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灯

其他

一个孩子在夏令营活动中不沉浸,只是人在场,怎么办?| 笃志11

今年五一的时候益微青年的乡村夏令营课程组长集训营在线上进行我去做真人图书馆的分享当时讲完有伙伴提问没来得及现场回答就想之后文字说吧结果想着想着就成了一篇长文就是拖延太久了,人家夏令营都做完了……没事还有冬令营和明年夏令营嘛嘿嘿问题在这儿如果有一个孩子对我们准备的课程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虽然我们叫他参与他也会参与,但很明显能看出他没有沉浸于这个活动,只是他这个人在场而已,我们应该激发他的兴趣或好奇?A: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我一想到这个问题脑中马上就浮现出好几个画面——无精打采的表情,游离的眼神,在位子上懒散的趴着或在圈外双手揣兜站着……就像你说的,“只是这个人在场而已”,而这个人的每一种肢体语言都在传递给你一种信息,就是他的心并不在你这里。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或许也需要有一定的澄清:“虽然我们叫他参与他也会参与,但很明显能看出他没有沉浸于这个活动,只是他这个人在场而已”,这是我们可以确实看到的情况,但这个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否真的是“对课程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孩子在夏令营里没有真的投入参与到活动中,原因可能有很多,对活动不感兴趣是一个很常见的原因,但未必是唯一原因。我们也需要去考虑,这是不是自己联想猜测后进行的主观归因?有没有和孩子进行过确认呢?如果大多数孩子都对课程感兴趣,只是“有一个孩子”对课程不感兴趣,那也可能是课程设计与带领以外的原因,比如:01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水平①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想念我的学生和讲台了 | 教师节随便写

今天教师节,本来心情有点落寞,因为已经好久没有和学生在一起过了,每天变得单调平淡。看着朋友圈里我的师弟师妹们都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了,而这个身份却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还有点淡淡感伤。虽然不抱什么希望,但仍有几个之前教的学生发来了教师节祝福。这条消息我一看到就感觉很戳心,因为我也好怀念啊,怀念当初给ta们上课的日子。那时每节课前好几分钟,我就拿着课本讲义往教室走。走过办公楼的走廊,迎面走来上节课下课回来的同事,点头打招呼,孙老师会笑着说“哈,小李这么积极,上课还早嘞”。走过连廊,再到教学楼的走廊,闪过追逐奔跑的学生,提防着突然从教室后门冲出来的。有时走着听到一声“老师好”,循声看是陌生的面孔,就笑着回应ta“你好”。走进教室,正喧闹着的教室会突然静一下,然后反应过来,哦还没上课啊,再继续进行刚刚的事。负责多媒体的同学有时会凑上来:“老师我帮你开~”闲聊两句,他再跑走。插上U盘,调出课件,打开书本,等着上课铃响。学生们从彼此的聊天中慢慢停下来,脸上还带着笑,仰脸看你,等你说第一句话。我也笑着看ta们,第一句总是“大家上午/下午好啊~”一开始没人回应我,后来慢慢有人回:“好啊~”“老师下午好啊~”再后来,我刚开口说“大家……”,ta们就接:“下午好啊~”“拿出你们……”“可爱的历史课本~”我们就看着对方笑,一节课就这样欢快着开始。我真是可喜欢看我学生们了,看ta们相互笑着,我就也开心。每次上课前,站在讲台台阶下多媒体旁边,望着ta们,就觉得心里喜欢得很,欢喜得很。我不太喜欢站在讲台台阶上面,除了板书时必须到台阶上,因为我本来就高,站在讲台上就更高,似乎就离学生更远了。我喜欢站在台阶下面讲,有时到学生中间去,在窄窄的过道里走,侧着身好不碰到ta们桌上摞得高高的书。现在想,还是能感受到当时每次上课前那种愉快的心情。我不是每次上课都能很成功,可是每次看到学生们都很喜欢,喜欢到我想把我最好的给ta们,把我最好的课给ta们,把最好的知识和方法给ta们。喜欢到我觉得我能给的还不够好,要达到我想给ta们的那种好,我就还要去学很多很多。于是那一段时间买了好多书看,为了备好历史课,也为了备好周末的有光小讲座。那时候体会到什么叫“教学相长”,也觉得以后还是要读研,要为我的学生们,再多学点专业上的东西。从离开后到现在,想到那时在县一中给ta们上课的经历,那种想给我的学生们最好的的愿望,和ta们反馈给我的喜欢,还是支持着我后来工作、考研以及到现在读研的一大动力。离开讲台和学生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对ta们是这么喜欢。读研这一年我无数次地怀念,怀念19年,怀念在宁县一中教课的日子,怀念那个普普通通的老旧的校园,怀念有时让我哭笑不得的作业和答卷,怀念那么多朝气蓬勃的笑脸,怀念白天走在路上遇到的问好和搭话,怀念夜晚操场上的凉风和一起遛弯聊天看星星的伙伴……当然最怀念的,还是那个讲台,和讲台对面那群简单直接、朴素真诚的学生——我常常觉得和ta们更亲近,大概是ta们说着和我爷爷奶奶一样口音的话,一样生长在那个被认为人的脾气倔、直、冲的地方,那也是我身上流淌着的血液的家乡。(我的学生我都喜欢,其他地区的同学万一看到这里请不要觉得我偏心,我也爱你~)说不少啦,马上要吃团圆饭了,最后说几句祝福吧!祝我的老师和当了老师的朋友们教师节快乐,我很羡慕你们身边有学生,但也希望你们的学生可以让你们省点心。给我发来祝福和没有说出口但惦记过我的学生们,谢谢你们到现在还记着我,让我这个现在好久不教课了的人,在今天的落寞里获得些许安慰~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发出来还是过了零点,那就祝中秋节第二天快乐~)#当初的课#致亲爱的你们:做一个怎样的人
2022年9月11日
其他

致亲爱的你们:做一个怎样的人 | 与学生临别前的一课

19年,我在山东一所县城的公立高中教高一历史转眼两年已过去,当初的学生们如今已完成了高考,多数成为大一新生而我也经历了在创新学校的工作,兜兜转转重返校园成为哲学专业的研一新生昨天,我在山大校园偶遇一位原先的学生他一眼认出了我,说“老师你的穿衣风格还和三年前一样”他此言不虚,我哭笑不得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听他聊了很多让我想起两年前的时光我做出今天的选择,与那时在县一中和学生的相处经历有分不开的关系这篇文章其实在两年前就已经编辑好(是准确的两年前,2019年10月,那时我已离开县一中而去到北京一出学社)但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总想再加点后续,再加点寄语或许我自己的情感、想对学生的祝愿和叮嘱,是永远写不尽的吧那这一篇今日就先发出来吧其他的,日后慢慢写吧今天有好几位学生给我打电话,“老师,我们明天开运动会,你回来不?”电话来时赶紧放下手边的事去接,她们只有中午和晚饭空很少的时间。现在ta们上了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过了也不用再学历史。有的改了科,有的因为班级人数问题变成了走班。据说15班又来了几位新同学,73个座位满满当当,教室后门都打不开了。不过搬到了高二教学楼,应该不会有校长从办公楼看到教室情况直接大喇叭点人骂的的情况了。离开的三个月里依旧是天南海北地走,身份不停地变化,老师、走访志愿者、师姐姐、学习型志愿者、学员,再到老师。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些学生们,想着与ta们相关的可能性,还有最后一节课ta们名片后面的问题,我还一个都没有回复。有光小讲座的文章停在了第一讲,学生的作品都没有整理,我答应的会回去看ta们这次还无法兑现。我还有很多没做的事情,和好多份惦念一起带着来到了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下面的文字,是临别前的最后一节课。分别亦是归来,有些事情停下了却不是结束,我仍记着要好好去想一想写一写这段日子,但在拥有一段足够的时间之前,谨以这些文字做真实的记住。致亲爱的你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大家晚上好哇~今天我要先表个白。亲爱的同学们,可爱的同学们,我很想这样称呼你们,因为你们在我心中就是这样。我常常用可爱这个词,“你们可爱的历史课本”、“可爱的试卷”,甚至“可爱的历史老师”——多数时候你们发出笑声我知道是认同这个说法,偶尔发出“呕”的声音我就忽略不计了。但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可爱的你们。在我心里以上的所有,都不如你们可爱,是因为有了你们,这所校园对于我来说才变得可爱、有趣。我愿意走在宁阳一中的路上,因为可以遇到你们笑着打个招呼;我愿意待在办公室,因为或许下一个来敲门的是你们;我愿意去看晚自习,因为可以和你们坐在一起,哪怕不能说话,只是静静地让时间过去。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也是来一次少一次了。在最后的这一个月,我常常对自己说“seize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不说话的孩子 | 笃志07

