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不说话,却一鸣惊人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刑初
两位女性让2024年春节档大放异彩。
一个,自然是瘦了100斤的贾玲。
不管如潮的好评到底是给她本人还是给她的电影,她都给这个其乐融融的节日增添了一丝内在的力量感,从喜剧吉祥物到中国第一个百亿票房女导演,贾玲的突破在不止一个层面上都做到了榜样级别。
另一个,是《第二十条》里的赵丽颖。
电影《第二十条》海报之一
这是一出不那么“张艺谋”的、堪称惊喜的现实主义大戏。其扼中的社会议题与人文关怀,对公义与法理的探讨,比纯粹的喜剧或煽情的悲剧都更为有力和深刻。
赵丽颖在片中饰演的聋哑村妇郝秀萍,从出场开始,就让人想哭。
第一次露面,她似乎完全置于受害者位置。不会说话,低垂着头,看不清脸,浑身颤抖,一面向内拼命保护自己的女儿,一面向外对村霸进行无力而拼死的抵抗。
自己被村霸反复强奸,丈夫为保护自己伤人入狱后,郝秀萍带着同样聋哑的女儿东躲西藏,一面寻找能证明丈夫无罪的证人。
赵丽颖在电影里素颜,瘦得几乎皮包骨,黑黢黢的皮肤,乱糟糟的头发,只有那双眼睛从落魄中钻出来。
影片两个半小时,她没有一句台词,只能通过手语、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来表演。
苦难无声,却震耳欲聋。
《第二十条》剧照
但她并不弱,为了最后的希望,她选择死亡,用自己的生命向不法作出最后抗争。
郝秀萍的突破在于,她虽然仍是苦难叙事里的农妇,但这一次,她代表的不仅是手无寸铁的残疾农妇,也是一个面对恶势力手足无措、对正义还残存希望的普通人,也是随时可能被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击倒,坠入绝望的普通人。
“赵丽颖已经不是过去的赵丽颖了。”电影拍完后,张艺谋这么评价。
不论是贾玲还是赵丽颖,她们都不是“女性主义”的代言人,她们的拼和勇,是一场无性别的胜利。她们只是用力、坦荡地活着,从台前走到幕后,从被装套的甜妹到独当一面的大女主,活出最浑厚、生猛的生命力。
“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郝秀萍本来不是聋哑人。
《第二十条》剧本筹备时期,只有郝秀萍五岁的女儿娟娟一角,设计为聋哑人的身份。
在与张艺谋通电话时,赵丽颖忽然问道:“我为什么不可以(是聋哑人)呢?”
一句话让张艺谋醍醐灌顶,对啊,为什么不可以呢?
赵丽颖向张艺谋提议将母亲郝秀萍设定为聋哑人
如果说,将小女孩设置为聋哑人,增强这对母女的苦难浓度,也可以“给孩子治病”这一借款动机的合理化。但如果母女二人都是聋哑人的话,这对母女的所折射的困境不再是物理意义的,更带有一种宿命感,她们失语与无助的处境便自成一体,更难以抵抗。
“母亲”不再站在一个更强大的高处对女儿进行庇佑,她拼了命去保护自己的女儿,去争取公义与正义,最后将自己廉价的生命碎在所有人面前时,她抗争的力度也会因失语而显得振聋发聩。
可这也意味着,赵丽颖不得不为这号角色付出更多。手语也是一种语言,力度、幅度,都有自己的精气神。没了台词,演员的微表情、肢体语言,一寸一毫都会被放大。
《第二十条》中的赵丽颖
得承认,郝秀萍一定程度见证了赵丽颖在演技上的进步,虽然相较于几个主演仍有一点距离,但并不难看出,赵丽颖是深深进入了郝秀萍的人生里的。
有观众认为,聋哑人说话时不会像赵丽颖那样大张着嘴,欲发呼声,但我更倾向于理解为,片中这位母亲,这位妻子,这个女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如此痛恨自己的失语。
