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取经之路才刚刚开始
8月20日,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引发热议。有人称它的成功不仅是游戏行业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里程碑。
仅凭一部《黑神话:悟空》,难以彻底清除游戏行业被污名化的舆论干扰,但我们需要一次次“金猴奋起千钧棒”的“当头棒喝”。
不少游戏玩家都会记得,多年前某媒体曾刊发一篇名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文中所提到的“精神鸦片”,是指游戏;“千亿产业”,则是指游戏行业。
时间总会以它的方式给出答案。
今时今日,无论是《黑神话:悟空》上线后引燃的舆论热度,还是它从深度和广度上给同类型游戏带来的降维打击,以及它在“文化出海”上的亮眼表现,都强有力地回击了那个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是时候停止对游戏行业的污名化了!
《黑神话:悟空》被业内广泛认为是首部国产“3A”游戏。所谓“3A”,是指需要投入大量金钱、资源和时间所达到的制作标准。它的出现,意味着国产游戏也可以和国外大作“掰手腕”“打擂台”。
它之于国产游戏,就像《流浪地球》之于国产科幻电影,对于各自行业来说,都有着“破冰”的意味。它的热度还在发酵,后续如何,不妨静观其变。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无需额外的溢美之词。但有一条经验值得记住:跳出游戏看游戏,才有可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比如此次《黑神话:悟空》上线后,有多家主流媒体旗下的官方短视频账号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体验这款游戏。对此,有人支持,为敢于转变的官媒点赞;有人质疑,认为商业介入可能会传导不良的价值观;也有人反对,仍将游戏视作毒害青少年的“洪水猛兽”。
一个正常的、多元的社会有底气接纳不同的声音。穿越舆论的迷雾,对于游戏行业而言,唯有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拿出经得起玩家、市场,甚至是时代检验的“硬通货”,才是王道。
“求取真经”的道路必然艰难,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唯有如此,游戏行业才能走出“不是精神鸦片”的自证死循环。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是大IP,也是改编的“富矿”。但它们不应成为资本狂热下注、无限暴力开发的对象。
《黑神话:悟空》的背景设定是,已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更想回到花果山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和他外形、性格都很相似的“天命人”,开启一段西游之路。
由此可见,《黑神话:悟空》虽然取材自《西游记》,却已经有了明显的二次创作风格。这种风格与小说原著中的探险、闯关、克难等精神一脉相承。游戏既有了时代风貌,又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细数下来,包含了神话、武侠、爱情等诸多元素的《西游记》,一直以来都是一座“富矿”。今天更为人熟知的是,堪称无数人童年回忆的86版《西游记》,充满“无厘头”元素的《大话西游》,掀起国漫热潮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可以说,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间,以中国经典神话为主题的国产动画电影,备案、立项的作品约为119部。其中,“孙悟空”最受欢迎,是24部作品的核心人物。取材者众多,但出圈者少,部分作品甚至引发观众强烈“吐槽”,最终惨淡收场。
不只是《西游记》,最近上映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也遭受了一波“口水仗”。选角不合适,剧情“魔改”等争议,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的热度。由此带出一个老生常谈的症结点:如何在尊重原著和创新表达之间找到平衡?
解决的路径或许有很多,这里只说一点——轻松。轻松点,尊重观众的审美和智商,别老想着要给观众“摆道理”“上价值”,价值都是从亲身体验中得来的。
《黑神话:悟空》是一款游戏,让人在游戏中感到快乐、放松,就是它的基本使命。这对于其他文艺作品、文化产品,也有着借鉴意义。松弛感来自实力和自信,嘻嘻哈哈的孙悟空不正是如此吗?
“七十二变”的还有风云变幻的文旅市场。要想接住“天降流量”,就要让“悟空”吹出的每一根汗毛都能变出新的“猴王”。
如今的国产游戏里,并不缺少国风、国潮元素。比如,游戏中与现实场景高度相似的历史古建,作为游戏画面语言的重要一环,能给受众带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与虚构、架空的场景不同的是,它们往往还能成为线下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黑神话:悟空》中大量被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是游戏的一大亮点。拿重庆来说,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宝顶山西方净土变等造像,均出现在了游戏里。极高的还原度不仅带给玩家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将中华文化基因“刻”进了当代游戏中。
被带火的还有山西文旅。据不完全统计,《黑神话:悟空》在全国选取了起码36处古建筑作为游戏背景和元素,山西占据27个,其中包括南禅寺、佛光寺东大殿等著名古建筑。飞猪数据显示,游戏上线当天,山西旅游热度环比上月翻倍。
如何承接“泼天富贵”,是这几年各地方文旅部门绞尽脑汁试图作答的“必考题”。需要把握的一点是,要着力重塑文旅行业体验感的新维度,让消费者愿意自发地参与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再造,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区别于线上虚拟游戏,线下文旅市场怎样升级迭代,如何为游客打造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感,成了目的地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试想一下,游客慕名前来,感受的是低下的管理水平,看到的是粗俗的宣传广告,消费的是千篇一律的劣质小商品,又何谈文化尊严?何来文化自信?
今天的人们,渴望在消费市场上寻找到能够激发内心共鸣的产品。尤其是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IP,能够为我们带来长线的情感触动。珍视这种需求,重视这种共鸣,放大这种效应——它带来的效益绝不局限于游戏、文旅行业,其他领域同样如此。
无论是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的纷纷“出圈”,还是对经典文化IP的当代化改造,抑或是线下文旅市场的转型升级,核心命题都指向一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
求解这道题,还需要更多敢于向旧秩序发起挑战的“悟空”。
责编丨伏一晨
责校丨冉苗俊 王祥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应届生认定标准放宽,透露什么信号?
● 你为情绪价值买过单吗
● 三中全会后,重庆这个领域动作频频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