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10月31日,在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上,我市印发《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一点颇值得关注:
《方案》提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重点是建设超大城市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
从重庆的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勇于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再造与重塑,才能以整体智治为框架,搭建起城市的“数字筋骨”,建成“数字城”。
在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探索的道路上,城市治理者一定要客观看待“数字鸿沟”产生的根源,才能找到跨越“数字鸿沟”的路径。
“数据是部门自有资源”的观念,阻碍了数字共享。数据共享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条件。即使有明文规定,强调要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但在实际中,各部门出于绩效关系等现实问题,也要思考以下问题:
共享数据是否有法律依据。比如,在街道治理中,办事处希望去职能部门拿到相关数据,但职能部门不愿提供,其理由常是要街道提供直接的政策文件。
如何共享数据。是采取物理方式,对原始数据定期拷贝、跨系统上传,还是通过网络接口方式实时同步?这些都是数据提供方关注的问题。
共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争议及责任如何追责。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城市治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缺乏统一框架与一体化构架,多是各部门“一根筋”各自运作。
业务条块分割、难以协同,影响了数字共建。在实操过程中,由于部门职能和履职方式的不同,很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战、各管一块的现象。放到数字化建设中,就体现为在多领域低效配置、重复建设。
最常见的是,群众通过数字平台网上办事,更希望通过一个平台“一网尽办”,但因为条块分割业务难以协同,群众不得不登录不同的办事平台,点击众多的链接,下载繁杂的APP。
管理手段单纯依赖技术化,割裂了数字共治。仅从技术视角来推进数字化转型,势必会造成数字化城市治理工作中过分依赖技术。事实上,技术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才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更是生产方式、社会活动、民生事务的结构变革。这些变革与创新,又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规范与体系化发展,这样才能形成数字化城市治理机制的高效闭环。
但在现实中,面对数字化治理带来的难题,部分城市或部门只是简单信奉“技术至上”,缺乏数据驱动智能的整体化思维和路径,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共生与互构,造成了在城市治理中,管理技术难以有效黏合数据的困境。
近年来,重庆在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工作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紧扣数字重庆建设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激励基层创新,总结典型应用,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实践中做出了斐然的成绩,迈出了跨越“数字鸿沟”的坚实步伐。
未来,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重庆还应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下深功夫、花大力气。
聚焦推进超大城市数字化业务的流程再造,建强“数字筋”。坚持以城市治理任务为线索,深化业务纵向贯通,通过“三张清单”“一件事”等方法,构建标准化治理业务的数字化全链条闭环管理。
以清单制度为切入点,从数字化层面实现治理业务的环节贯通、功能贯通、机制贯通,打通治理业务的“数字筋”。
以核心治理业务流程为线索,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实现全过程的数据畅通,建强治理业务的“数字筋”。
深化把握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机制重塑,建好“数字骨”。以全面深化改革与数字化改革为指导,以“1361”建设重点任务为核心,聚焦超大城市治理中改革发展的急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难点卡点等,建立数字化全过程闭环治理机制,搭建好数字化治理机制的“数字骨”。
特别是要强化市、区县、乡镇(街道)治理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以标准化为切入点,实现城市治理工作的跨街镇、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对接,完善全市数字化治理运行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效能,建好治理机制的“数字骨”。
持续推进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的体系重构,建成“数字城”。以人民需求为标准,进一步深化把握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定位内涵,明确基本体系构架和功能定位,构建好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框架。
做好顶层设计的整合统筹领导。以党建为统领,通过党建工作横向联通治理主体,运用全链条规划技术实现治理业务整合统筹,搭建好数字化治理的“主心骨”。
做好六大系统重点应用的整体运用构架。厘清职能逻辑关系,明确系统应用的协同,实现治理的数字共享,搭建好数字化治理的“数字框”。
做好数字化资源整合,实现整体共享。通过“数据技术+数字社会”来强化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进而实现全方位数字共享,推动各级治理中心的协同、共建、共治模式有效落地,最终建成“数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