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瞿锦秀 |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

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

图 | 瞿锦秀


瞿锦秀,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讲师。


目录速览

一、问题的提出

二、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框架

三、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机制

四、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动路径


摘要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且存在配置不均衡、效率不高等问题,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必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从功能作用、品质效用和交易专用三个维度理解高等教育资源是其共享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共享经济为理论基础,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形成合力、释放潜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是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价值的实现机制。建立协同驱动机制、建设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长三角产业创新生态链是凸显长三角综合优势、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创建长三角高等教育示范区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共享经济;数字技术;高等教育资源;长三角一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依赖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以区域为代表的多维空间载体,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各种资源的争夺与较量,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实体。[1]加强和参与区域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区域一体化是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2]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地区之一,其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高等教育作为科研生产和人才培育的重要聚合点,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其一体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高等教育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发挥着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可先行。[4]然而,由于行政、等级、地理、学校组织等有形边界和无形界限的制约,长三角高教一体化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外面热里面冷”,高教资源配置不均衡、配置效率不高的情况。在校企对接上,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亟需高新技术;另一方面,高校有大量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在“沉睡”。[5]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部分学校因扩张出现资源(如部分专业师资、仪器设备)匮乏、短缺,部分高校又存在诸多教学资源浪费和资源闲置。因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核心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用存量资源催生增量资源的共享经济为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早在21世纪初,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高等教育资源内耗现象,一些学者就提出区域共享的观点。[6]但总体上,相关研究成果尚少,以“高等教育资源”和“区域共享”两个关键词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模糊搜索,期刊论文只有25篇,而硕博士论文仅3篇(截至2021年4月30日)。纵观已有研究,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特征: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理论分析多,政策行动研究少。具体表现:(1)研究对象上,大部分研究聚焦某一个资源类型的区域共享,如课程、师资等资源[7]、数字信息资源[8][9][10]、优质资源[11][12],甚至细化到实训基地资源[13]等,而少有统筹系统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果;(2)研究区域上,多以某市域内大学城为例[14][15],也有针对省内跨市如厦漳泉[16]、长株潭[17]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跨省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少;(3)研究内容上,多以理论分析“是什么”“为什么”为主,如内涵、理念、必要性、困境等[18][19],而研究“怎么做”的具体行动路径少。近几年,将共享经济这种新经济模式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总体研究成果偏少,内容零散,基于高等教育各主体包括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相互协同的系统共享研究更是偏少。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高等教育资源本身的稀缺性,面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配置效率不高的现实问题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引入共享经济、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新思路实有必要。



二、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

理论框架


(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概念厘定


首先,高等教育资源不等同于高校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概念外延更广,包括高校使用或占有的教育资源,高校是承载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甚至是毕业生个人,只要参与高等教育活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财力,或时间和精力,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主体或承担主体。其次,可从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类,以为全方位利用高等教育资源打下认识论基础。一是从功能作用上看,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知识生产、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消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如教育用地、用于教育事业的矿产及其滋养的生物)是基础,是高等教育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发生的物质前提,具有通用性,这里不做具体阐述。从社会属性看,高等教育资源包括条件性资源、生产要素性资源和产出性资源,其中条件性资源包括人口构成和经济基础[20],生产要素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知识信息,产出性资源包括学科资源、制度资源和品牌资源等。二是从品质效用上理解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可分为优质资源、低效资源和闲置资源。优质资源是各高等教育主体争先拥有的需要优先深度开发利用的高品质资源,一般不会处于低效或闲置状态,它不仅包括名校名专业,如冠名为“211”“985”“双一流”的高校品牌及其关联的学科专业等,还包括名师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低效资源是指处于未充分发挥作用或未充分开发利用状态的资源,也就是没有发挥最大效用的资源,这类资源往往由于依托于低效的平台或者根本没有依托平台才显得低效[21],所以,低效是暂时的。闲置资源指有使用价值但暂时被搁置的资源,包括闲置资产、闲置技能和闲置时间,是“占而不用”的资源。从长期上看,不管是优质资源、低效资源还是闲置资源都是动态可变的。三是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角度出发,根据投入高教领域资产的专用性(为支持某项特殊教育服务的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无专用性、低专用性、中等专用性和高专用性高等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资源的多维认识是基于一体化视角研究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逻辑起点。然而,在梳理高等教育资源分类研究的文章时发现,1996年把高等教育资源分成“人、财、物、学科和专业、信息、市场与声望”七类[22],2006年划分为“人力、财力、物力、学科与专业、信息、科技、社会、声誉和文化”[23]等九类,到2015年采取“人口构成、经济基础、教育基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学科资源、成果资源、品牌资源”[24]的九类分法,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研究者们不断拓展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功能作用这个维度上深入挖掘高等教育资源的特征与类别属性,却忽视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其他维度,限制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多重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逻辑起点恰好是从高等教育资源概念的理解与界定开始,多维度探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对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着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受政府、市场和自身等多元主体干预,既有所属区域发展问题的一般性,又有高等教育系统自组织优化的特殊性,牵涉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需要对其进行体系化的通盘考量和规范化的系统推进。因此,高等教育资源可概述为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切可资利用的要素及其来源。它既可来源于高校内部,也可来源于高校外部,可以从功能作用、品质效用、交易专用性三个方面来理解高教资源的属性与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共享可以表述为在具备块状经济和拓扑性质两大特征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协力破除高等教育资源联通流动障碍、统筹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共同分担高教资源开发利用的责任和成本、共同分享高教资源所带来的收益的行为和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资源价值的“转换”过程,是资产产权的再配置过程,在转换和产权再配置的过程中创造了使用价值,实现了增值。这个过程是区域内政、产、学、研、用等利益相关部门合作共享教育资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区域内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和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5]