在长期受到村霸霸凌、屡次遭到强奸后,郝秀萍的丈夫出于自保,失手杀死了村霸,却被判定为故意杀人,面临无期甚至死刑灾难。
残疾人、农妇、有一个幼孩作为“软肋”,这些配置看似将这号女性角色置于自我表达和权益争取方面的完全弱势,但郝秀萍的不一样在于,她始终看得清。
《第二十条》中的郝秀萍(赵丽颖 饰)和娟娟(陈宣菲 饰)
她一开始就看得清,自己全家被村霸欺负是一个没有出路的闭环。屡次遭强奸后,面对被拴在门口的丈夫,她噙着泪,用手语狠狠道:“我活不下去了”。因为她知道,今天过去了,还会有无数个“今天”在后面等着他们,无穷无尽的黑暗。
她也看得清,真正压在自己身上,堵死前路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在工地顶楼天台,面对村霸与检察院的人,身后是一片蓝天,郝秀萍的每一根头发丝,每一滴泪,每一根皱纹,都在风和阳光下历历可目。那一幕很美,可饱受屈辱和苦难的灵魂在呐喊,没人听得见。
在纯澈的背景下,郝秀萍连手语也带着悲愤的哭腔:“你们(政府)帮得了我一时,帮不了我一世”。
她不是一个“为母则刚”的角色,而是一个拼命争取公平与正义的角色。当她看见身后走投无路,发现即便是代表正义的政府,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毫不犹豫,纵身一跃,用一个底层抗争者的姿态,对“不法”发出了最后的嘶吼。
这一幕不仅是对角色的突破,也是全片立意和人设上的突破与升华。张艺谋不会拍女性,已经成为近些年常见的诟病,他没有把郝秀萍当成一个女性斗士去拍,而是一个模糊了性别的,怀着朴素公正需求的底层抗争者。
郝秀萍的人格立场,不仅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人,更是一个公民。她不只是被欺凌和被拯救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个叩问者和求索者。
最后,张艺谋没真让郝秀萍死,似乎是一份恻隐,也是与全片基调一致的,为公理与正义留出的一层美好遐想空间。他要让郝秀萍活着看见世界的进步。
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
22年前,同样出自张艺谋手笔的《秋菊打官司》里,村妇秋菊为了替被踢伤的丈夫要一个公道,不惧程序的重重阻拦,挺着一只大肚子和一肚子倔强的原则,讨要一个说法。
从身份和客观力量上,她无疑是弱者,但她就是不认命,就是不认弱者只能被安排和被放弃。
秋菊和秀萍,身上都有那股“不认”的劲儿。
郝秀萍身上也有一股“不认”的劲儿
因此,郝秀萍是让观众再次感到亲切的角色。秋菊的故事过了三十年,时代变了,《第二十条》不再像当年一样赤裸尖锐地直击现实,但还是能找到另一种讲法。
不能也不必再钻进传统苦难叙事的深水区,而是回到生活流的市民语境里。苦难是一种关于人的处境,灵活而残忍,也只有具体的人,能在对苦难的凝视和抗争中,维护住自己作为人原本的尊严。
巧合的是,2022年,赵丽颖在电视剧《幸福到万家》里,也演了一次“秋菊”——该剧与当年的《秋菊打官司》,都改编自一部名叫《万家诉讼》的现实主义小说。
剧中的何幸福,仍然洋溢着一张灿烂的圆脸:“我就是想当职业女性”。农村的出身,社会规则的掣肘,她心里门清,但她不在乎。
赵丽颖说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出身
距离该剧五年前,赵丽颖曾在一场演讲里也笑着反问:“我不希望大家看到电视剧里的女性角色永远拘泥于小情小爱,总是为了男人斗来斗去。我希望她们能够拥有更丰富的思想,积极地追求自己的信仰。
男人如果有英雄梦,为什么女人就不行呢?”