所以哭是OK的,哭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又不能止步于哭,还要教孩子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情绪。越来越觉得,社会情感的学习真的很重要。
2021年6月10日
其他

最小的期待,最大的信心 | 如何面对表现不令人满意的队员/学生/自己?

今晚听完和平守护者计划的课,突然想写这个题目。在课上,海豚讲了一个案例,她跟一个偷窃的学生的对话,教科书级别。有学员问,那时的海豚心里有没有“小九九”?这是之前的课上讲的,有时我们似乎在倾听对方,其实关注点没有真的放在对方身上,而是想着听完之后要怎么回应,回应得是不是妥当,怕自己不能给到对方帮助,怕对方觉得自己无能……这些都是我们心里的“小九九”。海豚说,当时她放下了对这个学生的所有期待,几乎是放空自己,很多话是自然流出来的。1我开始关注到和有意识使用“期待”这个词,是在大二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时候。书里说,表达你的期待,而非要求和命令。于是在社团中和支教时,我们开始常常使用“我期待”开头的句式,来替换“你应该……”句式。后来我的师弟师妹在带ta们的师弟师妹时,也沿袭着这种做法,一面坚持着传承下来的严谨严肃的工作作风,一面努力去同理和接纳。但这种“一面……一面……”似乎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到后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是支教前培训团的一次模拟授课,有的成员做的准备很不充分,与往届比差很远,我的师弟师妹感到很不满意,在随后和我们的交谈中,ta们生气又无奈地说:这些成员做成这个样子,我们还怎么对ta们有期待呢?我之前一直觉得,“期待”是个好词,与“我要求”、“你应该”这些话语相比,“期待”不那么盛气凌人,又表达出我对对方的积极态度,而且,有人总是对我怀有期待,比人人对我不抱期待要好吧。但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对这个词的使用已经偏离了最初“非暴力沟通”的意图,似乎应该要对“期待”这个词背后所表达的意义做一些辨明。当时,仿佛灵光一现,就想到了这几个字,我们对师弟师妹们,应该是怀着“最小的期待,最大的信心”。去年回宁县一中看学生时,一个学生来找我聊他的困扰,谈到自己的成绩起伏和心里的忧虑。聊来聊去,我就发现领悟这个道理还蛮重要,但我当时没有讲得很清楚,只是最后把这十个字送给了他。或许如果有缘,这位同学会读到这篇文章,那么下面的文字,也算作补充的说明吧。2这里的“期待”和“信心”是不一样的,前者指向的是具体行为或事件,后者指向的是这个人。“期待”所对应的是,这个人具体做出怎样的行为,会不会认真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听从建议友善待人遵守规则,会不会努力学习考试进步。“信心”所对应的是,这个人的生命有没有力量,心里有没有善意或善的潜能,未来有没有希望和光亮,生活有没有向好转变的可能。“期待”所关注的是ta有没有做成这个事。“信心”所关注的是ta能不能做成这个事。当我们说“我期待”时,往往是对还未发生的事情;而当我们说“我相信”时,意思是无论其是否显现,我们都认为它存在。这其实也是学习把事情和人分开,一个人做的事情有好有坏,可是不能直接等同于这个人的好坏。我们所不满意的,是这个人的行为,而不应是这个人本身。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行为或许不会符合我们的期待,但这可以不影响我们对这个人怀有信心。行为有不妥当,事情出了差错,那么我们就去改进行为,纠正差错;而对于这个人,我们依旧可以保持乐观,选择去相信ta身上向善向好的可能从未消失。我喜欢同心会的人,看到ta们,看到做公益的人便觉得亲切,原因不在于ta们能把事情做得多么完美,多么有能力或多么严谨细致,而是我能在ta们身上看到善意和真诚。前者关系到ta们是否适合这里的工作,而不论最终能否通过考核被选进支教团,那最初一念的本真善意也是值得被尊重和呵护的。一方面,把好事做好,所以要坚持标准和原则,这是理性的、坚定的一面;另一方面,有对人的关怀,看到人的需求与潜能,这是情感的、温和的一面。二者是可以并存且相互促进的。3需要注意的是,怀有最小的期待,是为了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他人的表现或外在的结果绑定,是为了在不可控的世界中把自己的心立住,为了守住更重要的东西——信心;而绝不是说不作要求。如果有正当要求,就应该大大方方地提,不要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如果对方因为你的委婉而误解了事情的轻重缓急,那么该归咎于谁呢?作为队长或教师,这个角色本身是对事情或他人负有职责的,如果明明是应该怎样做的“要求”,比如推文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欺凌他人……却要用“我期待”来说,那是为了什么呢?是真的照顾别人的感受,还是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或让对方喜欢自己?其实按非暴力沟通的理论,所谓的“期待”本来应该和“要求”就是两回事,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平等尊重的表达方式。而在现实的应用中,我们有时却一边嘴上说着“我期待”,一边心里想着“你应该”,用温和的话语来包装要求和控制的意图。我在带的一个学生总是拒绝我的赞扬,当我跟他说:“你看这篇题做得多好,有进步!”他就会马上说:“这题是我蒙的,这个、这个也是我蒙的。”当我说:“你肯定能学好!”他就说:“我肯定学不好。”总之,几乎每一句在学科学习方面我对他说的肯定句,他就要反过来说成否定句。我去问海豚,海豚问我:你去夸他,是想让他继续进步,还是真的欣赏?这时我意识到我带着自己的意图,夸赞的背后有评价和要求。我在意他接不接受我的赞扬,也未尝不是在意他能否达到我的要求。或许这份对自己意图念头的觉察与澄澈,比问话交谈的具体方法更难掌握,也更为重要。毕竟最终起效的,不是我们说了怎样的话,而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便有完美的句式,对方可以从你的肢体语言中找到真相;即便有着刻意修饰的肢体语言,对方可以从你的眼睛中找到真相;即便你们都闭上双眼,时间会展露真相。虚假的东西或许美好,但不长久;真实的东西掺杂丑陋,但有力量。4所以,当初我师弟师妹所问的那个掺杂着失望与无奈的问题——ta们做成这个样子,我们还怎么对ta们怀有期待?或许真正要问的是,当一个人做出了不可爱甚至可憎的事情后,我们凭什么继续爱ta?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作这样问:我们凭什么要爱表现不令人满意的队员?我们凭什么要爱表现不令人满意的学生?我们凭什么要爱表现不令人满意的自己?如果问得再深一点,那就是:我们要如何看待人的“恶”?如何能在看到人的“恶”之后依然爱“人”?所有情感的背后,关键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视角来看待客观事实和它与人的联系。我们要执着于事件的还原与评判,还是关注人的思想与行动?是站在事的立场看人,还是站在人的立场看事?或许在不同的场景下,合适的选择是不同的。但在育人的目的下,事的意义由人赋予,永远不应让事遮蔽人。即便表现不尽如人意,期待落空,也依然可以选择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潜能与光亮。这种相信是帮助我们来面对人的不美好的,帮助我们在经历过往和当下的种种失望后,仍对未来保持希望。为了这一点,我也觉得人应当多少学一点哲学,尤其是教师,至少也要对“人是什么”“人应当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一些思考。我们说不评判,可是我们总要去认识,我们看到一个学生,总是会对ta产生某些认知,认知又调动起情感,情感决定师生间会建立怎样的关系。我们说把“事情”和“人”分开,可是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的人就看不到“人”,只能通过事来看“人”。不妨尝试一下,想象一个所谓的“坏”学生就站在我们面前,但当我们去认识ta时,剥掉ta的外表、话语、行为、性格、成长环境等等具体的要素,在这之后,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有的老师,只能看到这些具体的表象,剥掉了这些东西就看不到这个人了,ta自己视域的浅薄,使ta以为这个学生就是如自己所见的那样浅薄。而如果你对“人是什么”做过思考,那么此时,你所看到的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剥掉所有具体的事情之后,你所看到的就不是什么好学生差学生这些具体的“人”的个性,而是一个抽象的“人”的共性。这时你要问问自己:我是否对“人”怀有信心?我是否对“人”怀有关怀和爱?我是否应该尊重“人”?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去体会那种情感,记住那种体会,然后把这个抽象的人慢慢具体化,把那些剥掉的东西一点点还原。这时你再去看这个学生,你不是要把ta作为一个品行良好、学习优异的学生来尊重和爱,也不是要把ta作为一个作恶多端、不学无术的学生来尊重和爱,而是把ta作为一个人来尊重和爱。我最终坚定相信的,不是某个学生或队员,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和ta具体的行为。我最终坚定相信的,而是整个的“人”。放下对事的期待,坚定对人的信心
2021年3月11日
其他

