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蕾:从《国家宝藏》看博物馆的多元包容表达

于蕾 光华锐评 2022-10-10


“2020,国家宝藏,赤子归来。第三季“云端”开张,大家久等了!”2020年5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正式官宣节目拟定于今年第四季度与观众见面。一个全新的、惊艳的《国家宝藏》,即将再次燃爆“上下五千年”。

 

海伦·凯勒曾经在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这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一眼千年,无言也胜万语千言,足以带给我多少次的沧海桑田。有点皮,有点燃的《国家宝藏》所承载地恰恰是文明的转译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它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时光旅行的隧道,以及解码的可能。

 

大幕已悄然拉开,让我们满心欢喜,拭目以待。


从《国家宝藏》看博物馆的多元包容表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

于蕾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国家宝藏》这样一档电视节目能够被邀请参与这样一个博物馆界的论坛,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博界“多元和包容”的最好例证。

 

对于“平等、多元、包容”,这三个主题中的关键词,我想借由《国家宝藏》创作中的三个小故事,努力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分享一下我们的理解和探索。


第一点,Equality 平等。

 

第一季,南京博物院是九大博物馆中第9个亮相的。当时,面对四十多万件馆藏,我们也是挑花了眼。而在漫长的调研、筛选、犹豫后,最终选择的三件里,最让龚良院长意外的,便是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我永远记得,在馆长会录制杀青的那一天,龚院对我说,文博界有一个共识——博物馆是存放人类文明见证物的地方,而《国家宝藏》让龚院再次思考了到底什么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在南博众多的珍贵馆藏中,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可能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它不但被选出来了,还成为了最终代表南博入主特展的文物。为什么?因为它的背后,是600年前的“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大报恩寺琉璃塔,它通过东印度公司尼霍夫的游记享誉欧洲、被写进了安徒生童话,它已经倒塌200年,但至今还被印在美剧的快餐盒上,代表着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第一塔”的印象。龚院长感叹说,《国家宝藏》挑的,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的见证物!


这是一个分享过很多次的故事,但是今时今日在南博再次提起它,别具深意。



如果我们没有在与博物馆和博物馆人的沟通、浸润中,树立了一个平等地看待所有文物价值的观念;如果在解读历史、诠释文明的创作中,我们没有平等地看待所有不同认知起点的观众,那么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国家宝藏》。


至今,我们仍然在新的创作中时刻警惕,由于两季以来在创作中增加的一知半解,而觉得自己高观众一等,可以在大家面前掉掉书袋子;我们时刻警惕,沉迷于自己的喜好,而对不同的文物有了自己的预判和偏见。


对于今天的主题,我看到国际博协的官方解读中写到,“在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我想,这一点,也是我们的创作价值的中心,让更多的人爱上博物馆、爱上历史和文化,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第二点,Diversity 多元。


关于这一点,观众们最喜欢提起的,是我们的神仙思路:你们居然从云纹铜禁聊出了航空发动机?你们怎么从驿使图画像砖顺到5G通讯、还那么顺、那么燃的?除此之外,还有从虎符说到现代密码学发展,从大理国的金翅鸟说到了环保等等。所有这些多元视角的选取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在让观众产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后,还要发出情理之中的感叹。


自诞生之日起,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就一直是《国家宝藏》最大的主角。我们无法创造文物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能够努力的开创性意义在哪里?那就是以综艺的语言、戏剧的手法、观众的视角来演绎历史,以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解读来桥接当下。我们努力为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文物提供一种实现多元表达的全新可能,进而让广大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博物馆从未像今天这样与时代紧密相连,为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着建设性的历史参照和影响。

 

第三点,Inclusion包容。


去年的十一假期,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开展,我有幸被吴炎亮馆长邀请,与他和马宝杰两任馆长一起参与了开展的论坛。我完全没想到的是,当着现场所有的嘉宾,马宝杰馆长发言的第一句话却是:我首先要给于导抱个歉啊!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完全不知道马馆要从何说起。结果他说,以前立足于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并不理解电视节目和博物馆的结合能产生什么新的效应,因此当时的观点保守了,与节目组在文物的选取、讲述的方向等方面都经历了很多的磨合。直到播出后,看到了节目呈现出来的样子,才真正理解了节目想完成的表达和《国家宝藏》的意义。马馆说,如果能够早一点有现在的包容和理解,辽博那期或许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当时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博物馆人的坦诚和豁达。三年来,因为《国家宝藏》,我们有幸结识了很多的馆长和博物馆人,他们真诚又性情。其实,由于《国家宝藏》的完全原创性,第一季节目没有播出前,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然而,大家却能够包容这其中的未知和不同,还能够反思不同、然后在求同存异中阔步向前。博物馆人如此,中国的博物馆,怎能不繁荣呢?

 

作为博物馆界的特殊成员,我们也非常希望为全体博物馆人的节日献上一份来自《国家宝藏》的心意和努力。从去年第二季播出结束至今的四百多天里,我们一直在各大网站的评论区被网友反复询问、花式催更。阔别一年有余,今天借着国际博物馆日的盛会,我们终于可以正式官宣:2020,国家宝藏,赤子归来。第三季正式开张,大家久等了!我们期待能继续得到博物馆同行的支持、鼓励、包容、理解……优秀的博物馆这么多,我们的历史这么长,我们会把《国家宝藏》当成一辈子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同时,我们也不会停止创新和创造。节目组全体都在努力,非常希望四季度亮相的时候,能让所有催更我们的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惊艳的《国家宝藏》;而当您走进它、拥抱它的时候,感受到的还是那个平等、多元、包容的灵魂,还是那个熟悉的有温度的“神仙节目”。

 

2020,让我们一起再次燃爆上下五千年!


△于蕾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

主旨论坛上受邀发言




更   .   多   .   精   .   彩



慎海雄:加强传统文艺节目创新

许嘉璐:和诗以歌,精神和鸣

刘玉珠:致力于平等、多元、包容的中国博物馆

金瑞国:讲好黄河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国家宝藏》:有点皮,有点燃!

王光谦: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赵聪:多彩文明汇聚黄河澎湃之音

监制/魏星

主编/凌云  

编辑/德志 版面设计/健菲


在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