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二次上市破发:12岁的国民应用还能激起“新浪”吗?
微博还没找到新的流量密码
作者 | 刘 洋
封面 | 摄图网
美股敲钟七年之后,今日,微博登录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
港股交易首日微博即跌破发行价,截止发稿,跌6.52%至255港元(发行价为272.80港元/股)。
昨日(12月7日),微博的暗盘交易收跌5.43%,报258港元。而微博美股股价,在2018年创下142美元的历史最高价后,已一路滑落至33.48美元,市值缩水逾75%。
微博近日发布的2021年Q3财报显示,受东京奥运会影响,微博三季度净利和活跃用户增长亮眼。微博三季度MAU(月活跃用户)为5.73亿,DAU(日活跃用户)为2.48亿,再创历史新高。总营收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35.29%。
过去三年间,微博的营收与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2018年至2020年,微博净利润分别为5.73亿美元、4.93亿美元、3.15亿美元,呈逐年下滑之势。
▌广告寒冬来临
微博的收入主要由两大块构成,一个是广告和营销收入,一个是增值业务收入。其中,广告和营销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一直在八成左右,严重依赖广告收入和缺少新的变现方式,给微博的抗风险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到在线教育、金融保险、文娱游戏行业广告投放量锐减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集体降速。
广告收入在百度集团的收入占比超六成,三季度百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6%,而一、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7%和18%;腾讯三季度广告收入也仅同比增长 5%,而腾讯新闻的媒体广告收入则同比下降了4%;字节跳动商业化产品部全员大会传出消息称,公司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已停止增长,而此前这一增速甚至超过200%。
除了整体广告行业的不景气,微博广告收入承压还受到中小企业广告投放意愿变弱的影响。
微博的广告收入主要包括SME(中小企业)和KA(品牌商)。其中,SME广告主要是效果广告,KA广告则是品牌广告。从过去两年的趋势来看,KA广告的收入占比在逐渐扩大,SME广告收入占比则在萎缩。
中小企业主要是以投放效果广告为主,强调是变现率,SME广告的占比下降,可能与中小企业认为微博广告的变现率不高有关。而抖音和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上的优势令推送更加准确,广告变现效率更高,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粉丝经济衰退
据QuestMobile数据,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四大流量生态中,微博明星名人在整体KOL(意见领袖)数量中的占比最高,达到43.7%。
微博上的明星大V基于其社交影响力吸引众多粉丝,作为整个在线娱乐生态里声量最大的平台,微博正是通过KOL圈住大批流量,同时招揽大量的品牌广告。
对于品牌来说,与明星联合营销,是其快速打开市场、突破圈层的重要方式。品牌在这过程中还与粉丝保持深度沟通,这种与粉丝共创的方式,无论是对实现产品转化率,还是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然而,从今年夏季开始,微博的娱乐生态正在悄然变化。在Q3财报电话会上,微博CEO王高飞表示,“从去年底,微博就开始降低热搜娱乐内容占比,相关管理政策出台前,娱乐内容稳定在25%左右”。而2020年12月,微博热搜的娱乐内容占比达到34%。
微博热搜为了改头换面“去娱乐化”,在热搜榜主页降低娱乐信息比重,并给剧集、综艺等宣发类的内容打上提示性标签。微博还下线了“明星势力榜”,取消“超级话题榜”模块中的明星、CP、音乐分类超话排行,终止“超话”打榜,加强对互撕谩骂话题和违规账号的治理。
上述动作,无疑将会对微博的流量和广告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去娱乐化”持续加码后,一些微博平台上的流量明星正在转向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拥抱当下最热门的直播带货。
▌短视频,先发后不至
微博一直看好短视频的前景。一方面,作为老牌社交产品,微博需要在社交关系沉淀的基础上,巩固自身的社交护城河。另一方面,如何找到更高效率的变现模式,开辟新的商业化途径也是微博的重中之重。
微博早就开始尝试和布局短视频。从2013年的秒拍算起,微博在短视频领域多次发起冲锋。近年来,微博陆续上线过秒拍、小咖秀、爱动小视频、河豚小视频等产品,也一度取得过亮眼成绩:易观在2017年曾发布报告,秒拍以61.7%的用户渗透率,坐上国内短视频的头把交椅。当年第一季度,视频收入占微博广告收入的18%。
2020年7月,微博上线视频号。为了推广视频号,微博宣称给出“10亿精准广告投放资源以及300亿顶级曝光资源”;微博同时还宣布,向视频号分成5亿现金,构建视频广告分成模式。
微博视频号更加强调商业广告、变现。微博CEO王高飞曾表示,微博在视频市场的优势在于热点和明星视频。微博不仅需要激活视频创作,还需要提升商业化变现能力,以期媲美专业短视频平台。
当前短视频行业竞争依然很激烈。除了抖音和快手领衔之外,多家巨头均在加码布局。微博在短视频领域“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仍未能占领短视频领域的高地。
2021年是微博成立的第12年,当初曾被看作是Twitter的中国门徒,如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面对渐行渐远的用户红利和过度娱乐化的风险,微博未来的流量密码到底在哪里,还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END
推荐阅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