(二)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


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其基石是共享经济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共享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学概念最早为美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分享的闲置资源来创造价值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2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的概念进一步丰富,指在产能过剩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整合、分享海量的闲置资源的过程,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暗示着社会发展模式、社会产权观念以及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最终可以实现闲置资源的有效配置。[27]经济学家范恒山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节约经济、效益经济、开放经济、福利经济,也可能成为一种和谐经济。[28]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9]而共享经济正是数字经济的一种形态,要充分发挥其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重组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重塑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使长三角高等教育呈现出高效、集约、平衡、包容的态势。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就是基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多维认知,对其进行专用细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必要的信用关系和运作规则支撑下,创新产权模式,对长三角高等教育闲置资源(如体育馆、球场、会议室、实验室等)、低效资源(如大型设备、仪器)和优质资源(如精品课程、优秀教师、优质完善的实践基地、品牌资产)等进行开放联通,实现共享,从而激活各方、有益各方、愉悦各方。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提出来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30],即教育对外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对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身心全面平衡发展的社会人。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生动体现。首先,教育外部规律应用表现在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对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动适应,是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之举。教育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协同行动”,需要共享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长三角高等学校学科、人才量和质的优势,实现长三角区域内公民素质整体质的提升,激发创新动力、培养本土人才,激活原创供给,畅通国内循环,应对国际挑战。其次,教育内部规律表现在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自省自觉。长三角区域“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建设,需要网络、数字平台的支撑,需要共同架起高校和社会协同发展的桥梁。再次,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统一上,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本身就包括内外两个子系统,其中高校自身构成内部系统,包括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的要素流动、各院系之间的资源交互流动、各类学术群体之间的资源交互流动、个人之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资源交互流动等;而与高校产生资源共享关联的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其所在社区、城市则构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外部子系统。


在高等教育资源多元立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现实环境可提供的高等教育资源要素为基础,把共享经济思想和模式引入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上,通过高等学校与所属地域其他主体的交互共享发展,探索高深知识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统一、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相得益彰[31]的资源利用新模式,盘活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整体效能发挥最优化,使长三角高等教育形成一个深度关联、有机衔接的整体,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有特色的发展。


(三)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


1.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形成合力


从过程视角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义。《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32]同时,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过程中政、产、学、研、用等利益相关部门的合作无形中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各科研要素资源的聚合,形成集区域政策链、区域创新链、区域市场链、区域产业链于一体的共建共享体系。


2.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释放潜力


从目标视角看,《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在科创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33]的目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由通道,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创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资源禀赋和文化资本上的差异、优质资源的异质性与欠流动性和不可完全复制性的存在,是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同时长三角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主体或系统的竞争优势。通过盘活长三角存量资源,吸收和引进外来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发挥多样化资源互补融合优势,形成长三角教育发展特色和竞争力;通过建立外部网络组织,达到学习新知识、盘活内部资源、获取外部资源和共享资源创益的目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释放自身资源潜力。


3.增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力


从协同消费视角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依靠社会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对点等现代技术,建立一个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共享平台,把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到一起,通过发挥群聚效应[34],使平台和平台用户都能获利和发展。同时,平台具有一套完备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平台用户提供参考的同时,给用户一个良好的使用体验,促进平台正向发展。这个过程既是对长三角高等教育闲置资源的盘活,也是长三角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发展动力。