人要往哪里去 | 笃志06

12019年是蛮多变动的一年。其实每年都会有变动,但这一年因为几个选择而变得,仿佛过了另一种生活。今天晚上把杂乱的书柜整理了一番,把母亲放乱的复原,把曾拿到宁县一中的书归位。这些书都变旧变破了,它们被搬来搬去,在学生们的手中传阅。随我一同告别回家,已经在袋子里寂寥待了半年。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份功课

现在我右手边桌上是一份南方周末,灰色小字写“第一千八百六十四期”。这是我正式订阅的第一期,它发行的第一千八百六十四期。人在时间里长大,如今是犯的第多少个错误呢?
2019年11月17日
其他

愤怒的孩子 | 笃志05

当时没想到那是我最后一次在学校与他聊天,没多久他就从这里退学了。我最后那句实话一下成了空话,难有落地的机会了。
2019年9月28日
其他

走访中观察的孩子们

今年暑假,走访做乡村夏令营和传统支教的团队。在所走访团队服务的孩子里,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是邦宇,在办公室抱着一摞本子仰起汗津津的脸,很认真地看着我:“老si,你是谁啊?”熟悉的口音,也和三合小学的孩子一样,平翘舌不分。后来我发现也一样的f和h不分。所以清阳放学拖着鞋嘡嘡嘡飞奔下楼时,喊的是“我肥家啦!”三合的孩子含着害羞的笑送我的是一朵小“发”。而高勇的孩子,拉着铁门大叫“我要回家”,“回”字清晰,却会将“f”开头的字发音成“h”。孩子会主动来问我,你是老师吗?你教什么?你叫什么名字?虽然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懂,我还是如实说,我是来走访的老师。那你认识刚刚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吗?认识呀。那你认识其他老师吗?认识呀。都认识吗?都认识。哇!(小声:竟然都认识哎!)我也主动去认识了一些孩子,往往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他们是晚上例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比如怎么也不进教室的小磊,嚷嚷着无聊请假的小豪,还有惹得他们的班主任不愿说话的,往办公室门口放垃圾的两个六年级学生。我和他们打招呼时,他们说,我知道你,你就是大哥大。大哥大?谁告诉你的?他们说了,他们老大的老大要来看他们。然后扬长而去,留我在原地哭笑不得。放学的时候在楼梯上遇到,这个个子最高的男生一抬手:大哥大好!孩子是很有意思,哪怕你不说什么不做什么,就在一边观察,你会看到好多,会看到孩子展现给孩子的样子,看到孩子知道但不会告诉大人的故事,会看到曾经的自己、某个儿时的朋友或敌人、教过的学生……我有时看着看着会入迷,会浮想联翩,ta在想什么?感受到了什么?ta有没有发觉自己感受到了什么?ta是怎样的性格?ta是怎样长大的?ta回家后会做什么?我看到小豪,那个三年级坐在窗边的男生,白色T恤穿成了灰色,头发有点乱糟糟,声音有点哑。原来他就是永豪啊。老师问你们能看到风吗?他把手抬向窗边说,我能感受到啊。老师在讲台上画着讲着,太阳,冷和热,空气热胀冷缩,所以有风。他看了一眼外面厚厚的云,说,现在外面没有太阳,那为什么有风?好像你说多少难懂的话,都唬不住他。他扭着身子坐着,有时看起来百无聊赖。不时憋着坏笑戳戳同桌,又缩回三八线一边,好在同桌是个泼辣的女孩,会高高抬起手臂打回去。我忘记前一天晚上老师们是怎么描述三年级的六个男生的了,只记得那时我听到的小豪让我皱起眉头,感到很担心。但当我第二天搬着小板凳,坐在三年级教室后面时,坐了一会儿我便松了一口气。他很像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两年前也是上三年级,不论你说什么听起来厉害的东西,好像都唬不住他,他总能逮住些什么去追问你。但有时,他会什么问题都不问,什么话都不说,你问他怎么了,他就转身走开。玩大风吹接受惩罚,你从他的嘴角看得出他想展示自己,但他就要坐回到座位上。你鼓励他,让大家鼓掌,又过了一会儿,他才和几个兄弟一起站到中间学大象弯腰转圈。越和孩子相处,越觉得摸不透他们。他们好像把并不太高深的自己全都展现给你,但又刻意会隐藏,隐藏得没有成人那么巧妙,又掺杂着奇思妙想。叫你去猜,又不能笃定。我喜欢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孩子,也不妨他们偷偷观察我。如果他们要来找我,那就聊一聊。如果不来找我,我就只是微笑着看。有时我们做得太多,反而知道的很少。我跟学生讲课、谈心、聊天,陪他们做游戏,那时我可以跟孩子培养感情,成为朋友,可以探求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可以施加教育影响。但我觉得我还是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真实的他们是怎么样子。那不是我可以问得出来的,也不是孩子可以描述得出来的。而这又非常重要。就好像医生看病,要先了解病人身体,才能诊断病情,再对症下药。如果想要做些什么,需要先什么都不做。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先什么都不做。只是去观察。让自己从当下抽离出几分钟,用心去看。有时要距离远一点才能了解得更全,要先退出来才知道应怎么进。观察。对于理解儿童,这是第一步。对于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呢?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教育者树灯希望给你的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2019年7月24日
其他

