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晓楠,邱金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洪晓楠,邱金英 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 2022-04-25

作者简介:洪晓楠,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教材、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所获得的解题能力、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是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学会解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文章出处:洪晓楠,邱金英.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1):38-44.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获得感主要是指主体以获得现实利益为基础,并对所获利益与自身预期相对比之后的主观感受,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主观反映,因此,获得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具体到思政课而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和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严格说来,思政课的获得感既包括教师讲授思政课的获得感,也包括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这表明,思政课的获得感是一个双向接受的过程。教师讲授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备课、讲授、讨论、考核)得到学生认同、认可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物质上的激励,也有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既有学生表现出来的满足感,也有教师的主观感受。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高,教师教学的获得感就有所提高,就能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彰显教师教书育人的尊严和人格。本文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

思政课获得感是一个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相对变量,因此,思政课获得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观感受性。思政课获得感是一种主体的感受,是主体对思政课在心理、情感、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感受程度或满足程度,是知情意综合作用的结果。二是客观性。获得感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实在获得感”与“意义获得感”的不同层次。“实在获得感”主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可衡量、可测度、可评估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而“意义获得感”则属于价值形态的获得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性的力量。思政课获得感应该是“实在获得感”与“意义获得感”的统一,是知识(真理)形态与价值形态相统一的结果,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三是相互作用性。思政课获得感是主体(受教育的个人或群体)基于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可能性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做出的认知和评价,因而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接受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四是相对性。由于思政课获得感具有主观感受性、相互作用性,因此,不同的主体主观感受的程度就有所不同,所以,思政课获得感具有相对性。

由于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课程,因此,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可以用一些指标来衡量。从宏观上说,通过思政课,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获得感简单来说就是使大学生听了觉得在理、学了感到有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时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具体来说,思政课的获得感不仅指使学生在知识上学有所获,在价值观养成上学有所成,在方法论上学有所专,而且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喜悦、满足、荣誉、尊严、自豪等感受,使学生在知识增长、能力提升的同时,内心得到滋润、涵养,境界得到提高、升华。毋庸置疑,这些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二、从“范式”理论看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的因素、心理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等。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可能进行全面分析。我们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从库恩“范式”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接受思政课的主要内容,从而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

(一)从“范式”理论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的主要内容

“范式”这一概念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独创。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先后对范式作了20余种不同的解释。英国语言学家玛斯特曼把这20余种解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形而上学范式,也叫元范式,它是范式中层次最深也比较牢固的部分,构成范式的核心,包括某些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乃至世界观等;第二类是社会学范式,如公认的科学成就、具体科学成就、一套科学习惯,或是一套政治制度、司法裁决等;第三类是人造范式或建构范式,如教科书或经典著作、工具仪器、类比、格式塔图象等。总括库恩对范式的种种论述,他所说的“范式”,主要就是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范式在科学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心理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在理论和方法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模型和框架。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成为该专业或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专业或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

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形而上学范式即元范式,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二是社会学范式,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是人造范式或建构范式,在思政课中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此外还包括教师编写的教案、讲义和制作的课件等内容。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其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因此,从“范式”理论来看,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和学生接受的角度来看,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

马工程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属于人造范式或建构范式。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一般来说,教材体系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章节均衡,前后呼应,具有内容的全面覆盖性、学术的权威性、理论的科学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等特点,是开展教学、建立教学体系的首要依据和前提条件。教材的语言是政治性文件、有关规定的精神或理论原话,比较偏重于书面语和正式化,虽然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是可能距离青年学生的需求比较远,欠缺情感性和感召力。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下大功夫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从而将其转换成贴近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符合他们成长期的心理预期和易于他们理解的教学语言,避免照本宣科和脱离学生实际的假话、空话、大话,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体系。思政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开展教学,才能真正由知识体系升华为信仰体系、价值体系,真正实现思政课的理想信念教育目标。

2.范例

大学生通过学习范例(元范式),能够有效地获得解题能力,从而增强思政课获得感。从教师教学思政课的实际来看,要重点教会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学生的学来讲,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获得解题能力的提升。这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会解题是学习范式的应有内容。由于“范式”中最重要的是“范例”,因此,我们将其独立出来。库恩特别强调“我最关心的是范例”,“‘范例’正是为‘范式’第二种更基本的意义提供了新名称”。所谓范例即具体的题解,如理科学生做的习题。同样,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答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锤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些是现今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考验,极富有挑战性。

3.方法

大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学范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化理论为方法的能力,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理论可以转化为方法,任何一种方法的背后都有理论的支撑。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契先生也反复强调“化理论为方法”(方法论)和“化理论为德性”(价值论)。可以说,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凸现方法意蕴,这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学开始,学生就被众多的哲学概念和抽象论证、推理的方式弄得苦恼不堪,但却可能没有任何真正的体悟。由于学生从小就学习政治常识和思想品德,所以他们在刚开始学习哲学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结合案例来分析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兴趣。

4.德性

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形态,而且渗透了很强的价值判断、价值形态。如何打通知识形态与价值形态之间的联系,即化理论为德性,这是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因素。通过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学范式),大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从而增强思政课获得感。哲学家冯契所说的“化理论为德性”,即是说把自己学习的哲学知识、哲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之中。在初始阶段,学生们可能觉得这样做比较机械,也不知道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或者基本原理,或者即便知道也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多了,学生们会慢慢地感觉到这些理论和知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化到人的思想之中,就逐渐能够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转化为日常生活了。

