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它们她们他们》素人摄影展 第二回 | 线上展映 (下)

桂湖美术馆 桂湖美术馆
2024-09-07








植物被赋予一种需求:被人类注视着就好像被爱引导着,认识到了他们的存在,并由此得到了救赎一般。
——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爱与认识》









2023年1月31日至3月31日,素人摄影展第二回《它们她们他们》在桂湖美术馆外白盒子艺术街区中展出。

此次摄影展强调了不同个体的特殊性。投稿者们用不同的摄影方式,定格瞬间,展示属于他们的各色故事,作品由图片+文字的形式,聚焦影像背后的故事,分成八个展厅进行展出。

为了更好的将作品呈现给观众,本次线上展映将以展厅主题为脉络介绍相关作品。






隐喻的家

物尽其用

城市切片

思绪线索









隐喻的家


家,是许多含有“归属状态”的个人体验的聚合场域。无论居住者是何种人,家伴随着他们的历程存储着闪闪发光的珍贵记忆。展览空间通过墙面、地毯、家居摆件等物品,营造出一些“家”可以带给人的舒缓气息。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将属于自我的情绪体验与展出的作品之间,建立起联接。伴随着的,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图像本身,而是图像和记忆共同营造的特定的感情或特定的情绪。每一件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进入相关经历的方式,也许,这些记忆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逐渐消失,或者被覆盖、被忽略着。关于“家”的隐喻,真切又细腻。


《家宅》刘思典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2021年8月,我即将远行,行前最后一次去这间公寓帮忙收拾。19年我们一家从这里搬走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有收得很彻底。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它遮蔽我,像容忍我的丑恶一样容忍我的美丽;它也侵犯我,我在它面前毫无选择地赤裸而坦荡;它只管无声地看我辗转犯错、委屈痛哭、慌乱地长大。相知第二十二年,我家为我把它卖了,我要漂泊,它被化作喂饱船帆的风,继续庇护我。临走前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我抄起相机,记下这些告别时的凌乱,这是我们最后的亲密时刻。


《家宅》刘思典


2021年12月,我在纽约。圣诞来临,我常在夜晚站在街上看别人的窗子,各色的圣诞树,各色的灯,每个家独特的秩序,温暖的景观,丰富的生活。我呢?我的窗户光秃秃,圣诞不是我的节日,这里也没有我的家人。我不知道家在哪里,我不知道要怎么成为自己的家。于是我拍下了许多扇窗户,把他们投影在我房间的蚊帐上。只要我坐在床上,就能沐浴在偷来的万家灯火中。


《家宅》刘思典


2022年12月,我仍在纽约。今年圣诞,新室友邀请我一起往家里的圣诞树挂装饰,邀请我一起装点客厅临街的窗户。翌日清晨我起床,看到我的圣诞台灯在窗帘外温暖地亮着。家宅是庇护我做梦的地方,对家宅的梦想又构筑了我新的家宅,关于旧日居所的梦在新的家宅中又活了过来。








《如晦》胡天源


我并没有拍摄任何宏大的景象,而是重新组织每日所见的日常场景的规范,我希望观众们通过这些唾手可得的日常,看到的不是某种我们已经认识的东西,而是一种挑战我们认知的东西,规范的逾越从来不是在外部开始,异变从来都是从熟悉的内部发生。


《如晦》拍摄于亚美尼亚贫民街区。这是我两个月孤身旅程的最后一日,我又一次来到这片街区,迷宫般的道路不知为何走了很久依然阒寂无人,只有一只猫经过。拂晓和黄昏的天色有时会令人难以分别,就像此刻我忽然不清楚这是一段旅行的结束还是开始,唯一确定的是,我会继续漫游,直到最终将自己彻底溶解。







《给你的十四日诗》抱着奶瓶看星星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与孩子一起长时间呆在一起两周,是我们共同的珍贵经历。于孩子而言,是陌生,是无聊,是好奇,是自得其乐;与我而言,是许久未有的与孩子单独相处的亲密时光。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陪在他身边,用镜头记录只属于他的点滴。这是图像日记,也是一个母亲想送给孩子的十四日诗。