如何唤醒和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 | 队长札记02

“小树,你作为队长,是怎么唤醒和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的?”在刚刚过去的2019西部阳光V行动青岛场一日营中,大家在分组讨论课程,坐在场地后排的哈子突然问了我这个问题。嗯这好像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为啥突然问这个呢?我反问了回去。现在已经到了6月份,离支教队出发去支教的日子越来越近,但也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队员们设计课程久了已经有些疲惫,感觉很难推进。一些队长有这样的困扰。说实话,在哈子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使命感和原动力?我们社团好像很少用这两个词,实际上在我记忆里就从来没有用过。当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没有理论和方法,而是许多的场景和感受。我们的师哥师姐板着脸在台上,我本子上杂乱的笔记中写着大大的”严谨“”守时“,又圈了好多个圈;教室里灯关上,视频中画面一幕一幕闪过;翻开本子的扉页记下几个问题,耳边只有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60个人拉着手围成一圈,有的笑了,有的哭了,彼此的手心微微的发汗……如何唤醒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我们从不用这两个词,但却好像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需要提前做一点说明的是,虽然问题问的是“你作为队长”,但我并非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队长,也并非只负责自己队的十几位队员。我是西部支教同心会的队长,无法脱离开同心会谈团队,很多成果和经验亦是集体的智慧。所以接下来叙述中常常出现的“我们”,指的是我的社团或与我一起管理社团的伙伴。西部支教同心会是我所在的社团,今年已经是它成立的第十年了。我是同心会第八届组织机构的宣传部干事,第八届支教团三合支教队的队员,第九届组织机构宣传部部长,第九届支教团三合队队长,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退居二线后又组织了一场冬令营……三年里很多次想放弃想离开,但还是一路走到现在,换了培训师的角色,继续支持大学生做短期支教/乡村夏令营。如果要问如何唤醒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或许要先问自己,我的所谓使命感和原动力是如何被唤醒和激发的?我是如何一路走下来的?一次开会教室里整整齐齐坐着近60个人,每个人握着一支笔,面前摆着一个本子。我们的师哥师姐板着脸,轮流上台发言。我的本子上是杂乱的笔记,几条罗列的”不足“旁边,是大大的”严谨“”守时“,又圈了好多个圈。那是两年前一次活动之后的总结会,具体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那个本子也已经尘封了很久。但在那两个词外面重重的圈却一直留在脑海里,哈子一问立刻浮现出来。“严谨守时,严肃活泼”是同心会的工作作风,是师哥师姐几乎每次开会都要提的。出现频率之高让人觉得他们是疯狂地想把这两个词印在刻在你的脑子里。我最初觉得很没有意义,第一次做活动传单几乎用了我一整个周末,被师哥要求改了四版。我一边改一边在心里质疑,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对齐,去遣词造句,讨论是应该用分号还是用逗号,究竟对山区的孩子能有什么帮助?一个社团活动,要开筹备会总结会写策划写总结按时发总结要用附件统一命名格式不能有错别字,不按要求发的下次开会要批评。开会事无巨细啥都要讲,发个传单也有无数注意事项,要面带微笑打招呼微微鞠躬提前准备好说辞……为啥要做这些?我不是去支教的吗??但我还是会按师哥师姐的要求去做。因为不得不承认,虽然让人很累,但严谨和守时的态度确实就是对的。一年后,我接手社团成了师姐,由被要求者变为了要求者,被动的角色变为主动。发现有些琐碎的要求,我其实可以提也可以不提,如果提出我还要自己去做相应的跟进和反馈。但还是会向师弟师妹提我曾经默默质疑过的要求,坚持去抠各种看起来和支教没什么关系的细节。至于原因,是慢慢领悟直到一天完全明了的。一个很巧合的机会,我们去参加一个乡村教育的论坛,我负责上台介绍社团。在准备PPT和讲稿时我开始想,我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使我们成为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做支教,做爱心回收爱心义卖,获得奖项荣誉,有多少社员多大的影响力,这些事可以代表我们吗?我给自己的回答是不能,因为这些事几乎所有社团都在做。随后我突然发现可以使我们与其他团队有所区分的,是怎样做这些事、想把这些事做成什么样,恰恰是这些微信推送里不会写的、结果背后的过程与追求才是真正定义着我们的、核心的精神。我们是社团,但不是玩乐放松的地方。我们做支教,但只做有准备的、负责任的、真正为了孩子的支教。因此我们生活中活泼,工作中严肃。所有日常细节的严谨到严苛、认真到较真,都是因为我们不仅要做好事,而且要把好事做好。这是我们的追求。也已经成为我在这里学到的和相信的东西。在这种追求下的工作虽然很累,但它们是对的,而且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自己可以被突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我们怀着敬畏去打磨事情,事情也打磨着我们。最终我们看到自己更美好的可能性,也遇到更契合的伙伴。期待更丰富的教育,遇见更美好的你我。——这是同心会的愿景。那次社团介绍,以及之后所有给师弟师妹开会时讲到我们在做的、要做的是什么,我都讲得很有底气。只有在讲自己坚信的事情时,话语才会有感染力,只有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进到心里。第八届支教团模拟出团-泰山项目如何唤醒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或许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什么是团队,什么是使命感,什么是原动力,什么是唤醒和激发。最直接的理解是:团队由个人组成。使命感是要做什么。原动力是为什么要做。在同心会,我们会常常问师弟师妹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在我给第九届培训团做第一次培训时,讲完乡村教育现状、公益与教育之后,最后十分钟是请每一位成员思考想给西部山区支教地的孩子们带去什么以及自己希望收获什么。思考后把自己的回答写在本子的第一页,或者自己觉得本子里最显眼最重要的地方。每个人来到社团,都有ta想做的事,也都有ta自己的原因。只是有时候时间久了,事情多了,会忘记和模糊。我们不必告诉别人ta的终点在哪里,只需要提醒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请记得自己的起点。一位培训团成员思考后的答案起点之后,是追问——要做怎样的支教?要怎样做支教?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或者说,愿景使命价值观。这是需要不断去思考,不断去澄清的问题。要队长自己思考,也要引导团队成员思考。我领悟了同心会琐细要求背后的价值追求,才认同进而愿意去做那些琐细的工作;我的小伙伴我的师弟师妹领悟到这些追求并产生认同,我们才成为一个团队,获得更多推动工作完成的动力。不要觉得这些抽象的思考与讨论是浪费时间,在一起不断思考与澄清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逐渐深化了解自己和彼此的初心,而团队也逐渐凝聚共识,最终拥有共同的追求和动力。一个有着清晰信念的人才能步履坚定,对于团队来说也是同样。第九届培训团体能训练-爬山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或许关于这个题目队长要做的,就是看到——看到事和人,看到事的意义,看到人的意义。看到我们和哪些人,在做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以及做成了什么样。看到事的意义,是看到琐细事情背后的追求与坚守。除此之外,还要看到人的意义,看到做事情的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与重要性。团队中总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有的角色看起来比另一些角色更重要更不可替代。担任不同角色的成员难免会对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常见的情况是执行者有时觉得自己不如智囊团重要。但事实上一个团队中每个角色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擅逻辑思维的未必擅长动手,会写文章的可能不擅长演讲……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互相配合,才能高效达成目标。所以关于角色分工,没有更重要,只有更适合。关于团队的理念,是同心会一定会融入到培训里讲的。看到每个人的价值与重要性,并让ta自己也看到,是我们在努力去做的。要鼓励一个人去实现价值,首先是肯定ta自己的价值,一个觉得自己无关紧要的人是谈不上使命感的。一次团辅看到人的价值和重要性,是看到人可以做什么。同时还需要看到人的责任和义务,看到人应该做什么。我们在第九届支教团成立伊始,便着重强调责任。如果说在培训和选拔阶段,是“我想做”,那么通过培训和选拔后进入到支教团,便附加了“我应当做”。因为这意味着真正对更多他人承担着责任,不止是对自己当初选择的责任,对其他队员的责任,对队长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还有对那些未能入选的伙伴的责任。有很多伙伴落选并不是因ta们不够优秀,只是因为名额有限。而ta们想的不是竞争,而是功成不必在我,有比自己更适合的伙伴去支教也很好。ta们留下的是对入选伙伴的期望与祝福。而我们不能辜负这份心意。全心全意做接下来的集体备课工作,是为了给孩子带去快乐有意义的体验,也是为了替未能入选但同样抱有赤诚之心的伙伴完成心愿。这是我们的责任,只不过有时我们意识不到。这亦是需要有人去看到和澄清的。第九届培训团合影作为队长,如何唤醒和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一个信息:团队中的人原本有使命感和原动力。这是队长首先要了解并相信的事情。你的队员如你一样本来就有使命感和原动力,ta们一定有想做些什么让自己和他人或者说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的愿望,否则ta们不会出现在你的团队里。要相信这一点如同相信孩子本来便有生命的力量。队长如同教育者,要做的不是赋予和灌输,而是唤醒和激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要做的是慢慢梳理和澄清从问题到答案的那条路。各个团队价值追求不同工作作风不同,可以作为激发资源的共同记忆也不同。如何探明那条路去唤醒和激发,我想每个团队也有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回到最初的问题,我的所谓使命感和原动力是如何被唤醒和激发的?或许就是因为看到了并且在不断看到更多,看到了我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在做的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看到了我可以做什么,我的角色应该做什么。我先看到了我自己对这个团队的迷茫,澄清了我自己对这个团队的认识。我现在仍不敢说我唤醒和激发了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刚刚与现任管理团的一位师妹打电话聊这个问题,发现我、同心会在这件事上仍大有可为。我深知我没有唤醒和激发每个人,这我做不到也不怀有奢望。我相信“反求诸己”,目光望向队员之前不妨先审视自己。如何唤醒和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原动力,我想作为队长所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唤醒和激发自己的使命感和原动力,让它们成为你坚信的事情。因为只有说和做自己坚信的事情,才会对他人有感染力;只有真正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才能真正进入到心里去。图片来源:西部支教同心会#更多文章#爱你的每一位队员
2019年6月14日
其他

