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期读书㉑丨马国川:公共卫生危机是本珍贵的“无字书”

徐学勤 文化客厅 2020-03-02

本期“疫期读书”,我们采访到资深媒体人、《国家的启蒙》作者马国川。近年来,他着力于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企图探寻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他认为,疫情下的中国是一本丰富的“无字书”,蕴含着人性、社会、科学、文化、制度等无数内容,值得仔细研读。



采写 | 徐学勤


本期“疫期读书”,我们采访到资深媒体人、《国家的启蒙》作者马国川。近年来,他着力于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企图探寻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他认为,疫情下的中国是一本丰富的“无字书”,蕴含着人性、社会、科学、文化、制度等无数内容,值得仔细研读。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著有《没有皇帝的中国》《重启改革议程》(与吴敬琏合著)《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即出)等。



01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新京报: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与往年有何变化?心态是否有不同程度的起伏?


马国川:和往年一样,春节前我和家人回到河北农村老家过年。在路上收到各种疫情信息,预感到情况不妙。直到腊月二十九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才发现问题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老家农村有除夕夜拜年的习惯,但今年我们自动取消了。


村庄里鞭炮声稀稀落落,远远没有往年的热闹气氛。正月初一,形势也越来越紧张,傍晚村口已有人值勤,不许人们自由流动。当天晚上,我和家人临时决定,开车返回北京。夜色深沉,华北平原空阔,村落灯光星星点点。仓皇之情,至今记忆犹新。抵达北京已是腊月初二凌晨,虽然公路旁都悬挂起红灯笼,但灯光暗淡,似乎也失去了往年的欢庆。


从那时起,我就宅在家中。一场瘟疫,把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原子化”的个体。但互联网尤其是微信,让人们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每天刷朋友圈,了解疫情发展,为远方的人们担忧。几乎每天都有令人伤心的事情发生,都有令人愤怒的事情发生,可我却无能为力。作为媒体记者,不能到武汉去采访和报道,我感到很无奈。这注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春节。


新京报:疫情期间,对你冲击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对你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马国川:平时就习惯宅在家中。在需要隔离的特殊时期,对个人生活并没有太多影响。只是不能像往常那样去河边散步,更不能去喜欢的万圣书店翻书或会友。


2月6日,北京大雪纷飞。晚上,和无数的人们一样,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李医生逝世的消息传来,我感到非常心痛,不停地刷朋友圈,希望听到的是谣言,希望看到奇迹出现。可是,这个吹哨人最终还是走了。


新京报:疫情期间在读什么书?为什么选择这些书?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感想?


马国川:主要是阅读日本战后的历史,包括《麦克阿瑟回忆录》、吉田茂的回忆录《回想十年》、《日本政治史》等。近年来,我有一个“日本三部曲”的写作计划,通过游记的方式描写日本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目前已经完成《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正在写作第三本《国家的重生》(暂名)


《国家的启蒙: 日本帝国崛起之源》,马国川著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6月版


阅读日本近代史,尤其是1930年代以后的历史,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情。眼看着一个很有希望的新兴国家走向自我毁灭的歧路,怎不令人感慨万端?不过,战后的历史就轻松得多了,因为日本已经穿越“历史的三峡”,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顺利实现了现代化转型。穿越日本近代历史长廊,深感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道阻且长。


为了实现现代化转型,后发国家是否注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没有外力推动,东亚国家只靠自身努力是否能够完成现代化转型?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来看,似乎都很难。这个结论,令人沮丧。由于是特殊时期,也很难安心读书,深入思考,将来我愿意更深入地探索这个话题。


在这些书本之外,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眼前的“无字书”。我特别喜欢两句联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眼前处于疫情中的中国,就是一本丰富的“无字书”,蕴含着人性、社会、科学、文化、制度等无数内容,值得仔细研读。这次公共卫生危机,不但给个人,也给社会和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停下来思考的机会。但愿经此一“疫”,中国向着现代文明迈进一大步。


新京报:疫情期间有看什么电影或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马国川:我喜欢轻松愉快的电影。既然现实如此严酷,又何苦让自己的心灵再受煎熬?印度电影,恰好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观看了《小萝莉的猴神叔叔》《调音师》《厕所英雄》《起跑线》《印度合伙人》等影片,很受冲击。这些电影从很小的视角切入,逐渐深入,最终直指印度的现实社会问题,批判性极强。而且,这些电影还有很强烈的超越性。在拷问社会之外,又深入挖掘人性深处的光明与黑暗,让人心灵震撼。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萝莉的猴神叔叔》。在印巴分治的背景下,电影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人帮助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这是一个人性战胜信仰、爱跨越国界的故事。在真正深切的爱意与人性的光芒之下,一切由于偏见和狭隘而被塑造出来的障碍——不同的信仰、对立的政治、分割的土地,都不再重要。我希望,爱意与人性的光辉也照耀苦难的中国。


新京报:近期是否有在写作什么作品?此时做这项工作有何特殊感受?


