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月社融暴增,但绝对没太超预期:谈谈对股市未来交易风格的影响

老道观星 老道的思考笔记 2023-02-28

上接前文:谁在加杠杆?

1月社融单月新增5.98万亿,甚至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17万亿水平,怎么会太超预期呢?只不过把去年十月那种极度悲观的气氛拉回到正常水平罢了。

人民币贷款新增4.9万亿,这个超出了正常应有的水平,所以市场很聪明地在去年12月强攻过大概一个月的大金融板块,尤其是非银金融涨势喜人,这些都是提前在puke圈子里跟大家聊过的。至于有人问我为啥前段时间判断非银金融阶段性到头了,详情:2023元宵节中外股市交流记录

从结构看,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200亿,也就是某些金融博主口中与企事业单位贷款累计值的“劈叉”,如图:

仔细看,企强民弱的第一浪在2019年就开始了,所以我当时写了这篇文章讨论:利从何出?负债无能的年轻一代

第二浪则是2021年下半年到今天仍在进行,我当时也写了文章讨论:同小姐姐再谈杠杆乾坤大挪移   由于部分文章已经没了,这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

这两次讨论加起来=2014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杠杆乾坤大挪移反向来一次,当初由居民部门加杠杆(房贷为主)顶上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压力,现在反过来由企业部门(政策指导性贷款为主)加杠杆顶上居民部门去杠杆的压力——准确说,如果这种情况在今明两年不得到扭转(以居民重启大规模贷款购房为标志),则上述反向运动的杠杆乾坤大挪移才刚刚开始,也是我在危机脚步系列里面探讨过的未来演化:我眼中的内卷难题唯一解法||附危机脚步全系列链接   划重点:此阶段我们看到的居民缩表也好,居民中长期贷款起不来也罢,都是至少十年前就已经注定会发生的,是周期的一部分:如何理解:人生发财靠康波

当然,也要考虑部分居民的此类操作对数据造成的干扰:杠杆乾坤大挪移:答疑之答疑    这里其实相当于把原本记录在居民部门的一部分贷款通过转贷小微的操作记到了企业部门名下。

再讲讲对目前股市的影响:

1:可能我们等不到类似2019年3月8号的情况(当时是公布了2月社融严重不及预期当天股市大跌)就得先跌一下,但是由于今年的走势弱于2019年初,所以跌也跌不到哪去,太多钱等着抄底了。

2:运气更好一些的话,我们可以复刻2019年的历史,等到3月上旬才看见市场真正的调整,如果这样,未来一个月都是震荡。

3:puke圈子里我已经说过下周如果打完拉锯战,很快我们就能看见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市场方向。

4:重要的是市场交易风格的转换,要从牛市普涨的情绪过度回做强结构,而且交易火候的把握要注意左侧埋伏突然爆发的打法重新回归——这种打法在十年前一度发展到统治了市场。从我最近讲过的中航产融和海天瑞声等牛股身上都挺容易感知这种变化,它们跟过去几年的趋势大牛股走势风格完全不同,如果用趋势股的交易思维去把握此类大牛股,恐怕不是卖飞就是亏大钱。

5:2019~2021年这三年老乡有点钱就加仓基金了,公募发新产品扩容以后也有钱加仓股票。2022年开始很多老乡有点钱开始考虑缩表了,即使到2022年底万箭齐发以后的社融结构来说也没能逆转这一点,反而搞得好像更加强化。如果未来这种局面延续,则企业走出盈利底之后股票估值会保持低位,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低位,那么上市公司完全有可能复制2016年~2021年美股的历史——由企业发债回购股票来推动股价上涨。

最后贴一段结构观点:

浙江银、企走访感受:微观活力正在快速恢复

本周我们走访了浙江省部分银行和企业,几点重要感受汇报如下。

1. 实体企业正在快速复工达产,信贷需求明显改善,目前来看,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的大中型企业率先复苏,上下游末端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将被逐步带动,预计到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当前核心企业的复苏将被完全传导至广大小微企业,充分激发其产能利用率和信贷需求。

2. 随着信贷需求恢复,对公贷款利率已出现探底迹象,普遍预计今年对公贷款利率表现明显优于去年。

3. 基建类项目是一月投放的主要方向,随着春节后开始的实体企业复苏,今年有望实现从基建为主到基建和实体共同支撑的信贷投放格局。

4. 大型批发市场人潮汹涌,与去年下半年的冷冷清清形成鲜明对比。店铺租金去年四季度见底,今年已开始上涨。各家店铺都在招人。据业主反馈,销售是今年春节后突然开始爆发的。

5. 出口分化较大,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客户稳定,普遍已锁定未来几个季度的订单,而且这类优质企业并不在少数,新兴和传统行业都在不断涌现。但弱势企业的退出的确拉低了出口的整体宏观数据。从银行经营来看,与其对着出口的宏观数据忧心忡忡,不如多琢磨一下如何发现和切入这些优质企业。

6. 按揭提前还贷申请已经从一月的高峰下降一些了,理财收益率回升和银行主动营销发挥了主要作用。

7. 按揭和消费信贷需求依然非常疲弱,预计今年上半年在企业端看到从大中型企业往中小微的需求传导是比较明确的,在此之后,今年下半年能否出现按揭和消费信贷的复苏,有待进一步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