选择相信 创造存在 | 写在群岛大会之后

①群岛词汇:"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的「雾卡」(V.U.C.A)时代
2019年5月16日
其他

下篇:早恋对吗?| 笃志04

坐标:山东某县城公立高中面向高一年级三个反向班的学生有光小讲座第一讲的课堂实录,因全文较长,分为上下两篇这里是上篇:早恋对吗?|
2019年4月25日
其他

上篇:早恋对吗?| 笃志03

坐标:山东某县城公立高中面向高一年级三个反向班的学生有光小讲座第一讲的课堂实录,因全文较长,分为上下两篇欢迎你的反馈——小树大家还记得我在第一节课上说过的话吗?我给大家上课的目的:你们能拥有幸福的人生。那么怎样的人生幸福?我认为至少要有两个要素:爱和自由。这两个词再常见不过,但它们却包含万千的意蕴。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对爱和自由的认识不够,所以无法给予妥当的爱,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爱与自由。有一些事情,在历史上很重要,但课本上没有提到,比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比如怎样才是爱国;还有一些事情,人生中很重要,但历史中没有提到,比如善良、开放、美。所以我决定用每周日历史的自习课,给大家开系列小讲座,讲讲这些大家平时或许不常接触但却很重要的事情,我给这个小讲座起了个名字,叫“有光小讲座”。“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希望这些讲座可以给大家的生命增添些许光亮。这些讲座,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对的,你可以持不同意见。所有我说的话,都接受反驳,也欢迎反驳。我们的讲座采取自愿原则,如果有同学想用这段时间做题或者看书,可以选择不听我讲,我尊重你的选择,只要不打扰他人就可以。在第一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里,有好几位同学问,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还有同学问,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这些是很重要的“大问题”,我很想回答,但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该从何说起。幸而又有同学提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吗?我在思考大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时发现,把这一个个的“小问题”探讨清楚了,就会使人得到关于“大问题”的启发。今天第一讲的题目,就来自于一位同学提出的“小问题”——早恋对吗?这个问题可以说十分言简意赅而单刀直入,如一把利剑直戳每一个春心荡漾的青少年的心窝,也挑动每一个视早恋为洪水猛兽的传统教师的神经。大家觉得早恋对吗?觉得对的举个手?不对的?(三个班情况各有不同,有的班各有两三个人举手,有的班认为不对的有1/3的人举手)我们首先来看这个问题本身的问法:早恋,对吗?我要先问一句,所谓的“早恋”,真的早吗?我在网上搜关于早恋的资料时,发现一个视频,这是日本的一个综艺节目,是在真实的校园里拍摄的。相比于外国,如日本、美国、欧洲,十六七的年龄谈恋爱,已经不能算“早”了。但为什么在中国却叫“早恋”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早恋是四十年前开始大规模出现的词,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比较严峻,提倡晚婚晚育,开始计划生育。其实早在建国初期,人口学家马寅初就提出要控制人口,但被批判说这是“新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反动的,早孕……早婚早孕,在现在的贫困落后地区也十分常见,但其根本在于文化教育的落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均有很大的问题,并不是禁止早恋所能解决的。禁止早恋这种观念的出现,有其历史社会原因,并不是平白无故无理取闹。时代在发展进步,这种观念却被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继承下来,并不管是否符合常理,是否有这个禁止的必要。直到2009年,还有高校专门设置监察员,看到校园里情侣亲昵便要上前制止。这是对人正当权利的侵犯,是一种不尊重。当无法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时,便试图控制他的行为,这是徒劳无功的,也十分荒诞。有的家长认为“好学生”不会早恋。但关于早恋这件事,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就有一些数据表明,早恋并不是只有所谓差生才有的,各个成绩段的人都有。也有比较开明的家长,比如黄磊,他说早恋这个词很混蛋。他对女儿的祝愿是能从恋爱中获得幸福,能遇到真正懂你的人。所以在黄磊的这段视频中,弹幕里一堆喊爹的,问黄叔你还缺女儿吗,也有问,黄叔你还缺女婿吗?其实无关成绩,无关年龄,爱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爱和被爱都同样值得尊重。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没有对错。周国平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凡真实的人性没有罪恶,若看出了罪恶,必是用了社会偏见的眼光”。情窦初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都会有,不过或早或晚。它就像你刚出生时需要你母亲的爱,你需要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我也会有,我高中时喜欢一个男生,偷偷喜欢了两年,但我没有选择告白,有时想要抒发那种感情,就只能用文字的方式,当时我就为他写了好多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或许里面还有一些语法错误。有些情感,即便我很不希望出现,但出现了就是出现了,那怎么办?情感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否妥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早”,而在于“恋”,在于如何这个恋爱应该如何去谈。大家谈过恋爱吗?不是问你有没有对象,是问你有没有和家人、朋友谈论过恋爱这回事。有的举个手我看看。(约一半同学举手)那什么才是恋爱呢?李玫瑾老师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我们看看她怎么说。恋和爱是不一样的,有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是,中学谈,大学恋,工作后再爱。中学学业压力重,两个人相处着舒服就可以,不急于确定关系,大学有了时间精力,工作后有了经济基础,再往下发展也不迟。这个观点我觉得还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这里也有王小波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王小波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他的杂文写得很好。杂文,鲁迅就写了很多杂文,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是一个很有个性也是有良知的作家。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也很浪漫,这是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我看了这段话觉得很美好,我认为这是一种很珍贵的爱,这爱里有双方的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在爱中可以得到生命的完善。李银河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就是两性关系的性,她研究同性恋。(台下一片骚动。)中国对于性的研究其实是比较滞后的,受到中国传统的一些影响,大家羞于去谈论这件事情,觉得它是可耻的是罪恶的,谈性就是耍流氓!其实这是一门科学,是认识社会的一个角度。研究性的,女的有李银河,男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潘绥铭教授,他们对推动中国的性学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王小波也算英年早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李银河又找了一个伴侣,他是生理性别是女,心理性别是男。(又一片骚动。)性别不止有男女两种的,现在有研究观点说人有十几种性别,比如生理性别是男,自我认知是女,性取向是男……随着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入,就会发现其实人是一个很多元很丰富的存在,并不是只有这样或只有那样。有的人的性取向是天生的,那既然这不是后天可以去选择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因此去歧视他?还是那句话,“凡真实的人性都不是罪恶,若看出罪恶,必是用了社会偏见的眼光”。话说回来,我想在座的大家,不管你现在有没有这个想法,大概绝大多数同学早晚都会进入亲密关系,会有你自己的伴侣,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见下篇)凡真实的人性都不是罪恶,若看出罪恶,必是用了社会偏见的眼光。树灯希望给你的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2019年4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被学生骂了之后 | 续:关系中的价值

