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刑辩女律师,正在大量出现

金槌伴读 知鸦书舍 2022-03-19

引言

在昨天的推文中,我们已经分享了李仲伟律师就重大案件的管理问题的分享,但「刑辩律师华山论剑」第三期,精彩内容不止于此。


多位优秀女律师参会。三位青年律师分享了自己在执业中的困惑,王万琼律师也对陈建麟案作出了回顾。如主持人所说,近年来,大量优秀女律师的出现,正在改变大家认为刑辩律师是「和尚团」的看法。


除此之外,赵森律师对律师如何选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伍雷也正在筹备着三个网上活动,期待各位青年刑辩律师的参与。


如果你对上述提到的话题感兴趣,不妨关注「知鸦书舍」,我们在征得发言人意见之后,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发布会议内容。


以下是第三期的文字整理,首发于「知鸦书舍」,欢迎各位的持续关注。





青年律师分享○主讲人:汪启文、叶小珊、袁毓菁


任星辉:我们今天邀请到的是三位很优秀的90后刑辩律师,并且都是女律师。这几年,大量优秀女律师的出现,改变了大家都认为刑辩律师是「和尚团」这样一个看法,我们首先邀请汪启文律师给大家做分享。

汪启文:各位律师好,我是汪启文律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冯延强律师助理,从去年包头案开始,跟随冯延强律师在刑辩江湖闯荡。一年多的时间,我参与了不少案件的幕后工作,从各位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

我是在高考后的一个暑假,追了一部叫《傲骨贤妻》的美剧,开始有了做律师的想法;大二的时候看了《辛普森:美国制造》和《风骚律师》,巩固了这种想法;大三时候,《我不是药神》上线,正式确定了要走刑事辩护的道路。

拿到法律执业资格证后,很幸运地碰到了冯延强律师,就踏入了这个圈子,也很欣赏大家的为人处事和办案风格。引用之前看到的一句话,很符合我个人的想法:

有人喜欢一生轰轰烈烈,但是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喜欢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但是我们平淡的一生也需要自我设计和追求,而不是在时代的动荡下无能为力、随波逐流。



李仲伟律师刚刚说到,很多大的案件都是组团完成的。对于我来说,在做冯律师的助理期间,跟随冯律师也参与了像包头王永明案、玉林斑美拉案、盘州何成强案等团队案件中的幕后工作。

我在写各种文书,比如排非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管辖权异议等基本文书以及编辑各类公众号和微博方面,我觉得我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时我觉得,对于我们刚刚执业的律师来说,很难有那种只有一个被告人的案件找到自己,而在团队辩护中,因为有前辈们指导,有机会大显身手。这样,我们新人既获得了机会展现自己能力和水平,也能在这个团队案件中不是以助理身份,而是以真正辩护人的身份去参与推动案件。

对我个人来说,我也很希望获得这样的机会,因为目前我还没有在团队辩护中以独立辩护人身份参与办案,这是我想说的。

最后分享一下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种豁达乐观的感情,我每次读到都非常有触动。据考证,当时苏轼和他的朋友去沙湖看田,归来时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其余人都觉得很狼狈,唯独苏东坡以雨为墨,好不潇洒。

其实今天是我25岁的生日,这首词赠予自己和所有的青年刑辩律师,希望在将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历程中,大家都能够不惧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谢谢大家。

任星辉:感谢汪律师,也祝汪律师生日快乐。接下来我们邀请叶小珊律师来跟大家做分享,叶律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易延友教授的高足,请叶律师开始。

叶小珊:谢谢星辉哥,也谢谢伍雷老师,还有袭律师的邀请,让我在这分享一点我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我简单讲两个让我印象深刻、需要进步的问题。

17年我进入研三,开始到周泽老师团队实习。当时实习的时候,最基础的就是要阅卷。阅卷这种细致的活,周老师一直在反复做,也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但是每个律师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周老师也没有通过直播方式分享。

有时和其他律师合作,大家也会沟通,看别的律师的阅卷、质证等等方式是否可以借鉴,比如ppt质证。关于阅卷方法,之前王兴律师在直播中分享了,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参见我们的文章《王兴律师:如何做好一场庭审?》)。我们也都看过王兴律师的助理彭晔律师做的阅卷笔录,非常详细,从阅卷笔录当中直接就可以看到整个案件脉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件事情。阅卷很枯燥,也很累,但当你真正熟悉了案卷,才可能尽可能多地找到案件中的突破点。

