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化生活|十种吉祥之法(上)

邹相 云林志工 2024-03-19

十种吉祥

《佛说吉祥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佛说吉祥经》经文




《佛说吉祥经》又名《佛说十吉祥经》,为南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经文之一。吉祥,即是幸运、好运、吉利、吉兆等意,“吉祥之法”就是让人们获得好运、吉利、身心安顿的方法。《佛说吉祥经》主要辑录了佛陀为后世弟子开示的十种吉祥之法,涵盖做人、处事、家庭、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既适合佛教徒奉行,也适合普通民众遵循。





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愚痴”为佛教里讲的“三毒”之一,指愚昧、痴迷之意。《百喻经·饮木筩水喻》云:“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即是说,愚痴就是没有智慧,笨拙之意。《法华经·譬喻品》:“愚痴暗蔽,三毒之火。”就是说,愚痴让我们的佛性难以展露,甚至无法接受正知正见。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能总和愚痴者在一起,不然就会变成愚痴之人,不辨是非、不明好坏。我们应该与智者在一起,学习智者依法修行的决心与愿力,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愚痴,获得无上智慧。“有德者”即有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在佛教中指具足戒定慧的修行人。持戒不造恶,实为有德。佛陀在《吉祥经》里告诫弟子,要尊重有德人,因为有德之人必有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得道者多助”之境,更容易成就自己。


二、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居住要懂得选择合适的地方,要安排妥当,才能够达到仁德的境界,即所谓“里仁为美”。什么是仁德的境界?一是不铺张浪费,居室要简约、整洁、舒适;二是要远离尘嚣和是非之地,清净安祥,自在惬意。同时,我们还要步入正道,心存善念,砥砺前行,走人间正道,行善良之事,这样才能获得圆满。佛教里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其实就是人间正道。如果我们能遵循八正道,时刻保持一份正念,常思济物利人之法,说柔和慈悲之语,见善务兴,力行不怠,且不受外力所扰,不受杂念所动,必能福慧双增,步入人生坦途,获益无穷。


我们还要严持佛教戒律,不管是五戒、十戒,还是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禅堂的种种规矩,都应该严格遵守,只有“以戒为师”,才能规范我们的言行,增长我们的道业。同时,我们还要说善良、友爱、和美的话语,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说十善道业经》就记载了佛陀对弟子关于言谈上的开示,要求弟子们谨遵“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四种口善业,只有这样才能广结善缘,得到别人的助力和助缘,更容易得到身心的吉祥。


三、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位以“多闻第一”著称的弟子,即阿难尊者,他博学多闻,深得佛陀赏识。佛教里有“五明学”,即医明、工巧明、内明、因内、声明。作为学修行的佛弟子,理应潜心研究“五明”,如此才能多闻,才能工艺精。多闻能够让我们内心充实,工艺精神则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有所保障。


四、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佛陀提出,要懂得奉养双亲、爱护妻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曰:“慈父慈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慈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经一劫,说慈母恩不能尽。”即是说,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报答完毕。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向弟子们开示了父母的十种恩情,呼吁弟子们一定要善待双亲、恪守孝道。只有孝顺父母、爱护妻子,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有利于我们安心地工作。佛陀还提出,在选择职业上,要“无害”才能得大吉祥。这个“无害”其实就是不从事杀戮、坑、蒙、拐、骗、偷等“五毒”行业。


五、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布施为佛陀“六度”之一,也为“六度”之首。《维摩经》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布施作为学佛修行的方便法门,可以历练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积累成佛的资粮。简而言之,布施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布施分为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三种。不论是哪一种布施,只要能帮助别人,都能让我们心生欢喜。布施是我们常说的“乐善好施”、“善行义举”,愿意不求回报、心无所住的布施,本身也是培养福报的殊胜法门【待续】

转载自《曹溪水》72期



往期回顾


通启通告

通启 | 杭州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推迟举行


疫情防控

抗疫|同心战疫克时艰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抗疫|慈心善行济世间;同舟共济抗疫情

抗疫|八愿祈福文:祈愿疫病早除、国运昌隆、世界安宁

抗疫|面对疫情  如何安顿身心

抗疫|佛教徒如何战胜新冠肺炎


新闻动态

新闻|清明节杭州灵隐寺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深切哀悼


佛教梵呗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皈依学处

常识|什么是皈依?

学处|皈依的目的是什么

学处|皈依的利益是什么?

学处|参加皈依的注意事项

学处|皈依必须知道的几个问题


佛教常识

常识|佛法僧三宝

常识|佛教呗器——钟

常识|佛教呗器——鼓

常识|佛教呗器——磬

常识|佛教呗器——木鱼


佛化生活

佛化生活|生病与探病

学处|皈依后佛化生活的开启


撰文 | 邹相

摄影 | 一叶

美编|慧容

责编|妙莲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佛说吉祥经》经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