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教学系列丨影视作品中的端午节“名场面”
端
午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作为中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节日,端午节有着丰厚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节俗由最初的驱恶辟邪发展为带有节庆色彩的喜庆节日。
本期“文化教学锦囊”,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影视剧中的端午节“名场面”,同时分享一些端午节文化教学可利用的视听资源及教学tips,希望可以为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准确直观地诠释端午节的文化意蕴带来一些启发~
影视剧中的端午节“名场面”盘点
01
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一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二是纪念伍子胥;三是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祭祀;四是起源于恶日驱毒,但民间最有影响力的说法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屈原投江
电视剧《屈原》——屈原投江、百姓连夜打捞尸体
影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屈原》都通过再现“屈原投江”的场面还原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端午节起源的情景。其实端午节的来历为前述多种说法的融合,只是人们出于对屈原的敬重和怀念,把感情附会在他身上了。闻一多先生曾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感叹“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端午,以求生始,以争取生得光荣的死终,这谎中有无限的真!”。
02
端午习俗
端午节形成于秦汉,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因此端午节最初的风俗主要是驱病避恶,如佩戴荷包、门前挂菖蒲插艾草,洗浴兰汤,用雄黄酒画额,手臂上系“长命缕”(用五色彩线制成的细缕)、贴钟馗像等。至隋唐时期,端午节已少驱恶气氛、多欢乐景象,龙舟竞渡盛于一时,成为端午节特定的竞技娱乐活动,粽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
电视剧《清平乐》中端午节包粽子、赐荷包
《红楼梦》中端午节熏艾草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提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即在门上插菖蒲及艾叶等香草避瘟驱邪,将绫罗等织物制成小老虎形状的符系在手臂上祈求平安。
电视剧《如懿传》中端午节挂艾草、洗浴兰汤,
赏赐五毒饼与五毒香囊
因民间风俗称农历五月为“毒月”,中国古人依据以毒攻毒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祛毒仪式,如吃五毒饼(以蛇、蜈蚣、蛤蟆、壁虎、蝎子五种动物造型的饼)、佩戴五毒香囊(将五毒图案绣在香包上,香囊里加入雄黄、艾叶及各色香料)等。
农历五月正逢夏季,蚊虫肆虐,后来的节俗中又加入许多夏令卫生保健的内容。因雄黄有杀虫消毒作用,明代便盛行用雄黄画额、涂耳鼻,节前打扫屋子,撒雄黄水来避疫;民谣中还有“五月五,晒被褥”“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的说法,因此端午节也可以看作是古代的卫生节。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和白娘子于端午佳节共饮雄黄酒解百毒避百邪,结果导致白娘子现出原形。
此外,端午节在古代还被称为“女儿节”,这天“出嫁女亦各归宁”(《宛署杂记》,沈榜(明)),称为“躲午”。贵族家庭还会颁节赏、设家宴,《红楼梦》中就有端午佳节元妃安排家人去清虚观打醮祈福,并颁节赏,赠宫扇、红麝香珠串等避暑装饰之物的情节。
《红楼梦》(87版)
元妃端午颁节赏——红麝香珠串
扫码观看影视剧中的端午节“名场面”集锦
(视频来源:blibli)
端午节文化教学短片
01
《你好,中国》
全片2分32秒,主要展现了端午节的由来及节日习俗。
02
《话说中国节》
全片4分12秒,再现了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食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俗。
03
《我们的节日——端午风俗篇》
短片45秒,以几组镜头展现了代表性的端午节俗——挂艾叶、点额头、佩香囊、食粽子、龙舟竞渡等,可作为直观展示端午节俗的教学资源。
传统端午习俗
扫码观看《我们的节日——端午风俗篇》
04
《餐桌上的节日》之五毒饼与粽子
扫码观看
短片5分钟,介绍了端午节时令食物五毒饼的由来。此外,系列短片还有关于中国各地粽子的介绍。
05
《端午节》
(七色龙汉语分级阅读系列有声绘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xv_1397613828636246017
点击观看《端午节》
短片3分21秒,展现了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放风筝、赛龙舟等端午节节俗,可作为K-6的文化教学资源,与配套练习配合使用。
《端午节》配套练习纸
(选自“七色龙汉语分级阅读系列”Level1
“中国文化”之《端午节》分册)
端午节文化教学tips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的节日内涵与屈原的士大夫情操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密不可分。教师在介绍节日来源时,应注意跨文化交际因素,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等分析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不是一味宣扬其中的“爱国主义”,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少国家也产生了“本土化”的端午节庆活动,如日本的男孩节(儿童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以及近年来盛行于欧美国家的龙舟赛等。在进行端午节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母语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文化对比观念比较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1
图书
2
文化教学讲座
国际中文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中华文化与传播》教学指导与示范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编辑 | 李文雅
美术编辑 | 黄思敏(实习) 杨立梦(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文化教学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