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俭明 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研究素质与研究能力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一定要有很强的研究意识,不仅如此,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素质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所说的研究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以往说到研究能力,一般都只强调“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看法和认识没有错,但是不全面。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首先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要知道,“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上能获得成果的起点,也是培养自己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如果我们什么问题都发现不了,那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该分析、解决什么问题。再说,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是兴趣。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都会有兴趣去探求。所以,研究能力应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方面,而首先要具备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使自己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呢?该从哪儿去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呢?发现问题以后该怎么办呢?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去培养:
■
一个方面是注意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这里说的“书本”包括专著和论文。许多研究课题,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研究课题,大多是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而逐步思考形成的。
■
另一个方面是注意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我们从事的是汉语教学,所谓“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也就是从实际的语言生活或者说语言实践中,特别是从汉语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这里所说的语言生活或者说语言实践,既包括人们正常的言语交际,也包括学生,特别是外国学习者在说话、写作中出现的偏误现象。
发现问题之后,就得认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不妨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体会来具体说说怎么从书本上、从实际生活或者说语言实践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又怎么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
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先说说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所谓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就是要善于在阅读前人或时贤论著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要自觉地联系实际,不断思索“为什么”、“怎么样”、“行不行”、“这样合适吗”、“是否可以有另外的考虑”等问题。二是不要盲从,不要迷信,特别是不要以为书上讲的都是无可挑剔的,都是对的。
回想起来,我们走上语法研究的道路,就是从在阅读前人论著过程中发现问题开始的;然后在发现问题之后就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力求较好地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研究成果。
先看陆俭明先生自述——
我的处女作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发表在《中国语文》1959年10月号。这篇文章就是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而研究写成的。当时我还是学生,看到一部《现代汉语》教材,在谈到连动结构时,举了“你试试看”这一例子。很显然,编写者是把“试试看”里的“看”当作动词看待了。我就有点儿怀疑:“试试看”里的“看”还能是动词吗?那“看”还表示行为动作吗?再有,当时一位知名的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在《动词的连写问题》一文中,将“看看看”视为动词“看”的“双重叠形式”,举的例子是“让我看看看”。当时我就想,“看看看”是动词双重叠形式吗?为什么只有动词“看”有这种双重叠形式,而别的任何单音节动词都没有呢?我当时觉得“看看看”跟“试试看”、“听听看”、“尝尝看”等是同一类格式。这就是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我就先做了两个工作——
一是查阅文献资料,看前人有没有谈过这个问题,结果发现只有个别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缺乏具体说明。二是去搜集现代汉语里的语料。当时是一本小说一本小说地查阅,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抄。此外进行内省和咨询他人。接着,我又去考察了“看”的历史发展,发现“试试看”里的“看”确实是从实义动词“看”虚化来的。由此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才写成了《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这篇习作。
再看马真先生的自述——
我所写的第一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的论文,是发表在1982年《中国语文》第4期上的《说“也”》。是什么引发我去研究副词“也”的呢?当时一些谈论现代汉语虚词的著作或工具书,例如景士俊撰写的《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和其他一些虚词词典,在说到副词“也”表示的意义和用法时,列了好多种。按这些虚词研究专著和辞书的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副词“也”竟可以表示将近十种语法意义—除了“表示同样或相同”外,还有什么“表示并列关系”呀,“表示递进关系”呀,“表示条件关系”呀,“表示转折关系”呀,“表示假设关系”呀,等等。“也”真的能表示那么多语法意义吗?“也”出现在并列复句、递进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句或假设复句等复句中真的就分别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或假设关系等语法意义吗?我就有点儿怀疑。这就是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以后,第一步我就去搜集语料,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再一步步去分析、解决问题。
上面所举的例子是一种情况,那就是书上的说法根本就不合理、不对,我们应该去纠正它。下面讲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书上说的不能说不对,但不是很周全,需要修正、补充或完善它。我于2001年在《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上发表的《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一文,就是发现辞书上对语气副词“并”和“又”注释得不周全而写的。
二
从语言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下面说说从实际生活中,具体说就是从语言生活或者说语言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心得体会。
还是先看陆俭明先生的自述——
我1985年发表的《关于“去 + VP”和“VP + 去”句式》一文就是由外国学生的偏误句引发研究而写成的。请看病例:
(1)
“埃德,你刚才干吗去了?”
