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律嘉谈|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二)

法嘉 法嘉LAWPLUS
2024-09-05


2023年最火的词无外乎是ChatGPT。过去几个月,它几乎获得了互联网史上最密集、最大量级的关注,甚至有不少人称因为AI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忧AI会让人类面临失业,甚至生存的危机。

那么,AI能取代人类吗?

之前小助已经推送给法嘉金牌导师赵芳老师撰写的文章《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一)》,今天继续分享赵芳老师撰写的续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助益。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二)


Day8

前几天分别讨论了意识的属性,逻辑与非逻辑,知识产生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知识,今天回到论题的核心,即意识是什么。

AI能否取代人类,其关键就在于AI能否产生人类意识。

所以问题是:人类意识是什么?

可能大家会注意到我在这里说的是AI会不会产生人类意识,我没有说AI有没有意识。因为凡存在之物均有意识,兽鸟鱼虫、花草树木、山河湖海、地球星河、及宇宙万物。只要成形之物均有意识。意识有不同种类,大或小,但无任何“存在”之中没有意识。因为首先是意识使得任何“存在”成为可能。就如同意识使得人的主观知识产生并外化成形。没有意识就没有知识。同样,并不是物质先存在,后产生意识,恰恰相反,先有意识,后意识指导形成各种可以区分的物质。Day1曾讲过,意识的属性是非物质,意识(非物质)和物质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物质中均有意识,但意识却不受物质影响,物质听意识指挥。例如,一个原子中有上百万个意识最小单位,这些意识单位指挥原子组成细胞。与此同时,细胞也有自己的个体意识,细胞能在维持个体边界的情况下,与外界互动,展开生命。

意识的奥秘是人类最大的奥秘,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奥秘,所以不可能由我的小作文说清楚,这个主题需要终身持续追求和体验。但我可以做的,是通过小作文分享我多年所学的一些核心,引起大家的兴趣,消除一些痛苦。因为人类最大的痛苦,是“生与死”的痛苦,是不知道“我是谁”的痛苦。

继续说意识。我们刚才说细胞有意识,细胞意识的两大作用是维持自身,并和外界互动,展开生命。所以意识有维持“自身”和与外界互动的“两大能力”。意识存在的首要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存在。作为人类,我们一直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我”意识。不管是走神、睡过去、昏过去,我们醒来第一个概念都是“我”。即使意识似乎不在的期间,例如昏过去,醒来我们依然知道,我-刚才那段时间-没有显意识(昏过去了)。“我意识”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正是这种“我意识”维持了我的形体、样貌、功能、活动,维持了——我的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几十万亿细胞,每个细胞都是独立的生命,但它们却始终围着我们一个人转。从无限小的视角来看,几十万亿细胞就是相互之间存在巨大距离的星群。但它们从不会掉落,不会跑离,都在自己应在之处孜孜不倦地维持同一个形体,为同一个个体服务。甚至细胞死亡后,新细胞马上取代原细胞,回到原来的“星体”位置。Why?因为,意识的一个主要面向就是“知道自己为自己”,并维持自己。



Day9

昨天开始谈及“意识”,昨天也说了,意识的真相是人类最大的迷题。

《瑜伽经》1.7说,正确的认知来源有三种:直接经验、推理和神圣典籍。我在这个短系列中所谈及的“意识”理解,也都来源于这三种:自己的直接体验,推理和各种典籍,包括瑜伽经、奥义书、赛斯等等生平所学。

首先,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一种非物质,然而作为非物质的意识也有自己的构成单位。意识有意识最小单位,所有意识体以意识最小单位构成。任何意识最小单位一旦形成意识体,它是不灭的,会永远存在。所以人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人的意识体是不朽的。人的意识体在人的物质湮灭后依然存在,所以生死只是个旅程。出生前我们就在,死亡后我们也不会消失。理解这一点,可以消除很多痛苦。(但什么叫做出生前我们就在,死亡后我们也不消失,这又是个巨大的认知体系,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是我绝对没有说,有个鬼魂的世界。这个世界人说有什么就有什么,我说没有鬼,你若不信,相信有鬼,那你就只能看到鬼了。)

