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她们他们》素人摄影展 第二回 | 线上展映 (上)
植物被赋予一种需求:被人类注视着就好像被爱引导着,认识到了他们的存在,并由此得到了救赎一般。
——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爱与认识》
2023年1月31日至3月31日,素人摄影展第二回《它们她们他们》在桂湖美术馆外白盒子艺术街区中展出。
此次摄影展强调了不同个体的特殊性。投稿者们用不同的摄影方式,定格瞬间,展示属于他们的各色故事,作品由图片+文字的形式,聚焦影像背后的故事,分成八个展厅进行展出。
为了更好的将作品呈现给观众,本次线上展映将以展厅主题为脉络介绍相关作品。
须臾永恒
在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个定义:低纬度时空是高纬度时空的投影。我们存在生活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就如同定格的瞬间保存在高纬度时空中。每一瞬间在他被创造时都被定格在生命历程里。即:片刻即永恒。
在拍摄风景类影像时,它们似乎比除此之外的其他影像简单,因为大自然似乎是静置着,拿起摄影机,扣下快门前与后,似乎它的变动十分微小,然而大自然始终是动态的,甚至鲜活的,它们的生命力不仅仅是被观察,更应该是被感受着的。
须臾是该空间唯一一张非景观为主体的作品,而这个作品也是作为点题的重要作品,许愿池的锦鲤翻着肚皮,它似乎正处于生命的终点,在死亡与生存的边缘,这一刻被定格之后,它的不确定性,随机性被记录下,这种状态便永远存在了。它的存在衍生出了永恒的情感。
《须臾》袁小惠
《流淌》袁小惠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我的故乡由黄河穿城而过,虽然几乎没有去过河边玩耍,小时候的我却对它总是带有着莫名的嫌弃之情,无论是夏天那些河底翻腾着的泥沙让它泛着难看的颜色,还是工厂不断地将污水排入其中,又或是儿时不断有小孩在叽叽喳喳讨论某些孩子溺水的传闻。然而随着长时间在外读书,当我再次回到这片土地上时,我却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风景。在家人的带领下,我们开车去到了许多黄河流经的地方,无论是某些小镇,村落亦或是时代久远的水库;沿着这些地点,我随着家人见到了很多不同的,又有些熟悉的但在我记忆中非常模糊的地景,而他们都伴随着这条河流慢慢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北方的空气好像一直都是干干冷冷的,冬日的黄河大都由冰面组成,平静的河面时常有鸟类停留,河面反射出的温润光线让人沉浸、困顿,慢慢流淌着的水仿佛用一种巨大的力量治愈着、安抚着、包容着我。我喜欢呆站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地凝视着水面,看着它不断从我眼前流过但又一直存在;我喜欢触摸这些冰冷的河水,享受着他赋予我短暂的保持单纯的权利;我喜欢再次回到那片土地,感受那伴随着我和我的城市长大的河流,找寻我内心的自由和归处……
自然为什么给人以永恒的感觉,更多的是因为它存在的时间比人长得多,于是它就给人以包容和永恒的感觉,这种稳定、沉稳的气息,在流淌这组作品中可以切实的感受到。
艺术家试图通过摄影这一媒介来表达与我根系土地之上的河流之间的联系和对他的复杂情愫。“凌冽的冷空气杂糅着充满模糊感但却亘古平静的地域”是艺术家对故乡河流独特的记忆,河流是贯穿着历史记忆的重要标志,他们沉寂而永恒,仿佛用独特的伟大力量对抗着如今喧嚣繁杂的世界。作品中不仅是河流姿态的呈现,更多包含着艺术家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雪山》组图 香农王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对自然景观的客观记录直接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一瞬,观众似乎也在远眺着雪山,在太阳升起后,静观这难以言说的美景。
展览现场
“大与小,风景全貌与静物特写,都是由光创作的作品”
陷入停顿
有的时候,我们会用“放空”的形式让大脑暂时的休息。不作思考,只是感受时间的流逝。这一行为本身也许不能创造什么价值,但有时候正是通过这种“停顿”的方式来恢复能量。这一空间,展示着罗擎宇、黄丽文两个艺术家的作品,她们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焦在生活中的细小瞬间,一位追寻生活中细碎事物的痕迹,它们只有在细细观察才会发现的痕迹。
陷入停顿,放慢思维,可以重新审视周遭的一切。宇宙不断熵增,世界正在下沉,而我们偶尔陷入停顿,去感受那些细微的跳动吧。
《TRACE》罗擎宇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在生活中寻找痕迹,记录各个物品的存在的印记,对于我来说似乎是在熟悉它们,寻找自我的归属感。探寻自然的痕迹总是让我感受到对生命的热情。不管是人的踪迹,还是物体的痕迹,都不会是一尘不变的。通过追逐风、阳光、尘土、水珠、云等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来证明它们不可忽视的存在。