《父与子》叶丹容


下午四五点钟,父亲带着孩子在江边驻足,阳光下的剪影充满温情,光晕不是可以添加,而是拍摄时偶然产生的,无意间增添了些朦胧诗意的氛围。







展览现场








物尽其用


在这一空间,展出来自于“它们”为对象的摄影作品,区别于其他展厅,一些生活中可能会忽视的物体成为了创作者所观察的对象。

在“新物质主义”的视野中,具有生成力和生产力的物质就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的系统,呈现出偶然性、生成性与相关性。物质并非一成不变的或是一块被动等待人类书写的“白板”,它们也能不断生长,不断嬗变。是 ”能动性的凝结体“。这些对象在和人产生相关性之后,被重新观看,重新解构,它们生成了其他的意义。也许,这就是 ”物尽其用“。



《自然梦核》何玥霖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迷恋步行,今年开始迷恋起爬山。平日里我们飞快的起伏在城市街道上,也同样飞快的爬到山顶,或者触摸溪流,好像要在这段时间之内用完所有的力气才罢休。昨晚梦见我和另一个人在山里约会,我们走得很慢很慢,步子很小,小到要用几年才能走出这片林,小到感觉自己在偷盗时间。走进森林时拍下这些照片,过曝的场景让熟悉的植物和动物变得梦幻许多。










《生活的边角料》米洁玢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2016-2018年是我毕业后刚刚工作的两年,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转化成了长久的疾病和疼痛。不知不觉房间里也堆满了各种病历单和X光片。很久之后再回看这些搬了几次家变皱破损的纸张像是收到来自远方的珍贵礼物。


该作品通过摄影和截屏的方式收集了城市生活中基于各种媒介产生的功能性图像。有时它们可能不会被过多的注视,就像生活中的边角料一样,通过整理和排列,似乎可以看到当下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犹如这些琐碎的事物一般,无序混乱也绵延不断的冲击围绕着它们。








《湿垃圾是垃圾吗?》郑颖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蔬果食物,有果肉,有表皮,有可食用部分,有不可食用部分……


忙于做饭的人们,为享用可食用的果肉,快速地去除表皮、内芯,它们便沦为了湿垃圾。


湿垃圾就是垃圾吗?









《一只猫的葬礼》艾汶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在一个种满玫瑰花的园子里,一个小土坡上,几个小朋友很认真地在做事。我好奇地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告诉我正在为一只猫举办葬礼。坟前有点燃的香和蜡烛,一个男生去采了一些草放在旁边作为猫的陪伴,两个年龄小的女生双手合十跪在地上。最后他们去地上拾来玫瑰花瓣洒在坟前。










鞠杨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我开始从我生活的地方周围进行探索,我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去拍摄,后来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观察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的质感,物体和颜色于所在环境的关系让我着迷。








展览现场













城市切片


“城市”似乎是摄影创作者钟爱的对象,而瞬息变化的城市也需要摄影创作者去记录。正如荒木经惟所提及的:“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被重复的,也就成为了永远”。摄影创作者在城市中穿行,以自己为圆心,从身边开始观察留意,从一草一木开始,从周围的街道和个人所经历的故事中,将美好的时刻留存。



《他和他的水果摊》张梦华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夏天的家门口马路边总有卖不同水果的小摊贩,他们来自于东北、广西、湖南。不同口音的吆喝声混扎在闽北顾客的乡音中。当我善意的举起相机只是想要记录下他们的日常状态时,却被当做城管,他们紧张的拖着车想要逃跑。








《老手艺、老手艺人和老去的人》5F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在路边看到了剃头匠,出于对老式的手艺的好奇,我凑近看了看。看清之后不禁感叹人生的奇妙,躺靠着被剃须的老人跟我姥爷长得真像,于是用手机拍下这个画面。姥爷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停下了脚步,想他。













《城南旧事》林晓彤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这里既是神话传说“田螺姑娘”的诞生地,也是文脉相承的“帝师之乡”。螺洲古镇“帝师之乡”的称号。在螺洲古镇中,既有充满历史文化感的建筑,也有市井的居民生活。走在螺洲古镇安静的巷子里面,会让人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时光在一砖一瓦、一窗一棱上流转。而螺洲古镇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螺洲作为闽江的冲积平原形成,当地景物殊丽,历代人杰地灵。自古为文脉宝地,明朝以来登科中举者不断,以一镇之地孕人才之众,较为罕见。在福州当地还曾流传着一句古话,南三坊七巷,北螺洲古镇,可见当地文风鼎盛、文人名士辈出。










《大爷》程礼斌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记得应该是去年冬天,第一次去贵州玩,路过一个小村庄迷了路。刚好对面走来一位看上去淳朴善良的老大爷,我向老大爷问了路,他很热情的告诉我如何走,该坐什么车。那是在城市稀缺的淳朴善良的眼神与面容。


