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居》:居于微妙|编剧访谈

艺东西 艺东西 2022-07-15



4月4日晚间,由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同名小说改编,滕华涛执导的家庭情感剧《心居》迎来了会员大结局。
 
作为近年来又一部反映上海城市生活的剧集,《心居》的原著小说首发于2019年,去年在上海进行电视剧拍摄。借由这一部作品,原著作者滕肖澜也首度尝试了编剧工作,是《心居》的唯一编剧。

电视剧播出的这段时间,处于居家状态的滕肖澜看了不少评论,能带动观众从不同视角去理解角色的选择,是她所希望的。不同的选择或多或少都在大众层面得到的共鸣,恰恰是人性微妙的体现。

滕肖澜将对人性微妙的体现,视为创作的真实。因为在真实的活中,台面之下的人性微妙,往往是大众对社会的理解最直接地输出,贯穿了社会生活的细节,构成了真实的当下。

也正是因为坚持对人性微妙处的描绘,《心居》的故事发展没有一般都市生活先抑后扬直至圆满的推进节奏。在《心居》中,人性的微妙,因为交汇于喧嚣繁华的上海,彼此之间的碰撞显得更为高频且激烈,摩擦与和解并行不悖,冲突不断,却又各得其所。

这样的局面本身即是包容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滕肖澜想呈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可能:将心比心,求同存异。

从《城里的月光》到《乘风》,从《城中之城》再到《心居》,滕肖澜的作品几乎都和上海有关。在与东西文娱|艺东西聊起《心居》的创作时,滕肖澜提到,《心居》写作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全面真实的描绘上海这座城市各个阶层、各种境遇老百姓的生活。
 
“上海是包容的,我希望每一个自律的、努力生活且保持善念的人,最终都能够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属于他的心灵居所。”滕肖澜说。

 

“家庭生活的现实,是我想写的”
 
《心居》的开头从“买房卖房”开始,滕肖澜认为,这是因为“房子”是展开家庭生活的一个部分。

“我们中国人观念里都要有一套房子,这个可能也是写家庭的文艺作品都会用房子作为一个切入点的原因。无论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人生阶段,总会面临与房子相关的问题。”
 
而对上海人来说,从房子生出的事情太多了,是对上海过去年间各个阶层人生轨迹的重要反映。

就拿《心居》居中的角色举例来说,施源(冯绍峰饰)从小住在复兴路,足以可见家庭早年的风光;但随后因投资失败、错过买房时机,诸多不顺接踵而至;而展翔(张颂文饰),则是通过炒房,从上海郊区一跃成为“暴发户”,改变了命运。

两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极大地受房子的左右。“在上海,只要谈论生活肯定离不开房子,特别重要。”滕肖澜说。

近年来,不乏表现上海生活的影视作品出炉。滕肖澜说,自己在写作《心居》时,希望能够尽可能全面的描绘上海这座城市各个阶层的老百姓,而顾家三兄妹以及他们引出的第二代第三代,正好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的生活。
 
也由此,滕肖澜将《心居》定位为一个群像剧,只不过遵从影视化的必要性,在叙事上,则更突出以冯晓琴、顾清俞两位双女主的视角展开故事。


从安徽嫁到上海的冯晓琴(海清饰),任劳任怨,努力融入上海生活,却在某天突然陷入丈夫顾磊意外去世的绝望。她经历了一段沉沦,最初所求只是以“外来者”身份在家中站稳脚跟。
 
在滕肖澜的笔下,冯晓琴是一个循心而动的人,不论挫折还是机遇,她选择顺其自然地面对命运,后来在送外卖中偶然接触的孔老头,给了她创业的灵感,也让她在后半部分的命运轨迹有了突破口,从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妇女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完成了角色的蜕变。
 
顾家长姐顾清俞(童瑶饰),是典型的上海中产女性。顾清俞能够非常理性地帮别人分析,但恰恰对自己却非常的任性,包括对弟媳妇冯晓琴是有“眼里揉不下沙子”,以及自己的感情。

在《心居》的后半段,以往感情上傲气尖锐的顾清俞也迎来自己的转变,变得通达柔和,最终与内心追求极致的自己和解,同时与冯晓琴达到了某种和解,进入到了“我不能够原谅你,但是我好像慢慢的能够懂你”的状态。

但滕肖澜并不想呈现出理想化的和解,依然坚持让两个最为重要的和解呈现出现实的一面。

滕肖澜说,本质上,最后顾清俞能够体会到冯晓琴的处境,是她之前都是在高高的俯视,只有在她跌到谷底,她才开始用平视的眼光看冯晓琴,才对冯晓琴的那些想法有了一些理解。


“台面之下,人性微妙处”
 