“*我打了一会儿排球去。”
(2)
“*你把墙上的钉子拔掉去!”
(3)
“玛莎呢?”
“*玛莎去上图书馆了。”
(4)
? 田中,走,去上课!
例(1)—— 例(3)违反了语法规则,例(4)违反了语用规则。外国学生在说话、写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误句呢?原来有的汉语老师在课堂上说,“去看电影”也可以说成“看电影去”,“去买水果”也可以说成“买水果去”,意思一样。这样一来,外国学生就以为这两种说法可以随便换着说,于是就出现了例(1)—— 例(4)这样的偏误句。其实,这两种说法不能随便换着说,不过过去我们没注意这个问题。正是外国学生的偏误句引发我去探究:为什么“去 + VP”和“VP + 去”不能随便换着说?其中有无规律可循?
再看马真先生的自述——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否定副词“别”,这大家都知道。目前所有的辞书对副词“别”的注释基本与《现代汉语词典》大同小异。那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天吃早饭,有牛奶、面包、煮鸡蛋什么的,孩子急着上学,吃得很快,他爸爸就提醒他说:“吃慢点,别噎了!”
听到这个话,我忽然想:这里面的“别”表示什么意思?显然不会是辞书上所说的“表示禁止或劝阻”,更不会是“表示揣测”。那表示什么意思?这也就是发现问题。
正巧,过了不多久,我应邀去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访问,并与桥本万太郎教授合作研究中国西南官话。在访问期间,有一位日本汉语教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修饰某些动词时,有带“了”、不带“了”两种格式(如:“别吃了!”、“别吃!”);而修饰有的动词时,却只有带“了”一种格式(如:“小心,钥匙别丢了!”),没有不带“了”的格式( 如不说:“*小心,钥匙别丢!”)?他这一问就进一步引发我去思考与研究副词“别”以及“别V( 了)” 格式。
面对这一问题,我并没有只是就发现的那个具体的例子来思考,而是马上从书刊报纸上搜集实例,同时开动“机器”,在自己头脑里思索、寻找相关的语言事实,因为像上面提到的例子,在文本里不一定能找到很多实例。在此基础上,再来细细考虑、寻求所要的答案。
从上大家可以了解到,要能从语言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深入研究,关键是四个字:“有心,用心”。所谓“有心”,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性,包括对某些奇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对偏误现象的敏感性。所谓“用心”,就是发现了问题,要进一步用心去查阅文献资料,用心去搜集语料,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探究“为什么”,用心去寻求满意的答案。
以上内容节选自:
陆俭明、马真,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扩展阅读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主要从汉语教师应有的认识与理念,汉语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想心理素质,汉语教师应有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等几个方面谈了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此外,两位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经验谈到了汉语语法教学中的100多个语法方面的问题,并给以一定的阐释与解说。这些语法教学实例都是作者在教学中碰到的或者学生提出来的,在汉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国内著名的汉语语言专家、汉语教学专家,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论述深入浅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生动的事实举例。这是一本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都非常高的著作,是汉语教师修炼基本功的必备参考书,值得每一位汉语教师或者想成为汉语教师的同学品读、珍藏。
★图书目录
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互动有礼
“外研社国际中文教师发展”系列课程拟邀请陆俭明教授围绕“汉语语法”开展一次在线直播分享,您最期待听到哪方面的内容呢?欢迎参与下方的投票,pick您最感兴趣的内容。
若您对这一主题的内容有其他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留言点赞数前三名可各自获赠《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一本(中国大陆包邮),统计日期截至9月30日12:00。届时获奖名单将于“外研社国际汉语”公众号推文里公布,敬请留意~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图书责任编辑丨向凤菲
编辑 | 吴晓静
美术编辑 | 黄思敏(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