比如说之前跟着周老师办的吕先三案件,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拿到案卷,然后又拿到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但是同步录音录像太多了,光是装在一个移动硬盘里面就快1T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最开始阅卷,很多笔录都指向没有诈骗、吕先三无罪,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利,所以我本能认为同步录音录像可能也没有太多问题。再加上案件是二审,时间紧张,作为助理也忽略了这一方面,但周老师很细致,拿到录音录像之后就开始看,一看就发现不对劲了,里面被害人李某某作为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拷在审讯椅上,里面的审讯人员还一直在威胁他说「你要是不做被害人,我们现在就可以把你送到看守所」。

正是由于周老师很重视同步录音录像,案件才找到了更多突破点。

第二点,是我在做刑事辩护过程当中发现的自己的不足。一个是法解释学、法教义学的功夫。

案卷的问题,大家基本上都能够发现,可是要把这个道理给讲清楚,其实很难。我之前对比过我自己写的东西和其他人写的东西,非常自卑。同一件事,为什么别人能够写出条分缕析的辩护意见,我写出来的就不堪入目?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校一直在锻炼法律解释的能力,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句句在理。而我在这方面很匮乏。

之前在遵义开陈建麟案子的时候,朱明勇律师就高利转贷罪做了很好的范本。当时争议焦点之一是,信贷资金到底包不包括抵押贷款,朱律师的观点是不包括。因为信贷资金区别于刑法中其他的贷款表述,主要针对的是基于信用的贷款。

他先从高利转贷罪的立法延革来进行解释,之前有没有这个法条,后来是怎么规定的,他的理解是什么。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这么理解的不是他一个人,很多专家也这么理解。比如设立这个罪名时的,进行讨论的学者、专家,为什么要把该罪定为信贷资金,而不是直接用「贷款」?接着引入学者论文,比如陈兴良论文里面是怎么说的,罗翔老师论文里面是怎么说的,整个脉络讲得很清楚。

当你听完之后,你会有一种感受,这才是运用法的技艺的刑辩律师。当然,朱律师非常优秀的,可以打98分、乃至满分,而我现在的水平可能是70分。是不是可以再精进一点,好歹争取到85分?如果我们在事实层面上能够做到非常详尽,在法律的层面上也能够条分缕析的话,是不是能对案件起到更多帮助?或者说是不是更能够体现一个刑辩律师的技艺所在?

所以星辉哥讲到青年律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就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身边没有人可以组织,来一块学习学习刑法或是讨论某一专题?

袭律师本身对于法条、罪名做了很多的研究,也有很多独到见解,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有这样的会议或者是活动,能够让大家来研究一下,做一些自己的分享,大家相互学习,增长技艺。这个是我的一个观点。

任星辉:好的,感谢小姗律师。下一位给大家做分享的是袁毓菁律师,有请袁律师。

袁毓菁:各位老师和小伙伴们晚上好,我是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的袁毓菁律师,也是沈亚川律师的助理。2019年7月,我从华政法制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某法治报辗转了不到一个月,所以我实在不好意思自称前媒体人,姑且算前宣传工作者。7月底,由于过于厌恶锦上添花的工作性质,我从报社出走,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沈老师,开始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考核,当时沈老师直接给了我张上海去厦门的高铁票,任务是采访三个厦门女企业家,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直面冤案的当事人。

一直记得沈老师有篇文章的获奖词是这么写的:
「有力量的批判不是哀伤的抒情,也不是愤怒的呐喊,而是冷静客观的记录。」所以在整个采写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克制住自己的滥情。

2019年11月,我跟沈老师正式建立师徒关系后,也算是正式入行了。今年2月,拿上了执业证,可算是持证上岗。因为正好在十堰竹溪开庭,所以我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在襄大案13天开庭过程中的感悟。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内卷」。我觉得用来描述我们襄大案的法庭就非常贴切,因为在辩护席上有三对「青年加青少年律师」组合,本案算是我们三个「青少年律师」的「出道」舞台,难免战战兢兢,都特别害怕给老师丢脸。庭后,我们仨便聚在一起,互相批评(当然以增强自信心的商业互吹为主)。

