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助理招募 | 明白在美术馆工作和在美术馆做作品是两回事

扉美术馆 FEI Arts扉于2007年在广州东山口竹丝岗社区创立了扉艺廊,2017年更名为扉美术馆。现今已成为华南地区开馆历史最长、极具影响力的民营非牟利当代艺术机构。近年来,扉美术馆通过各种公众参与艺术项目探索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公共性和社会性,让艺术深入日常。


⊙ 招聘:扉美术馆策展助理 ⊙

你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参与馆内开展艺术项目/活动/工作坊的讨论和执行落地,以及美术馆空间和艺术家作品的日常维护等;2. 参与馆内展览项目的视觉设计、对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编辑和排版;3. 协助展览作品的记录,并将图片、视频、文字等内容进行整理归档;4. 有机会策划和发起展览!
我们希望你:
1. 有一定策展经验,对日常生活、社会人类学、建筑学、社区营造以及公众参与和社会艺术感兴趣;
2. 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反思,善于描述具体而微的事物,观察力强,有一定的写作和艺术评论能力;
3. 性格主动外向,善于沟通交流,可以共情,明白在美术馆工作和在美术馆做作品是两回事
4. 能够接受变化,接受头脑风暴式的工作方法,不畏惧放弃先前已确定好的想法和计划
5. 具备一定的现场执行力,有计划性和强烈的时间观念,能有一定抗压能力;
6. 能够使用简单视频剪辑、平面设计及排版等软件。

工作地点:扉美术馆,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
提交申请:

1. 应聘者请将简历+作品集(文件合计不超过15MB)以PDF形式发送到feiyue@feiartecture.com。邮件主题注明:应聘+策展助理/美术馆实习生+姓名

2. 每一位应聘者的资料,扉都会认真阅读,符合要求者五个工作日内电话沟通面试时间,不符者恕不一一回复。

3. 咨询电话:020-37688781


本岗位开放实习生招募(平面设计和视频剪辑方向),任职期要求不少于3个月。




 过往艺术项目 
2017  无界的墙
当代艺术家宋冬相信“生活艺术本无界”,认为每个人的家都是一个博物馆,社区便是一所「无界博物馆」,包罗万象的日常之美。2016年双方一拍即合而促成的艺术计划,如今一道别具意义的墙应运而生。「无界的墙」 作为「无界」艺术计划的开端,重新拓宽你对墙的认知。《无界的墙》作为一件艺术品,773 盏灯,1682 件旧物、回收的旧木窗等是它的作品组成部分;而当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展厅呈现时,灯和旧物就成了记录时代的展品。这些旧物里,40%来自艺术家宋冬在北京等地的长年征集,60%却是来自竹丝岗社区居民的热心提供。
从私有空间到公共空间,为竹丝岗社区增添106米的公共空间。


2018  菜市场美术馆
2018年,建筑师何志森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发起了一个名为“菜市场美术馆”的菜市场改造课程。自那年起,何志森带领学生来到与扉美术馆一墙之隔的农林菜市场,和44位摊贩并肩工作,并在菜市场内外和他们一起完成了一系列的空间创作,最终这些创作神奇地将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凝聚在了一起。和今天被资本与权利主导的社区改造模式不一样的是,这个项目完全没有触碰菜市场看似破旧不堪的物理空间,而是通过一系列及其柔软的介入甚至是不造物的方式来重新构建摊贩生而为人的尊严和自信,在此基础上唤醒大众日益消逝的集体性和对公共空间的主导意识,并将之转化为今天中国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最重要的一股力量。2020年10月,这个陪伴了竹丝岗社区39年的农林菜市场因违建被当地部门拆除。
摊贩们在菜市场的废墟前举着他们的手的照片。摄影:薛璇



2018  无界艺术季(第一回)
“无界艺术季”是一个创造艺术与生活无界相连的季节,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把艺术植入社区和生活中,使民众与社区融入到艺术中,用艺术的方式重新构建邻里关系。让艺术深入生活,使社区成为一个无界的博物馆。策划人宋冬和扉美术馆邀请了18位当代艺术家、一些艺术团体、广州美院实验艺术系的研究生集体以及广州和竹丝岗社区的民众们参与创作。作品将在这个艺术季的四个月中逐渐推出,使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贯穿整个艺术季。 
“无界艺术季(第一回)”开幕现场


