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再亮文化节目创新佳作:用思想发光,为青年引路
今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先后播出《中国阅兵》和《一堂好课》,两档节目均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带领观众感受激人奋进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央视综艺频道积极响应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大力传播主流价值观”要求下的用心安排。
其中,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一堂好课》,是央视综艺频道立足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打造的创新力作,整季节目邀请12位名师大家分别走进12座校园,从国学、艺术、军事、文学、体育等各个领域,为青年学子讲授启迪心灵的人生之课,同时激发广大观众的向上好学之风。
今晚,第一节课走进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作为主讲人,为宋玺、黄景瑜、屈楚萧三位“课代表”以及士官学员们一起,上了一堂关于“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怎样才能真正的爱国”的思政课。“好课班主任”康辉表示,节目希望在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里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从中汲取到养分,让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坚定、更有力。
首播之后,多位专家学者表达了对节目创新精神和思想价值的高度认可,认为《一堂好课》再一次彰显了总台文艺的高站位和大格局,用“户外课堂”的节目形态展开大众教育的全新探索,尤其是让主流价值和青年人群亲切对谈,用思想之光,为他们引路。
兼顾高度和深度
展示了国家电视台在新时代的新追求
近段时日以来,“总台出品”佳作不断,广获好评。《一堂好课》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最新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原则,旗帜鲜明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只有这种节目多了,才能有力调控电视文化生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表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批节目都体现了国家意志,站位高远。作为一个观众,我是非常拥护的。《一堂好课》尽管还有升腾的空间,但是节目兼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既像小鸟一样跳跃鸣叫,在细节感染上抓住了受众,又像雄鹰一样从高空俯视,将课堂放进历史的场域进行思想的观照,总体上看来创作集体是很努力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认为,“《一堂好课》既有综艺性,也有文化感,还有正能量。它把思想的高度和学术的深度有机结合,再加上节目本身的艺术气息,确实显示了国家电视台在新时代的新追求。”
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特别点赞了央视综艺频道踏踏实实创作的精神,“当初《朗读者》《国家宝藏》播出的时候,我不仅看了电视,后来也看了书,再看到《一堂好课》,我很欣赏节目‘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的创作初衷。过去,热热闹闹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我们需要一点有价值、有情怀、有民族文化氛围的内容,而且要做得实实在在,让人发自肺腑愿意亲近和喜欢,这种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人。《一堂好课》整体氛围很好,质朴亲切,生动自然,每一堂课都可以变成对社会的提问,真正地在年轻人心上种下一颗种子。”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也认为这是央视综艺频道继《朗读者》和《国家宝藏》之后又一档颇有深意的节目,“之前,大家一直在诟病年轻人过于追求泛娱乐化的内容,但我认为这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而在于媒体的风向引领,我们就是需要像《一堂好课》这样的节目,用思想发光,为青年引路,让更多值得传承的宝贵精神能够为青年观众所了解和接受,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和机构挑起这样的责任,我们也会全力支持。”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副总经理魏星看来,《一堂好课》是央视综艺频道又一次对文化自信的坚定回应,“我感受到综艺频道一轮又一轮的文化风潮,站在风口的综艺频道,确实是风的引导者和发起者。
兼具趣味和互动
在“综艺+教育”的有效融合上开拓创新
“央视综艺频道不是做文艺节目的吗?怎么做起学术教育了?”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在了解了《一堂好课》的具体节目形式之后,意外之中又有惊喜,“第一节是思政课,据说接下来还有文博课、美育课,课程内容很有感染力,我看了之后很激动。”
接下来将陆续在《一堂好课》和观众见面的,是包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著名导演陈凯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著名作家王蒙等在内的名师大家。节目虽以课堂的形式展开,但又鲜明有别于《百家讲坛》等学术讲座,它更有互动课堂的氛围,课间讨论、课前预习等环节的设置,可以让“课代表”、“班主任”和主讲人展开充分的交流和碰撞,有张有弛,火花十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打造这样的“电视课堂”并不容易,因为要做就是集合顶级资源的极限节目,“我也想过这件事,但是不好做,央视大台果然不一样,做成这个样子,已经相当有规模、有气势了。课堂和综艺的结合效果,现在基本上达到了。”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将节目形式总结为“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演绎,以传授的形式进行传播”,他认为节目采用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进行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进行教学活动,但是电视节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名师大家的优质好课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文献信息部主任钟君表示《一堂好课》的“好”字,蕴含了多种自我要求,“不但是好看的课,而且是好懂的课,还是好有料的课,好有感的课。我相信《一堂好课》会成为好课的一种示范,大学的老师可以把它当成标准去学习。要做好这类节目真的太难了,既要保证一堂好课的严肃性、严谨性,又要兼顾文艺节目的开放性、娱乐性,要想结合起来,最重要的就是把平衡度找好,目前节目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解放军报社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吕国英同样表示破题课堂形式难度极大,“节目的立意是‘点亮思想之光’,那就要帮助观众积累一种向上向善、走向卓越的力量,立意要高,视野要大。节目可以做到这个程度,非常不容易。”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正团职干事吴一一认为,《一堂好课》通过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的台网融合,调动了巨大的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我们需要像《一堂好课》这样的优质节目,积极引导和教育15岁到35岁的受众。这档节目几乎把有效的教育形式综合用上了,这是很好的探索。未来我们还应该坚持不懈地通过创新,去打通教育和受众之间的最后一毫米,就是手机触摸屏,要引导年轻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汲取思想营养上,而不是绕道而行。”
无论是一个怀揣梦想的个人,还是一个蓄势待发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课。尽可能地传递优质内容,让更多受众可以在这里捕捉并聆听自己渴望的那份知识与感动,是《一堂好课》的质朴初衷。节目刚刚“开讲”,更多好课期待观众前排就座,不负这场思想和精神的盛宴。
更 . 多 . 精 .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