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王祥 重庆瞭望 2023-12-28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记者永远在路上,只为探究真理、调查真相、传递民声。当下,巴以冲突炮火连连。逆行前往报道的中国战地女记者陈慧慧,因为直面战火而登上热搜,被人们称赞。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升级与行业变革,离基层越来越远也正成为一些记者的常态,常常是“人在家中坐,稿从网上来”。
今天是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身处行业变革时期,记者如何离基层更近、离真理更近?新闻舆论工作这件“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又该如何应对人心与技术变革的考验?

▲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陈慧慧坚持每天抵达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重庆瞭望截图


一直以来,提到媒体记者,许多人都会投以崇拜的眼光,因为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追求真理与真相的征程中勇往直前。


上世纪30年代,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范长江,深入西北地区辗转三千余里,写出了多篇反映西北地区社会现实及历史问题、红军长征等情况的著名通讯。当报纸运到延安,毛泽东看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这篇报道后非常高兴,亲笔致函范长江。

新中国成立后,为写好焦裕禄,“人民记者”穆青多次深入兰考,走焦裕禄走过的路,访焦裕禄访过的农户。新华社记者徐光春回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华社调研时,看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手稿,深情地说,“这是真正的不朽之作”。

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用笔触与镜头,记录着改革发展与社会变迁,守望着公平正义,推动着社会进步。

在党的领导下,记者们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022年2月13日,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新华社记者江宏景在北京冬奥会比赛现场拍摄。/新华网

对记者而言,深入基层才能找到“源头活水”,创作出冒着热气、有生命力的好作品。

但如今,一些记者逐渐成了“坐者”,出不了门、进不了村、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正如范敬宜批评的那样: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

部分记者不爱下基层,原因是复杂的:有的思想懈怠,怕苦怕累不愿意下基层;有的心态失衡,看见自媒体投机取巧成功案例不断,便不再甘坐“冷板凳”;有的对技术过分依赖,把电话里听到的当成现场了解的,把照片、视频里看到的当成真实发生的;有的是媒体考核机制的导向出现偏差,下基层采写稿件“性价比低”,一些记者不愿采写……
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都不会过时。在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真的时代,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仍需专业记者奔赴一线、深入基层,采写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作品。

▲忙碌的身影。商海春 作/新华社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面对当下的媒体行业之变,这不失为记者走进基层、走近真理的“行动指南”。

对记者来说,提升笔力关键在于练好脚力。不论何时,记者都要坚信,好新闻永远在路上,好作品是走出来的、跑出来的、蹲出来的,而不是守着电脑编出来的。

对于媒体来说,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用制度鼓励多出“田坎记者”。当下,新闻生产速度的确越来越快,甚至已经以秒为单位。但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媒体也要激励记者多下基层,采写有深度、有温度的好作品。

对于社会各界来说,也要呵护包容记者,为记者采访大开方便之门。今年9月,媒体一篇文章《媒体不监督,问题就不存在?》火爆网络,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一个令人无奈甚至愤慨的现实:一些地方记者的正常采访频频受阻。

当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时,当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当公平与正义被阴霾裹住时,只有让记者抵达现场,才能让真实真知见诸媒体,让公平正义抵达人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前路漫漫,愿诸位记者朋友手上有活,心中有诗,眼里有光!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杜铠兵 伏一晨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这场高规格的大会为“科技交流”而开

● 让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 从“六个冲刺发力”看重庆机遇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