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田隆至:中国并非亚太威胁,真正威胁另有他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Author 石田隆至


作者:石田隆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导读

2023年1月,美国和日本发表联合声明,将中国视作“威胁”,并以此作为两国增加军费开支的“正当”理由。对此,美日必须正视三大事实:一是美日军事同盟在亚太地区拥有压倒性军事实力,日本的军费开支增速远高于其经济增速;二是中国从未组建军事同盟,或将别国视为敌国;三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依然有效,近来日本的系列举动无异于对条约内容的公然违背。



2023年1月12日,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在华盛顿举行,会后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内容主要基于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在2022年12月通过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防卫三文件”。

从日本政府的系列文件中不难看出,它已经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敌对国家”,并表示其自卫队将加强与美国军方的合作以针对中国。日本大幅增加军费开支、提高军事反击能力,均远远超出了“专守防卫”的既定政策,打破了“专守防卫”的底线,即不允许拥有攻击敌方基地的军事力量。

日本政府一面宣传安全环境日益恶化,一面又将军事支出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

如若把印太地区诸国的经济增长等同于“挑战国际秩序”,那么地区内所有发达国家都应当被视作“威胁”。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的高速增长曾获得无数赞扬,而日本却从未被视为威胁。如若西方所追求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中不包括印度和中国,则既谈不上自由也不可谓开放。只有将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定位为新兴伙伴而非“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由此可见,日本此次为对抗中国而扩大军备,本质上是排他主义,即不允许“威胁”西方既得利益的新兴势力崛起,单方面人为制造“敌人”。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对此,美日政府始终不肯正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谁在穷兵黩武?

美日军事同盟在亚太地区拥有压倒性军事实力。此次美日强调中国正在“广泛而迅速地增强军事力量”,并以此作为自身扩大军备的正当理由。然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军费开支为2933.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国以8006.7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日本为541.2亿美元,居世界第九,中国军费开支仅相当于美日军费总额的三分之一。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军费开支确实不断增加,但有必要将其置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军费开支与GDP之比大体保持在1.3%至1.6%范围内,和经济总量相比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军费增幅亦与经济实力相适应。

毫无疑问,美国的军费开支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占GDP比例高达3%至4%。目前问题在于,日本欲将军费开支从占GDP的1%翻倍至2%,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力量。日本近30年来经济停滞不前,却竟然还有成为军事超级大国的野心,实在是与其经济发展不匹配。冲绳美军基地扼中国东海与西太平洋之“咽喉”,美国势必充分利用。如果一定要说东亚地区存在军事威胁的话,那也不是中国,而是日美同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二,谁在拉帮结派?

中国在政策上并不敌视美日,也未组建任何针对别国的军事同盟。相比之下,日美已不再掩饰其军事同盟的本质。对这样的军事同盟而言,如果没有真正的威胁,就需要树立一个假想敌出来,而曾经的苏联和现在的中国正是美国的假想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始终奉行不结盟主义及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缔结军事同盟。在面对遏制封锁之际,中国也从未主动将美日定位为敌国或有针对性地增强军备。美日同盟对他国的打压封锁行为完全是单方面的,且至今未变。

2023年2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这是中国在乌克兰局势关键时刻向全世界提出的和平愿景。与1月份发布的美日联合声明相比,中国对和平的热爱和对全球共同利益的追求显而易见。

在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多边主义、互利共赢、统筹兼顾”五大原则。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追求“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志向,与为敌视或对抗特定国家而结成军事同盟的思路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三,谁在干涉别国?

中日在1978年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虽然在美日战略文件中只字未提,但该《条约》目前仍然有效。日本目前的政策公然无视了《条约》第一条,即“缔约双方应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中国严格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日本和美国表面上打着“一个中国”旗号,暗中却在增强军备以图介入台湾问题。日美应放弃对抗思维,从全球发展角度出发,切实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END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研究分享


 韩国《自由和平繁荣的印度太平洋战略》解析

 李安山 | 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目的与方法 恐遭盟主“抛弃”,日本“联美制华”,中日关系面临“范式之变” 郑宇龙:美元汇率与新能源夹击下的日韩汽车业

 康灿雄:东亚不存在“遏制中国”的同盟

 孙韩星:战时作战控制权的移交与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之间关系

 董向荣:中美关于多边主义的认知差异 盛文忠:日本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