《心居》开播至今,由顾晓琴与顾清俞不同视角所延展出的各种家庭冲突、职业冲突,引发了热议。
 
滕肖澜看过一些相关评论,她说能理解站在顾晓琴角度的观众会那么想,同样也可以理解以顾清俞为视角的观众的看法。“实际上我是希望大家看到每个人物所有的矛盾与冲突,都不是为了冲突本身,都有自己的理由,(至于讨论)就看站在哪个人的角度去讨论而已。”
 
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每个角色的选择,所引发的种种共情的背后,则反映出了人性的这种微妙地带。

滕肖澜认为,作为文艺作品,如果是要真实的反映当下人的生活,就是要把当下社会的微妙地带尽可能地反映出来。

顾清俞在剧中有一句台词,“道理分两种讲,有一种是放到台面上来讲的大道理,还有一种是大家心知肚明,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讲的道理。”

很大程度上,在支撑社会日常的运转中,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道理,恰恰是那些在"台面“之下的道理,更真实也更立体地生活就在这些道理中。

和台面之下的道理一样,矛盾也是社会日常自然地发生。

在围绕《心居》的热评中,有部分观众认为的“冲突场面太多”,滕肖澜表示,展现矛盾的初衷,仍然是想展现真实。“老百姓的生活都会有矛盾,都会有冲突,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实际上,对于种种不可避免地冲突,滕肖澜从创作者的角度,在故事一步一步走向结局的过程中,也注入了自己所认为的最佳相处原则:将心比心,求同存异。

《心居》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有一条裂痕夹杂在顾清俞、冯晓琴所代表的人群中,尽管在最后大家达成了和解,但滕肖澜没有抹去裂痕,而是让这个裂缝一直都在。

这也是滕肖澜想重点表达的,城市是熙攘的,增加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种大相径庭的生活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但城市更是包容的,“即使彼此不能完全认同、甚至不能完全原谅,还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求同存异。”

也由此,在《心居》后期,并非每个角色都能找到理想的房子,但滕肖澜说,他们都将找到心灵的居所,这也是作品名“心居”的由来。
 
而所谓心灵的居所,在滕肖澜看来,并非具象化的存在,而是指与内心执念和伤痛和解,能以安宁稳定、没有攻击性的状态,平和面对生活变化。
 

“挖掘共情是作者的工作”
 
作为原著作者,滕肖澜在改编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著的主线剧情,仅在配角上做了些许改动。第一次担任编剧,滕肖澜对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间的差异有了新的认知。
 
在她看来,小说是作者主观角度、独自完成的创作,“是一个相对随性的劳动”。小说作者可以任性一点,哪怕可以追求只写给自己看。
 
相反,剧本是较为客观的集体创作,操作过程中充满理性、讨论和团队协作。剧本最终的表现形式,注定需要面向广大观众,而不能自娱自乐,“我会一直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写得让观众觉得‘好看’才行。”
 
“好看”的影视创作需要作者去挖掘共情。“举一个金宇澄《繁花》的例子,用上海话表达的《繁花》真正做到了‘南北通吃’,就是因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性。可能性别、身份、阶层、学历、性格都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在这些不同里边其实藏着某种同,这个同也是文艺作品里,就是我能够看到你的生活跟我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能够跟你共情。”
 
达到这样的效果,以滕肖澜的经验,“过日子时,要让自己敏感一些。”
 

滕肖澜回忆,在写作描述两代金融人生活和命运的小说《城中之城》时,经验尚浅,选择了连续到银行蹲点观察。最终出稿效果不错,金融从业者群体形象栩栩如生,但滕肖澜意识到,要深入发掘生活细节和亮点,光靠蹲点观察远不足够,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所谓敏感,不单是在大同小异的日常中捕捉细节的“眼”的敏感,更是快速处理信息的“心”的敏感。察觉,然后迅速分析其写作价值,最后判断最合适的诠释方法。
 
近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回温,市场上出现诸多质量口碑双收的作品。如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所著同名小说改编的《装台》,去年获得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改编)奖;而就在《心居》播出前,与之同属“时代三部曲”系列的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引发人们对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话题的热议。
 
同为现实文学的创作者,滕肖澜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欣慰,“如果改编时,能完整地保留作品的人文气息,同时影视作品也能够最大化的通过一个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学作品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

访谈|莫菁蔚 (上海)
撰文|莫菁蔚 岳鸿(上海)
审核|颜巍
支持|艺东西组



   近期艺东西相关内容








EAST WEST  ART艺东西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