因/ 221
1. 个人主义逐渐式微或多样化经营/ 221
2. 股利/ 222
3. 价格合理/ 225
4. 增资/ 227
Ⅲ. 买方/ 229
A. 哪些人是股份买方? / 229
1. 机构投资者/ 229
2. 个人投资者/ 231
B. 阻碍股份投资的因素/ 233
1. 海外期权/ 233
2. 公司法/ 235
3. 证券交易所监管/ 237
4. 金融中介/ 239
5. 新闻媒体/ 242
C. 促进股份投票的因素/ 246
1. 股份投资较之其他投资的回报率/ 246
2. 评估公开发售的可用方式/ 251
3. 股利/ 257
4. 市场动向/ 259
第七章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1914年前/ 269
Ⅰ. 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传统认知/ 270
Ⅱ. 汉纳(Hannah)的挑战/ 274
Ⅲ. “三分之二”规则/ 275
Ⅳ. 铁路/ 281
Ⅴ. 银行/ 282
Ⅵ. 保险/ 290
Ⅶ. 航运/ 293
Ⅷ. 电力/ 294
Ⅸ. 工业公司/ 296
第八章 1914年—1939年/ 311
Ⅰ. 卖方/ 311
A. 向公众发行股票的公司/ 311
B. (股权)分散化/ 312
C. 公司法/ 313
D. 股息/ 314
E. 税收、经济衰退与竞争对公司利润的侵蚀/ 317
F. 其他税费/ 319
G. 代际考量/ 322
H. 有利的退出条件/ 324
I. 并购融资与公司成长/327
Ⅱ. 买方/ 331
A. 谁在购买股票? / 331
1. 机构投资者/ 331
2. 个人投资者/ 333
B. 影响股票购买决定的因素/ 336
1. 海外选择/ 337
2. 公司法/ 339
3. 证券交易监管/ 344
4. 质量导向的“质量控制” / 348
5. 金融媒体/ 353
6. 投资收益比较/ 354
7. 股息/ 355
8. 市场情绪/ 360
Ⅲ. 所有权和控制权模式/ 363
A. 外部投资者和控制权/ 364
B. 有关股票所有权模式的证据/ 368
第九章 1940 年—1990年:卖方/ 375
Ⅰ. 股票市场减少的变动性/ 376
Ⅱ. 对放松控制权的追踪/ 378
A. 数据/ 378
B. 股权分散路径:兼并活动的重要性/ 383
Ⅲ. 退出激励/ 397
A. 市场力量/ 397
B. 税收制度/ 401
C. 公司法/ 410
D. 证券交易监管/ 414
E. 并购监管/ 417
第十章 1940 年—1990 年:买方/ 421
Ⅰ. 阻碍股权投资的因素/ 421
A. 英国的经济衰退/ 421
B. 管理质量/ 423
C. 股东地位/ 426
D. 税收/ 427
E. 个人投资者的退出/ 429
Ⅱ. 机构持股的兴起/ 431
Ⅲ. 税收与机构“资金墙” / 433
Ⅳ. 促成机构投资者成为买方的因素/ 438
A. 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资产配置/ 438
B. 受困资本/ 441
C. 股权投资与其他国内选择/ 443
D. 公司法与证券交易监管/ 446
E. 并购/ 451
1. 机构股东的优势/ 451
2. 防御策略/ 461
Ⅴ. 机构股东的被动地位/ 465
A. 潜在干预/ 465
B. 怠于前行/ 468
C. 说明/ 473
第十一章 余论:英国所有权和控制权/ 479
Ⅰ. “主流”机构投资者主导下强化的积极主义/ 479
Ⅱ. “攻击型”股东积极主义/ 492
Ⅲ. 私募股权/ 499
Ⅳ. 当前趋势会强化两权分离的原因/ 505
索引/ 509
译后记/ 569
译后记
柴芬斯教授的第一本著作《公司法:理论、结构与运作》于1997年出版后,便令学界刮目相看,也因此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次年,他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跳槽到剑桥大学,并被聘为S.J.伯文(S.J.Berwin)讲席教授,时年37岁,可谓风头无两。此后,柴芬斯教授孜孜不倦、大作不断,但主要局限于论文。直至2008年,才出版了第二本著作《所有权与控制权:英国公司演变史》。与第一本著作充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截然不同的是,本书区域性色彩比较浓厚,局限于英国本土,即通过剖析影响英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因素,试图为世人展示英国公司演变史的另一面。如果说第一本著作让我们看到柴芬斯教授具有放眼天下的情怀,那此本著作似乎只能反映出他胸怀祖国的“狭隘”心态。或许正因如此,《公司法:理论、结构与运作》一书风靡全球,中文译稿也早在2001年出版,国内学界同人可谓无人不知。而本书因上述“缺陷”,未能重演当年冲出不列颠国门的精彩,颇是遗憾。
然而,正如柴芬斯教授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中英两国的上市公司虽存在截然不同的股权结构,本书似乎不能为中国读者带来启示,但实则不然,因为英国公司的发展演变与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维度的素材:支配性股东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会选择退出公司,稳健投资者又会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对股份有较高的需求,等等。换言之,本书虽然不能为中国既有的问题提供直接答案,但至少可以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他山之玉”。由此看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谓颠扑不破之真理。
决定翻译此书后,译者于2012年向柴芬斯教授发邮件征求其意见,没想到,邮件发出不到5分钟,便收到他的回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曾与柴芬斯教授多次联系,除个别情况外,他几乎秒回,并详细解答译者翻译过程中的疑惑。即便是请求他写中文版序言时,柴芬斯教授亦能爽快应允,且在三天内写好并回复邮件。作为英美公司法学界的“大咖”,如此专业、高效地照顾到学界后辈的学习热情,再次向柴芬斯教授表达感激之情。
2012年年底,译者进行了简单分工(林少伟负责中文版序言及前六章,李磊负责前言及后五章),并由此踏上翻译的不归路。其间,有过夙兴夜寐、孜孜不倦,并因而享受过滴水穿石、一气呵成之快感,也有过缠绵悱恻、万念俱灰、难以言表的无奈沮丧感。所幸最后终得付梓,可以说,策驽砺钝是我们最大的感悟。
本书得以出版,有赖于以下诸位人士的大力支持。感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赵万一教授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翻译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招架不住时便会“麻烦”赵老师来一一化解。感谢王珊编辑的细心校对,从提交初稿到最终出版,离不开编辑的高效工作和耐心支持。感谢师妹周文同学对本书部分脚注的摘录和格式修改。感谢西南政法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金克恒同学对最终译稿文字的校对。感谢外交学院2019级硕士生张慧颖、张亚丹、周骏、赵珊、焦鑫雨、章哲几位同学对译稿文字的校对。同时,也借此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家人。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对照查阅原著和交叉引用,本书与原著的标题层级体例、图表体例均保持一致。
当然,因译者本身知识能力有限,加上我们中文表达无可避免的差异,本译稿谬误肯定不少,恳请各位亲爱的读者不吝指正。
林少伟 李 磊
2019年11月
购书指南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
相关阅读
编辑:陈容宾
初审:王艺璇
审核:钟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