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9)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巴基斯坦植物园发展定位 ——以旁遮普大学植物园为例

AHMAD Hassan等 园林杂志
2024-09-04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巴基斯坦植物园发展定位——以旁遮普大学植物园为例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Botanical Gardens in Pakista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Case Study of Botanical Garden of Punjab University

AHMAD Hassan  郭丽

张德顺*    陈莹莹    姜涛

AHMAD Hassa

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的全日制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景观植物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景观建筑、环境心理学和脑波研究,担任Pak Green Landscape、Daily Planta和The Learning University的首席执行官


郭丽

博士、讲师,美国路易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海归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古典园林数字化保护。


张德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园林小气候调控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



•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9期P49-55.

• 全文引文格式:AHMAD Hassan, 郭丽, 张德顺, 等.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巴基斯坦植物园发展定位——以旁遮普大学植物园为例[J]. 园林, 2023, 40(09): 49-55.

• 摘要:区域植物的收集和保护,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绿色内涵,巴基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之一, 两国植物园的物种交换和信息交流可以丰富彼此植物迁地保育的资源库。尽管巴基斯坦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其研究能力、科普水平和基础设施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巨大差距。通过文献综述、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回顾巴基斯坦植物园的历史与发展,并以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植物园为例,分析该植物园功能分区、植物资源及园林特点,以期为中国同行了解巴基斯坦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助力中巴绿色桥梁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植物园;旁遮普大学


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其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不仅为植物资源提供了适宜繁衍生长的环境[1],也为当地珍稀植物搭建了天然的庇护所[2]。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BRI),极大促进了巴基斯坦植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发展[3]。本文梳理了巴基斯坦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并以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植物园为例介绍了巴基斯坦植物园的功能分区、园林植物收集和园林构建特色,促进中巴在植物园领域的合作。


   1 巴基斯坦植物园发展史   

1.1 巴基斯塔植物资源收集

巴基斯坦于1820-1822年开始了植物采集;随后,于1828-1832年进行植物调查。1970年出版的《巴基斯坦植物志》第一册,描述了215科1389属和4758个物种,包含80%的特有种子植物[4]


1.2 巴基斯坦植物园历史

巴基斯坦的植物园发展分为莫卧儿时期(Mughal period)、英国殖民时期(British colonial period)和独立后时期(After independence)[5]三个历史阶段(表1)。其发展过程受国家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巴基斯坦植物园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到稳定运行的历程。

表1 巴基斯坦不同发展时期和代表植物园

1.2.1 莫卧儿时期

莫卧儿王朝时期的统治者,对花园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从波斯和中亚的传统花园中汲取灵感,推动了花园美学的功能性和多样性融入,使传统花园向更精致的方向发展[6]。该时期,巴基斯坦的园艺和植物学蓬勃发展,这些园林不仅是艺术的象征,也标志着该时期对植物研究、植物保护和物种验的开始。


1.2.2 英国殖民时期 

1858 - 1947年英国统治南亚殖民地期间,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建立了数个植物园。这些植物园以科研、园艺实验和为英国精英阶层提供休闲地为目的而建造。该时期对巴基斯坦植物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形成了现代植物园的雏形,也塑造了现代植物园的造园风格(图1)。

图1 巴基斯坦发展史中代表植物园图示(自绘)


1.2.3 独立后时期 

1947年独立后,巴基斯坦植物园不断发展,以保存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科学研究和提升环保意识[7]为使命。其中之一是位于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国家植物园[8],它收集和研究了巴基斯坦各地区的植物,奠定了植物学研究人员进行植物分类、鉴定和研究的基础。


   2 旁遮普大学植物   

2.1 区位及概况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占地面积71hm2,收集了巴基斯坦约51%的树木。它曾是劳伦斯花园的一部分,后被旁遮普大学合并为附属植物园(图2),它以引种驯化为主,兼具科研、科普、游览和生产功能(图3)。

图2(上) 劳伦斯花园历史图片

图3(下)旁遮普大学植物园平面布局示意图


2.2 功能分区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整体为规则式园林布局,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划分为矩形分区。主要分为棕榈区、仙人掌区、玫瑰园区、观花植物区等,展示了巴基斯坦植物的地域特色(表2),植物园中还建有温室和种子库,以展示不同生境的植物和种质资源(图4)。