5.评价

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因素。考核方式既是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结果的考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更是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的一种表征。为此,可以构建以过程管理为导向的“全程化互动式”考评模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起来。考核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互动环节,对“教”与“学”具有独特的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是双边、双向和交互式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的设计,一方面牵系着教师的“主导性”,另一方面关联着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直接关乎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在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中,第一个影响因素教材主要在于教师,第二、第三、第四这三个影响因素既涉及到教师的教法,也涉及到学生的学法,只有两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第五个影响因素评价,既涉及到过程性评价(重点在教师),也涉及到结果性评价(重点在学生),实际上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前四个影响因素,我们是根据“范式”理论提出来的,第五个影响因素是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提出来的。

三、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

基于上述从“范式”理论分析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

(一)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

对于文科类学生,可以结合专业实际,适当延伸和拓展教材的部分内容,让他们在学习“原理”课的时候可以直接感知到对其专业课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意蕴,特别是矛盾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等。对于理工科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实际、科学史和工程史的内容,一方面尽可能地将教材内容通俗化,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实际,讲清楚他们如何自发地研究哲学或自觉地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做出自己的贡献,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来讲课。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新的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科技伦理,强化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对于艺体类学生,教师可能得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考虑结合一些艺术家和体育明星的成才之路进行案例分析,这种形式比较切合艺体类学生的接受实际。这些措施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精心准备的精彩教案。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思政课教师对教案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处理教案与讲稿、讲义的关系,有些教师把教案写成了讲稿、讲义。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对思政课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不理解教学设计与设计呈现之间的关系;对教学内容的把控不准,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确。有的教案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明显超出实际教学学时所能完成的任务,脱离教学实际,单纯为参赛而制作;有的教案知识化倾向明显,教育意义、方法论意义不突出,没有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结合起来,部分内容、案例陈旧,不接地气;部分教案还存在着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必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把教案的规范制作作为重要内容来培训;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加强教师对思政课课程性质的理解,使教学真正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由知识传输向价值引导转化;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引导,鼓励创新,努力实现经典理论与时代发展的有效融合、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新技术的有效结合。

(二)引导学生学会解题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就必须首先学会解题。而要学会解题,第一步就是练习例题。在“原理”课每一专题的教学中,都应根据该专题的特点,安排适量的典型例题,通过老师重点讲解,或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实战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感受到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会有一种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喜悦感,从而在这种喜悦感中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

(三)让学生掌握化理论为方法的本领

学习思政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这个环节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教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本身就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补充;二是有的教师本身对理论把握不深不透,因此,结合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只有通过对典型案例、典型问题、典型事实的哲学、经济学分析,通过揭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或实践意义),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化理论为方法的本领,才能达到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终生受益的目的。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自2002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政课教学,探索了一条“化理论为方法”的捷径,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相关院校的大力支持。

一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整体优化案例教学,为广大师生提供多个案例教学触点。一方面,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案例教学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使案例教学真正“活起来”,研制和开发了“案例云媒”(案例数据库网站)、“安卓版”APP、“苹果版”APP和“微信公众号”,为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提供多个案例教学触点,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提炼四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案例,主编出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教学案例》,供教师使用。

二是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手段,创建“经典的味道”微信公众号,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大学生经典著作阅读实践体系,让学生品尝和阅享“经典的味道”。“学经典、读经典”,原汁原味领悟我们党和国家有关重要历史文献和理论经典,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源头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也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深入学、刻苦学、经常学、反复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高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16年3月,学校创建“经典的味道”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宣言》微课堂,旨在融入时代元素,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展《共产党宣言》研读主题实践活动,进而组建校内外专业教师指导团队,定期邀请国内名家开展专题讲座,建立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经典阅读实践体系,为丰富当代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内核提供滋养和力量,进一步坚定其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该微信公众平台的突出亮点在于,它不仅关注阅读内容本身,还关注大学生阅读体验、阅读行为、阅读习惯和阅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以及阅读服务的提供等。《共产党宣言》微课堂开设“经典有约”“活动开展”和“分享空间”三大主题板块,设置“文本品读”“专家导读”“名家研读”“推荐阅读”“名篇必读”“名师讲坛”“征文评选”“品读分享”等特色专栏,动态更新,实时共享,力求建设成为《共产党宣言》阅读服务的助推器和相关资源的“集成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经典著作“阅读不下去”的实际困难。微课堂开课以来,在全校4800多名学生中开展了两届《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优秀征文评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通过实践使学生化理论为德性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双峰对称”理论,如果将这个理论运用到思政课教学评价之中,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教师的师德、解题能力、言行等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程度和接受程度;从学校与社会大环境来说,社会环境直接影响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两个方面的双重影响(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社会对学生的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化理论为德性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社会实践。为此,应注重社会实践育人,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大课堂,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实践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现实感和吸引力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环节。大连理工大学的具体做法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4—8人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对校园、大连及周边地区的主题调研活动,根据课程要求自主确定选题,提交调研计划,实地调研走访,撰写调研报告,课堂汇报交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民情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针对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教师教学吸引力、感染力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探索建立了以过程管理为导向、三环联动的“全程化互动式”12345考评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助教制度为支撑,以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积极性为抓手,以课堂互动、实践教学(小班研讨+经典文献品读+社会实践)、期末考试(“原理”课闭卷考试、其他课程机考)三个基本考核环节为平台,以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知识考核与政治素养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四个相结合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行”五种能力为目标的“全程化互动式”考核模式与评价机制,寓考核评价于全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

与此同时,大连理工大学为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创新的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多维系统案例分析”考核方式(见图1),在校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激发了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热情,推动了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换,增强了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帮助大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从而也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往期回顾
秦书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
李宝贵,庄瑶瑶,陈楷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意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特点、挑战与对策

执行编辑:邹凡;责任编辑:徐治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