但是不得不说,法庭上的「良性内卷」是非常爽的。在开庭前,仅听同录,我们就待在这个小县城里接近一个月时间,也自认对案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每每在法庭上听到其他辩护人说出了自己根本没想到的点,或是想到了却表述不佳的点,就会觉得特别遗憾。庭审是遗憾的艺术。

辩护席上一共有22名律师,仅有6名女律师,虽然比起其他案件,女律师含量高出不少,但是还是看出刑事辩护领域中男女比例的失衡。

就像在日常也听说一种观点「女律师或者女助理只能去做一些辅助或者团结的工作」,我认为这肯定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也希望各位老师多招女助理,培养女律师。

襄大案是我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庭审,在完成四平八稳地阅卷、质证意见、证据展示工作基础上,年轻律师也应该去探索自己的辩护风格。就我个人而言,在庭审第一天发表了较为冗长一段意见,却没有被审判长打断。自认为,除了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也得益于我的年龄、性别优势。所以我也在思考:能不能利用这些优势来扬长避短?就像是今天中午吴怡萱律师对我的建议:利用音色等优势,探索如何硬话软说。

以上是我的思考,还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陈建麟案回顾○主讲人:王万琼律师


王万琼:前面律师的发言,我觉得都说得特别好,包括仲伟说的秘书的活动,我也觉得很好。而且在陈建麟这个案件的二审中,可能确实很多是我们能用得上的。

比如说这个案件,我从一开始到结束全程都有参与,虽然我的当事人比较靠后,但是也见证了全体辩护人为这个案件做出的努力。总体来讲,我的感觉是,这个团队非常有战斗力,而且很高效,也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 陈建麟案多位辩护律师合影
图片来源:刑辩社

特别是在这个案件的定性上,一开始大家还有一些疑惑,怕自己在定性上是不是没有把得很稳,所以我们出具了一个专家论证意见,给法院吃了定心丸。主要还是基于一些法官,他们可能审理这类案件的经验,以及理论水平可能不是很充分。所以对于这类案件,我们认为做专家论证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很重要的举措。

事实上,目前的一审判决也确确实实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也就证明了我们之前这样的准备是有效的。

第二,刚才仲伟提到团队建设和团队秘书组的活动,我觉得在这个案件当中,大部分工作还是比较有效的。比如说有一些分工,小珊和彭晔在阅卷方面做得很好,大家成果的分享也很好。

当然也有些不足,可能是我们二审需要跟上的。比如说我们在控告这一块没有跟上。所以刚才仲伟提到的,包括全程多角度记录整个诉讼辩护的活动,以及辩护人所做的一些事情,包括和家属的沟通,以及来自于司法机关的反馈和他们的动向,可能每个辩护人都应当及时把这些活动反馈给秘书组。

又比如根据团队的大小来确定秘书组人员的多少,每个人做细化的分工,这样的话可能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这确实是一个缺失。

就二审而言,肯定也会留下更多的空间。比如一审对涉案款物的审理,实际上根据新刑诉法和刑法司法解释,它应当是作为独立法定调查程序来做单独调查,也应该让双方发表意见。但一审实际上并没有对这一块进行比较正式的程序,展开法庭调查,这可能也是我们二审的一个着力点。

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小珊和彭晔在庭上发言。刚才小珊的发言已经展示了一个比较成熟女律师的风采,说话严谨、专业,思路也很清晰。

说到案子锻炼问题,确实再怎么样认真,作为一个助理,庭上全程只管记录,和作为一个辩护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也算是出道比较早一点的女律师,实际上讲我觉得我们做得还算不错。比如说我的助理肖明静,她跟了我四年到五年,最近独立执业。我们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随时都会给她机会。

比如说她和我一起合办的第一个案件是成都中院马成军案,那个案子就做了一个无罪。当时她开始还是觉得有点紧张,我就跟她说,不用怕,我在旁边盯着,你作为一辩先上,有什么问题后面还有人托着,大胆说。