为什么被骂的是我?为什么这三个孩子会骂我这个“李老师”,而不是学校里的“张老师”“王老师”“赵老师”?这是一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敢。他们所在的村小里,讲台上放着一根长长的细木棍,第一天上课时有学生跟我说,老师你可以用它来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同学。后来我去的另一所村小,那里的学生说老师会打人,有时让同学互相打脸。有一次我们开展活动时正赶上发成绩,听到隔壁教室老师的大声吼叫,以为在训斥学生,原来只是喊名字领奖状。这并不是中国教育中的个别现象,好多人小时都挨过老师或家长的打,大了还要再继续打,还有各种语言或态度上的暴力,代代循环。这里无意讨论体罚的问题,也不想作价值判断讨论好坏优劣,只是想借此说明一个事实——在这两所村小里老师的权威角色和师生关系中的绝对控制地位。那么我在这三个孩子这里,是怎样的角色?又在与他们的关系里处于怎样的位置?无疑,我和他们学校的老师是不一样的。我不会打骂他们,不会那么严格地要求纪律,不会用武力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即便他们犯了“错误”,也不会被轻易惩罚。有一次上午第一节课时,偶然发现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室门口哭,只是因为迟到了怕被老师骂而不敢进教室。我猜测或许以前她因此被狠狠骂过,便没说什么,安慰了她,领着她的手进到教室里。我在那里时会陪他们玩,离开之后会跟他们视频聊天。我会跟他们说我在考教师资格证,他们会跟我说老师我有女朋友了。(是的,当时他们小学三年级。)好像恰恰是在我这里,他们才敢把真实的自己不掩藏地展现出来。在《被学生骂了之后》推出来之后,我收到叶慧敏老师的消息,她是一位村小的老师,我们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村小五期培训中认识。很多乡村教师是看不到你所看到的学生的样子。长期的乡村教师,靠的是系统——封闭空间里可以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权威者,孩子们是这样认定老师的,所以体制内的乡村教师面目很单一,孩子的面目也很单一,而这背后,是很危险的。你们很珍贵,你们是新鲜的空气,会看到新的东西,同样就会承受新的状况。不同的角色和定位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就建立不同的关系。短期支教/乡村夏(冬)令营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乡村儿童,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乡村儿童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以往很少接触过的关系,一种更平等、自由的关系。当孩子在这样的关系中时,ta可能会好奇,可能最初会有点无所适从,然后可能会去探索,试探边界。当ta发现自己足够安全时,ta会更大胆地展现更真实的自己——包括性格、情绪和欲望。而真实的人,本来就很不完美。或许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新的东西,而是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只不过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在大人面前很好地把它们掩盖起来了。这里还有海豚(沈旭)老师的一段话:为什么学生不道歉,但提到家长、教师时就道歉,或许那些人也不会用尊重他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在他们权力有限的此时,他们也只好屈服。对你的道歉,不是出于对你的尊重,只是基于对那些淫威的屈服。所以还是没有学会尊重。或许他们从小就没被尊重,同伴之间就有很多欺凌,要不没有被制止,要不是用并不尊重的方式来制止,所以他们还是没学会尊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尊重、宽容、换位思考,很多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体现在与人相处的关系中的,也只有在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学会。叶老师还有一句话:“孩子对这个世界,需要一个实践的对象。”或许大学生做短期支教/乡村夏令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与乡村儿童的关系。这段关系就是孩子对世界的一个探索和实践的对象,是ta在平时的生活中、与身边的人相处中难以找到的一个实践对象。作为志愿者老师,我们可以让孩子体验被尊重被体谅被信任,这些感受或许平时ta们很少体验到;对于乡村儿童来说,ta在关系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或因不当的行为而碰壁,都是一种对如何建立和处理关系的学习。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当地老师们或许很难看到的一面时,其实是再深入了解孩子的一个窗口,里面有很多宝贵的教育契机展现出来,就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从这个角度看,被这几个学生骂了,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一个角度的解释是,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极其重要因素。好多人都有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的经历。或许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关系学就是教育学。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人的社会生活由关系交织而成,人的自我认知与定位也是在“关系”这个大坐标中进行的。在关系中,学习体悟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妥当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学习尊重和理解,学习独立自主同时包容开放。这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所以,为什么被骂的是我?这不是一个愤愤不平的反问句,只是以大学生志愿者老师的角色,对与乡村儿童之间“关系”的一个追问。这也不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在这被追问的关系中,蕴藏着无限教育的智慧。期待可以听到你的智慧。树灯希望给你的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2019年2月18日
其他

