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度阿波罗:无处安放的“灵魂”

永乐 雪豹财经社 2022-04-26

既要造车,又想打造“汽车界的安卓”


作者 | 永    

图片 | 摄图网

百度的造车大业,最近有了阶段性的新进展。


11月2日,百度与吉利联手成立的集度汽车宣布,集度 SIMUCar(模拟样车)已进入动态测试阶段。可自由移动的汽车机器人,预计将在2023年量产上市。


一边是躬身入局造车业务的迅速推进,另一边则是自动驾驶技术阿波罗(Apollo)仍未实现“规模性”落地。早在2017年就宣布要把Apollo做成“汽车界安卓”的百度,唯有亲自造车,才有可能将自动驾驶技术尽快落地。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集度汽车,不仅要造车,还肩负着Apollo计划秀实力的重任。百度冀望未来更多的业务收入来源于以Apollo为核心的软件服务。


这个“一鱼两吃”的计划能实现吗?



被冷落的“百度之心”

有“中国无人驾驶黄埔军校”之称的百度,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智能汽车圈的C位。


从2017年4月诞生之初,名字来源于人类登月第一人的阿波罗计划,被百度寄予厚望,目标是成为“汽车界的安卓”。当时,被搭载在全球近20亿部智能手机上的安卓系统,正值全盛时期。


百度的野心,是给未来的智能汽车安上一颗“百度之心”。Apollo希望为汽车行业的玩家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开源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同年7月,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Apollo 1.0,李彦宏亲自乘无人车参会助阵,一时引发巨大轰动。


为了这一刻,百度已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数年。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并于次年正式大规模投入,启动无人车项目。2015年,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当年年底,百度无人驾驶车在国内首次上路。


2017年3月,在时任首席运营官陆奇的推动下,百度将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车联网等业务整合为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


经过9次迭代,百度于2020年9月推出了Apollo 6.0版本。时任百度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王京傲称,Apollo已有超4.5万名开发者,Apollo开放联盟已有210个合作伙伴。


Apollo 6.0版本的问世恰逢其时。


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增长,特斯拉掀起的风潮席卷全球,传统车企纷纷转向,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崛起。


凭借自动驾驶的巨大想象空间,沉寂许久的百度再次回到聚光灯下。美国知名投资基金ARK Invest在2020年底大举买入百度股票,其创始人是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凯瑟琳·伍德。


为了获得车企信任,百度及李彦宏本人多次公开表示百度不会造车,只做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Apollo平台的意义在于赋能整车企业造出好车。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Apollo并没有如愿得到众多汽车厂商的拥抱。


虽然百度一再高调宣传,但采用Apollo平台的整车厂商并不多,多数只是与其保持了松散的合作关系。百度最新推出的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仅获得了威马汽车等少数几家车企的合作。



智能汽车的“灵魂”争夺战

百度为何难成“汽车界安卓”?上汽集团陈虹的“华为灵魂论”或许道出了一个原因。


2021年6月的上汽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服务商合作的可能性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语惊四座:“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也曾有过类似的说法,下一代汽车的“大脑”不能假手于人。


华为用“Huawei inside”的模式切入智能汽车产业链,目前与北汽极狐、小康赛力斯以及长安阿维塔等几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华为如果想做“汽车界的安卓”,也会是一条异常艰辛之路。


拒绝被华为掌控“灵魂”的上汽,代表了很多传统车企的想法。它们暂时没有能力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式开发,但也唯恐失去对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主导权,沦为只能制造汽车壳子和硬件的“代工厂”。


“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企业同样不愿意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相继发起了技术竞赛和人才争夺战,不惜背上巨额亏损也要重金投入无人驾驶技术研发。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达过一个观点:在智能汽车企业,学习苹果这样的软硬件一体可控模式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因此,主机厂在与科技公司合作的同时,仍然保持着高度戒心。它们的戒心,不仅针对华为,也同样针对百度Apollo。


无法与众多车企合作实现技术落地,意味着百度无人驾驶技术无法获取足够的用户数据,而海量的用户数据正是特斯拉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持续领先的关键因素。


为突破眼前的困局,百度选择亲自下场造车。今年3月,百度与吉利的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正式成立,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两大巨头做靠山,集度汽车被视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造车“新新势力”。


关于为何改变“不造车”的承诺,李彦宏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给出了解释:“很多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在这方面相对比较保守,不愿意主动去尝试一些新的技术,所以我们就只能先发制人,去主动制造这样一款融合了前沿技术的电动汽车,为整个市场提供一个参考。”


李彦宏称,集度汽车将端到端地整合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把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


不难看出,百度造车最迫切的目标,在于将Apollo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换句话说,集度汽车对百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打造一个“样板间”,向外界展示其技术,并借此将“保守”的传统车企向前推一把,试图提高它们对Apollo平台的接受度。


相比卖车赚钱,百度更看重Apollo平台的未来,这才是潜力更大、天花板更高的蓝海市场。


然而,放弃“不造车”的承诺,意味着Apollo平台的定位已悄然改变。在某种程度上,百度已成为汽车主机厂的竞争对手。


即便集度汽车首款汽车机器人2023年顺利量产,Apollo未来的商业化落地之路仍然面临重重阻碍。


至少在目前,大多数车企仍未放弃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努力。长城汽车、小鹏汽车、上汽智己都提出了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计划”。即使对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Apollo的吸引力也可能不如“不造车”的华为。


过去十年,百度曾在电商、社交、O2O等领域浅尝辄止,眼下仍尚未寻找到强有力的新增长点。如今,无人驾驶或将成为“All in AI”的百度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END


推荐阅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