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期荐读 2020年第5期 | 知识诸宝是求:青年学者笔谈(十)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2022-04-24

百年文华的时代贡献: 

模式、底蕴与精神



肖  鹏

 (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讲一个故事,总要从头娓娓道来,谈一个梦想,总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在中国,说到图书馆(学) ,总要说到文华公书林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前身) ,“文华”即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和梦想起航之处。自1920年迄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扬帆已有百年,一百年间,这艘大船不仅培育了诸多定向掌舵的好手,更为乘风破浪、征帆向前的图书馆人提供了一种模式、涵养了一份底蕴、树立起一座精神图腾。 


百年文华的贡献首先在于教育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为图书馆及相关领域提供了一种“专业”且“实用”的人才培育模式。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专业”。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书籍文化与藏书传统,趣闻轶事里就将任“柱下史”的老子视为古代图书馆员,但严格来说,即便到了近代藏书楼时期,负责掌管书籍事务、节制供事听差的“提调”(后为“经理官”) 一职也算不得真正专业的图书馆员。本土图书馆、档案馆人才的系统培养始于文华,发扬光大于文华。而在创办之初,文华便有将东方人文传统与西方职业精神融为一炉的雄心,因此,这里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实用”。从一开始,文华就将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实践紧紧地绑定在一起,让教育服务于事业、令事业反哺于教育,又在教育和事业的互动之间碰撞出绚烂的学术火花,至此形成教育、事业与学术的和谐共长。文华之后,不少高校的图情教育恰兴起于图书馆之中,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华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将文华模式延伸至文献、信息、数据等诸多领域,渐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百花齐放、蔚为壮观。 


百年文华的第二重贡献在思想和文化层面,它不仅向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学术和行业领袖,更重要的是,文华人物无论“在学”抑或“在馆”,往往性格鲜明、思想锐利。笔者读本科时,有一段时间极爱看皮高品先生的作品,当时也不知道他是谁,只觉得其文字和思辨生动之至,跃然于纸本之上。尤其老先生在图书分类领域写下的诸多论辩,“或有时而不章”“或有时而可商”,但他在字里行间对学术争鸣的追逐和实践,总让人钦佩不已。皮高品先生的风骨在文华人物群像中绝非孤例,传统上对文华人物的思想探源和研究回顾主要集中在相对局限的学科层面,如今看来实有太多值得拓展的空间。文华人物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实在内涵,充实了学界、业界的思想底蕴,亦有功德于中国学术文化。


百年文华的第三重贡献无疑在精神层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建立至今的一百年间,是中国图书馆精神薪火相传、日益壮大的一百年,在很多人心中、包括我的心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中国图书馆学专业的中心阵地。它是起点,而“起点”一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秉持着某种精神、孕育着某些理念,它从不高声宣扬,而是一直坚定地站在那里,为所有后来者提供一个灯塔、一个坐标。值得追问的是,这种精神或理念是什么? 按我粗陋的见解,或许是图书馆人最熟悉的那五个字: 智慧与服务。前两个字“智慧”是重要的,它代表了图书馆人的永恒追求; 后两个字“服务”也是重要的,它代表了图书馆人的行动路径和实践方式。但在这五个字里最为要紧的是“与”字,它意味着,我们的追求不是空头支票,图书馆人的“智慧”是一种以服务为行动的智慧; 我们的实践也绝非漫无目的,图书馆人的“服务”是一种以智慧为目的的服务。


在过去一百年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一直肩负着中国图书馆学及相关学科群先行者的角色,文华模式不断更新、文华底蕴日益丰富,而恒久不变的文华精神或许最为关键。“智慧与服务”缘起于图书馆领域,价值与意义却绝不仅限于此,它直指中国图情档学科群的本质与初心,提醒我们与其他诸多领域相比: 你为何不同、你何以不同、你又如何不同。在浩浩汤汤的信息潮流中,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迈入第二个一百年之际,我想,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 灯塔仍在、初心仍在、文华和它的精神仍在。

制版编辑 | 卢慧质


--END--



当期荐读 2020年第5期 | 知识诸宝是求:青年学者笔谈(五)

当期荐读 2020年第5期 | 知识诸宝是求:青年学者笔谈(六)

当期荐读 2020年第5期 | 知识诸宝是求:青年学者笔谈(七)

当期荐读 2020年第5期 | 知识诸宝是求:青年学者笔谈(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