所以我觉得团队的机会是很多的,一旦有名额,马上就会给你机会。包括这次陈建麟的案件,家属这边只有我一个辩护人,所以后来干脆说你来做辩护人,主要由你来发言。

其实特别是团队作战,更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也不存在给老板丢脸的问题。年轻律师,你只要提前准备充分,大胆表达就好。

陈建麟案件中,我们的团队协作还是比较好的,也比较高效。比如说资深的律师可能会在前面,对一些案子定性也好,程序上问题也好,做一个系统发言;后面的人也会及时跟进和补充。整个案子至少在基调层面高度统一,不太会像有些案件,可能出现本地律师搞鬼的问题。

另外,刚才有人提到过做专题的研讨会,我觉得这确实有必要。我们这边肖明静在负责,也准备每个月做一次专题研讨,比如说下个月她会讲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个罪名,可能就会把这个罪名的前世今生,包括法律的规定、司法实践等做一个梳理,然后给大家做一个分享,这些都是很好的内容。

总之,这个活动对年轻律师成长会很有好处,尤其我们年轻的女律师。因为刑辩律师这个角色好想确实因为对抗性比较强,一般女性可能不是特别适合。我还记得佳德当时说过一句话,说:

王姐,我认识你之前,觉得女的是不适合做刑辩的,你改变了我这样的一个看法。



当然,我相信我们现在的这些女律师——小珊也好,包括小彭也好,小袁也好——将来一定会很优秀。这样的固有偏见肯定会被打破。


读书经验分享○主讲人:赵森律师

赵森:各位师友大家好。下午祥栋跟我说,让我过来讲一讲读书的事情,我觉得我很惭愧,跟金宏伟律师还有燕文薪律师相比,我感觉我读的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但是祥栋律师鼓励我,所以我也就鼓起勇气过来了。

我之前做检察官做了大概七年,那几年读书主要是集中在刑事法相关的领域,差不多在2018年我辞职之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刑事法的书籍,我大部分都读过一遍。在读专业书的过程中,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选书的习惯。

我今天晚上主要跟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是怎么选书的。

我选书的时候,首先看作者。

要看他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再看他的领域在哪。举个例子,像我们的历史,明史清史这一块都有比较专业的作者,选书的时候还是要看作者自己专业的领域,这个很重要。

我在选好作者之后,先在淘宝上下单,买一本过来,看作者的这本书怎么样。如果觉得他的书不错,我就会持续在淘宝上检索作者的其他书籍,然后按自己的兴趣,再下单一到两本。如果觉得作者的书写得还可以,我基本上会把他的全套书都买了。

我之前读了史景迁的一本书,叫《王氏之死》,读了之后觉得他写得蛮好。后来就上网搜他的书,一搜发现他写中国史还是蛮多的,我就把他这一全套书都买了,也确实写得很对我的胃口。

《王氏之死》
出版时间:2011年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方面,我在读书的时候,读到作者论述得比较精彩的地方,我会看有没有引注,上网查阅他引注的作者水平如何。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写得还不错,那么他的引注也不会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去网上看他引注的作者都有什么书。在他们的书里,再会选一到两本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拓展自己的视野。

第三,我读完整本书之后,会看他参考了哪些书,哪些文献,参考书目里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我会通过这种方式来选书。

另外,我会特别注意出版社,出版社目前都有自己出的一个小品牌。

这两年我特别注意到,广西师大有一个品牌叫「理想国」,这几年出了特别多的书,尤其是外国史。我买了几本之后,对于理想国这个品牌出的书,如果感兴趣,下单基本不会再检索,因为我觉得这个品牌出的书质量都非常好。

除此之外,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质量也非常高。另外后浪出版社有一个汗青堂,出的书偏小众了一些,有时候会出关于摄影、电影、历史的书,也都挺有趣的,而且质量也很高。

我举的这三个出版社的品牌,对书的把关还是非常到位的。

关于读书,没辞职之前,觉得把刑事法学好就可以了,但是辞职之后发现,只懂刑事法是远远不够的,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不说把文史哲给打通了,但是至少在大面上要过得去,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另一方面,平时做案子的时候,比如说牵涉到某个领域,一定要把这一领域给通了,如果领域不通的话,可能案子做起来就非常吃力。

