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廷柱 |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涉及的方向、方法与方式问题(附视频)

陈廷柱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08-28


编者按


(会议详情点击图片查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梦想。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并且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进方向,揭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内涵,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确立了新的起点和坐标。为此,苏州大学于4月30日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学术研讨会,特邀九位著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公众号将依次推出专家会议发言,整组笔会全文将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提供参考。


视频 | 陈廷柱教授会议报告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涉及的方向、

方法与方式问题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因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且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见长,因此习总书记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时至今日,从思想认识的高度来看,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思想认识的深度与宽度而言,仍有必要深化和拓展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理解。


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首先是方向问题


自中国创办现代大学以来,就一直特别注重借鉴国外办大学的做法与经验。这是提升中国大学现代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大学赶超发达国家高水平办学机构的重要举措。百余年来,中国大学在接轨或融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但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学术探讨与办学实践。近年来,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呼声之所以越来越高涨,既与高校过于看重SCI与SSCI论文发表、世界大学排名位次、ESI上榜学科数量等国际可比指标与需要有关,也与我国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努力提升四个“自信”和坚持“四为”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科技自强自立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时代特点与使命有关。所以,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要切实扭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盲目追求国际发表与排名表现的不良倾向,更要深入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类似的情况与主张,并非只有中国如此,这是各个国家在教育全球化时代均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无视大学忠诚与服务于各自特定使命与民族文化方面的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就是要求各高校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站稳立场,积极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也是要各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关乎国计民生与大国竞争领域开拓创新,矢志一流。可以说,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就是大学助推中国强国建设之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卓著的大学必然是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自信的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超大人口与经济规模的中国大地,具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可比拟的承载力、竞争力与吸引力。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预期,中国大地将更具创造性、优越性与包容性,越来越需要和容易产生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方向,与其选择在办学指标上与国外大学比高低,不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同频共振之路。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关键是方法问题


作为方向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办学主张,容易形成共识,可以说已形成共识。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引导或激励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没有好的方法,就难以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原则要求,甚至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应该说,国家已经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政治动员、政策驱动、项目引导、评价改革等,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很多高校的领导,经常会强调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之大者”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但也应看到,主张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不是政治表态,不等于关起门来办学,也不排斥世界大学排名,更不能因此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若不加以警醒,很多高校就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视为与政治正确密切相关之事。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必要反思在倡导和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方面存在的方法问题。必须认识到,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是富有情怀与艺术的话语表达,其实也是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涉及的常识性问题。从方法的角度讲,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纠偏与压实固然重要,也要看到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且最终要看能否激发基层院系与一线教师扎根中国大地的内生动力。如果某些高校由政府渠道所提供的办学经费与资源较为充足,势必弱化其面向市场需求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国大地应该包括中国市场,甚至主要是指中国市场,且市场需求是中国核心竞争优势。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开放市场并通过“市场换技术”是关键一招。问题是,直到今天中国还面临着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市场让利也换不来科技自强自立。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就要考虑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扎根中国市场,降低中国市场对国外技术、标准、平台与品牌的依存程度,将中国市场需求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优势。所以,对高校的政策引导与经费支持,不能以客观上会压低学校的市场竞争意识与生存能力为代价。中国探索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完全依赖政府支持也是不够的。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高校要洞察市场需求与走向,政府要用好市场资源与手段,依托中国市场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此外,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关键接口在院系,关键力量是教师。保障基层院系的办学自主权限和一线教师的发展自主空间,对高校真正履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使命的价值不容小觑。院系有院系的追求与难处,教师有教师的考虑与压力,如果向上看齐更容易获取资源和更利于自身发展,至于扎根中国大地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成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即便强调探索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也要尊重办学的基本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学校与院系以及教师的关系,以利于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合力。


三、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要考虑方式问题


“扎根”的本意是指植物的根在土壤里生长,比喻深入人群与事物中去。“扎根”意味着正向的积极情感,需要志存高远、滴水漫灌与笃定前行。由此,理解透与落实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还须考虑方式问题。所谓“方式”,这里侧重于表现方式。就此而言,“扎根”比“面向”的内涵更丰富,不是转转身调整方向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要深入中国大地和深度服务中国。“扎根”不是“插花”,不是敲锣打鼓树个典型或做做样子就可以大做文章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必须成为普遍行动与内在诉求;“扎根”不能变成“内卷”,内卷是当前备受诟病的现象,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需要突破内卷的状态,至少不能助长内卷的程度与趋势。归根结底,论及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方式,想要表达的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心态与定力问题。涉及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较多的机会主义者与表演家,还有很多大学中的人常常感觉到处在被抛、悬浮或内卷的状态。有些看上去是很中国化的行动举措或言论主张,未必出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实际目的,未必符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基本精神,未必产生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预期效果。有些高校或教师确实希望静下心来、俯下身去做些真正对国家或学术事业有价值的事情,却又发现很难撇开与自身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会议、报表、考核、评估与项目等。所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需要有好的心态与定力。心态好,就会变被动扎根为主动扎根,要我扎根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走样和异化。定力好,就会变表面扎根为深层扎根,并懂得从自身找原因和看淡外部环境的影响,坚持下去必有成效和得到认可。换言之,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关键在人,纠结于外在条件与收益,永远难以企及澄明之境。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越是深入被抛的处境,越容易抵达世界的深处,越是需要筹划或开抛,向着更高的高处敞开和迈进,从而达致更有价值的存在。总之,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需要真情怀与硬功夫,需要高度警惕那些蹭热度、做表面文章、奔着特定功利目标而运作的教学改革与科研行为,对那些忠诚教育使命、潜心教学科研、做出重要贡献却又无关身份、奖励、项目的教师则要主动给予关心支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需要真投入与慢功夫,也要营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采用基于长期主义的绩效评价,以支持高校或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在国家有确切需要的地方扎根并开花结果。尤其是在某些“双一流”建设高校,自主支配时间可能已经成为比经费与权力更为重要的资源,慢下来也许才有精力思考扎根中国大地的价值意蕴,才会有更大的作为与贡献。

 

本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JZD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方便阅读,全文注释已省略。该文将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2期,最终版本以刊出为准。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回顾

刘海峰 | “双一流”建设:在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之间

别敦荣 |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走进世界

张应强 |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

陆根书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胡 娟 | 紧紧围绕创新,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下期预告

蒋 凯 |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要素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