2019  农林共舞台
扉美术馆为艺术的发生提供非常规场所。其中《无界的墙》既是艺术家宋冬的作品也是一个开放的展览空间,一个15平米的货梯既是展厅的出口也是一个移动的展厅。美术馆主展厅里的两个出口,及沿着原来U形围墙所建的《无界的墙》构成了一个循环贯穿的路径。美术馆空间的流动性和时间性,开放性和多意性并存;适合叙述一个关于相遇和变化的“故事”。这个展览更是一个连接,策展人沈瑞筠通过文献收集和呈现连接农林社区的过去与现在,通过艺术家的作品连接艺术与生活,通过艺术事件和一系列的公共活动连接人与人的心灵;为相聚提供理由,为每个普通人的表达提供舞台。
“农林共舞台”展览现场


2019  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
《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以扉美术馆所在的竹丝岗社区为项目实践基地,项目发起人徐坦邀请了李自若老师,解兆英、杨美娟女士,徐美松等人士,以及多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朋友共同工作,使展览成为一次共同推进的项目结晶。每位参与者均从自身研究角度切入,共同探讨在当代社会环境下,都市社区的居住的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身和他者关系的意识状况,并通过种植行动促进社区的活力和能量。
“种植八姐妹”讲述民众花园的集体记忆


2019  第一回无界建筑季——建筑,或者建筑
第一回建筑季由李巨川担任策展人,邀请了30位(组)建筑师和艺术家前来参展。展览分为“住在广州”、“在其他的地方”和“亿达大厦再建计划”三个单元,涉及了多种媒介和作品形式,而展览最大的特点,是将一幢正在正常使用的高层写字楼(亿达大厦)作为了展览场地,建筑师和艺术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再建”。三个单元共同回应了建筑季提出的主题:建筑,或者建筑——是固守建筑学的建筑观念,还是离开建筑师原有的位置,用新的实践去创造“建筑”的意义?
策展人李巨川在开幕式上为公众导览


2020  家就是美术馆
2020年2月5日,扉美术馆发起了“家就是美术馆”为主题的全民创作公益线上展,征集普通人在居家隔离期间完成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作品,并于4月19日举办了扉美术馆历史上的第一次线上展览开幕,这也是第一次我们把一个展览的开幕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放权”到了每一个参展者自己的家里,这也正好回应了扉美术馆一直以来对艺术和美术馆的定义:人人都是艺术家,无处不是美术馆。
随着疫情的好转,我们再次邀请82位参展者回到美术馆举办一次线下展览。而这一次,他们也要把自己的作品从“家美术馆”搬到一个传统定义下的美术馆展览空间,美术馆变成了一个由不同的“家美术馆”汇集而成的更大的“家”。因此,我们把这次线下展览取名为“美术馆就是家”。希望借助这个展览,每个人都可以用一种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和家之间的关系、家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并透过每一件参展作品里的“创造性”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图景。
“家就是美术馆”线上开幕


2020  回家
当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因为疫情消失的时候,困居在家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把“公共性”引入到私人的居住空间里。他们开始观察家里的每一寸空间,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改造,把家变成一个不出门就可以社交、娱乐、运动、工作的“无界社区”。这些在家的空间创作记录着普通人对无聊和不安的抵抗,更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之下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展览邀请了27位参展嘉宾(团队),他们中有学生、大学教师、艺术家、策展人、房地产商、舞蹈家、建筑师、电影导演、作家、电台主持人、漫画家、美食家、社区规划师等等不同领域的代表。每位参展人都因应场地而创作,与环境对话,完全突破白盒子的展陈方式。除了园区内的街道,餐厅和办公室等场所外,就连公共卫生间、垃圾站、楼梯底等这些因疫情而更令人避之则吉的空间都一起变成了艺术家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场地。

全民创作公益展览“回家”回顾视频


2020 搞搞震,冇帮衬——葛宇路个展
展览的标题源自粤语俚语,意为瞎弄、添乱,不做实事。“搞搞震”以前写作“搅搅阵”,意思是破坏对方阵营,扰乱阵脚。“冇帮衬” 则把这一类行为导致的后果归结为毫无意义。这句话非常精辟地概括了艺术家葛宇路理解的艺术实践:一种不以追求效益,没有实际产出,但期待能部分扰动真实秩序,并摸索现实可能性缝隙的行动方法。本次展览中葛宇路带来了一件全新的作品《假日时光》,在作品中,艺术家打着艺术创作的“幌子”,向美术馆提出申请,要求给全体美术馆工作人员放假。作为维持她们机构正常运转的交换代价,艺术家必须在美术馆顶替休假员工,去完成本属于他们的工作。对于放假的员工,一个新的展览这次给她们带来的不再是过劳的工作,而是一次“休息”,这也反映了葛宇路对艺术的态度,有时艺术不一定是要做点什么,而是可以不做什么。
展览现场