4.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活力


从认知盈余[35]视角看,长三角集聚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存量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和学界精英,只要提供合适的平台,开发这些人力资源,将会产生更为丰富的新知识、新智慧和新创意。通过构建高等教育资源区域信息化、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分布式、点对点的拓扑网络,将长三角各个高等教育主体参与者联结聚集到数字化学习与知识管理平台上,彼此以自己的才学、智慧交换他人的才学、智慧,实现知识与智慧生产与传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每一个组织或个体都能以几乎零边际成本在共享平台上分享知识和智慧资源,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形成学术生产分工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互惠。同时,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获取知识带来的收益之外,还可以获得个人满足感、胜任感、被认同感、好的社会评价和新的人脉关系等,这些都可以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活力。



三、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机制


(一)资源配置机制:提高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1.盘活长三角高等教育存量资源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中的共享平台通过平台调度和按需提供服务的媒介功能,促使长三角各高等教育主体可以及时出售、出租或转让闲置资源,或者在有需求时进行购买或租用,直接盘活高等教育存量资源,包括优质资源、低效资源、闲置资源和专用资源等。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并公布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信息,便于供求双方对接,实现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化利用。


2.增加长三角高等教育消费者(学习者)剩余


西方经济学家马歇尔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得出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该商品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高教资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首先是师生群体,其次是城市及其社区民众。长三角区域内消费者(学习者)依靠高等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体系,能花更少的成本(时间、精力和货币支出)满足更多的教育服务消费与求知需求。如校际之间采取联合学士或硕士学位方式开展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推进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区域内通过贵重仪器设备、体育馆和闲置场地使用权的共享,提高区域内高校资源利用率与溢出效应,都为消费者(学习者)创造更多效用价值,增加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值得一提的是,共享过程中产生的社交行为带来的社交圈的扩大、人脉资源的拓展和社会关系资本的积累,也可以看作消费者剩余。


3.消化长三角高等教育过剩产能


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最发达、物产最丰富、人才最集聚的地区之一,高等教育领域的过剩产能无处不在。它可能是暂时的,如闲置的教室、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图书资料等,也可能是虚拟的,如开放数据库、网络平台,还可以是无形的,如处于闲暇状态的师生才能、专业知识、经验以及其他学校无形资产等。通过明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产权并实现产权分割、整合及资产的再次开发共享,消化区域内高等教育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通过开发过剩的产能,挖掘存量资源的新价值和附加值,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和外部效应,更有可能创造新价值。


4.避免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工业时代对资源所有权的追求使得个人和组织不断地想方设法“占有”资源,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追求“小而全”或“大而全”的学校独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因重复建设而导致部分资源供过于求和因投资不足而导致部分资源难以满足需求的配置失衡局面,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改“独自占有”思维为“开放共用”思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供求信息的联通对接,互通有无,互用对方闲置或过剩资源,弥补自身供给缺口,避免社会性损失,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帕累托改进。


(二)社会融合机制:促进高校与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1.推动区域内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


高等教育事业作为第三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内实现共享,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动能的产生和增加。高校与地方政府进行校地合作、互搭平台就是一种尝试。如为打破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隔膜,融通“政、产、学、研”而创建的江苏常熟“科技镇长团”,以大学科研人员挂职科技副镇长的形式,在2008年至2014年6年间先后派驻6批共66名“科技镇长”到常熟,累计帮助企业实施科技项目350多项,集聚资金3.5亿元,整合了资源,激活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了校地深度交流。目前,科技镇长团已经成为推动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形成的创新平台。[36]


2.满足社区内公众有效需求


通过向社区民众开放,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扩大区域内公众的有效需求,为微观个体创造效用价值。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资源区域知识共享平台为高校所在社区民众提供知识信息与智力服务[37];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允许符合条件的社区民众进入校园,享用学校环境资源、文化资源、课程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满足社区民众对高校资源的共享需求,有利于提升公众文化水平。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公众的个性化知识增长需求提供自由匹配的可能性,使长尾区域的知识消费活力得到激发,形成新的知识经济增长点,为个体发展创造机会和价值。


3.降低区域内师生创新创业成本


一般情况下,创新创业具有高要求、高门槛和高投入的特点,是“小众”的“游戏”。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区域高校师生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共享经济就具有大规模复制、资源极为丰富、零边际成本的特点。启动建设长三角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三省一市高校科研人才和相关科学仪器设备,联合研究初创与孵化产业问题,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服务跨区域共享进入新阶段。2021年1月18日,《关于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的通知》发布,鼓励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使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8]同理,可以开展长三角高校科研创新资源与成果转化劵通用通兑试点工作,鼓励区域内高校师生与社会中小企业合作,共享高校科研创新资源及其创新成果转化收益,降低区域内师生创新创业成本。


