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适合做自己的季节」
回复后台关键字“八月处子”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即进行到某个人生阶段,却发现提前备好的通关密码行不通了,计划表变成空头支票,完全握不到方向盘。
面对这种状态,常规解决方案是以“主动求变”来填补空虚和灰心情绪。
日剧《凪的新生活》就讲了这样的故事,为寻求愈合,去到陌生的地方,把既往的生活痕迹清理干净,再拣选些新物傍身。
/ 《凪的新生活》剧照
影片《八月处子》同样如此,它把时间放在八月,借强劲夏季为惨淡的心境冲喜。
如果有“个人史”一说,那么八月就是新旧时代交接的关键时期,人也会从月球B面重返A面。
/ 《八月处子》剧照
电影开篇借角色之口引用了电影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的观点——
“那些看起来像是逃避现实的怪诞喜剧,在传统道德方面非常前卫”。
/ 《八月处子》剧照
《八月处子》便带有些不屑情节的怪诞特质,其剧本是由导演霍纳斯·特鲁埃瓦和女主角伊萨索·阿拉纳共同创作。
那么,怎样的八月?
在欧洲,尤其是在巴黎、伦敦和马德里等人口密集的欧洲城市,此时气温已逼近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当地人会像候鸟一样逃离城市,奔向大海或是其他得以喘息的地方,而蜂拥而至的游客刚好取代他们的位置占领城市。
/ 《八月处子》剧照
虽然店铺关闭,尽是空调设备不足的公寓和喧嚣的传统节日庆祝仪式,但仍有户外音乐会和深夜漫步的机会……所以对于年轻人,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正如伊娃对友人所说,在夏天人们会放低标准,进而创造机会,这里面可能同时装着孤独、爱和奇遇。
/ 《八月处子》剧照
伊娃是一名32岁的女演员,正遭遇着情感方面和个人价值方面的双重亏空,此前她从未想过在所居住的城市里做一回天真的游客,所以她没有离开,反而选择在城市的另一边住上几个星期。
除了“演员身份”,没有人知道伊娃曾怎样生活,不过现在的她喜欢倾听,也乐于与陌生人主动接触,尽管并不是那么熟练。
/ 《八月处子》剧照
她租了一套公寓,然后在城市里四处游荡,坐旅游大巴车,参观历史博物馆,看电影……似是漫无目的,却带着一双渴求新鲜境况的眼睛。
从8月1日到15日,并无重大事情发生,不过伊娃在此期间偶遇了其他徘徊在街头的灵魂。
/ 《八月处子》
她在博物馆遇到旧友路易斯,他们边逛边聊,伊娃抛出尖锐的问题,揭穿彼此对安逸的需求,最后不过是复述了对现状的无能为力。
伊娃和路易斯在街头看了一场古怪的行为艺术表演,伊娃的目光逐渐转向一个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不自觉露出微笑的亚洲姑娘,视野开始鲜活,伊娃的目光拓延着观众对这座城市的感知。
/ 《八月处子》
一个偶然碰撞出一串连锁事件。深夜归来,伊娃无法打开公寓的大门,她需要暂时的住处,便打电话给老朋友索菲亚,自从她有了孩子,她们就没再联系过。
这份旧情谊终于被重新摆上台面,“疏远的真正原因”是两人友情能否继续持续的关键一问,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样走散的,没有任何矛盾,单单是因对未来的规划不同。
/ 《八月处子》剧照
回到公寓之后,她发现那一夜在街头表演的女艺术家奥尔卡也住在这栋楼。
伊娃没有错过这场偶遇,她们去喝酒和跳舞,然后跟着两个英国男人去了酒吧,其中一个已经在马德里生活了十年,他对这方土地发展出了一套话语权,用以佐证他的归属感。
/ 《八月处子》剧照
初识是猜谜般的经历,伊娃想要一眼望穿的欲望明显让这位男性感到不适,但对话仍然顺利进行,且更接近概念层面的辩论,没有“我是”,只有“我认为”。
借由伊娃牵线,两男三女去河边度过了一个热闹的下午,伊娃和奥尔卡聊起了生育话题。
/ 《八月处子》剧照
几年前想要孩子的奥尔卡选择冻卵,但现在她已不想再为此支付费用,因为她对生活的预设与现在不再相同。
随后他们分享各自的旅行经历,分析哪种迁徙方式更适合成为自己。
/ 《八月处子》剧照
奥尔卡认为在全新的地方能更好地塑造自己,因为不认识任何人,便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反之,停留在原来的环境,每个人都认识你,最关键的是“你也认识你自己”,挑战会更大,不过这也不代表没有改变的机会。
/ 《八月处子》剧照
是为了成为自己而离家?还是因为离家而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没有答案,归根结底,人们只拥有某个选择致使的特定结果。
不过在熟悉的地方的确更容易被打回原形,伊娃在常去的一家影院门口遇到了前男友。
/ 《八月处子》剧照
两人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事,也没有多余的对话,但男方明显比伊娃更加适应分手后的生活。
伊娃被当场击溃,她匆匆离开又不能接受自己慌张逃窜的行为。为了改写屈辱的记忆,她次日又去了这家影院,不过无心看电影,反倒被后座两位女性的谈话吸引。