我读书也比较杂,最近还读的有极简物理史这种理科类的书籍。我觉得对于我们刑辩律师而言,读懂文史哲和其他类的杂书,可能是一个基础类的修炼。刑事法的就更不用提了,这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另外当我们接到案子时,涉及到哪一类目,也尽量把这个领域给钻研透。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多读书,各种类别的书都能读一读,倒不期望能够达到像朱明勇老师的水准,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近期筹备的三个活动○主讲人:伍雷


伍雷:今天想和大家说一下最近在筹备的几个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希望大家可以参与。

最近我在考虑三个网上的活动,希望有兴趣的律师们能够参与。

第一,我准备做中国民营企业家24小时服务热线,这是针对全国民营企业家的,如果这些民营企业家有刑事——主要是刑事法律问题,包括税务的或者其他的问题,我们都能够提供帮助。

目前正在准备装修这一个背景墙,还不是特别成熟,怎么做,希望大家能够提一些意见。

我希望能够打破局域的范围,当民营企业家第一次刑事法律风险来临的时候,马上能打这个热线,我们能够给他提供接待和指导,这在网络上、技术上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我还不知道怎样去推广它,能发挥多大作用。

第二,我在筹备一个涉众经济犯罪微论坛,由律师组成,同样位于网络上。

为什么做这个?缘于近期我观察到,这两年来,很多传统的营销方式直接被打成传销犯罪,被打成非法集资犯罪。大家上网去搜一下,此类案件已经不少,很有可能是冤假错案。

因为在传统商业体制下,大家是卖实体货物,先到当地找批发商,然后卖货物赚利润。但是现在互联网贸易下,可能有些货物是无形的,比如知识产权贸易、数字贸易等,然后建立三级网络,返点,取消了传统的实体线下「批发商」环节,这样确实和传销非常貌似。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办这些案子像比赛一样。昨天竟然有一个视频节目,抓到最后一个人,办案人员在节目里笑呵呵说,抓到第36个人了,这个案子值1800万,是什么传销。

其实我直觉认为这有可能是假案。但是这些案子没有引起外界的重视。这些涉众犯罪案件,动辄就上百亿、几十亿,而且很多都是异地执法,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涉案企业当地没发现犯罪,是异地发现犯罪?

我在此想请各位提供这样的案件资源。事实上我们手里已经有类似案件,我计划邀请当事人上来分享,也邀请有经验的律师来到平台,讨论怎样给这些案子辩护,怎样向国家高层反映此类案件。不能再这样下去,因为地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互联网的创新营销形式,而不是什么传销。

第三,最近找我的申诉案件特别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申诉案件。

有些案件很冤。比如说最近找我的一个案件,他爸爸是给电厂供煤炭的,五年前销售的煤炭竟然说销售不合格,但是那些煤炭早都送到电厂烧没了。当时煤矿也检验了,电厂收货也检验了,也有检验单,大卡热量都合格,现在突然按上下游的口供说不合格了。这明显有假案嫌疑,完全没有客观证据。

我们可能会做大的zoom会议,把当事人邀请上来,把有经验律师、专家邀请进来,每人可以说20分钟,比较详细地讨论、分析案子。

我们以前推荐过一种按年度收费申诉案件的模式,因为家属他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即使他手里有钱,也不敢全部付出。

那能不能按年度收费?

譬如我们有5个律师为他申诉,每个律师每年只能给4万块钱、5万块钱,但如果今年你做得有成绩,当事人肯定愿意加钱,也不会再找别人,第二年可以继续。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有很多律师业务量明显下降,甚至我的一些长期合作的律师,也说今年一直没有活。

所以今天我说,我们要抓紧完善按年度收费的模式,尽快推荐给律师和当事人。这既能帮助当事人,又能锻炼律师。


上述这三个思考有可能有重复,我比较侧重第三个,前两个都在准备着。我非常希望大家能邀请身边的律师,且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参与我们的项目。

这些项目,更多想向业务量不饱和,打算进军刑辩律师的青年律师朋友们敞开,但也不妨碍各位老律师一起来尝试。如果每一个申诉案件,年轻律师搭配稍微有经验的老律师带,可能要更好一点。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随时关注。

☟ 加入金槌书友,与徐昕 & 伍雷一起读书,用一个年度,成为更加优秀的律师~


or

☟ 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读书活动
你想了解的问题都在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