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我们离“可持续生活”更远了吗?
近期,发生了一些和可持续领域相关的国际新闻。
一则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从中国昆明改为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有生态环保圈内人士表示:COP15从昆明转址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不仅仅是昆明的损失,云南的损失,更是中国的损失,某种程度上,也是全人类的损失。
二则是,有传言称“德国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虽然后被媒体证实,德国要放弃的是“203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绿电”目标,而德国的碳中和目标是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
后一条新闻虽是则“谣言”,但却着实反映出,在疫情、国际局势变动和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议程显得没有紧迫性,很可能会被往后排。这也暗合了我最近的一点想法:新冠疫情让“可持续”变得愈发奢侈了,也让可持续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7月10日,“明日之路”应邀参加了“地球一小时观影局”的线下观影会,Jing带去了几支近年制作的可持续纪录影像。图为现场活动手绘记录。图 Jing
我是从新冠疫情发生后,开始关注食物与可持续生活的关系。自从中国宣布“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后,我曾一度乐观地认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普通人,终究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然而,在今年疫情反复的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些新闻不免有些悲观:新冠疫情让我们离可持续生活更近了吗?还是越来越远了?作为上海居民,仅以近期生活的一些观察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居家隔离期间,由于食物匮乏,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度吃了发芽的土豆。硬币总有正反两面,虽然日子艰苦,但从减少食物浪费地角度看,更多人开始珍惜食物,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意浪费食物了。
在“明日之路”的微信群里,大家一起谴责因储存不当而引发的食物浪费行为,还会分享各种食谱,解决即将被浪费的食物,比如,烂香蕉可以做成香蕉蛋糕,橙子皮也可以做成糖渍橙皮。
然而,好景不长,当物资慢慢恢复供应后,食物浪费就开始变本加厉地出现了。我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团购食物和社区物资。尽管我把一些食物分给了邻居,又扔掉了一些坏掉的食物,但冰箱还是塞不下。
我开始烹饪一些放了很久,但一直不愿下手的食物,比如我的噩梦——卷心菜。曾经,我把它们视作最后的食物选择而储存起来,正好给我一个不料理它们的理由。然而,在卷心菜接连坏掉两个后,我开始有些愧疚,硬着头皮做了一次,但实在难以下咽,最后还是倒掉了。
当我跟一位关注可持续的朋友讲这个故事时,她安慰我,不要为了不浪费食物而勉强自己。这让我减少了一些愧疚感,但还有更令我愧疚的事情。
经历过食物匮乏后,当能买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什么都想尝一下,甚至一度对炸鸡和可乐上瘾了。要知道,我曾经是个几乎不吃垃圾食物,不喝可乐,不吃零食,只吃“健康食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我和另一位同样注重健康饮食的朋友交流,分析为何我会沉迷于垃圾食品?最后的结论是,它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填满了我的焦虑和不安,让我沉迷于最容易获得的快乐之中,尽管我非常清楚它们离可持续生活有多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看似丰富的食物却没有让人类更健康,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越来越多。由于摄入了过多的加工食品、肉、油、脂肪和糖分,超重和肥胖症人口也在一直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儿童。
《城市与食物循环经济》报告数据显示(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2019),食物体系的不可持续,体现在健康、环境和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我们每在食物上花费1美元,社会就要付出2美元的健康、环境和经济成本。
然而,这次独特的体验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垃圾食品。这是我曾经无法完全理解的事情,或者说知道背后的原因,但没有亲身体会。除了给多巴胺带来的直接快乐,让你沉迷于垃圾食品的通道潜伏在各个角落。
首先,是便利的食物获取渠道,相比那些更健康的食物,它们总是离你更近。有意思的是,当可以出小区后,我期盼着去喜欢的餐厅吃大餐,但是由于没有开放堂食,最后全都改成吃炸鸡可乐,因为那是我唯一能快速买到的食物,坐在路边吃也不会显得太尴尬。
其次,是无所不在的食品营销。隔离在家期间,为了缓解郁闷情绪,我看了很多韩剧。剧情都很好看,观影效果极佳,但里面随处都是食品广告,从啤酒烧酒,到炸鸡泡面,无意中让我对炸鸡产生了更多渴望。虽然我能清醒地认出来那些广告,偶尔会有些抵触,但还是无法抵挡住诱惑,又囤了不少韩国泡面。
最后,吃的快乐最容易获得。当你生活在不确定的状态里,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你要如何获得快乐呢?封闭生活期间,我一度开玩笑说,一天需要一瓶快乐水来续命。从生理层面讲,这不算夸张,糖分刺激多巴胺的快乐让我获得了一种存在的意义。
在享受快乐水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The health Gap: the chanllenge of an unequal world)里面的一句话:对健康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人们的生活处境。
这本书的作者Michael Marmot曾是一位医生,当他意识到“为什么对人们进行医治,又把他们送回致病的环境中”时,他明白了,要让人获得健康,需要的不是医治,而是改善社会。
同样“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曾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经过这几个月的疫情生活,再看这句话,似乎道出了可持续生活的真谛,尤其对于处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来说。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持续的生存要有尊严;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可持续的温饱要有节制;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可持续的发展要有责任。
在经历过“生存-温饱-发展”的食物体验后,我开始悲观地认为,可持续生活的门槛不低,还需要付出不少的经济代价。
简单来说,如果我吃不饱饭,也对未来没有希望,那我不会在乎自己的健康,更不会在乎地球的健康。反之,只有当我对未来的生活有憧憬,我才会期盼自己活得更健康,同时也为环境做一点贡献,因为地球健康才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世界各地区碳排放量普遍减少,同比下降5.2%。但是2021年的碳排放量再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加6%。
更悲观地说,新冠疫情虽然让很多人意识到背后的环境危机,但在面临能不能吃饱下顿饭的情况下,谈论更宏大的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都显得有些奢侈。
或者说,像Michael Marmot和鲁迅这样能看清问题本质的人太少了,即使存在,也无力改变现实。鉴于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人类还是要首先要填饱自己的肚子,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才能去考虑其他事情,哪怕同样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因此,我不得不悲观地认为,新冠疫情让“可持续”变得愈发奢侈了,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虽然现实悲观,我们还是要做点什么,否则生活的意义又何在呢?
7月10日,“明日之路”应邀参加了“地球一小时观影局”的线下观影会现场。图 Jing
上个周末,我参加了“地球一小时”观影局的线下放映活动,给大家放了一些我曾经制作的可持续相关的短片。在炎炎夏日的夜晚,大家聚在一起,用音乐和影像为可持续的未来助力。
在那一刻,我还是看到了一点点希望。