/ 《八月处子》剧照
她主动与其中那位女灵修者攀谈,甚至体验了关于神秘力量的仪式,这种尝试看起来没有意义,却建立了一种没什么目的性的信任感。
她们又去参加一场露天音乐会,伊娃被音乐打动,她转过头去,看到两位新朋友在人群中热吻。这样的瞬间,着实是馈赠,让伊娃沉浸于超脱现实的喜悦。
/ 《八月处子》
后来伊娃在桥边看到一个忧郁的男子,她以为他要自杀,却因过于主动而显得不合时宜。
原本是会错过的缘分,但伊娃察觉到了正在萌芽的情感。再次遇见他,伊娃选择任由情感支配,其实所有人都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只要能松弛下来,就能创造全新的剧本。
/ 《八月处子》剧照
除了伊娃这个人物,《八月处子》还创造了一个空间。
悠闲的氛围,有呼吸感的画面,游走的光晕,其美学极其符合植物生长的韵律,让没有在马德里享受八月的人也能体感关于生长的内在情绪。
/ 《八月处子》剧照
就像伊娃一样,她身上没有遍体鳞伤的痛感,更没有自我感伤的陈词滥调,但她必须通过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摸到一点头绪。
这种嘈杂的困扰完全是在复刻现实,绝不能仅将人物状态定义为“对未来的恐惧”或是“对过去的失望”。
/ 《八月处子》剧照
伊娃留在一个被抽空的城市里,让普通的邂逅变得意义非凡,哪怕是普通的河水,也比平时更加亲肤,更能容纳伊娃的身体,“人—自然—城市”毫无障碍地相互匹配,人不再是孤单的容器。
事实上,我们都有各自的夏季以及一个驻足生活的城市。
/ 《八月处子》剧照
更会悬停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你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改变,也一定会改变,甚至已经察觉到它在改变,但还要在未知中经历。
年龄越大,越是熟悉这个流程,却还是没有跳转键。
《八月处子》即是对“特定时间+特定城市”的记忆推演,导演以及片中的演员,都是在捕捉情绪之间的微妙转变。
/ 《八月处子》剧照
比如视角的改变让伊娃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她的城市,饰演伊娃的伊萨索·阿拉纳不仅是一名演员,同时也是导演和作家,在她看来,表演同属写作行为,是深刻而纯粹的创作形式。
/ 《八月处子》
这是非常有趣的阐述,即是说角色虽然是虚构的,但八月的迷离由她本人塑造,她的饱满情绪渗入角色,让许多真情流露的时刻如珍珠般散落在影片中。
/ 《八月处子》
镜头之下,伊娃许多次“不达意”的表达,或是细腻复杂的面部表情,似是终于找到了崭新的平衡,她想从这座城市和个人身上拯救点儿什么鲜活的东西,这样的渴望完完全全撑起了一部电影的灵魂。
/ 《八月处子》剧照
就像她在历史博物馆看到的雕塑,尼禄的妻子在怀孕时被皇帝杀害,但是罗马历史学家用雕塑重现了她的美貌与智慧。
而伊娃既是“所居城市”的游客(或者说是一个陌生人),也是“自己”的游客,她坐上了属于游客的大巴车,以游客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的另一张面孔。
/ 《八月处子》剧照
从伊娃身上能够看到,对自我的探索其实是“考古”与“重塑”这两种行为的结合,唤醒对城市的感官等同于唤醒自己的感官。
导演说他曾在马德里度过了几个夏天,影片也与他在这个城市经历的痛苦有所关联,在他看来,所有人在曾某个时候经历过这种感觉。
/ 《八月处子》
夏天似乎有点轻浮,却是一年中不可或缺的时刻,在这一时期可以重新思考我们是谁,想做什么,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能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电影……与人的关系会破裂也会重新开始。
/ 《八月处子》剧照
单纯探讨“有无意义”是毫无意义的,但有时“无意义”对于“促成意义”却有着十足的意义。
《八月处子》的时间跨度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发生的事情却超越了时空框架,而且它其实是一部没有走上公路的公路片。
/ 《八月处子》
当一个人抛下计划,或是对想做的事情没有紧迫的预设,魔法就会在缝隙中发生。
这其实也带给观众启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扮演另一个角色去观察外面的世界,不必随时随地带着沉重的、既定的“自己”。
/ 《八月处子》剧照
不变的时间,不变的空间,仅仅是被一种情绪牵引着也充满可能性,任何人都可以创造针对生活的切割方式,或者说,发明一种崭新的断句。
你可以说这是八月马德里的真谛,也可以说这是《八月处子》送给观众的珍贵礼物。
/THE END
为什么20年前的老片还有那么多人爱?
《死神来了》《招魂》都是怎么吓到我们的?
「电影是一门女人的艺术」
1969,当英国女王参加真人秀
凌晨十二点过后,日本人都在看......
他拍出了另一部《夜以继日》
韩国编剧说,网飞只管给钱,从来不提意见
像安妮·霍尔一样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