圆脸女老板
很长一段时期里,赵丽颖的演技都存在争议。
同为农村出身,她不像王宝强那样,以武术这样硬核的扎实基础为起点,入行没多久就进入电影里历练,渐渐积累起实力派的国民口碑。
同样长期跑龙套、做配角,她也不像科班出身的前辈张颂文那样,耐心打磨功力,积累岁月沉淀,直到中年大器晚成。
《花千骨》中的赵丽颖
更何况,女演员到中年才被看见的概率很小,市场和社会都很难给她们这样的机会。
如今,赵丽颖被划定在所谓的“85花”分类里,“花”“生”这些标签和概念,一开始就是藉着一定的流量逻辑建立起来的。
在今天,“流量”这两个字已在某种程度污名化,网上围绕“85花”的话题,也常年被古偶、转型、婚变、红毯等关键词霸占。
而一个长年围绕赵丽颖的关键词,是“钝”。
《老九门》中的赵丽颖
她的长相“钝”。在今天的流行审美领域,“甜妹”们以她作为参考,但在赵丽颖刚出道那些年,她没有市场上流行的瓜子脸和精致感,也缺乏潮流时尚的审美经验,娃娃脸让她呈现出一种钝感,不够“大气”,很多年内,她都演不了女主角。
摸爬滚打演遍了所有能演的配角,后来终于堪担主角了,赵丽颖选的角色也偏“钝”。
她偏爱那些灰头土脸的,甚至是老气横秋的人物,比如2022年《幸福到万家》里的村姑何幸福,2023年改革开放浪潮里的女老板许半夏。这两部剧播出时,她都曾被吐槽“土”“胖”“老”。
赵丽颖在《幸福到万家》中饰演何幸福
可她从没演过那种穿高跟在大城市写字楼里踢踏踢踏地、走进窗明几净的单人办公室的女老板,也没在近年流行的姐弟恋里无聊地转圈圈。她身上的“大女主”气息是具象化的、烟火气的,不靠红毯斗艳,默默击碎“85花手牵手,一辈子一起演古偶”的众嘲。
赵丽颖的为人,似乎也有点“钝”。早些年,她被意味不明地喊上“赵小刀”的外号,暗指她说话直接,也暗嘲她情商低。参加综艺后,她还曾在采访里直言真人秀都有剧本,因此不适合自己。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不会说话,那就少说,多做。
赵丽颖的世界里,所有事情的逻辑都可以简化成一条准则:做好自己该做的、想做的,其余的,都不是大问题。
对于自己农村出身,做遍杂工,跑龙套七年所受的冷落与偏见,她发微博说:“人非圣贤,不要总帮我撰写悲惨故事,立奇怪的人设,感谢”。
2022年,赵丽颖胖了20斤。她自己解释称,没有刻意增肥,拍着拍着就胖了。被生活自然地塑造角色形象,让赵丽颖塑造的许半夏,成为了改革开放大潮里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
她白手起家,从收废品、卖废钢开始,凭借自己的胆识与魄力,逐渐在以男人为主的钢铁商海里闯出一片天。
赵丽颖在《风吹半夏》饰演许半夏
她不是“女强人”,她只是强,是创业者、企业家,只不过,恰好是这一身份群体内稀缺的女性。
她也不像国产剧里流行的那些所谓独立的职场女性,流连于强者之间的情爱,而是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在藕断丝连的儿女情长上停留,但也守得住情义和道义的红线。
看完阿耐的原著小说后,导演傅东育脑海里浮现的许半夏第一人选,就是赵丽颖。之前的合作告诉他,赵丽颖身上那种“劲劲儿”的感觉和许半夏很像。
《风吹半夏》中的赵丽颖
不过,这部剧立项后,傅东育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拍,怕拍不好让投资方赔钱。
赵丽颖告诉他,我们都冷静地想一想48小时。
但还没到48小时,她就给导演打电话了,直截了当道:“你不就是怕拍不好吗?只要你想拍,也不能让别人拍不好,你要让自己拍不好。”
不过,相较于雷厉风行的许半夏,现实中的赵丽颖,更像她自己饰演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女主角盛明兰。她从不是凌厉强势的,而是更擅长以柔克刚,圆融练达。
赵丽颖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饰演盛明兰
身为封建朝代的庶出之女的明兰,拒绝接受命运不公的安排,内心清晰坚定地争取女子应有的能力和尊严。先生问嫡庶之辩,她巧妙避开了立场站队,只是云淡风轻道:“不如做纯臣”。和所爱之人在一起时,明兰也有娇憨明媚的一面。
这不是她的伪装,而是她的底色,手段和野心,毋宁说是这层底色之上的保护壳,正如圆脸其实恰恰代表着赵丽颖想守护的纯真和初心。
“继续跑”