意识最小单位是一种比光更快的非物质,它可以同时在所有地方,同时向不同方向移动。之所以意识体能达成这个三维世界人类不理解的背反行为,是因为其实时间不存在。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假象”。上面说了,正如物质以最小单位结合构成大小不一的物质体,小到质子,大到宇宙。意识体也以最小单位集结,构成各种不同“大小”的意识体,小到指挥质子,大到指挥宇宙。意识存在的目的是“体验”。


Day10

意识的目的是“体验”。这是一个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和推理得出的结论。我们自生到死,都有一个“我的”身体,身体之外都是“非我”。不管我们说自己“拥有”什么,无非是从法律层面、精神层面谈“占有”。没有东西真正“属于”我们,除了这个身体。但连身体也并不真正属于我们,人细胞每七年大清洗一次,完全更换,这些细胞最后的结局都是停转、消亡、与归尘。所以没有什么“属于”我们。但是,意识的体验属于我们。人存在的期间,每一刻,意识都在和“我”与“非我”打交道。意识通过和非我互动,产生我的经验。外物会失去,经验和感受却始终都在。


我已经离开山西30多年,但山西的山水依旧在我心间,少时的那种感受也非常清晰。山间很多花草都死去不在了,但是在我心里它们依然活灵活现。因为当年我看过它们,感受过它们,从它们身边走过,在它们身边驻留,它们的身影和香气就永远留在了我心间。色声香味触法。物质虽逝,感受永在。所以人活在世间怎么会是为了物质呢?


不管有多少财富、称号、成就,这些与人永远物理性相隔,都不“真”是我的。人只是通过追求物质,获得与财富、称号、成就相关的体验,而已。而这些体验全都是主观的,不能与人言,言之也不尽。每一秒,人活在自己“主观的世界”中。而通过这种方式活着,是为了获取体验。所以,意识的目的是“体验”。而体验有两种方式,“全知”与“集中”。人的意识是一种“集中”体验。人的形体本身也是这种“意识集中”的产物。



Day11

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人类文明最神秘、也是争议最大的领域,同时当然也是最烧脑的领域,所以,让我们缓步前进。我们说意识的目标是认知,但意识事实上无所不知,意识同时也无所不能。我们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意识无所不能,因为我们成天做梦,白天也做,晚上也做。做梦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无所不能,大象也能在天上飞。我们想什么都行,怎么想都行。上天入地、天马行空、不受限制。

意识既然无所不能,很显然,其必然拥有能够突破自己的能力。突破自己,就是不断去创造领域的新体验。人类意识存在的意义便是如此,即创造新领域的新体验。请理解,无所不能的意识并没有一个范围,有范围的不叫“无所不能”。意识是无范围、不断超越自身、并“正在成为”的、不受限的意识。而意识如何才能突破自身并创造新体验?答案是——集中。这个答案很费解,待我慢慢道来。

我们说意识的目标是体验,而体验则有两种体验的基本形态:全知型体验和集中型体验。全知,顾名思义,就是感受一切,无所不在,因此无所不知。集中,则是虽然无所不在,但是只选择集中感受被选择的那一种体验。举例而言,冥想的感受模式就有两种:全知和集中。冥想时,你可以保持放松,感受周遭能感受的一切存在与变化,好比坐在宇宙中央,感受一切。但你也可以选择集中感受一点,例如自己的呼吸。

有人可能会问,意识怎么就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了?我说,这又是一个靠自身直接体验、加上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人类有意识,人类的意识遍及自己的物理性身体,而且还可超出自己的物理性身体做进一步感知。但是,人之所以有物理性身体,是因为人类的“我意识”维持住了自己的物理性身体。这是为什么人类有几十亿细胞,全部能围绕同一个个体运作。而不仅仅人类,万物皆如此,万物都有“我意识”,因而能区分非我而有形体存在。因此,我意识,是世间每一个存在,小到电子、大到地球、宇宙,能维持自己存在和形态的根本原因。由此可知,意识是遍及宇宙的。我们说过,一个原子中都有上百万意识最小单位存在。既然世间万物都有意识,都能感知自我,并且感知我之外的世界,万物意识的全体加总当然是无所不在和无所不知的。事实上,在人类所知的任意空间内,均布满意识。意识和意识之间均相互感知,也因此,整体意识无所不知。所以,意识存在的基本认知模式,是全知。而与意识整体的全知模式相对,人类和其他任何物理性存在的主要感知模式,则是“集中”。