被学生骂了之后

“李XX你妈B”冷不丁的,一个学生在群里发了这句语音。接着这三个男孩轮流用当地方言发语音,凭着在那里两个月的生活,我能听懂的是“屎”“狗”“傻B”这些词,连在我的姓后面。在QQ上被学生骂,我并不是第一次经历。两年前,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加我好友,问我怎么这么刁,有种单挑。那是因为他欺负我们班的孩子,在校门口截人时被我训了一顿。那之后几天我送这个孩子回家,他没了可乘之机。后来他也没有再来上我们的课。这个两年前六年级的孩子,当时还不知道我的姓名。可是这三个男孩子,17年暑期支教时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回来以后一直有联系。有时是我给他们写信、打电话,他们得到玩手机的机会有时也给我打电话。他们不记自己的QQ号,每次放假回家玩手机都申请一个新账号,每次都会加我好友。有时不知道我QQ号,就打电话来问我QQ号是多少,不等我多说两句马上挂断,接着就有好友请求,备注“我是XXX”。于是我的好友列表里就有了“XX”,“XX新号”,“XX新新号”,“XX新新新号”……以及许多特别关心。18年暑期支教我带队回去,仍花了很多心思在他们身上。一年过去再见到他们,好像一点没变,刚开始还是会害羞的笑笑。报到那天在去年三年级的教室和我聊天,不过不再是黑板上略显幼稚的猜词游戏和“李老师语文教最好”的直白示好,而是坐在桌子上给我讲了好多快手上的段子。秃驴没有毛,4+4等于几,yeyeyeyeye和爷爷爷爷爷……但他们又好像变得我不认识了,竖中指,说脏话,上课和老师对着干,给老师起各种外号。只在镇上上了一年学,要升四年级的他们开始崇尚打架、谈恋爱、拍快手,一切看起来很酷的事物。这些孩子对传统的课程不感兴趣了,我就带着他们玩花样,种花、写生、电影赏析、摄影、采访、成立演艺公司表演拍戏,结合着游戏和手工,八节活动课我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当然,我不能保证他们从中学到了多少知识,只是那些新鲜的,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我想让他们也有机会尝试。真正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教给了他们知错就改和信守承诺,他们也真的曾这样做了。那是我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谈了一次又一次的话,用心终于取得的一点突破。我与他们有好多好多的回忆和故事,我可以一气说三个钟头。可能恰恰是因为太熟悉了,他们放了假跟我视频,“李毛头”“李毛头”的叫。这是暑假时他们不知怎的奇思妙想出来的外号,屡禁不止,后来只当与他们玩笑,没有往心里去。当他们突然在群里直呼我的姓名说出这样的话,连珠炮一般的发上来,我一时全懵了。这是我的学生,我一直在心里牵挂着的孩子,为了他们我当初才选择留在同心会。虽然有观点说老师割断与往届学生的联结也是一种职业道德,但如果人坚持一件事总有心中的某个温暖在提供力量,那他们就是这份支撑。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来,感到五味杂陈,伤心,恼怒,悲凉,丢面子,感到莫大的讽刺——前一天我还高谈阔论教育如何如何,现实却是我的学生这样骂我,我有什么资格妄谈教育呢?但最多的,还是憋屈。对他们我没做错任何事,这几天我就没有做事,对学生我掏出心来待,不论是什么原因也不该说这么难听的话。而且是在有其他老师的群里,点名道姓只骂我。我没有马上回复他们。他们的声音有很蛮横的,有笑着的,还有故意捏尖嗓子的。正玩在兴头上,如果得到回应会更兴奋。我强使自己冷静下来要把握这个教育契机,要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是坚决不被接受的。过了一阵子,等他们不再发了,我估计三个人应该回自己家了,尝试逐个击破。先找带头的孩子私聊,尽量用严肃但冷静的声音,告诉他我听到语音后很生气,我感觉受到了侮辱,这一点也不好玩,请他在群里向我道歉。还是那个又皮又倔的小孩,说我就不道你能拿我怎么地。又听到另一个孩子在一旁为他壮胆。来回几句之后,他说删我好友,然后就真的删了。找另一个,发现他刚申的新号没加我。这是短期支教最无可奈何的事情,时间短,距离远。在那里时他知道你很快就离开,一年又一年和“心慈手软”的志愿者老师相处得出经验,得罪了你也没有关系,反正一个月后就走了。你离开后他知道天高皇帝远,总不能顺着无线信号过来逮他,你想教育却难影响。所以不论短期支教还是乡村夏令营,在刚开始时就跟孩子明确地树立规矩,不论何时坚持原则,与对孩子要无条件尊重和爱同样重要。找最后一个,他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会跟着寨子里另外几个孩子一起玩,他们三个里面是相对最听老师话的。但是他也拒绝道歉。最后我只好说了我一开始就想到但却最不想说的一句话:“我有你们家长的电话也能联系到镇上小学的老师,但我不想这么做……”之后,马上,三个人分别发了消息:“对不起,李老师”。最终道了歉,在明显的感知到了威胁之后。不是因为我之前教他们要尊重他人,也不是因为我在QQ上对他们说理教育的努力。道了歉,我又分别发了一段文字,算把这件事处理完。处理完后放下教育的理性,心情一直很低沉。我想起了初中时转入一个“差班”,听同学说原本很负责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一位温文尔雅又爱护学生的女性,在制止班上一个极叛逆的学生逃课时,被学生拽倒在地。她本来是愿意中途带这个老师们避之不及的班级的,后来她坚决不再继续做这个班的班主任。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仍然敬重她,更添同情和对那位同学公正的责备。但在她心里,或许是被拽倒的那一刻,自己做老师的尊严,如一面久立而破损的墙最终轰然崩塌。可以理解,本来我在他们那里的角色也更像一个大朋友而非威严的老师,而且十来岁的男孩子,总是在寻求刺激和挑战边界,玩得起劲了什么都不理会。但理智上可以明白,情感上无法接受。总讲对学生要公正地爱,不论ta多调皮。可是那天我对他们三个,不忍心说讨厌,也说不出爱了。第二天早上,坐在公交车上昏昏沉沉,看着窗外后退的无数的车、人和树,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件事。突然就想到自己小学,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吧,那时住在四楼,阳台外的楼下是晾床单的院子。暑假时一个酷热的午后,家里没人,百无聊赖,我接了一盆水从阳台上一杯一杯地往下泼,听“哗啦”一声水落到空荡的地面上,溅射出不规则的图案。我一边倒,一边想象着一楼到三楼的住户,从窗户里看到连连不断从天而降的水时脸上惊诧的表情,心里就窃喜不止。泼了几盆水后,楼下院子几乎已经全都变湿,无法看到任何图案。耀晴灼热的太阳,聒噪的蝉鸣,和一个出汗的我,其他一个人都没有。我感到无聊了,回去开始看电视。快到傍晚,我看完电视到阳台伸伸懒腰,然后探出头去向下张望。院子里地上的水几乎都已经干了,正对着我的是小小的高姨的头顶,她正在晒床单,快搭满了一条晾衣杆。我端起手边之前还没泼完的小半盆水,晃了晃,犹豫了一下,泼了下去。然后我马上放下盆,跑回屋里坐在沙发上,心脏咚咚地跳。接着我爸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水是不是我泼的,要我马上下去。然后拽着我的耳朵,让我给高姨道歉。高姨还是一如往常见到我时那样和蔼地笑,说“嗨,没事”。她的长头发湿漉漉的贴在背上。我突然就释然了,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那些脏话大概就像我当年的那盆水,不知道为什么要泼下去,不知道为什么选择高姨来泼,只知道泼完以后要快点跑,心怦怦跳着时盘算的是如何不被发现。当时我没顶住压力承认了是我倒的,道歉时又骗他们说我不知道底下有人。高姨对我一直很好。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每见到她心里就感到一丝愧疚。一个善良而无辜的人无缘无故被当众泼了一头冷水,那该是怎样的感受。回到那个午后,我鬼使神差地泼下那盆水,如每个人小时或长大后阴差阳错的选择,没有是非对错,没有道德判断,什么都没想,大脑一片空白却又直愣愣地就去做了。回到那个午后,就理解了很多事情。当然,理解不意味着不必承担后果,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或动机而做出的行为。因此我坚持他们要在群里向我道歉,如果QQ上联系不到,就打电话跟他们说,如果电话上讲不通,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我不能赶过去当面跟他们说,那就只能请第三方介入,与他们相对脾气好的一位家长沟通。因为之前给老师起外号等行为没有坚决制止,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所以也要讲明白,开玩笑是可以的,但开玩笑是有限度的,如果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不开心,伤害到了对方的感受,那这种行为就是不可以的。在这件事上,道歉容易,但让他们真正体会这些道理,以后用到生活中,却很难很难。因为客观存在的限制根本无法施加教育影响,我不知道他们正在哪里,正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正玩在行头上十分兴奋,还是正打游戏十分投入,是正在与家人团聚嬉闹,还是正独自一人百无聊赖。事后我给其中一个孩子打电话,他周围的环境非常嘈杂,对话不断地被打断被打断,最后只好改日再聊。但改日却又不知要等多久,可能要等到记忆都快淡忘了这件事。教育需要适时的情境,需要彼此感受。除了话语本身,表情、动作、气氛等会传递大量的信息,沟通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会对沟通实际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不知道要怎样的话语,才有力量抵消这些时间和空间因素所带来的不可控性。因此这件事,或许就这样“姑息”了。但不论怎样,我不愿称他们为“熊孩子”,这已经变成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负面词汇,总能看到许多带有暴力色彩的非理性反应得到一片叫好。他们仍然是我的学生,虽然我可能没有机会再教他们了,没有机会扭转那股不良之风,也没有机会让他们能明白这件事背后的道理,发自内心、真诚地向我道歉。但现在我可以说“我依然爱他们”了。徐莉老师有一篇文章,《教育中最艰难的功课:理解儿童》。或许不止教育,不止儿童,理解本身就是人生最艰难的功课。理解,才能解脱,才会有爱。这爱不是对某个品质或行为的,是对人本身的。不知我以后还会遇到多少学生,对我做出怎样的行为,当面或背后,无心或有意。只是想想那盆水。先尝试去理解,再去教育。理解儿童,从自己开始。理解世界,从儿童开始。真正的理解,既是认知的通达,又是情感的接纳。树灯希望给你的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2019年2月15日
其他

