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卷首语 常规与突变:学术研究路径的重新思考

Photo by CJ Dayrit on Unsplash.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1]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每个人的日常秩序和轨迹。病毒的威胁,生活的失序,大家都在经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大挑战和考验。在混乱和失衡当中,我们仍然在竭力观察和思考,尽管这种努力很艰难。


作为生命个体,在遭遇“偶然”之后,禁不住会问:这种“偶然”在发生之前是不是已经有某些“必然”的积累和征兆?在清明和混乱当中,也开始思考自己在常态与非常态的事件和环境之间该如何去应对。


“离开了知识的权力,现代社会的治理就寸步难行。”而这种“非授权”的权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2]。在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中,作为知识生产者,如何展开言说,更好地行使和发挥这种权力;作为学术研究,如何构建更强有力的科学话语体系来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知识供给。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渠敬东教授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在一个常规的思路里,在一个既定的范式里,在一些狭小的中层研究里运行。”[3]这种研究表现为日常的、微观的、生活化的研究范式,当在面对社会剧变的时候,这种范式就表现出无力感,因为它没有做好应对世界剧变的准备。


科学研究强调理性思考,但同时它也都脱离不了宏大叙事的背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文学创作,只有放置在社会突变和重大事件背景下,突破日常常规的研究框架,才能凸显出学问本身的敏感度和思考力。我们不仅要考虑“术”的问题,还应该思考如何在“道”的层面去构建理性思考与人文关切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就像我们作为个体,要去应对常态与非常态的情境,学术研究也同样需要能够面向常规与突变,从而帮助我们“重新回到人性的构造,检视我们真正经历到的生活”。


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


[1] 节选自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2] 参见:公众号“IPP评论”《郑永年:疫情与中国治理制度》,发表日期2020-02-18。

[3] 参见:公众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渠敬东:传染的社会与恐惧的人•上下篇》,发表日期2020-03-18/19。



*本文原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20年第2期

版权归《图书情报知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制版编辑 | 姚志臻

END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人与信息无处不在的连接与交互———2019年ASIS&T年会论文综述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专稿之延伸阅读

当期荐读 2020年第1期 | 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当期荐读 2020年第1期 | 信息接受视域下的移动图书馆场景化营销剖析

当期荐读 2020年第1期 | 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及启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