另一位则是截取出摄影过程中,跳脱系统定义的框架,被忽视,被遗漏的镜头瞬间,将它们收集并呈现出来。就像一个个逗号一样,告诉大家,它们不是结点,它们只是漫长时间历程中的小小停顿。
《逗号》黄丽文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这些照片拍摄于刚系统性学习摄影的开始,当时每周都有一个拍摄练习,上课也会讲很多基础技术和理论知识。而它们不属于作业的范畴,不在任何叙事的语境之中。只是一些逗号……在回看的时候我却从中体验出意义。我把它们拧出来,给予应有的观看和反思。
展览现场
日常领域
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定义,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是每个人最直接的生存领域。他认为:“‘日常’是每个人的事,不是某个人、某个社会学家或哲学家研究的专题。”所以本空间摄影作品正是来自于摄影作者触手可及的日常,在被摄影者观察记录之后,便赋予了更多的价值。这些作品也许没有宏大的叙事,但可以说他们与大众更贴近。
此外,日常生活具有平凡性;在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是个人的偶尔的小事情,也是每个人每日平凡的世俗生活,日常实践是零散的个人实践。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日常生活具有不断循环往复的重复性特征。正因为日常生活的重复性,所以才容易被人忽视,但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日常领域中的专家。叙述自己所见的日常领域更能呈现出富有情感意味的作品。
《夏日-冬日 牵手指南》Rri
夏天,太热了,牵小拇指不走丢就行。
冬天,太冷了,全牵两边大衣都捂捂。
牵手是两个人类领会对方心意的初始,还有科学证明牵手方式象征着人类性格的多样。除了常见的十指紧握和掌心互扣,牵手还可以是夏天“真的太热”的大小拇指捏住法,也可以是冬天“真的太冷”的狡猾握手再揣口袋。总而言之,牵手,令人安心。
《光有光的来意》邓海玲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光有光的来意,希望下游乐的母女。家长里短填满了缝隙与空虚。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洁;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到达一种意境。
《晚风心里吹》池毓亮
“愿晚风将我吹 吹进你心内”有什么能比在江边共舞一曲更挠人心弦的事儿呢?我想那必是不多的,这里的广场舞分几个时段,晚饭时分先是激情四射动力十足的歌曲,动作之迅捷连我这经常坐班的怕是都跟不上呀,待夜已深了,画风一变,委婉抒情的乐曲响起,还在兴奋中的年轻人自觉回避,阿姨叔叔们挽着胳膊,提着裙摆,施施然踏入场中,一时间江风似乎也为之陶醉,直吹得我心痒痒,恨不得也舞上一曲,顾不得那绊脚的风险了。
《鱼儿怎么还不上钩》池毓亮
展览现场
大美桂湖
自然孕育人类,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生具有。大自然就像母亲,包容人类的缺点,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能使人类产生莫大的安全感。桂湖小镇,小镇有近94%的森林覆盖率,拥有云海、晚霞等美丽的气象景观,空气中负氧离子4000个/cm³左右,含量高于西湖4倍,在今年,作为福州唯一入选气候康养福地评选的项目,小镇因具备优越康养气候生态,自然环境优美。
除此之外,在桂湖小镇里的桂湖美术馆正是通过艺术介入地域,试图探索自然和艺术和谐共处的途径。希望通过大自然来安抚现代人日渐焦躁的心灵。而桂湖美术馆也在试图打破场馆的局限,开辟出白盒子艺术街区,拓展出艺术蔓延的空间。将艺术更好的融入自有的自然风光。而这一空间正是呈现这种美好愿景的一个舞台。他们和桂湖的美好故事也会继续延续下去...
展览现场
*更多作品可前往桂湖小镇白盒子艺术街区观看
感谢
张晨铃、胡桐、陈文镔、袁小惠、香农王、邵梓杰、畀数、罗擎宇、黄丽文、池毓亮、邓海玲、李黑牙、范嘉敏、霸王龙飞腿、蔡舒涵、胡天源、Rri
特别感谢
桂湖小镇
照镜子 miroir project
结语
今天的我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主动的发送者和生产者。[1]我们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生产信息,本次展览通过展出摄影作者生命中一些精彩的瞬间,在观看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情绪和感受,而这些感受又能推进观众进一步生产出新的内容。而新的内容正是亟待被欣赏的新对象,而它们也会继续被呈现被观察,它们也是“素人摄影展”项目的源动力。[2]
[1] 韩炳哲 《在群中》
[2] 素人摄影展:素人摄影展是桂湖美术馆为了丰富在地艺术生态,关注公众艺术表达,作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地行动”单元的延展,以摄影这一艺术表达方式作为切入点。为摄影爱好者及公众创造一个表达自我观念的空间。该项目为年度计划,每一年度会征集适合的作品并展出。
文 / 陈丽叶
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