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制造了英雄,我们杀死了英雄

陀螺凡达可 陀螺电影 2021-02-19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今日作者  陈思航

 今日编辑  车小爷




前言


年近90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再次为大家奉献了一部大师级的作品。


但是昨天上映后,排片仅有0.4%,票房50万。


尽管没有删减,没有遮挡。


仍然没人去看。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理查德·朱维尔,在1996年亚特兰大爆炸案中,因为率先发现了炸弹,成功拯救了无数生命,被誉为人民英雄。


但“英雄”只持续了几天,他立马成为了爆炸案的嫌疑犯,被媒体大肆报道,抹黑。FBI开始全天监视他,调查他,诱骗他,骚扰他。


一夜之间,我们成就了一个平凡英雄,我们又毁灭了他。



为什么伊斯特伍德要在今时今日改编这个事件?


社交网络在最近这几年已经成为了舆论法庭,尤其是在美国,新闻媒体和政府在把一个人推下悬崖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也都有目共睹。


当然《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不仅仅是“事件”、“故事”以及“表演”层面的好看,它更是一部在技术上无比精湛的大师级作品。


我们的作者思航通过这篇文章,分析了使得本片观影体验如此流畅、动人的好莱坞古典主义风格。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这周末有时间的话,赶快去看。


因为到了下周,0.4%,可能就只剩0.1%了。



-- 陀螺    


在贺岁档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许多影片都在蓄势待发。要在这时候的院线片单中,选择一部合格的作品,常常会引发选择困难症。


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似乎让一切都变得轻松了起来。


其实,那些常常到电影院观影的观众,一定在观看他去年的《骡子》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某种独特性。


无论是《骡子》还是《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都是与主流的院线电影完全不同的作品。人们很难说明它们的罕见之处,但它们确实又能给人一种极为流畅、舒适的观感。


▲ 《骡子》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因为伊斯特伍德的这些作品,保持着某种惊人的古典性。


如果说新浪潮的猛将、时年89岁的让-吕克·戈达尔,直至2018年的《影像之书》为止,都在试图创造更加新奇的影像;那么与戈达尔一同出生于1930年的伊斯特伍德,恰恰就是古典好莱坞风格的捍卫者。


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他仍旧在使用着这种锤炼了数十年的古典技艺。或许对于许多欧洲电影迷、尤其是新浪潮爱好者来说,会对这种传统抱持着某种轻蔑的态度。


但是,古典之所以能够成为古典,其实也有它的道理——这种影像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最为流畅、舒适的观感,其实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那么,什么是好莱坞的古典主义风格?


它主要指涉的是好莱坞古典时期电影中,以连贯性剪辑系统为主体的影像风格。我们熟悉的过肩正反打、视线匹配等技巧,都是这种风格最重要的武器。


它们会引导我们关注最重要的信息——发言人或是视线的落点等——以此来推动叙事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它们还保持着一种惊人的透明性(“连贯性风格”之名恰恰来源于此),不会让我们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也让我们得以彻底浸没在影像中。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但是,存在这些既定的技巧,并不代表古典风格就是一成不变的套路。就像长镜头风格也能拍出杰作与废品一样,在大师手中,正反打也能展现出极尽细腻的用法——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伊斯特伍德就让我们见识了这一点。


在理查德·朱维尔、他的律师沃森·布莱恩特与两位警官对谈的那场至关重要的戏中,正反打的细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戏里,朱维尔第一次发自肺腑地对着FBI的警官进行了批判。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很多观众一定觉得这场戏很能调动情绪、很“燃”,但他们很可能没有意识到,伊斯特伍德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正反打变体达成这一点的。


因为,这种古典主义的风格图式实在是太“透明”了。


在刚开始的时候,朱维尔、律师和两位警官被分解成两个双人镜头,但它们其实都是“伪双人镜头”。



在朱维尔和律师所处的镜头中,灯光主要关照的是密集地进行发言的朱维尔,而身形较暗、较为沉默的律师处于画面的次要地位;在两位警官的那个镜头中,发言人主要是乔恩·哈姆扮演的、咄咄逼人的汤姆·肖。


所以,这两组双人镜头之间的正反打,其实是朱维尔与肖之间一对一的交锋。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随着这场戏的发展,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之所以正反打又名“过肩正反打”,就是因为在A听B说话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A模糊的肩部,这样我们就能同时体认谈话的双方。


而在这场戏中,当两位警官说话的时候,我们本来能够看到朱维尔和律师的肩部。但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就只能看到朱维尔的肩部了——伪双人镜头渐渐变成了真正的单人镜头


伊斯特伍德微微将镜头右移,同时调整景别,最后我们看到的,是朱维尔与肖的特写正反打。


伊斯特伍德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我们逐渐关注场景中最重要的焦点,一方面通过越来越近的景别,创造了一种循序渐进的紧张感。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最有趣的是,当朱维尔在特写镜头中慷慨陈词、批判FBI之后,景别旋即变远,我们再次看到了两个松弛的双人镜头——这恰恰是让观众纾解情绪的过程。


在这场迷人的戏中,伊斯特伍德用这种最不易被觉察的、古典主义的手法,发挥了推动叙事进展的指示性效果,也达成了抒发情绪的表现性效果。在很多时候,即使是那些欧洲艺术电影的风格,也都在发挥着这两种效果。