Day12

昨天说意识感知有两种基本模式,全知和集中。其实我在这个系列中说的内容大多都是错的,因为用语言表述出来的“实相”都是已扭曲的实相。这个是语言本身固有的问题。所以,这个系列引起的问题其实应该比解决的更多。但我想它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引起问题,大家才有兴趣去了解和创造更多体验。

回到意识,在意识的茫茫大海中,意识整体感受一切,无所不知。当我们说可感知一切时,这种感知是“输入型”的感知:所发生的一切,进入感受之中。感受者感受这一切,却不去干涉。但是,如果在这已有的一切之外,想突破原有、创造“新的体验”,则感受者必须去主动创造,而这种创造需要“突入”原有的一切,并使用“工具”来化旧为新。创造新体验,再去感受,这种感受是“输出-再重新输入”型的感受。而我们都有亲身体会,即我们的意识在输出时,比如现在我在写作文,意识就需要高度集中。所以全知和集中在一个当下是相互排斥的。

当意识集中时,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目标上,屏蔽了了其他信息。所以人类意识的本质,是全知的。但人类意识产生的原因和这种意识的目标,是去创造新的体验,即一种“集中”。人类意识的集中,首先提体现在人类有形体这件事上。形体本身就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产物。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人类说,要有个我,所以就有了我。在茫茫意识之海中,先涌起了一个浪,以一种方式集中的“我意识”形成。然后围绕着这个集中的“我意识”,意识指挥人体60亿细胞形成人体,每个部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都恰恰好。一个细胞死掉,另一个有序代替,恰如其位,且细胞记忆百分百传承,人体高度精密运转。

人类意识体以集中方式构成了一个“工具”,并且利用这个“工具”在人世间进行创造。众所周知,人类是最有创造性的生物。如果人类的存在只是个物质的“偶然”结合,那我就真不知道这个偶然的结合为什么能以一种如此“必然”的方式有效运作了。

虽然人类意识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意识体,但是这种集中并没有改变意识全知的本质和能力。所以,瑜伽经和奥义书才说,人的意识有四种状态:清醒(意识集中)、睡眠(意识恢复到和意识之海的连接)、无梦的深眠(周游所有平行宇宙)和Turiya(开悟状态,全知模式,并回到意识本源)。


Day13

昨天说到人类有形体存在是因为意识的高度集中。而因为意识的高度集中和高度集中之意识“专注观察和体验”的原因,时间得以产生。在全知意识的领域中,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所谓的过去现在将来同时存在,无始无终。所以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意识集中后,为了这“集中的意识”能体验和创造,所创设的一种“伪装”。时间不是客观的,同样是主观的一种创造。

这个结论对现代人可能是震惊而费解的。但是这个结论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很多典籍中存在。并且现代科学家也已经开始怀疑时间,很多科学家也提出了时间不存在这样的主张。所以我们通常感到震惊的原因,确实因为书读得太少。不要总想着搞个大发现。纪晓岚说的也是对的:所有的事情,前人的书都说得很清楚了。时间不存在的这个“实相”,很多修行有成的人是真实体验过的,他们把这个真相告诉了后人。而请理解,众所周知,时间是不可见的,只是大家“感觉”到的,因此again,我们不可能通过客观可见的科学标准予以证明不可见之物。

但鉴于我有“能够用逻辑精确地阐述和解释跳大神理论”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就让我带着大家继续缓步前行。明天继续讲“时间不存在”这个话题。


Day14

在开始聊“时间不存在”之前先说点别的。以前总是开玩笑说,我是“跳大神一系”的。但是我真的是跳大神的吗?并不是。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不是任何宗教一员,同时也不是现代科学这个现代宗教的一员 。

我愿意说我信仰真正的科学,而真正的科学是不设限的,追求真正的实相而不把世界标定为“必须”怎样证明。我不反对科学,我只反对科学无礼反对别的真科学的态度。请大家理解,我也是了解科学的,在普通意义上,我也勉强可以称为学霸,各类科学科目的成绩都非常好。成年之后一直继续关注科学领域,对科学进展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还经常代理高科技型的技术性案件(而且还都赢了)。

所以我绝不是不懂科学。这种情况下,我如果说现代科学很多理念是错的,那无非有三个原因:我疯了,我愚蠢,或者我有其他可信的理由。三个理由对我之外的人都很合理,我不在意大家选择哪个。但这个系列是为选择第三个理由的人写的,仅此而已。好,现在开始聊“时间不存在”的话题。