实际上,在今天,娱乐圈也好,演艺圈也罢,入场券已经越来越大程度地与出身、背景和圈层挂钩,非科班、无背景的年轻演员想要出头,赵丽颖很难再成为参考。
但她依然可以是一种辐射面更广的、“平凡而不普通”的女性代表。
与文首提到的贾玲相比,赵丽颖不是一个主动投入到男人战场的分羹者,她只是诠释了一种女性在面对野心和欲望时可以抱持的姿态。
2021年,赵丽颖官宣结束了与冯绍峰的三年婚姻,一句话,“日子很长,过去很好,愿未来更好。”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自此以后,独立、清醒、强大等关键词才开始围绕赵丽颖。
当然也有外部时代环境的原因。近些年,女明星离婚,成为某种宣告女性主体性的勋章。其中以赵丽颖、杨幂等“85花”为代表。
可一段婚姻的始末由衷,对赵丽颖而言已是过去式。
赵丽颖饰演的许半夏
体验爱情,体验婚姻,体验成为母亲,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财富,“不要过分依附任何一方的情感,也不要担心失去了什么会留下心理创伤。女性能够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早在“女性主义”等独立宣言大行其道之前,赵丽颖就凝练出了这套人生准则。
她传递出来那股对待所有大小事坚定平和、原则清晰的劲儿,比总受误解的女性主义,适用范围更广。
2023年6月,赵丽颖凭借《风吹半夏》第三次被提名白玉兰,第三次与奖杯擦肩而过。当晚,“赵丽颖三次陪跑”的词条冲上热搜,赵丽颖亲自转发了这一话题,配文:“继续跑。”
赵丽颖回应陪跑说“继续跑”
今天有个词叫“内核稳定”,用来形容赵丽颖,再合适不过。
与文首提到的贾玲一样,她们并非不会内耗,不会焦虑,只是不给自己设限,哪怕失败也不会放弃爱自己。或者说,因为失败,会更懂得如何用对方法去爱自己。
2017年,在评价自己饰演的楚乔时,赵丽颖直言不讳,“她当然是真正的女权,但不是理所当然的权力,而是为了追求平等在一直战斗”。
争,但不是与他人争,更多是与自己争,与过去的自己,为了将来的自己。也不必标榜为群体代言,不必用自己的人生去博价值高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过好自己这一生,就是“女权”,是人权,是对无差别的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这是赵丽颖、贾玲这样的女性永远能给人心灵震击的原因。
赵丽颖
贾玲瘦身后重新露面,不论在电影里还是采访里,她脸上神韵表情的变化,不亚于体型的变化。但很多熟悉她的人看得出,其实她没变,她的眼神没变,她对创作的认真没变。
看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看他/她的眼睛最准确。眼神往往暴露出高矮胖瘦、穿着打扮之外的,更为内在的、核心的精气神。
《第二十条》里,郝秀萍的眼睛是浑身上下最有神的地方。恐惧、期待、抗争挤在里面,最后从高楼毅然坠落的一瞬间,她眼里的绝望被抛出来,震耳欲聋。对于苦难的命运,她不是认了,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发出了最后的反抗。
赵丽颖脸上有岁月的痕迹,瘦了,老了,但还是一张圆脸蛋,上面依旧镶着一副坚韧沉稳的眼神。
时代审美是会变的,在瓜子脸、锥子脸被扬弃后,赵丽颖的圆脸反而成为时尚代言。虽然,对于她而言,这已经不重要。
她开始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端庄大方,被奶奶妈妈辈指着屏幕,啧啧称赞:这姑娘,长得真大气。
一个人的变化到底是由外而内还是由内而外,很难讲,但无论是赵丽颖还是贾玲,当外在不再束缚内在,当内心的力量不必受困于外界的偏见和标签,真正的女性力量,才能不受遮掩地熠熠发光。
这个春节,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 | 吴擎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原创访谈节目
《致敬实干家》
人生如远征,致敬实干家。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2024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