当我临走之时给大爷拍了一张肖像留念,只可惜当时无法打印给到他,给我埋下了一个遗憾。照片回福州后立刻打印好,就等再次去到贵州去到当时的小村庄,找到当时那个淳朴善良的大爷吧照片亲手递给他,我想他应该会很开心吧。







展览现场













思绪线索


思绪跟随者环境或人的心境,可以在短时间内绽放,也会上下承接,绵延不断。他可以是午间休憩的突发奇想,也能是深思熟虑后的艰难抉择。思绪不仅是外部世界刺激下的即刻反应,更是在个人经历和认知判断叠加之后的必然结果。在本空间中,构建出一条条隐秘难以被察觉的思绪线索,把一些不确定、未定义的存在串联起来,摄影创作者与观众的思绪线索彼此交汇于空中,形成更为丰富的体验感。



《一只蝴蝶落下来》荣晓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偶然淘到一台03年生产的ccd相机,灰蒙蒙低像素的画面,似乎一下将人拉回二十一世纪初。我用这台带有岁月痕迹的相机,捕捉下现实世界中一些朦胧的时间碎片,并把一些虚幻飘渺的时刻变成可触碰的实体,让这些电子照片像蝴蝶一样,飞出屏幕落在草地上。









《河神的女儿》周周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我在广西北部的故乡是被一条河流分割为南北两岸的城市,从前,父亲常带着放学后的我由码头乘船回到北面的家去。我将在这里生长的女孩们叫做“河神的女儿”。和她们相遇的时候,有时是在去往山里游泳的途中,有时是在熙攘的集贸市场,或是回到曾就读的中学里。她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有生机的部分,在短暂的时间里,我想为她们拍下更多的照片。她们是精灵。











《爱、山野、草地和湖泊》郑添基
*向右滑动观看更多作品

基于自己热爱骑行徒步,见过不少美好景致与纪实。途径草场爱与诚溢出眼眶,一对新人纪实不慌不忙地打动手机镜头。远处是一棵桉树,哪天它会不会变成传递情感的书签。戏耍的儿时,时光总是会忘记落日回家,心总归是随江河湖泊归去大海。这组图片是途经的风景也是心中的美好。










展览现场




*更多作品可前往桂湖小镇白盒子艺术街区观看








感谢

刘思典、胡天源、抱着奶瓶看星星、徐徐、立辰、叶丹容、stardust、兰子、林雨轩、梁枫、畀数、何玥霖、米洁玢、鞠杨、郑颖、艾汶、兰子、吴默佳、张梦华、5F、程礼斌、刘辉、黄琦敏、林俊涛、林晓彤、荣晓、周周、郑添基、麻将猫、梁枫


特别感谢

桂湖小镇  

照镜子 miroir project












结语

今天的我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主动的发送者和生产者。[1]我们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生产信息,本次展览通过展出摄影作者生命中一些精彩的瞬间,在观看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情绪和感受,而这些感受又能推进观众进一步生产出新的内容。而新的内容正是亟待被欣赏的新对象,而它们也会继续被呈现被观察,它们也是“素人摄影展”项目的源动力。[2]


[1] 韩炳哲  《在群中》
[2] 素人摄影展:素人摄影展是桂湖美术馆为了丰富在地艺术生态,关注公众艺术表达,作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地行动”单元的延展,以摄影这一艺术表达方式作为切入点。为摄影爱好者及公众创造一个表达自我观念的空间。该项目为年度计划,每一年度会征集适合的作品并展出。



文 /  陈丽叶














观展注意事项:

1. 桂湖美术馆馆外素人摄影展,展出时间为2023.1.1 - 2023.3.1,白盒子街区观展免门票费;
2. 素人摄影展展出期间,桂湖美术馆馆内一楼二楼展区针对于素人摄影展投稿者,提供限时免费观展福利。投稿者凭投稿姓名、邮箱,经桂湖美术馆前台核对,可最多免费携三位好友进馆观展,每位投稿者限一次;
3. 桂湖美术馆逢周一闭馆,布展期间不对外开放,详询0591-83622331。









正在展出:




馆内 | 一楼展区
《意象花园》原生艺术展 第二回
展期:2023.02.11 - 2023.04.09



馆内 | 二楼展区
比利时当代漫画展 “好像有大事发生”
展期:2023.01.10 - 2023.03.05


馆外 | 白盒子街区
《它们她们他们》素人摄影展 第二回
展期:2023.01.01 - 2023.03.01


















编辑|Tina 林雨轩

统筹|张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桂湖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