4.优化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重构了长三角地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人与产品和服务的关系,通过“互联网+”使各个主体和事物互联互通,经由日渐成熟的社交网络和信用评价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巩固沉淀已有信任关系、挖掘培育新的信任关系。在目前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撑下,每个高教资源的使用者或开发利用者在网络上的行为都会留下痕迹,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供需双方相互评价体系,使得供需双方信息相对透明,信用可量化、可证实,最终促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化。



四、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动路径


不管是国家和三省一市的战略布局规划,还是已有的产业基础,不管是增长速度还是已有的规模,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在全国都具有“风向标”地位。[39]以共享经济和区域一体化要求,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实践的探索,既具有区域优势,又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因此,要凸显长三角综合优势,创建长三角高等教育共享示范区


(一)完善协同驱动机制,发展长三角高等教育“朋友圈”


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是一个牵涉多方主体、多维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主体上,高校内部系统包括不同地区高校及其教师个人、系部、学术群体等,高校外部系统有与高校关联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城市乃至区域社会等;内容上,涉及结构重组、价值(权责)重构、资源调配和利益博弈等。要顺利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长三角利益相关者需要强化开放共享理念。当前一体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热两冷”现象的对比,原因在于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机制不健全,因此,一要完善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制定财政补助与奖励政策,使参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既有利益供给的红利激励又有利益取得的成本约束。不管是红利激励还是成本约束,既可以是物质形式,也可以是精神形式。二是建立长三角公立高校公共共享资源目录清单,在清产核资、明晰高等教育资源产权及其制度的基础上,打破公立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的行政化分割和“部门所有制”,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清除壁垒,将高校及其二级学院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行动主体和主力军,放权于二级学院,减少二级学院资源共享阻力,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探索“师生治校”“师生治学”的现代大学治理道路。[40]三是加强三省一市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支持政策的协同性,建立一体化资源共享保障服务标准,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在各省市之间、各主体之间健康有序流动。当前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政策推动下,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已做出了行动,纷纷出台了能进能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如江苏推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浙江支持民营企业在上海等地设立“飞地孵化器”,G60科创走廊提出共建共享人才新高地行动方案等。[41]由此提高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与可持续性,使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获得在长三角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朋友圈”。四是把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绩效纳入区域内各相关主体单位考评体系中,利用评价促进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共享,创建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区。


(二)合作建设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共享高等教育资源数据库


一是统计三省一市高校、科研机构、各类创新基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以及政府、企业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档,形成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数据池。二是探索成立长三角高教资源共享服务机构联盟,按照功能作用、品质效用和资产专用等类型,利用数字技术对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细分、整合,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向长三角各高教参与主体开放。各参与主体依据不同的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实时发布供需信息,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弥合各主体间的信息鸿沟,形成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参与主体间的多种合作形式,解决高校和企业人才需求不对等、政府资源分配不协调等问题;还可以形成多种资源类型的信息共享子平台,如“毕业生信息平台”“师资供给平台”“优质课程平台”“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共享平台”“学术讲座、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解决“左手短缺右手闲置”的矛盾,促进区域内高教资源优势互补和高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作用,挖掘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手,形成一批引领型智库网络,联合攻关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四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区域内统一的公共教育资源电子化交易与市场化配置平台,加快推进公共教育资源数字化、智能化、市场化共享机制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依靠市场交易、实现资源共享的效率和透明度中的优势,更便利、更集约地满足区域内利益相关者对多元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加强“政—教—科—产”融通性,建设长三角产业创新生态链


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需要内外融通,上下共促,从纵向和横向上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纵向上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逐级递进、深入、发展,包括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和自下而上的平台建设,这两条行动路径需要并列推进。自上而下政府护航,保证效率;自下而上人人参与,保证活力。横向上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分类入手,建立前文界定的三种分类资源数据库,它们具有多维度区块链特征,彼此相互关联、相互联动、相互包含。纵向和横向相互交叉,多主体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共享进程,如图1所示。



在横纵向基础设施保障前提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关键在“政—教—科—产”的融通。一是政府坚持“一体化”“系统化”思维,着力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打通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价值链;二是高校要积极探索能够服务地方发展、与当地主导产业高度融合,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要素作用的教育发展模式[42],打通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人才链;三是科研院所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依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长三角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开展项目合作,打通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创新链;四是企业作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微观联结主体,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使高等教育资源的应用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及关键产品的创新,打通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产业链。四大主体、四大链条共同作用形成长三角产业创新生态链。

(致谢:感谢崔玉平老师对本篇文章的悉心指导。)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57~66页。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格式:瞿锦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57-66.

本期·精彩

2022年第1期目录

特约主持人:崔玉平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崔玉平 陆昱江

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态势与行动路径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若喜欢,戳戳“分享”“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瞿锦秀 |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