教育如何激发和实现人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如何激发和实现人发展的可能性人啊人。2018年11月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题,用的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却又是意义最丰富最难解读的一个字。人啊人,三个字连起来,读出的又是什么?赞颂,悠扬,还是叹息?人是怎样的?李斌老师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人是有限的,人是有天性有欲求的,人是有价值追求的,人是有创造力的……每一点都切中肯絮。但人是怎样的,是一个太庞大的话题,无法用一句话概括所有的特点。人是怎样的,或许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看到这一点:人具有“未特定性”。未特定性也可以说是未完成性,未完成性也就意味着人的可塑性。人是可以被塑造的,也是可以自我塑造的,除非这个人失去了生命,否则他就是可以改变的,就是有无限可能性的。一个孩子,或许他现在学习不好,不够聪慧,他调皮捣蛋,他极端的叛逆,但是要知道这只是他的现在,不是他的未来,他的未来有其他的好多可能性。好的教育帮助孩子去发现和实现更多的向好的可能性,而坏的教育把它们扼杀掉。创新的教育就在创新着人,创造人发展的可能性。人因“未特定性”而拥有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而人发展的可能性如何才能被激发和实现?
2019年2月10日
其他

爱你的每一位队员 | 队长札记01

爱你的每一位队员爱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它从心底升腾溢出,真切而热烈,让心变得柔软而又坚韧,可以承受、包容、接纳,愿意付出、给予、支撑。爱可以生成,可以感知,可以流动,可以在传递中加成。如果说人有一项最可贵的能力,那大概是爱的能力。《登天之梯》里记述了一位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许多诊疗案例,看下来最深切的感触是爱的重要。是无条件的爱与尊重让人的身心成长,获得健全的人格。在同心会的第二年,有了自己的师弟师妹,慢慢与他们建立了联结。我们曾一度纠结应该如何与师弟师妹相处,半年后,各队选队员前万千考虑。如今两次带队回来,走到现在,还是觉得最重要的只这一条:爱自己的每一位队员。这是当初在确定队员人选前我对我自己的承诺,不论最终是哪些人,只要ta成为我的队员,我就要发自内心地爱ta们每一个人。为什么要爱自己的每一位队员?因为ta是我的队员,我应当爱ta,也有责任爱ta。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人是自己用心选的,自己辛苦培训出来的,将来还要自己带,自己不爱谁来爱?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良好的关系,或者说团队凝聚力,也直接影响工作进行的顺利与否。而团队的凝聚力不仅出于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还出于团队成员间的联结与信任,出于坦诚和爱。如果爱是可以流动和传递的,那么就应该从队长开始。不论ta的性格、能力、相貌、曾经熟识与否,努力尝试去爱你的每一位队员。怎样爱自己的队员?发自内心,公正地爱。爱是一种情感,但却也需要理性。用心去爱,也应该用脑思考,爱是什么。爱首先是尊重,尊重人存在的思想、情绪、感受,尊重每个个体本身的差异。爱不是手段或工具,情感从来不应是胁迫他人改变的筹码。关于如何管理学生,我们队内会有不同观点的争论,有人认为应该树立老师的威信,有人主张给学生自由。不论哪种观点更接近教育的真谛,现实又更需要何种举措,首先要做的大概仍是尊重每个人表达观点的权利,尊重此刻在场每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团队需要沟通的技巧来达成共识,但也应容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没有什么观点是不可接受的,只要把自我放低,怀着最大的胸怀爱,端持最小的尊严听。爱是接纳,接纳个体的不完美。人都有局限性,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弱点,艰苦的环境下朝夕相处,总能看到对方比以往更多的不完美。不论是哪个方面出现怎样的问题,总要先尝试把它作为人本来的样子接受下来,再尝试去进行沟通和提出建议。“一旦你开始讨厌自己的学生,那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我相信我的学生会变得更好,只是我还没有找到让他们变好的方法。”把“学生”换成“队员”,同样适用。爱是不放弃,不偏袒,坦诚地指出所有看到的不足,并时刻准备谅解,时刻准备提供帮助。不论有没有变化,总愿意怀着希望等待。从我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经历里,感到所有的工作中,最难做的是人的工作。因为种种不确定而纠结挣扎,或许付出极大的心血却回应寥寥。还记得协作者杨金常讲的一句话,说自己所做的支持人成长的工作,成果可能这辈子是见不到了。所有人的工作,都需要等待,如同等待播下的种子发芽。爱是很多很多,是需要不断去感受和认识的,它说起来很抽象,像一堆大道理,或许又被我写得像一碗心灵鸡汤,但真正落到现实,却可以感受得很真切。我还记得我当初的带队师姐,在我带队时跟我说,要照顾好自己,回来少一根头发都不行。充满爱的土味情话。公正地爱,并且同样重要的,要让对方知道。可以说,可以写,可以画,可以用各种形式,只要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怀的,是有人对自己怀着希望和爱的。我以往对爱羞于启齿,但或许是感受到的多了,也认识到了爱和表达爱的意义。爱是一种值得被传递的力量。而且,只要是真诚和向善的,任何话语都值得被听到。我有一群可爱的师弟师妹,一群可爱的队员,他们各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各有让我感到温暖或力量的瞬间。舍不得忘记而记到日记里的,成为我每每翻看便能获得的内心动力。如果做老师,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如果做队长,爱自己的每一位队员。因为每一个生到世上的人都是值得被爱的,都有可爱之处,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而已。愿我们有一双发现可爱的眼睛树灯希望给你的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2019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