首先,“时间”是什么?时间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体。回顾时间产生的原因,最初,古代人在生活中,发现天一段时间是亮的,一段时间又黑了,循环往复。长期以“参照物”观察,太阳总是从东边同一个位置升起,天就亮了,太阳也总是在西边下去,天就黑了。这样完整一个循环,成为一天。所以,“天”这个时间概念始于人类对于“过程”的“观察”。很显然,大家现在就能知道,“天”是一个参照物,标定太阳升起落下的一整个地球自转循环“过程”。

人们继续观察,除了天会亮会黑,天也会先暖再热再凉再寒,与这种现象同步,太阳在天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配合着“天”这个单位,暖热凉寒的四季现象被发现也有个循环,于是出现了“年”。很显然,年是人们对于四季变更“过程”理解的一个参照物。然后人类观察越来越细,工具越来越多,一天产生了12个时辰,后来24小时,后来分秒毫秒。但不管时间怎么细分,这些都不会改变时间的本质:时间只是参照物。时间是什么参照物?时间是运动的参照物(瑜伽经第三章52句)。

我们知道一切在运动,生、长、衰、灭,时间就是所有物质在运动的一种标定参照。没有时间,物质依然生、长、衰、灭,只是人类就不知道生长衰灭到哪个阶段,不能预计和安排自己的活动。所以时间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和有序化、人类需要更大确定性的一种工具。时间是主观观测运动的产物,其本身不存在。有人会说,怎么不存在,存在啊,而且是科学发展的客观工具。

好的,那么我们继续说。

首先,时间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因为我上文说了,时间的产生是“人”的观测,人根据自己“感官”能力和速度节律标定了时间。比如你问朝生暮死的蜉蝣,How are you today。蜉蝣说嗯我今天挺好的,明天嘛,明天我没了。所以蜉蝣会用天来标定世界吗,不会。你再问光,光啊光你刚才经过地球,地球怎么样?光说,什么地球,我跑太快了压根没看见。光一秒30万公里绕地球8圈,按直径穿过24个地球。所以光如果是观察主体,会以秒来标定时间体系吗?对光来说,我们的运动速度慢到还不如树獭。所以时间单位是完全主观的,与观察运动的观察者“自己的速度”相关。

所以时间不存在、是主观产物、不客观,这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而言。而从被观察者的角度,时间观察者观察到的运动都是“可见物”的运动,这种观察具有迷惑性。因为人能看见的物质范围太小。

例如人看到的光不过是更大光谱中很小的一部分。有比光速快得多的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有。我们意识的基本构成比光速快太多了。而所有能看见的物质,都是从超光速开始减慢速度的物质,慢到能被人看见了,才成为物质。只要快得看不见,对人来说就是不可见能量。

这点可能需要再细说:所有物质都由分子、原子、电子、微电子等单位构成,一切物质微粒都在不停运动。所以没有真正固体存在,一切都是能量的运动。所以只有够慢的才被看见,人类的眼睛(或者代眼放大镜)才觉得它们有了形体,是物质。所以,从被观测物角度来说,时间也是主观的,受到“能不能观测到”的影响。

我这里就不再说时间标定是“参照”形成的,参照其实也有问题。最重要的是,时间不存在是因为,虽然时间的产生是因为“观察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其实不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不存在,所有的一切是同时的。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汇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法嘉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导师


赵芳律师是汇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也是法嘉《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课程的导师。

赵律师执业已逾二十年,她曾代表客户在最高人民法院、各省和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国内其他各级地方法院处理数百起诉讼案件。她所处理的案件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跨境投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能源、交通、电信、建筑、知识产权、劳动和娱乐传媒等。同时,她曾代表客户在境内外知名的仲裁机构处理多起国际商事仲裁案件。

此外,赵律师还担任多家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她目前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HKI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北京仲裁委员会(BAC)、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和廊坊仲裁委员会的在册仲裁员,同时还是经伦敦ADR-ODR国际调解中心认证的调解员。 

赵芳律师在法嘉担任导师的《法嘉·法务必修的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正在招生中,点击查看招生简章



热门课程


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招生中

法务必修的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火热招募中!

企业VIP法商内训定制服务

IAPP隐私保护人员认证培训


热门文章


对谁讲信义?

例会,究竟为什么要开例会!

法律人,你的努力有被你老板看见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嘉LAWPL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