2021
“跟住去边度”艺术计划:去你的美术馆 & 这就是剧场?
作为对葛宇路个展“搞搞震,冇帮衬”的回应,扉美术馆决定将2021年美术馆空间的策划权让渡给员工,由他们来主导和策划美术馆全年的展览计划。基于此,美术馆同事彭雪莹发起了《跟住去边度》计划。这一计划由“去你的美术馆”和“这就是剧场?”两个部分组成。“去你的美术馆”有不同的拆分和理解方式:既可作为对美术馆既有体制的一句揶揄或对其原有功能的消解,也可以将“去”单独为一个动作,“你的美术馆”则指向“你”(大众)成为美术馆这一领地的主体,由看展的“观众”转换为主导美术馆活动的“艺术家”,从而开展对美术馆空间及其功能的重新想象和另类实践。“这就是剧场?”中的“剧场”指向任何一个需要被予以注视的空间。无论是城市中容易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还是藏着一群没有脸的演员的评论区,策展人希望可以通过“剧场”这一场域自身可以将事件和行动加以变形或凸显的特质,去捕捉日常生活中被构建的情境并让参杂其中的表演性现形,从而以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去对待我们身处其中并正在变化着的现实。

“去你的美术馆”展览回顾视频

“这就是剧场?”先导片视频


2022  不止是目光
《不止是目光——由木兰的故事开启的三个邀约》由扉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社区实验室、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刺纸联合主办。正如展览副标题“由木兰的故事开启的三个邀约”中所指向的,这个展览首先是木兰花开向策展团队发出的邀约,促成展览中的多方合作;其次是展览向艺术家、向公众发出的邀约,邀请大家参与进来,“看见”并关注流动女工的生命经验、以及她们的创作和表达,同时也通过叠加当代艺术家/团体对主题的回应和创作、展期内的游戏工作坊和分享会活动,来引出对女性社会处境真切的思考。我们与木兰共享一种艺术观:“在自主表达和自发连结的过程中,重新创造自己、定义集体,进而共同创造现实。”一次展览不仅仅可以为一个群体提升可见性,我们希望“对话”是“看见”的前提,并且带着对问题意识的深辨。也许当目光成为双向,表达被相互交换时,新的现实和新的关系从中而来。最后有一个开放的邀约,我们邀请你们与我们一起想并做:除了“看见”和“对话”,我们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动词,促成未来的连接?


2022  行落街,漫游去(正在进行中)

作为去年“跟住去边度”主题的延续,“行落街,漫游去”项目将走出美术馆、走到街头,进入持续运转的城市现场中开展更多的行动和生产。十五位(组)漫游者将从各自学科背景或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与我们一起实践进入城市的不同方式和路径,最后编织成一个复合的、灵活的方法论网络,折腾出一个公共的“城市漫游工具箱”。七月到八月,我们将在广州行动,尝试和开展不同的漫游方式。九月,我们将离开广州,去到新的城市现场,检验不同的方式如何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又如何在相对陌生的“实验场”里激发出新的路径和方法。最后,无论是实地漫游中不同地点的交叠,还是不同方法论的共通之处,都会让这个为期三个多月的城市漫游行动产生新的、目前尚不可预知的“节点”。等这些“节点”浮现后,也许我们可以更清晰城市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又是什么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扉美术馆将改造成一个旅行社:“扉行社”。在这个旅行社里,会张贴漫游路线和路上观察笔记等等,不同的经验和记录会随着漫游的开展不断更新和相互回应。同时,每次漫游后的分享将会在这里进行。形式不限,严肃活泼。“漫游—讨论—再漫游—再讨论……”如此推进,旅行社因此成为一个公共的信息基站,让漫游后的讨论和反思持续发生,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组织方式用以完善后续的行动。此外,如果实地漫游是一次进入城市现场的行动,那么连载的展览记录也可以成为另一层面上的漫游。因此,该项目会以连载的方式在公众号平台持续更新参与者的路上记录、创作和讨论等等,希望以此牵引出多音调的、辩证的感知和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