当然,伊斯特伍德这部技艺精湛的古典之作,不仅仅使用了连贯性剪辑这套武器。其实,更为久远的好莱坞古典主义电影,是并不排斥较远景别的场面调度的,只不过这种调度也和剪辑一样,会被用来展现透明化的叙事——霍华德·霍克斯正是连贯性调度的大师。


▲ 霍华德·霍克斯《疤面人》


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伊斯特伍德通过与剪辑同等细腻的调度,在中远景中展现了奥运会场地、报纸编辑部等一系列的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中的群像。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朱维尔这个个体,还有一个范围广阔的社群。正因如此,这种风格也非常适合用来表述这种社会议题。


那种用超近景别构成的电影,其实是晚近好莱坞电影追求感官刺激的策略。所以,伊斯特伍德的古典性,不仅相对于那些追求电影语汇突破的欧洲电影,也相对于那些当代的好莱坞电影。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看他的电影,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刺激,而是流畅与舒适,我们真的在聆听一个好好被讲述的故事,真的在思考一个含义深远的历史悖论。


有趣的是,理查德·朱维尔也恰恰是这么一个“古典主义”的个体。他坚守着那种颇为古典的价值观,无限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所以他不会“出错”。


在这个万物失格的时代,像朱维尔这样的人早已成为了少数派


年近九十岁的伊斯特伍德,坚守着这种古典主义风格,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在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时,他希望自己的影像不要出一点差错。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陀螺观影团定制纪念书签


昨天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陀螺观影活动后,影迷们也纷纷给出了对大师“东木”这部新片的尝鲜评价,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的吧~


★★★★★


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导演拍得人物真实可信,事件逻辑思维清晰可见,敢于揭露美国法制体制下最高执行部门的缺陷、漏洞,表达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导演角色选的精准到位,演员把各自人物演绎得形象气质俱佳,人物内心塑造得立体,真实可信。儿子、母亲、律师、联邦调查局官员都拿捏得更好,引人入胜。向东木老爷子致敬!电影有深度思考和社会责任担当,勇于挑战美国常年宣传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替普通老百姓伸张正义,洗清冤屈。


整体十分!


-豆瓣网友 devil1999  

★★★★☆ 


当田径比赛的既得影像出现在影片之中时,伊斯特伍德暗示着“运动”的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查德·朱维尔》是一部西部影片,或者至少处于一种西部影片的节奏,以及善,恶对立的价值观之下。 


某种意义上,伊斯特伍德摧毁了“美国英雄”的想象,从而使得《理查德·朱维尔》脱离价值观本身,如此激进,又如此温和,媒体的狂轰滥炸成为了黑色幽默的元素,具体而言,伊斯特伍德提供了宗教,圣徒故事的廉价版本,如同安迪沃霍尔所说:每个人都可能在未来成名15分钟。


-豆瓣网友 没十斤公爵

★★★★☆ 


姜还是老的辣,整部影片真是静水深流。演员们表现上佳,既有个性也有深度。老东木的电影永远不止于事件,永远高于事件。保鲜盒上会留下字迹,心里也一样,偏见这把无形的刃更伤人。


-豆瓣网友  

★★★★☆ 


近90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依然从事着热爱的电影事业,令人佩服。本片在国外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不错。整个故事本身并不像一首哀歌,没有压抑的氛围,没有悲惨的结尾,尽力还原事件经过。当人们害怕被误解不再挺身而出,当真正的英雄不知身在何处,这个时代会需要更多对人性的追溯。

-豆瓣网友  

★★★★☆ 


谁能比塑造了一辈子英雄角色的东木更懂得一个英雄生成背后程式化的运作呢?媒介孕育出自我意识,人们不得不面对被私欲充斥的权威表述。铺天盖地的快门声和闪光灯应验了德里达在《持摄像机的人》里过马路时闪现的那句话——美国人的存在感来自于拍摄和被摄。与其说理查德是被冤枉的,莫如说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背叛。美国的两面性在他身上神奇地交融,一方面有着“劣迹斑斑”的过去,一方面又钟表般的践行着由先驱者谱写的美国精神,而取材于真实事件,是东木坚信后者的存在,他在质问“美国怎么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出答案。


-豆瓣网友 路有冻死宇 

★★★★☆ 


几个主角演技都很棒,妈妈和男主尤其,中途几次落泪,我也跟着湿了眼眶。这种无力感太容易引起共情,想到了《金色梦乡》与《狩猎》,被污名化的人想甩脱这种污名,实在是太难了。东木依然非常擅长讲故事。


-豆瓣网友 Stubborn  

★★★★☆ 


媒体的一句话可能就能让你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真相好像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金钱,流量,权力……个人在国家权力和舆论面前,就如蝼蚁一般。最感人的就是母爱了,戏骨的表演丝丝入扣,准确精湛,催人泪下


-豆瓣网友 五蕴

★★★★☆ 


电影展用朱尔的善良耿直来好好的嘲讽了吃人血馒头的记者和不负责任依赖程序的FBI。大众的偏见和盲从给了朱尔压力和打击,好在有妈妈,有明智的律师,让你我在野蛮的社会里看见微弱的人性之光。


-豆瓣网友 清涟 




往期回顾·年度佳片回顾






·感谢关注·



喜欢这篇文章,

就给陀螺打赏鼓励作者吧~


陀螺会转给每篇文章的作者/译者,

谢谢所有作者的出色影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