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在夏令营活动中不沉浸,只是人在场,怎么办?| 笃志11
今年五一的时候
益微青年的乡村夏令营课程组长集训营在线上进行
我去做真人图书馆的分享
当时讲完有伙伴提问
没来得及现场回答就想之后文字说吧
结果想着想着就成了一篇长文
就是拖延太久了,人家夏令营都做完了……
没事还有冬令营和明年夏令营嘛嘿嘿
问题在这儿
如果有一个孩子对我们准备的课程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虽然我们叫他参与他也会参与,但很明显能看出他没有沉浸于这个活动,只是他这个人在场而已,我们应该激发他的兴趣或好奇?
A: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我一想到这个问题脑中马上就浮现出好几个画面——无精打采的表情,游离的眼神,在位子上懒散的趴着或在圈外双手揣兜站着……
就像你说的,“只是这个人在场而已”,而这个人的每一种肢体语言都在传递给你一种信息,就是他的心并不在你这里。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或许也需要有一定的澄清:“虽然我们叫他参与他也会参与,但很明显能看出他没有沉浸于这个活动,只是他这个人在场而已”,这是我们可以确实看到的情况,但这个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否真的是“对课程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
孩子在夏令营里没有真的投入参与到活动中,原因可能有很多,对活动不感兴趣是一个很常见的原因,但未必是唯一原因。我们也需要去考虑,这是不是自己联想猜测后进行的主观归因?有没有和孩子进行过确认呢?
如果大多数孩子都对课程感兴趣,只是“有一个孩子”对课程不感兴趣,那也可能是课程设计与带领以外的原因,比如:
01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水平① 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
越低年龄的孩子,维持注意力的平均时长就越短,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能专心投入在你的活动中到二十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四五年级的孩子或许可以长一些,但四十分钟也是上限了。
② 同一年龄的孩子注意力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
大家都沉浸投入,这个孩子就东张西望,ta走神,未必是你的活动没意思,也未必是ta主观上想这样,而可能就是ta掌管注意力那部分大脑的发育还没到那个水平。
我们可能听说过ADHD(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当然不是说去猜测推断某个孩子可能有ADHD,在没有相应专业知识能力支撑和长期支持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不妥当的。但我们可以适当去了解,知道客观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状况,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把责任归咎于主观的努力不足,从而为理解眼前的孩子提供一种可能。
当被什么事牵扯着心思时,可能不止孩子,成人也难去放松自己沉浸当下,这些事情可能是在家里挨了批评、和同学闹了别扭、橡皮丢了……我也遇到过孩子因为上一个活动里有不愉快,情绪没有得到化解,在下一个活动里就很心不在焉。
(带活动的志愿者内心:我哪里做错了,这个同学为啥不理我TAT)
在不影响总的活动带领进程的前提下,活动带领者或小组志愿者可以找一个间隙,或许是活动中其他孩子比较投入、不太需要引导的时刻,或许是课间休息时,去问一问这个孩子:
“我注意到刚刚你好像有点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愿意和我聊一聊吗?”
问的时候一是要注意用语。
要不要用“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样的词,要看孩子能不能理解,你要是问一年级的娃“你为什么无精打采啊”,ta可能都不知道你在说啥,要遇到羞涩一点的,不敢问你“无精打采”是什么意思,那俩人就只能大眼瞪小眼了。
另外一点是问的时机。
最好挑不太有人来打扰的时间位置,也尽量少一些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如果你问的时候,周围围了一圈好奇宝宝眨巴着眼睛盯着你俩,在那么多热切而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一般当事人都会倍感压力,换小时候的我,肯定紧张得哭出来,话都说不出来,更别提敞开心扉了。
如果时间地点用语都比较合适,这时孩子愿意说,确实有事情发生,那么我们继续听,不要打断或着急给建议。
如果问了“你愿意和我聊一聊吗”,孩子没直接拒绝,但也没说话,这个时候,也别着急,给点时间,允许沉默。或许ta自己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要怎么说;或许是难为情,怎么也说不出口。
在曾经的一次暑期支教时,遇到一个孩子,经常自己心里别扭起来,就不理人了,有情绪但自己不会说。在最后一天的联欢会前,就一直心不在焉,喊他一起布置场地也不去,一起分发礼物也不来,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就扭头走掉。后来是因为发生了一件小事,自己跑到屋子里哭了起来。
我把其他孩子支走,搬了把凳子轻轻坐在他旁边,也不劝他,就给他递纸巾,一张用完了再递一张。
那时候我衣服兜里常备纸巾,因为低年级的孩子隔三岔五就哭了,兜里摸出来就递,很方便。我师妹老不带纸,用到时就手忙脚乱找人借,总遭我的嫌弃。我有一次语重心长跟她说了为啥要带纸,她记住了,此后常常打趣:“俺师姐说了,一个小学老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口袋里常备卫生纸。”然后依旧不带纸,并且借得更加理直气壮,还会在我也没纸时提醒我注意这项“基本素养”。
纸巾递得差不多了,他也哭得差不多了,我试探性地开始问,今天不高兴的原因。
他不说,于是我就回忆着最近发生的事,一条一条慢慢猜,他用摇头或点头回应我。在摇了好几次头之后,有了一次点头。然后他才逐渐开始开口说话。
(这个小孩儿的故事,在这里:当一个孩子说“我讨厌你”(上)| 笃志08)
有首歌唱的叫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明白。但是我觉着有时候吧,小孩的心思你得猜,猜了去求证,多猜才明白。
但是呢,也别瞎猜,别想着一猜就对,也别光独自猜。自己放轻松跟孩子一块儿玩游戏似地,一块儿搞明白那些情绪体验的谜底是啥,也是帮孩子去理解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用语言示范给ta,要怎么把这事儿表达出来。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你聊,就想自己呆着,那也别硬猜,非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可。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也给后面的沟通留一个空间:
“你现在不愿意跟我说也没关系,如果后面你想聊一聊,可以随时来找我,我都愿意听。”
退一万步说,假如课程设计与带领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孩子也没遇到啥事儿,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自己还能怎么做才能更好了,依旧有个别孩子没有投入,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不可以退一步,不去强求孩子或苛责自己,先让ta按自己的节奏来,我们放下期待和评判,先用一段时间只是去留心观察。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兴趣点。一个营里二三十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对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感兴趣全情投入,这是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再精妙的活动设计,再专业的活动带领者,可能都做不到。
再者,让孩子全情投入本身也并不应该是目的。我们所有的活动课程都是为了支持到人的成长,执着于让孩子投入配合,一举一动符合成人的期待,这种表面上的积极良好是我们做活动真正想要实现的吗?
很多成长未必只会发生在活动中课堂上,活动有时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场景,为我们提供一个契机,去观察在不同场景中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而透过这些行为表现去发现孩子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这里谈了一堆,主要是提供思路,恐怕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普遍通用的具体做法适合所有孩子。
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当下处境不同,生命的状态不同,可以促成的成长点和需要的支持也不同。
而眼前这个孩子的情况和需求是什么,只有从对ta的观察与深入了解中才有可能找到答案,这需要真实与孩子面对面的你,怀谦逊和真诚,有耐心和智慧。
#如果想了解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故事#
最小的期待,最大的信心 | 如何面对表现不令人满意的队员/学生/自己?
悬置预判的如实观察,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