表2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分区(自绘)


图4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正大门及园路


2.3 植物收集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种植和培育了树种213 种,其中包括198种种子植物和15种裸子植物。同时,园内还有适应巴基斯坦野外条件的本土植物(图5)。

图5 旁遮普大学植物园部分植物


2.4 主要特点

该园系统布局与专类收集相结合,以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珍稀植物而闻名。它的另一特点是科普功能,通过研究、保护和教育,成为一个独特的学习和培训场所,吸引着学生、研究人员和植物爱好者。


   3 巴基斯坦植物园与“一带一路”战略   

在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过程中,植物资源的交流、保护,新优植物的发掘利用无疑是任务艰巨、 前景广阔的课题[9]。未来可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多边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中巴两国植物保护与研究的共同发展。


3.1 “一带一路”战略的纽带

植物园建设能促进巴基斯坦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通过共建植物园,引进来自不同国家的植物物种,丰富植物园的多样性,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探索空间,推动植物园水平的综合提升。


3.2 相互引种,丰富多样性

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下,注重植物引种及植物园规划设计。通过两国植物园相互引种、驯化适应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既可丰富地域植物多样性,满足科研、科普教育的需求,也丰富园林绿化的种质资源,提高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韧性。


3.3 国际学术交流

通过科研项目互访、知识共享等方式加强研究合作,促进植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探索可持续发展、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加强人才培养和研究资源数字化共享,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4 结语   

植物园是区域植物多样性和园林特色的集中展现,中巴交流实现双边和多变的互通和融合,使植物园成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阵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桥梁纽带。期待巴基斯坦植物园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强同中国学术机构的合作,跟进中国建设国家植物园的步伐,促进其植物资源保护,提高建设管理的综合能力,为中巴绿色走廊的长远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KHAN, ZAHID, GUO C G, et al.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at the Cross Intersection of China, Central Asia and South Asia: Opportuniti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 The Chinese Economy, 2020,53(2): 200-215.

[2] KHAN N, AHMED M, AHMED A, et al.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s of Chitral Gol National Park (cgnp) Pakistan[J].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2011(2): 797-809.

[3] FOGGIN J M, LECHNER A M, EMSLIE-SMITH M, et al.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Central Asia: Anticipating Socioecological Challenges from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in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J]. Conservation Letters, 2021, 14(6): e12819.

[4] AMJAD M S, ARSHAD M, SABOOR A. Ethnobotanical Profiling of the Medicinal Flora of Kotli, Azad Jammu and Kashmir, Pakistan: Empirical Reflections on Multinomial Logit Specification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7, 10(5): 503-514.

[5] IMT AZ H, MUSTAFA M. Mapping the Evolving Peripheries of Lahore Through Urban Trajectories[J]. A+ Arch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2023, 8(2): 101-114.

[6] AKRAM H, ISHAQ Z B E. A Discourse on the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of the Mughal Empire[J]. Jurnal Aplikasi Manajemen, Ekonomi dan Bisnis, 2023, 7(2): 44-60.

[7] NABI G, ALI M, KHAN S, et al. The Crisis of Water Shortage and Pollution in Pakistan: Risk to Public Health,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26): 10443-10445.

[8] STEWART R R. Missionaries and Clergymen as Botanists in India and Pakistan[J]. Taxon, 1982, 31(1): 57-64.

[9] 贺善安, 张佐双.“一带一路”与植物园建设[R]. 云南: 2015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2015.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舒婷婷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9)丨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9)丨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9)丨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9)丨知名国家植物园的选址布局对推进中国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借鉴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9)丨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及月季园游客感知分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8)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途径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8)丨风景园林与气候变化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8)丨“碳平衡、碳循环”下国外城乡融合典型案例分析及中国经验模式探讨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8)丨极端天气影响下林火迹地的生态修复策略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南京主城区蓝绿空间格局对降温效益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合肥市环城公园对旧城区风环境影响研究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中国城市街道的热舒适研究框架:地域差异、指标阈值和影响因素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网址:https://www.gardenmagazine.cn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