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占比大降,存款成本普升,配债增速提升——债市角度看上市银行中报(海通固收 姜珮珊、藏多)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摘要:
----------------
上市银行22年中报相继出炉,我们分析了A+H股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生息资产、付息负债平均余额的结构和收益成本变化,发现:银行资产增速转为回升,贷款占比续升而同业资产占比续降,按揭贷款和房企贷款下降,贷款风险偏好小幅回升,净利差大幅下降,存款成本普升,贷款利率普降,表外理财环比小幅增长。
1. 资产增速转为回升,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资产质量继续向好。202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延续下降态势,同时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截止22年6月拨备覆盖率已达到203.78%,为2015年6月以来新高,资产质量不断向好。
2. 资产结构:贷款占比升,同业占比小降,债券占比持平
资产负债表时点数据显示:22年上半年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同业资产规模占总资产比重由2021年底的4.93%上升至5.68%(2021H1为5.83%)。2022年H1,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利率偏低+“资产荒”演绎,银行配置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加,41家银行的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类)规模较2021年H1同比上升7.27%至14万亿元,为近6年最高水平,环比增速达到24.66%。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上升至5.68%,但低于2021H1水平。
分银行类别来看,同业资产规模较2021年H1上升主要是六大行和城商行带动,六大行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6.74%、33.57%,城商行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24.56%、16.66%;而农商行同比环比均下降8个百分点左右。从同业资产的构成来看,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有明显上升。相较于2021年,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上升0.2pct、0.1pct和0.4pct。
4. 负债结构:存款占比整体上升,债券发行占比上升
大行和股份行负债结构整体保持稳定,存款占比整体上升,债券发行均有小幅上升,同业负债占比整体下降。从2022年H1上市银行中报各类计息负债平均余额变动来看,与2021年底相比,存款占比方面,农商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分别上升1.7pct、0.9pct、0.3pct,大行小幅下降0.3pct。债券发行占比方面,大行上升0.2pct,其余类型银行上升幅度均在0.7pct左右。同业负债占比方面,大行小幅上升0.1pct,城商行、股份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1.1pct、0.9pct和0.5pct。
资产负债表时点数据显示:同业负债增速抬升,应付债券增速回落。剔除无锡、重庆、哈尔滨银行后38家上市银行2022年H1同业负债(包括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类)整体规模26.6万亿元,同比增速11.85%,前值(2021年底,下同)11.2%;环比增速5.27%,前值6.25%;其中六大行同比增速最高,达19.5%;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由2021年底的12.13%下降至11.77%,较2021年H1的11.58%上升。
应付债券方面,41家上市银行2022年H1应付债券规模约为17.0万亿,同比增速15.89%,前值17.17%;环比增速6.15%,前值9.18%。
5. 净利差创2010年以来新低,存款成本普升,贷款利率普降
银行净利差环比大幅下降,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下降幅度最大。2022年H1大行平均净利差1.85%,环比下降3.8BP,同比下降4.3BP;股份行平均2.04%,环比下降8.6BP,同比下降12.3BP;城商行平均1.85%,环比下降10.5BP,同比下降13.4BP;农商行平均1.99%,环比下降15.9BP,同比大幅下降17.6BP。
大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上升幅度超过生息资产收益率,其余类型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带动净利差普降。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差大幅下降主因生息资产收益率分别环比下降13BP、15BP和40BP,具体来看,贷款收益率分别环比下降15BP、16BP和11BP,存款利率分别环比上升3BP、3BP和2BP;大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上升1BP,负债成本率环比上升5BP(存款利率环比上升5BP)。
22Q2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创2010年以来新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目前对于调降存款利率效果尚有限,存款成本仍整体上升。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十年国债利率与1YLPR调整存款利率,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化。今年1月和8月,1年期LPR分别下降0.1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储蓄意愿增强、企业投融资需求减少,导致中长期存款需求增加并相应影响银行的存款结构,银行存款成本整体上升。
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银行贷款利率普降。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下,22年H1银行贷款利率普降,《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企业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新低”。
6. 表外理财:环比小幅增长,大行下降
2022年H1,40家A、H股上市银行(46家上市银行中剔除浙商、重庆、甘肃、天津、广州农商行、九台农商银行)表外非保本理财总规模为2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5%,环比增长0.79%。理财规模同比和环比增长银行家数分别为13家和19家。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最大,均突破2万亿元。
7. 理财子公司:理财规模整体增加,以固收类产品为主
设立理财子公司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18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理财子公司,22年上半年,先后有5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7家已获批开业。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较21年底增长约11%,占全市场理财产品总存续余额比例近66%。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H1除苏银理财未公布净利润数据外,其余净利润均为正。其中,招银理财为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公司,兴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净利润位居其后。从理财规模来看,披露了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规模的10家公司中,4家大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规模较21年下降,其余6家均为上升。其中工银理财规模下降幅度最大(-9.8%),兴银理财规模上升幅度最大(45.19%)。披露集团层面理财规模的9家银行中,仅华夏银行的理财规模下降。
从资产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比例最高。从22H1银行中报中公布数据的5家理财子公司(工银、农银、建信、兴银、青银理财)来看,债券/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均为最高,工银、农银、建信、兴银、青岛理财分别为64.0%、55.1%、49.15%、94.28%、86.8%。
8. 总结
总结银行2022年H1报表:资产方面,22年H1银行资产增速转为回升;银行生息资产结构中,大行和股份行整体稳定,各项环比变动幅度均不超1个百分点。贷款和债券投资占比变动分化、同业资产占比整体变动不大;上市银行贷款占总生息资产比例自2017年起连续增长。贷款结构中,各类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均下降,企业贷款占比除农商行下降0.4pct外,其余类型银行均上升;39 家上市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警戒线的银行从9家大幅下降为5家;五大行低风险行业贷款占比下降,其他上市银行高风险行业贷款占比上升。负债方面,大行和股份行负债结构整体保持稳定;存款占比整体上升,债券发行均有小幅上升,同业负债占比整体下降。净利差方面,银行净利差环比大幅下降,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下降幅度最大。大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上升幅度超过生息资产收益率,其余类型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带动净利差普降。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目前对于调降存款利率效果尚有限,存款成本仍整体上升;贷款利率普降。表外理财方面,六家国有大行表外理财规模环比下降同比上升,其余各类型银行同比环比均上升。理财子公司方面,理财规模整体上升,结构上以固收类产品为主。
银行债券投资提速,资产荒持续演绎下银行或仍将被动配债。今年以来,银行债券投资增速持续提升,贷款增速震荡下行。从月度数据来看,银行债券投资增速于21年8月达到8.5%的低点后触底反弹,同比增速连续上升至22年7月的16.9%,超过了债券市场规模同比增速15%。其中大行和中小行债券投资增速均保持上升。展望四季度,社融缓慢回落,实体需求偏弱,债市供给压力尚可,流动性淤积现状或延续,资产荒演绎下银行或仍将被动配债。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机构行为
久期再创年内新高,30Y国债交投降温——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