马国川:除了写作战后日本的人物故事外,眼前发生的许多故事都让我有写作的冲动。例如,在应对这次疫情中,日本给中国许多切实帮助,感动了许多国人。我匆匆整理了一篇短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向日本学习什么》,提出“国家之间的最大差距,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文明程度”的观点。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川上人曰”里,一天点击就超过4万。虽然现在朋友圈的文章动辄10万+,这篇小文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我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到底做什么样的现代人,到底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国家”,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吧。


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写,悲伤、愤怒、感慨、激动,各种情绪杂沓而至。“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开始写作《庚子纪事诗》,每天写两首七言打油诗,诗下有注,记录当天发生的大事件:既是个人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也作为这个时代的私人纪录吧。



02

公共卫生危机是一本珍贵的“无字书”


新京报:对于此次疫情的暴发和应对,你认为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反思的?


马国川:我阅读了2013年“非典”之后的许多文献,包括《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吴敬琏)、《SARS与“五四”精神”》(资中筠)、《应对SARS危机的三种体制:强制·法制·弱制》(丁学良)等,这些文献都远远没有过时。


可以说,对于此次疫情的暴发和应对,十多年前的知识界已经有了深刻反思。如果一定还要反思,需要反思的就是为什么许多反思没有落实为具体的制度,或者成为制度却没有有效运行?例如,“非典”之后,中央政府花重金打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据说中国疾控中心可以实时看到全国各地上报的传染病案例信息,可是为什么这次新冠肺炎却逃脱了监管,蔓延全国?


很遗憾,我不是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提不出什么专业的应对之策。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我建议:官员一定要尊重专家,专家一定要尊重科学。假如颠倒过来,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就有可能会让国家陷入灾难。唯有科学和民主法治,才是化解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正确之道。建立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必须尊重专家们的意见,在科学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同时,它又是一个公共问题,必须尊重国民的利益,决策必须以国民福祉为宗旨。


新京报:防疫期间,有没有值得推荐给读者的书籍?


马国川:我个人偏好历史和文学书籍,尤其喜欢语言优美、风格独特的作品。孔子所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基于这个理由,我推荐如下几本:


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这本书邃密通透、深情至性,讲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评论家王德威先生写有评论文章《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这个题目恰好就是我的阅读体验。


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王先生文字优美,深厚细腻,他的写作呈现出中国现代大历史的深度、厚度和广度。细读之下,令人心神激荡。王先生曾说:“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值得品味。

 

《昨天的云》(回忆录四部曲之一),王鼎钧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版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当代大陆汉语已经严重退化,许多作家的文字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滋味。高尔泰先生是一个异数,他的文字刚健优美,苍莽浑厚,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可以反复玩味,反复诵读。我认为,高尔泰先生为现代汉语写作挽回了些许颜面。


还有司马迁的《史记》。日本赠送中国的抗疫物资上,有许多优美的词句让人感佩,其实大多来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可是,我们自己“抛尽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作乞儿”,只会使用粗鄙的、口号化的语言。是时候重读经典、学习古人了!《史记》是经典中的经典,语言并不难懂,随意选择其中的章节阅读,都会发现优美耐读的词句。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细读眼前的“无字书”。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就是一本珍贵的“无字书”。其他的书以后可以再读,眼前的这本“无字书”却不能不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都可以通过这本“无字书”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



采写 | 徐学勤

内容编辑 | 安也

值班编辑 | 崔健豪

校对 | 何燕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往期回顾:

疫期读书① | 何怀宏:能在边缘处境坚守人的义务就是英雄

疫期读书②丨羽戈:反抗冷漠与绝望,在阴霾之下等待阳光

疫期读书③丨夏榆:灾难之时,以个体记忆抵抗时代的遗忘

疫期读书④丨黄灯:面对公共疫情,“我不希望历史是一种轮回”

疫期读书⑤丨王晓渔:没有最需要反思的问题,几乎都已反思过了

疫期读书⑥丨韩晗:每当灾难发生,都是考验人性之时

疫期读书⑦丨廖伟棠×阿乙×邓安庆:站好自己的独立位置

疫期读书⑧ | 刘道玉:有必要就疫情进行一场全国启蒙

疫期读书⑨丨余世存:未来或许都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隐痛

疫期读书⑩丨李以亮:不能“在沉默就是耻辱的时候沉默”

疫期读书⑪丨王晨:公开透明,是高效治理不可或缺的条件

疫期读书⑫丨陈平原:借“研究学术”来解决“思想苦闷” 
疫期读书⑬丨张柠×张怡微×淡豹:生活远比文学想象复杂

疫期读书⑭丨陈嘉映×景凯旋:从疫情理解一个人的价值与责任

疫期读书⑮丨汪天艾:我羞愧于那些不曾落在我身上的棍棒

疫情读书⑯丨袁凌:疫情下的“二手社会”,并非一日而成

疫期读书⑰ |叶匡政:敢问谁能救赎与安慰疫病带来的苦痛

疫期读书⑱丨王炜:心灵结构的转变与写作者的责任

疫期读书⑲丨陈楸帆×沈大成:抗风险能力培养需提上日程

疫期读书⑳丨赵松:文学很难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回应现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